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3-23 08:53:2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品】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品】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合9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第7册教科书第91页例4,92页的练一练及相关练习。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相遇问题应用题的结构.

  2.通过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较熟练掌握相遇问题的思考方法.

  3.学会解答已知两地之间的路程和两个物体运行的速度,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

  (二)能力训练点

  1.如何根据两地之间的路程和两个物体运行的速度,求相遇时间.

  2.提高学生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培养学生积极动脑,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

  2.通过应用题的教学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品质.

  教学重点:进一步认识相遇问题应用题的结构,能根据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已知两地之间的路程和两个物体运行的速度,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相遇关系式解答相遇求时间的各类应用题.

  教具学具准备:自制活动投影片一套,小黑板两块.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投影出示:小东和小英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走来.小东每分走50米,小英每分走40米,经3分钟两人相遇.两地相距多远?

  (1)读题

  (2)用两种方法解答

  2.导入:

  (1)引导学生把这题所求问题变为条件,改编成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

  (2)出示改编后的例6,两地相距270米.小东和小英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走来.小东每分钟走50米,小英每分钟走40米.经过几分钟两人相遇?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求相遇时间的应用题.(板书相遇求时间)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6,读题理解题以后解答

  (1)这题告诉我们哪些条件?(相距路程,两人速度)

  (2)要求的问题是什么?(相遇时间)

  2.演示自制投影片.

  第一次演示:你发现了什么?启发学生思考:

  (1)小东走了多少米?(50米),小英走了多少米?(40米)

  (2)两人共走了多少米?(50+40=90米)

  (3)用了多少时间?(1分)为什么只用了1分钟?(因为他俩是同时出发)

  (4)这时两人相距多少米?(270-90=180米)

  第二次演示:请认真观察,根据第一次演示的思考方法讨论,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知道:

  (1)现在小东走了100米,小英走了80米.

  (2)他们都用了2分钟,老师追问:为什么两人用的时间相同?

  (3)现在两人共走了180米.(100+80=180米)

  (4)两人还相距90米.(270-180=90米)

  3.归纳

  提问:通过以上两次演示还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知道:

  (1)小东和小英走的时间是相同的.

  (2)小东和小英走1分钟就是90米,走2分钟就是180米.

  (3)如果小东和小英再走1分钟就走完全程相遇了.

  提问:是不是呢?老师指名学生到前面演示.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4)小东和小英走完全程(相遇)用了3分钟.提问:

  (1)这3分钟就是什么?(相遇时间)

  (2)讨论:是怎样得来的?

  引导学生知道:

  (1)小东和小英同时出发1分钟就走90米,270米里有3个90米,所以两人同时走完270米就用了3分钟,也就是这题求的相遇时间.

  (2)归纳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知道:

  ①270米是路程

  ②90米是速度

  ③3分钟是时间

  ④数量关系式是:路程速度=时间

  4.列综合算式独立解答

  三、巩固发展

  1.甲乙两个车站相距270米,两辆汽车从两站同时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开出几小时两车相遇?改变条件出示:

  提问:(1)根据今天学的数量关系解这题的关键是什么?

  (2)说解题思路

  ①如果乙车每小时比甲车慢10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②如果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比甲车每小时少行10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思考后先独立完成,然后汇报解题思路.

  ③如果甲车3小时行150千米,乙走2小时行80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分组讨论,汇报解答思路,并列出综合算式.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解答以上这三个小题,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我知道了解相遇求时间这类题,都要先找出甲乙的速度各是多少和相遇时间,如不直接告诉我们,根据题意求出来,再按数量关系式解答.

  2.根据条件列算式并说明理由甲乙两地之间的公路长540千米.两辆汽车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0千米,经过4小时两车相遇.

  (1)(65+70)4=540 (2)540(65+70)=4

  (3) 54065-70=65 (4) 54070-65=70

  (5)540-654=70 4 (6)540-704=654

  四、全课小结:引导学生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布置作业

  六、板书设计

  应用题

  复习题小黑板

  速度时间=路程

  例6

  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的和)(相遇时间)(速度的和)(相遇时间)

  270(50+40)

  =27090

  =3(分)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使学生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理解互相垂直、垂线、垂足等概念。

  2、过程与方法方面,使学生经理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作出一组垂线,能够借助直尺、三角尺、量角器等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使学生感受生活里的垂直现象,能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垂线,了解垂直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能主动参与观察、操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习&ldqu;空间与图形&rdqu;的兴趣,发展空间观念,感受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

  结合生活情境,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垂直关系,建立垂线的概念。

  教学难点:

  借助直尺、三角尺和量角器等工具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教学具准备:

  直尺、三角尺、量角器

  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感受新知;探究新知,深入理解。

  1、再认新知(语言表述 回归生活 练一练 折一折)

  2、学画垂直(无条件画 过直线外一点画 完成43页&ldqu;试一试&rdqu; 小结作图方法)

  升华新知,总结方法。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景,感受新知。

  1、出示42页例题图。

  从图中你能找到几条线?(学生可能找到很多,说的很乱。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我们所需要的)

  这些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有相交、有平行)

  引导学生观察相交线,你有什么发现?

  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4个)

  这4个角都是什么角?(直角)

  2、谈话感知:

  其实像这样一种特殊的相交方式,我们可以给它一个新的名称叫‐‐垂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新知识。(板书课题:垂直)

  设计意图:由主题图入手,观察图中纵横交错的线,收集自己了解的信息(相交和平行的知识),发现特殊的信息(相交成直角),建立新知的表象和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从众多信息中收集需要信息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深入理解。

  1、再次认识垂直。

  (1)出示一组互相垂直的直线图。

  师:那到底两条直线成怎样的位置关系,我们才能叫垂直呢?

  学生自学课本P42中间的文字,并思考:

  ① 怎样的两条直线叫垂直?

  ②其中的直线叫什么?

  ③你还知道了什么?(两条直线的交点我们叫作什么?)

  (2)讲解:&ldqu;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rdqu;。

  提问:如果把一条直线记作a,另外一条直线记作b,我们可以怎么说?

  讲解:&ldqu;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rdqu;。

  强调:垂线是一组一组出现的,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讲解:&ldqu;这两条直线相交的点叫做垂足。&rdqu;

  让学生上黑板指指垂足在哪儿,并用符号表示出垂直。

  (3)寻找生活中垂直的例子。

  提问:我们教室里有哪些互相垂直的线?

  学生回答的时候,注意修正学生回答中一些不科学的表达。

  特别强调:每块三角尺都有两条互相垂直的边,所以在判断两条直线是否互相垂直时可以用三角尺去比一比。

  (4)练一练:判断下面图形中哪些直线是互相垂直的?(作业纸)

  (5)折一折:指导学生把一张长方形纸按照课本上的方法对折两次,再打开,观察两条折痕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从建立新知的表象到新知的构建是一个多样化的过程,我觉得应该由学生自己去发现,而且要相信学生能够发现。所以,在构建过程中,我让学生自己看书,从书中发现对于垂直的最科学最准确的表述,学生会觉得那是他们自己发现的',感受成功学习的成就感。而学生自己发现的虽然深刻,但却是细线条,作为老师要把他们印象中的细线加粗、印象加深,所以设计了新知回归生活、科学判断是否垂直和动手折叠感受垂直的环节,即及时巩固新知又传递学习知识的过程方法。即受之于饵,又受之于渔。

  2、学习画一组垂线。

  (1)你能用手中的工具想办法做出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吗?(直尺、三角尺、量角器、折纸)

  (2)过直线上的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演示作图方法,学生尝试作图。教师再示范,共同总结作图步骤:

  A、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直线重合

  B、沿直线慢慢移动三角尺,直到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与直线上的已知点重合为止。

  C、沿三角尺的另一直角边画直线

  学生再尝试。

  (3)出示第43页的试一试:过直线外一点画这条直线的垂线。

  学生自己先尝试,再请已经好的同学介绍(演示)

  学生再尝试。

  (4)小结方法。

  设计意图:在认识垂直的基础上让学生去作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是一个从表象到实体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了垂直的生成过程和垂直与其他相交的不同之处(相交成直角),这一环节的重点在于训练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总结作图方法,体会数学语言的准确性。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完成&ldqu;想想做做&rdqu;第2题。

  请学生在大屏幕上指出每个图形互相垂直的线段。

  2、出示桥湾小学附近主要街道的平面图,请你判断哪些街道是互相垂直的?

  讲解时强调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设计意图:第一题让学生在过去认识的图形中找互相垂直的线段,是运用新知重新认识旧知的过程,正如特级教师徐长青所说&ldqu;让知识从缄默走向明确再回归缄默&rdqu;。第二题通过街道间的位置关系,认识到怎样相交的道路安全系数高,让知识回归生活、指导实践,并培养学生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四、升华新知,总结方法。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了什么新的收获?

  谁能说说我们是如何得到这样的收获的?

  设计意图:吴正宪老师曾说过:我们要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俄皮痒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和全面性。在总结时,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总结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体会了解数学知识获得的过程和方法。数学知识仅仅是个载体,知识的生成过程才是学习的实质,才是学生该获得的精髓,才是数学该传递给每一个学生品质。教学不是实现给予与告之,而是探索的过程。

  板书设计:

  垂直

  过直线外一点作

  已知直线的垂线

  垂足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一、背景设计

  “空间与图形”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对“空间与图形”的教学作了比较具体的要求,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等。而“角”的认识是苏教版第四册第七单元的内容。但对于刚进入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对“角”的知识比较抽象。虽然生活中对角已积累一些经验。但对角的几何图形还是第一次认识。教学起来比较困难,教学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经历活动增加学生对角的感性认识,创设认识和理解数学角的情境。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生活中的具体感知,逐步过渡到数学中的抽象概括,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一>学情分析(学习需要的分析)。

  1、实际是什么?(认知起点能力)

  学生在认知上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能够识记平面图形中的角及实物中的角。

  2、应该是什么?(认知上达到——使能目标)。

  知道角是如何形成的识记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不同方法做角,知道角有大小,会比较的大小,学会画角并能实际理解应用。

  <二>学生分析:本班学生基础性知识掌握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在撑握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会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的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够识记和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能识别角有大小,学画、能识记理解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感知—表象—抽象概括”的过程,初步体验空间与图形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二、教学策略分析

  <一>教学重点:经历活动,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的概念。

  <二>教学难点:经历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并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关系。

  <三>突破方法:设法为学生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中体验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其次借助直观动演示,使抽象为具体降低学习难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教与学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教材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运用动手操作法、直观演示法、互动交流法,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方式,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并借助多媒体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从而“变教为诱、变诱为思、以诱达思”。

  三、教具学具的准备:课件、活动角、剪刀、水彩笔、木棒、纸。

  四、教学媒体的选用

  1、设计思想:第一次认识几何图形的角,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教学时必需通过直观形象来帮助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图形,先认识实物中的角,指一指、摸一摸等初步感知,然后经态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链接生活引入新知

  1、板书角,师:你认 识吗?读一读,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或者说生活中你在那里看到角)

  师:是呀!这些角生活中处处可见,而今天我们要研究的角是数学意义的角,数学中的角是怎么样的呢?老师想听听大家的看法,好吗?

  2 出示实物图:(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正方形等)

  指角:指一指你认为的角在哪里?

  画角:看来大家对角的认识有些不同,能画出你心目中的角吗?

  3 谈话引入:大家心目中的角有所不同,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数学意义的角具有仕么样的特点呢? 1、说生活中的角

  2、指角 (选择自己喜欢 的图形)

  3 画角:在纸上试画,说说画的角是怎样的)

  为学生学习数学角创设具体情境打开思路,使学生对角的认识由生活中的具体感知逐步过渡到数学中的抽象根据

  二、操作感知、自主构建

  (一)抽象角—建立表象

   1、演示观察,正确感知:

  1课件演示—角的形成过程(从房子剪刀、扇子中抽象出角)

  提问:你又发现了什么?

  2、画角、课件演示(从一点出发,引出两条直的线)。

  3、师:动动小手也画一个角,好吗?

  4、师: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样画的。

  5、学习角的各部分名称(自学教材)。

  6、练习内化、丰富表象、课件演示。

  ①判断,深化表象(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②回归生活,深化认识。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数学意义中的角,所具有的特点,那么生活中的角是否都是数学意义中的角。

  课件演示(实物图:五角星、扇子、山羊等) 1、观察交流、初步理解角的形成过程

  2、学生画角

  3、汇报你是怎样画的

  4、汇报角各部分名称

  5、学生练习、评价 通过从实物中抽象出不同的角的过程让学生感知角的特点,然后通过看、画、找等多种感官活动初步建立角的表象,进一步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其次借助于媒体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维。

  (二)做角—操作内化、实践体验

  1、谈话:想不想做角呢?比比看谁的手最巧?

  2、师巡视

  3、师:通过展示你们发现了什么?

   1、做角:用毛线、吸管、小棒等学具做角。

  2、交流做法

  3、展示、相互评价

  4、议一议 做、比、议、评,体会解决问题策略性的多样化,这一过程即巩固对角的认识,又为学习角的大小架起了桥梁。

  (三)感知大小—实践活动、感悟体验 1、引导观察,比较大小。

  师:谁来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2、创设冲突,引发争论。

  师:你能画一个很大的角吗?

  3、在视频仪上展示,提问:你认为哪个角大?为什么?

  4、直观演示:

  ①课件演示:有两边重合,向左旋转;②拉活动角

  5、师:根据观察和活动,上面的角到底谁大,它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1、观察、说一说哪一个角大?

  2、学生画角,小组讨论。

  3、学生仔细观察,感知它的变化

  4、学生拉活动角、体验(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距离有关) 让孩子经历实践活动沟通了学生经验与知识的联系,获得感性知识并掌握角的本质特征,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交叉开的程度有关,从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三、总结欣赏延

  伸

  1、师:这节课,每位小朋友都开动脑筋,经历指、画、做、摸、想等活动,获得了许多新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完成板书,认识角。

  3、欣赏—发现美。

  师:同学们,角不仅不数学中被应用,而生活也被广泛应用,古今中外许多建筑都利用了角的特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它们的奇妙和美丽。

  (课件演示:伴随着悠扬的音乐,欣赏古建筑物)

  4、“小小设计师”用角或者有角的图形拼出你喜欢的图案。

  1、生谈收获

  2、带着音乐,感受角在生活中的价值 感受角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及数学的魅力,体验数学的美,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使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油然而生。

  五、教学流程

  六、自我评价

  1、以生动活泼的课堂组织形式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贯穿与教学活动中,借助于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深入浅出的化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具体,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使学生进的大小,获得对数学的理解,成功的快乐。

  2、《课标》指出:“数学活动必需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为此,教学中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在情境中生疑引探,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在练习中升华,从中学到了数学的思想、数学的方法,从而产生了数学学,用数学的需要。

  3、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回归生活。在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时,发现数学知识的价值,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手段,创设了一个悠扬动听的音乐和一幅幅美的图片和建筑物,这样一个情境,不仅让学生看到了角的广泛应用,并感受到了数学的魁力,从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15减几

  教学目标:

  1、掌握15减几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地口算15减几的计算题。

  2、经历探究15减几计算方法的过程,感受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普遍适用性。

  3、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坚定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具准备:

  视频展示台、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口算。

  12-4=11-6=13-5=12-7=11-3=14-8=

  学生口算出结果后,抽学生说一说13-5和12-8的具体计算过程。

  教师:我们在前面学习了11减几,13减几的基础上,这节课继续学习15减几。板书课题:15减几。

  二、进行新课

  校园一角有一块空地,学校决定给空地披上绿荫,因此全校同学响应号召,都去植树,瞧,这边有4个小朋友正在植树。(出示课件例2)

  4个小朋友有植15棵树的任务,大家一起来看看他们完成任务没有啊?学生观察图后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还要植多少棵?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列出算式:15-9=

  教师:同学们,开始我们学习了14减几,那么你们能不能用相同的方法来计算15-9?

  教师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将交流的结果告诉大学,教师选取3种,板书:

  因为6+9=15,所以15-9=6。

  10-9=1,5+1=6

  15-5=10,10-4=6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这多么的方法来计算15-9,非常好。请你们用上面的方法完成15-7、15-8中的1道题,选择你自己喜欢的一题,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先独立计算,再把自己的算法在小组里交流,最后每组出1名代表将本组的算法讲给全班同学听。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两道题的联系:两道题都能想一个加法算式来计算,由7+8=15,可以计算两道减法算式:15-7=8,15-8=7。

  教师让同桌的一个同学说一道加法算式,另一个同学说两道能用这个加法算式计算的.减法算式。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计算的?

  点评:在这个教学环节里,一是借鉴前面的计算方法来计算15减几的题目。二是在计算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两道题的联系,从中强化想一道加法算式两道减法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按课堂活动的方式写出15减几的算式,完成课堂活动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成功的发现?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0-4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用计算器计算、学习除数是一位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除法的道理,会计算除数是一位小数的除法。

  3、在把已有知识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生进行小米价钱的谈话,鼓励学生课下调查,并引出本节课的问题。

  (设计意图:关于现实小米价钱的对话,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又自然引出要解决的问题。)

  2、教师介绍教材上买小米的事情及有关数据信息,并做简单板书。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设计意图:口述问题的出处和由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二、解决问题

  1、师生列出算式,让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的特点,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发现“被除数和除数特征”引出课题,明确学习内容,既有利于知识的学习,也为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作好铺垫。)

  2、提出用计算器计算的要求,学生算完后,交流并板书出来。

  (设计意图:利用计算器计算既能满足学生急于得到答案的愿望,也为计算作铺垫。)

  3、启发学生把21.6和1.8元化成角用竖式计算。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时说说是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出竖式。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经验解决问题,既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更为用竖式计算小数除法作准备。)

  三、竖式计算

  1、教师板书出21.6÷1.8的'竖式,提出:怎样把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参与讨论,使学生知道可以把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它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理解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整数除法的道理,促进知识的迁移。)

  2、提出:“竖式计算怎么办?”师生讨论得出:在竖式直接画去小数点后,按整数除法计算。最后,学生自己用竖式计算。

  (设计意图: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讨论形成计算的方法,体会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与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联系。)

  四、尝试运用

  1、提出“按每千克2.5元计算,21.6元能买多少千克小米”的要求。请一名学生板演。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造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空间。促进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

  2、请板演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重点关注商8以后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在自主尝试的基础上,通过交流丰富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3、提出“每千克小米2.5元,30元能买多少千克小米”的问题,师生列出算式,先讨论:把2.5扩大10倍后,30怎么办?再鼓励学生自主计算,然后交流。

  (设计意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除数是一位小数的计算知识。让学生经历计算方式发展的过程。)

  五、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学生在四年级之前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图形,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里是零散的。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这些学过的图形进行整理归纳,把这些图形练习在一起,建构初步的图形知识体系,培养学生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三角形的稳定性与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并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认识到三角形稳定性和四边形不稳定性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分类活动,整理图形,认识不同类别图形的特征。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目标:在图形的认识的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探索的过程,提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技能目标:能根据图形的特征,将图形按一定的.标准分类。

  教学重点:

  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图形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体会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和三角形的稳定性。

  教学准备:

  由硬纸片做成的各种平面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展示课件,提问:我们以前已经学过哪些图形?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画出或找出相应的图形模型。

  想一想:你能不能根据各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呢?教师板书课题:图形分类

  (一)分一分:让学生独立尝试分类,采用标号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画出图形来分类)。并与同桌交流分类的方法。

  汇报与交流:分小组汇报分几类及分的理由。

  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1)立体图形;

  (2)平面图形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线段围成的)。

  师:刚才我们分出的平面图形还能再分类吗?试一试。

  1.平面图形(根据是否线段围成)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五边形…) 圆形

  2.平面图形(根据角的数量或根据边的数量)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

  3.平面图形(根据是否有直角组成)

  长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师生共同小结分类的方法。

  二、实践活动:(探究四边形和三角形的特征)

  1.学生拿出准备好的活动四边形和三角形。

  师: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交流。

  2.汇报与板书。

  小结:平行四边形易变形,不具有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3.展示课件。观赏这些图形的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巩固与应用。

  断一断

  1.梯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 )

  2.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都具有稳定性。( )

  3.由四条边构成的图形是四边形。( )

  画一画

  1.请你用一根线段把一个正方形分成两个相同的三角形。

  2.请你将下面图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可抽生回答。或采用集体回答的方式。

  五、作业

  1.用你自己的方式,画出图形分类表。

  2.完成校园作业本13页。

  板书设计:

  图形分类

  立体图形

  图形: 曲线围成的图形

  平面图形

  线段围成的图形

  我们发现: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的设计重视自然数、奇数、偶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利用真实的生活素材开展数学学习。

  学情分析:

  学生对生活中的情景比较熟悉,在认识自然数上并不陌生。但是奇数、偶数的特点总结方面可能会欠缺一些。 设计思路 通过用谜语星星引发后面的故事情景,让学生打开智慧之窗。从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道理,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并深深体会到数学的价值。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交流,认识奇数和偶数。

  教学方式:

  自主、探究、合作。

  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认识自然数、奇数、偶数的过程。

  2、认识自然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自然数,能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

  教学难点:

  知道奇数、偶数;能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探索自然数的特征。

  师:老师发现,天空有几颗非常明亮的星星,它们一共是4.5颗,你觉得老师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吗?

  生:我觉得星星的颗数不能用4.5来表示。

  师:那你觉得用什么数来表示才好呢?

  生:我觉得用像1、2、3这样的数来表示好。

  师:说的非常好!我们平时数东西的时候,就像这样1,2,3,4,5一个一个地数,这些数都叫自然数。(板书:自然数) 课件出示问题:0是自然数吗? 小组讨论。学生汇报结果。

  小结:0也是自然数,它表示一个物体都没有。

  二、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

  师:自然数不但可以用数的形式来表示,还可以用直线上的点来表示。我们一起来看。(课件出示:用直线上的点表示自然数的'内容。)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直线上的数,(手势)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观察交流、讨论。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 教师指名回答。

  师: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掌握的自然数的特征,大家跟老师一起再来概括一遍,“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没有的自然数,最小的自然数是0。”

  三、认识奇数和偶数。

  师:大家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请十位同学到前面来。 学生举手,教师请十位学生到前面站成一排报数:1、2、3 师:请报单数的向前一步走。

  师:你有什么发现吗? 学生交流。

  生1:我发现10名同学的报数不是双数就是单数。

  师:刚才我们提到了单数和双数,单数都有哪些数?双数又有哪些数?谁给举一些例子?

  师:在数学上,我们把单数又叫做奇数,(板书:奇数),注意字的读音。双数又叫做偶数。(板书:偶数)值得说明的一点:0也是偶数。

  师:现在,谁能举出几个奇数和偶数的例子呢?

  四、尝试应用。

  1、师: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用到奇数和偶数。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奇数和偶数?

  生1:电影院的座位号分奇数号和偶数号;

  生2:上体育站队报数。

  2、观察数列,初探奇数、偶数的规律。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奇数和偶数。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试着按要求写出奇数和偶数。

  (1)写出自然数1-30之间所有连续的奇数。

  (2)写出自然数1-30之间所有连续的偶数。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教师巡视指导。

  师: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你写的。你给大家读一下好吗?

  师:我们一起来看这两组数,有什么新发现吗?四人小组可以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

  师:哪个组想把你们的发现告诉大家?

  五、课堂练习。

  1、下面各数中,哪些是自然数? (出示题目:6、25、1、47、0.01)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3、在圆圈里填上奇数偶数。

  4、数字游戏。 (学生手中拿着奇数和偶数的数字牌根据老师口令做游戏)

  六、全课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呀?(学生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老师这有一道拓展练习想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拓展练习:教室里有一盏亮着的日光灯,淘气的小明一连拉了8下开关。聪明的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来判断,这盏灯是否还亮着?如果拉9下呢?拉100下呢?)

  师:看来,自然数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都做生活的有心人,去生活中发现数学的美吧!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通过分类活动,整理与疏通运算定律、性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弄清简便计算的来龙去脉,体悟到凑整思想。

  2.通过错例诊断、跟进练习,在真实场景中查漏补缺、自我反省,提高简便计算能力。

  3.通过另眼鉴赏,从另一个视野体验运算定律的应用价值。

  教学流程:

  一、激活知识、整理疏通

  1.收集课前学生出的.可以简便计算的试题。并校对反馈

  12598

  72+93+28

  21254

  (3/8+4/12)24

  546+541/5

  3/8+5.36+4.64

  2.对试题按一定标准分类。(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探索分类。)

  3.全班反馈。

  预计学生会出现如下几种请款

  (1)按照各种运算定律各一类。(五类,在黑板上贴出来)

  (2)按照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分成三类。

  二、查漏补缺、跟进练习

  1.猜测前测题中哪些题错误的人数最多?

  762.50.4

  4.425

  2/53.6-2/52.1

  2564125

  3/5+2/53/5+2/5

  2.出示全班每题出错的统计数据,说一说感受。

  3.错例诊断:通过让学生圈一圈、想一想、评一评等诊断与反思手段,达到对知识的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运算定律与性质。

  4.渗透简便计算的策略多样化与优化。

  5.跟进练习

  (1)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2-5/7+2/7

  (0.7+0.7+0.7+0.7)25

  5.80.125+11.6

  (11+14)7.60.4

  (2)选一选

  1/381/38的正确答案选( )

  (3/7+7/11) 711的简便计算方法是( )

  三、回顾整理,提炼思想。

  对复习方法以及简便计算的思想作梳理与提炼

  四、另眼鉴赏,拓展提升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能把整理的数据填入统计表.

  2.使学生能根据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整理数据的能力以及根据统计表、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回答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能把不完整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你家有几口人?

  我们班有多少学生?其中多少男生?多少女生?

  这些问题太简单了,通过数数就可以实现.但全市有多少人?全国有多少人?是怎样知道的呢?今天我们就共同了解一下简单的数据整理(板书).

  二、探究新知.

  1.教学统计表.

  出示例1.学生住家的分布挂图(例1图).

  教师指出:这张图是调查了四年级某班学生居住情况后制成的,通过这张图,一眼就可看出哪条街巷有这班学生.

  2.老师进一步引导:每条街巷住了多少同学?哪条街巷的人多?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几个?全班共多少同学?这时如果只看图,要准确回答以上几个问题,很不容易.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做能使回答方便?(将各街人数分别记录下来)

  我们可以用画表的方法进行整理.出示下表

  街巷名称

  学生人数

  教师指出:第一栏不填写具体街巷名称,一般留做合计(一共多少人).

  3.老师先带领学生填写两个街巷的数据,再让学生在其他街巷对应地方填写数据.然后将一共多少人.在合计栏中填写,形成完整的统计表.指出这样的表叫统计表.

  4.组织学生根据表回答问题:

  哪条街巷住的人最多,是多少?

  哪条街巷住的人最少,是多少?

  全班共多少人?

  5.教学条形统计图.

  为更加形象直观地表示数据的多少,常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出示画有小方格的小黑板,说明:每一格代表一个人,有几个人,就用几个小格表示,并把这几个小格涂上色.

  6.老师先在纵向上注明人数0,5,10(单位:人),再在横向上标明街巷名称,然后根据学生口述,老师在相应地方涂色,制成条形统计图.

  7.看条形统计图,回答:住和平一巷的比住胜利二巷的少几个人.

  8.反馈练习:

  (1)左图每格代表多少米?

  (2)用图表示每人的成绩.

  (3)谁投的最远?

  (4)谁投的最近?

  带领学生完成表示小芳的成绩的长方形条.其他人的成绩,要求同学们在书中填空完成,并集体订正.

  三、巩固发展.

  1.四年级一班同学,每人从家里带来一本课外书,办起小小图书室.共有连环画13本,故事书15本,科技书6本,其他书5本.把书的本数分别填在下面的统计表里.

  同学们一共拿来了多少本书?根据本数制成条形图,画在下面的方格图上.

  回答下面问题:

  (1)一个格代表多少本?

  (2)哪种书最多?哪种书最少?

  (3)科技书比连环画少多少本?

  (4)故事书是其他书的几倍?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完成.重点引导:合计栏应该怎样填写?学生分组完成时,可以互相讨论研究.教师巡视时重点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2.马拉松比赛的路程是42千米195米.一名运动员用2小时25分跑完全程.这名运动员平均每分钟跑多少米?

  提示:先统一单位,利用此题复习平均的含义,为下节课学习求平均数做铺垫.

  四、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怎样整理数据,怎样填写统计表、统计图.用统计表、统计图进行数据整理有什么好处?(可以用统计表和统计图来整理数据.好处是清淅,直观)

  五、布置作业.

  活动性作业:调查一下四年级各班的人数,填入下面统计表.

  (1)哪个班人数最多?

  (2)二班和三班比,哪个班人数多?多多少?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7-20

小学数学教案06-24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07-26

小学数学教案(15篇)08-15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4篇07-11

小学数学教案15篇03-21

小学数学教案4篇03-07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四篇04-14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三篇03-30

精选小学数学教案4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