大班教案[优选4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设计意图:孩子对星期一有所了解,知道第一天来上幼儿园是星期一,最后一天是星期五,星期六、星期日在家休息两天。但不知道一个星期的第一天是星期日,第二天是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六的顺序。所以制定此活动,让幼儿知道星期的顺序。
一、活动名称:
认识时间“星期”(大班数学活动)
二、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1~7的序数,2~6的邻数。
2.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初步形成“星期”概念。
3.激发幼儿对时间的兴趣,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学习活动。
三、活动准备
教具学具方面:录音机,录有童话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的磁带一盒。星期转盘游戏的课件,星期转盘操作材料若干套(与幼儿小组数相同)。
幼儿知识经验准备:学习了7以内的序数和邻数,通过挂历、台历对“星期”时间概念有初步了解。
活动过程
1.复习巩固:1~7序数,2~6邻数。
(1) 复习序数:出示1~7数字娃娃(排列无序),请幼儿帮助数字娃娃从小到大的顺序排队,并讲出第一、第二……第七各是哪个数字娃娃,老师出示大写数字表示。
(2) 巩固邻数:以“数字娃娃找邻居”的游戏形式进行。
例如:老师以数字娃娃的口气问,我是2,我的邻居是几和几?请小朋友帮助我,帮我找出好邻居。幼儿可回答二、二、二、你的邻居是一和三,一和三是你的好邻居。
2.新授:认识时间“星期”,了解其顺序性、周期性。
(1)听文学作品《星期妈妈和孩子们》的童话故事,第一遍老师口头讲述故事后提问,童话的名称及故事里讲到谁?她想干什么?幼儿回答后,老师交代本节课新授内容是认识“星期”,并提出以下问题,星期妈妈一连生了几个孩子?它给孩子取了什么名字?穿什么颜色的.衣服?请幼儿边听故事录音,边思考。
(2)听录音故事《星期妈妈和孩子们》。
放录音同时随故事情节出示星期娃娃图片(打乱星期日至星期六的顺序),然后请幼儿回答以上问题。
需要强调的是:星期妈妈的第一个孩子是谁?第二个孩子是谁……最后一个孩子是谁?让幼儿帮星期妹妹排队,明确星期的顺序性。
(3)转盘游戏:找邻居(老师示范转动转盘,然后可请个别幼儿操作)。
规则:转动转盘后,指针指到星期X,就请小朋友讲出星期X的两个邻居。(如,星期二,星期二的两个邻居是星期一和星期三)游戏反复进行4~5次。
突出强调:星期六的邻居是谁呢(意在突破星期的周期性这一难点,让幼儿具有明确的周期意识,即一个星期有七天,一个星期结束,下一个星期开始)。
3.幼儿操作活动 :转盘游戏“找邻居”。
幼儿分成若干组,每组一个星期转盘,一组幼儿轮流转动转盘,同组全体幼儿共同讲述指针所指星期X的两个邻居是星期X和星期X。(意在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感觉星期的顺序性、周期性,形成星期这一时间概念。)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初步认识相反的概念。
2、 通过动作和表情表现故事中人物的不同性格。
3、 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 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活动准备:
故事《吉吉和磨磨》、故事图片
活动过程:
1、 教师运用故事图卡讲述故事《吉吉和磨磨》注意根据故事情节加快和放慢语速,并运用不同的语气语调表现两个主人翁不同的生活特点,让幼儿感受快慢节奏。
2、 提问,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吉吉的说话的特点是什么?磨磨说话的特点呢?故事中吉吉和磨磨做的那些事是相反的?(如吉吉说话快,磨磨说话慢等)
3、故事表演:请幼儿模仿故事中人物的特点。
4、和幼儿讨论:除了快和慢以外,生活中还有什么相反的现象?可以用什么词语来表达?(多和少、大和小、长和短、粗和细)(长尾巴、短尾巴,高个子、矮个子,大西瓜、小草莓,多一些、少一点,)
5、 相反词游戏:
运用拍手打节拍的方式与幼儿玩问答游戏。(可以先从大和小的事物开始,让幼儿熟悉玩法,如大公鸡和小公鸡,大门牙和小门牙。当幼儿熟悉玩法后,再换为长短、高矮、胖瘦等相反词。)教师可视具体情况改变打节拍的方式,如用脚踏地、用手拍膝等。
吉吉和磨磨
吉吉是个小兔子,磨磨是个小乌龟。吉吉说话好快好快,磨磨说话呢,好慢,好慢。磨磨说一句话的时间,吉吉可以讲完一个故事。但是,他们说话都很清楚。
吉吉喜欢长得很快很快的花,磨磨喜欢长得很慢很慢的花。吉吉种的花开了又谢了,磨磨种的花才刚刚要开呢!但是,他们的花都非常好看。
吉吉看书好快好快,磨磨看书呢,好慢,好慢。吉吉一本接一本的`看了好多书,磨磨才仔仔细细的看完一本书。但是,他们都学到了许多东西。
吉吉打鼓咚咚咚咚,磨磨打鼓咚—咚———咚————咚。吉吉敲三角铁叮叮叮叮,磨磨敲三角铁叮————叮————叮—————叮。这样的音乐不合拍,吉吉和磨磨都不喜欢听。
怎么办呢?他们想了一个好办法:叮叮咚!叮叮咚!叮叮咚!叮叮叮咚!叮叮叮咚!叮叮叮咚!吉吉和磨磨知道了,这样合奏起来真好听!
从此以后,吉吉和磨磨学会了同心协力做一件事情。他们一起参加“两人三脚”的赛跑。一、二,一、二,吉吉跑得稍微慢一点,磨磨跑得稍微快一点,他们还得了第一名!
吉吉很快,磨磨很慢,可是,吉吉和磨磨是很好的朋友。
活动反思:
在《吉吉和磨磨》活动中,幼儿对活动很感兴趣,通过图片的观察、故事的讲述,孩子感知了故事中蕴含的相反关系,从而对“相反”概念有了更深的认识。在玩 “相反词配对”游戏时,我让幼儿在相关物品、生活中找找、说说反义词,并通过一系列的游戏,让幼儿知道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相反的现象。但整个活动动得太少。在一点就是前期的准备不充分,故事不够熟悉,所以在讲第一遍的时候漏掉了一点(9)大班语言教案《牙齿旅行记》活动目标:
1、仔细倾听故事,初步了解人体各消化器官的名称及其功能,感受人体消化过程的奇妙。
2、积累正确的保护人体消化器官的好习惯。
3、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4、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对于身体中消化器官十分好奇,知道认识嘴巴、胃比较常见的器官。
2、教学课件:《牙齿旅行记》PPT。
活动过程:
一、 导入故事情景
1、讨论:看图片猜猜,洋洋是个怎样的女孩?
2、分段讲述故事。
提问:馋嘴的女孩洋洋身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牙齿吞下去之后会怎么样?
二、 初步了解各消化器官的名称和作用
1、结合ppt分段讲述故事(认识消化器官并了解它们的作用)
重点讨论:
1)胃的形状像什么?胃有什么作用?
2)小肠的工作是什么呢?
3)大肠喜欢做什么?食物被大肠吸完水分以后会变成什么呢?
2、结合人体模型图巩固消化器官的顺序和功能
小结:原来女巫从嘴巴里进去,经过了食道、胃、小肠、大肠,最后从肛门里出来了。这些器官都有自己的工作,只有完成了这些工作后食物才能顺利地进入下一个器官。
三、 游戏:问问答(提供认识消化器官以及如何保护它们的问题)
游戏规则:自由分成人数一样多的两组进行轮流回答问题。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2、了解“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科学现象,知道雨与人们的关系。
活动准备
太阳头饰一个、小雨滴头饰若干、酒精灯一个、水一杯、玻璃片一块、教学课件、录音机。
活动过程
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模仿小雨滴旅行进入活动室,组织幼儿坐好。
基本部分:
1、出示课件(下雨的情景),引导幼儿边看边思考:“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允许幼儿充分想象与猜测。
2、老师做实验,请幼儿观察,并随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点燃酒精灯(注意点燃的方法),把烧杯中的'水进行加热,并让幼儿仔细观察烧杯中的水,说说发现了什么?
3、幼儿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后教师小结:水热了就会产生水蒸气,许多水蒸气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4、提问幼儿:你还在哪里见过水“蒸发”现象?
5、引导幼儿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
提问:热水倒在杯子里,用玻璃片盖在杯子上,会发现什么?
玻璃片上为什么会有小水珠?(幼儿讨论后回答)
6、教师小结: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7、让幼儿重新看录象,听故事,重点理解:“为什么会下雨?”
8、教师与幼儿讨论雨的危害与好处。
9、做游戏:“太阳与小雨滴”
分给幼儿小雨滴头饰,教师扮演太阳。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知识。
交代游戏规则:太阳出来,小雨滴蒸发了,太阳下山了,水蒸气遇冷变成小雨滴了。
10、发给幼儿图画纸,让幼儿添画小雨点。
延伸活动
区域活动时继续添画。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设计:
轮滑是我园的体育特色活动之一。深受幼儿喜爱。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平衡能力、增强体质、培养其勇敢、自信的意志品质。本班幼儿已经掌握了平稳协调的直线滑行及曲线滑行。纵跳动作能近一步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能力并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符合大班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特设计该活动。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并从活动中获得愉悦。
2、培养幼儿勇敢、自信的良好意志品质及规则意识。
3、初步学习“纵跳”的技术动作,发展幼儿的身体平衡协调能力。
活动准备:轮滑用具、障碍物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检查幼儿的着装。
2、热身活动
二、活动过程
1、随着音乐幼儿自由的'滑行,教师随机指导观察。
2、在地上设置同一条线,引导幼儿初步探索穿越障碍的方法。(教师观察,提醒幼儿在练习中不要碰撞、不要拥挤)
3、请个别幼儿交流探索的感受。
4、教师小结,讲解、示范纵跳的动作要领。
要点:在纵跳中两脚平行滑行,上体下蹲后迅速跳起,落地时曲膝弯腰保持身体平衡。
5、在地上设置同一条线,幼儿练习。
6、游戏活动:“小白兔跳一跳”
游戏规则:幼儿同教师一起玩,一边念“小白兔、小白兔跳一跳一边作跳跃动作(提示幼儿纵跳后保持平衡滑行,避免碰撞、摔跤)
(教师随机观察指导,对幼儿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指导)
7、教师小结(对在游戏中幼儿出现的问题再进行讲解,示范)
8、幼儿再练习,进一步掌握蹲滑动作。
在场地上设置一根木棍,让幼儿进行练习
9、难度提升“过障碍”
方法:在场地上设置不同高度的障碍。第一次让幼儿自主选择不同难度进行尝试。第二次鼓励幼儿重新选择挑战自我。
10、教师小结。
三、放松部分
放松活动:听音乐“吹气球、抖动的小脚”。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09-03
【精选】大班教案05-11
大班的教案07-03
大班教案08-09
大班教案08-27
【优】大班教案04-16
大班下雨教案04-19
《雪花》大班教案06-16
《牙齿》大班教案08-04
大班跳绳教案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