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大全5篇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感受管子的多样性,了解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乐意大胆探索实验,并根据结果总结出管子的特性。
3、愿意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寻找自己认为是管子的东西。
物资准备:
收集各种各样的管子;水、豆子等游戏材料;茶杯和茶。
活动过程:
一、幼儿操作,感知管子在颜色、形状、长短、粗细、软硬、光滑与粗糙等方面的不同。
师:昨天我们小朋友都去寻找管子了,你们找到的管子和老师找到的管子都在这儿,等会请你们找个好朋友一起去用小眼睛仔细地看一看,用小手摸一摸、捏一捏,把几根管子放在一起比一比这些管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1、幼儿操作比较。(教师和幼儿进行个别交流)
2、互相交流、学习在操作活动中获得的经验。
师:谁来说说,你们发现管子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请两个小朋友一起来回答。(教师引导幼儿从管子的颜色、形状、长短、粗细、软硬、光滑与粗糙等方面来回答。并在过程中发起两两互动或全班互动)
3、小结。
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发现了管子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颜色不一样,有红的、黄的、蓝的、绿的……,形状不一样,用小手摸一摸,有些管子软软的会跳舞,有些管子硬硬的会唱歌。有的摸起来一棱一棱的,有的摸起来光光的、滑滑的,放在一起比一比,还发现管子的长短不一样,粗细也不一样。这些管子真有趣,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但是,它们都有一个一样的名字——叫管子。
二、了解管子中间空,东西可以通过的本质特征。
1、通过游戏了解管子中间是空的。
师:你们愿意和管子做游戏吗?这里有水和管子,等会可以用水和管子做游戏;这里呢,还有豆子和管子,可以用豆子和管子做个钻山洞的游戏;这里还有茶,能不能用吸管喝到茶,能不能用茶吹泡泡呢?小朋友轻轻地去找一个游戏玩一玩。玩过以后可以再去玩一玩别的游戏。
2、幼儿交流游戏的玩法和自己的发现。
师:请小朋友们来说一说你刚才是用管子和谁做游戏的?你是怎么玩的?
3、小结:小朋友们真厉害,你们发现了管子的秘密:水、气、弹珠都能从管子里面出来,管子中间是不是空的呢?(空的)管子真奇妙,所有管子中间都是通的,里面空空的。
三、拓展经验,了解管子的用途
1、教师:在我们的周围生活中,你在哪里也见到过管子?它们是干什么用的?
2、播放多媒体课件。
3、小结:日常生活中管子的用处可多了,浴室有、洗衣机上有,空调上有,抽油烟机上也有,汽车上、摩托车上,还有下水道管子呢……它们可以用来通水、通气、通油、通电线等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就连我们的身体里也少不了它,比如血管、气管、肠子等。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设计思路:
新的《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兴趣。我设计的这个小火箭的科学活动就重在于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火箭上天,让幼儿通过亲身活动,在获得大量丰富、具体的实际经验及操作活动基础上感知空气的存在及大气压强的作用,积极思考动脑,自主的加以归纳、概括,最终得以真正理解与掌握。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流动的力量,感受大气压强的作用。
2、尝试探索小火箭发射的高度与拍打瓶子用力大小的关系。
3、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幼儿科学探索的精神。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幼儿经验基础--对空气有一定的.了解。
2、材料准备:小火箭及发射器人手一个;记录表水彩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1、让幼儿自由尝试火箭上天的方法。
2、集体讨论
你用什么方法让火箭上天的?
你最喜欢哪一个方法?
3、幼儿再次探索、游戏。
二、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
1、提问引发幼儿思考:
为什么我们拍瓶子,小火箭能飞起来?
2、把瓶盖盖起来
现在小火箭还能飞起来吗?为什么?
三、探索小火箭发射高度与拍打瓶子时用力大小的关系
1、请两位幼儿比一比,谁的火箭飞得高。
启发提问:为什么一样的火箭,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呢?
2、请幼儿操作,探索小火箭发射高度与拍打瓶子力气大小之间的关系,填写好记录表。
3、小结:拍瓶子力气用得大,火箭飞得高;力气小,火箭也就飞得低。
活动反思:
幼儿对科学经验的吸取和积累、认知结构的建立、技能方法的学习,部不是在一次科学活动中就能完成的,而是通过点滴的逐渐积累。不同角度、多样化的科学活动,将使幼儿科学概念的内涵不断得到补充,外延不断得到扩展,知识得以迁移和运用,能力和方法得到不断锻炼和发展。因此延伸部分的设计,教师采用留疑的方式,出示一个瓶盖,给他们留下了一个想象、探索的空间,激发他们继续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有兴趣地观察比较数种常见车辆,发现它们明显的不同。
2、了解特殊车辆各有不同的本领,体会它们都能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3、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幼儿对消防车、洒水车、救护车等特殊车辆有初步的认识。
2、制作多媒体课件。
3、收集各种特殊车辆的玩具。
活动过程:
一、辨听车的声音,引出特殊车辆
1、听听是什么声音?今天开来了许多不同的汽车,你们想认识吗?
2、那我们就做一个听声音猜汽车的游戏。猜对了,汽车会开来的,猜错了就没有汽车,想玩吗?
3、听声音猜汽车。幼儿猜对了,出示车辆。
二、特殊车辆大换班
1、着火了——迅速赶到的是洒水车。
2、受伤了——迅速赶到的'是消防车。
3、天气太热,地面温度升高,谁能来降温?
三、寻找会唱歌的朋友
1、出示三种车,你们还知道哪些会唱歌的车?你们还见过哪些特殊的车呢?
2、幼儿介绍,演示。
活动反思:
幼儿对各种事物极其好奇,他们接触到的事物,往往会使我们成人始料未及,因此让幼儿从小树立安全和自我保护的意识是十分必要的。活动“会唱歌的车”主要通过幼儿教感兴趣的动画形式让幼儿了解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的不同性质和用途,了解它们的不同声音并掌握,遇到紧急事情应该拨打什么号码。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玩降落伞是我园小朋友很喜欢玩的一项户外体育活动,幼儿沉醉在物体缓缓落下的情景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开始关注到不同物体的下落了,他们开始问为什么了,也开始有想改变物体本来性质的欲望,想让轻的快快落下,想让重的慢慢落下。于是,就借用降落伞……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科学活动,体验玩降落伞的乐趣。
2.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探索降落伞降落速度快慢与垂吊物重量之间的关系,大胆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发现并记录结果。
3.提高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自制降落伞若干个、重量夹子若干、勾叉记录标志若干、记号笔若干,活动重点:
喜欢参与科学活动,体验玩降落伞的乐趣。
活动难点:
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探索降落伞降落速度快慢与垂吊物重量之间的关系。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观察"降落伞",激发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师:小朋友见过各种各样的伞,今天啊洪老师也带来了一顶奇怪的伞,看是什么?
(出示降落伞图片)降落伞是什么样子的呢?
(幼:大大圆圆的布、还有线)那个大大圆圆的叫伞面,伞面还有方的、长的,下面还有一根根伞绳。那你知道什么时候要用降落伞呀?
(幼:从飞机上跳下来的时候、飞机出事的时候)降落伞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飞机在一个地方不好降落时人们也要用降落伞)
师:你们喜欢玩降落伞吗?
师:今天洪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简易的降落伞我们一起来玩玩吧。
(二)第一次尝试玩降落伞引导幼儿通过操作,感知、探索、物体下落这一自然现象。
1.请幼儿拿着降落伞,把它们轻轻地往上抛,看看它们会怎样。
2.刚才我们玩了降落伞,不管它被扔得多高,它总要掉下来、你有什么发现?它是怎样落下的?
(三)第二次探索"降落伞"。(引导幼儿感知降落伞降落速度快慢与垂吊物重量之间的关系)
1. 教师介绍实验操作材料,引导幼儿进行猜想。
师:大夹子宝宝看到小夹子玩的这么高兴也很想来玩一玩,我们也请它一起来玩玩吧?你们觉得大夹子坐着降落伞下来是怎样的呢?跟小夹子的降落伞会一样吗?哪一个会比较快(引导幼儿猜想,大夹子的降落伞和小夹子的降落伞速度有什么不一样)老师这儿有一张表格请你们看看,想一想那一种降落伞落下的速度是比较快的呢?(大夹子、小夹子)把你认为会落得比较快的那个在里面画给较慢的降落伞打X。
根据幼儿的猜想情况作小结。引导幼儿动手实验。
2. 介绍实验及观察要求。
(1)自己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进行试验。
(2)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比较
(3)根据比较的结果,给较快的降落伞打上∨,给较慢的降落伞打X。
3. 幼儿自主探究,教师指导。
4. 结合记录表进行梳理小结。
(1)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实验过程和结果。
师:谁来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2)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有的降落伞落的.快,有的降落伞落的慢呢?
(3)教师梳理小结。
师:挂小夹子的降落伞轻,降落伞落的慢,挂大夹子的降落伞重,降落伞落的快。
活动延伸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降落伞,也观察探索了一下,不同重量垂钓物的降落伞降落的速度,还知道了降落伞对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作用,回去以后可以跟你们的好伙伴还有爸爸妈妈他们一起分享吧。
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益匪浅,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学到了不少的经验,在以后的教学中,认真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备幼儿,备教法、学法,努力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培养幼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充分拓展幼儿潜能,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感受管子的多样性,了解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乐意大胆探索实验,并根据结果总结出管子的特性。
3、愿意在集体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各样的管子。
2、实验材料:黄豆、纸条、手电筒、纽扣、冒险、沙子等。
3、每人一张记录表、笔。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教师: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要来认识一样东西,看看是什么? (幼儿回答)
教师:是的,这些管子呢,我们要来探索探索,看看这些有趣的管子它们有什么作用?
二、基本部分。
1、观察各种各样的管子,了解它们的多样性。
(1)请小朋友每人拿一根管子,说说它的外形特点。
教师:你们看到有哪些管子?(幼儿回答) 请你们每人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管子看一看。
(2)集体交流各种管子的外形特点。
教师:你观察的管子是什么样的? (幼儿回答)
2、介绍实验材料,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并把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
(1)教师出示一根管子,引导幼儿进行集体猜测。
教师:桌上的东西能不能通过这些管子呢?
(2)幼儿亲自实验得出结论并做记录。
教师:请小朋友们试一试,并做好记录。
3、集体交流实验结果,并迁移原有经验。
(1)请幼儿边展示自己的记录表,边说说自己的发现,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2)通过交流、比较,产生疑问。
教师:为什么有的物品能穿过管子,而有的不能呢?
总结:如果管子口比物品大,物品就能通过管子;如果管子口比物品小,物品就无法通过。
(3)帮助幼儿迁移已有经验,说说还有那些物体可以穿过管子。
教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平时生活中还有那些东西可以穿过管子呢?
(4)总结管子的共同特性。
教师:为什么许多东西都可以通过管子呢?管子哪里是一样的? (幼儿总结,教师帮助整理语句)
4、帮助幼儿联系实际,知道管子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教师:你们还在哪里见过管子?它们都有什么用处? (幼儿回答)
三、活动结束。
教师:好的,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些有趣的管子,知道他们的外形特点,特知道什么东西能进到管子里,哪些东西不可以,小朋友们在家的时候也要多善于观察和发现,并学会记录下来。
活动反思:
在“有趣的管子”这一活动中,提高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发挥幼儿积极主动探索、了解管子的`特征是这次活动的重点。活动一开始,教师以吸管毛毛虫来做客并带领幼儿进入管子王国引出课题,使幼儿注意力迅速地集中起来。接着让幼儿自由观察、挑选、初步认识管子。让他们摸一摸、玩一玩,挑一个喜欢的管子仔细看,它是什么形状,什么材料?带着这些问题让幼儿自己观察、探索管子的特征。在观察中训练幼儿用一双面敏感和不断发现的眼睛。孩子们从管子形状、颜色、材料纷纷说出自己手上管子的特征。幼儿在自选喜欢管子的活动中,引发幼儿自主探索和交往,满足幼儿自主活动和自发学习,从而支持他们的活动兴趣、挑战他们的活动能力。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9-13
中班科学教案06-05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01
中班科学教案【推荐】07-19
【荐】中班科学教案08-07
中班科学教案【荐】09-29
中班科学教案[必备]07-31
中班科学教案(热门)09-24
(通用)中班科学教案09-30
【热门】中班科学教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