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美术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面具或头饰和服装。
2、鼓励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1、是否掌握了一些头饰和面具及纸服装的制作方法。
2、是否能在制作方法上有创新。
3、是否对造型进行大胆的想象。
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准备卡纸,皱纹纸,尺、铅笔、剪刀、胶水、皮筋等材料和一些各种人物、动物造型的图片
教时数 :2教时
授课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我们学校要举行各种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其中有一个游戏室呢,非常有意思,要小朋友啊全副武装,把自己装扮成各种动画故事中的形象,或自己喜欢的形象去参加化装晚会。小朋友愿不愿意呢?
二、新授
今天我们就来为自己先设计一个有趣的头饰和面具了,师出示面具请小朋友观察它是怎么来做的?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做?你想为自己设计怎样的面具呢?
三、制作方法:
1、设计:平面额顶头饰一般包括形象和头扎两部分。形象的大小可为15厘米左右,头扎以自己的头围而定。
2、印稿:将设计好的形象复印在卡纸上。
3、装饰(涂色、剪贴……)
4、组装:将形象沿外轮廓剪下,再剪出头扎及两端的切口组装而成,也可将头扎用定书机固定。
参考图例1、2、3、4、5
示范一个头饰的制作过程。小朋友你想为自己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头饰呢?请你试着做一做。
四、布置作业
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头饰
五、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六、讲评
七、小结
教后随感: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有了好看的`头饰,什么还缺些什么呢?——衣服。今天我们就来为自己设计一件特别的衣服。
二、新授
制作衣服我们可以用哪些材料来制作呢?皱纹纸、挂历纸、卡纸、盒子……
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创意。例如:《雪松娃娃》
1、选两块包装箱的瓦楞纸板,在上面画出雪松树的外形,剪下后,在图形的周围标上打孔的位置。
2、在正面的一张纸板上,画出头和胳膊露出的位置,并挖出一个大圆洞和两个小圆洞。
3、在雪松树上画点图案进行装饰
4、将两张树形叠在一起打几个孔,再用绳子连接起来。
还可以设计瓢虫的衣服,各种动物,卡通形象的衣服,欣赏图例
请小朋友自学,这些形象你会做了吗?请选择你喜欢的来说一说,你还可以创造出更有趣的形象吗?
三、布置作业
为你的头饰设计一件衣服
四、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五、讲评
谁的衣服最漂亮?
六、小结
一起穿上头饰和衣服,化装舞会开始了。(音乐响起)
教后随感:
美术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的:
本课讲述的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是理解美术作品的必要环节。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打破学生美术神秘的观念,使学生认识到,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不是任意的,而是表达了艺术家的某种意图,这种意图可能是针对现实的,也可能是针对艺术的,而且无论是针对什么,它们都与艺术家所生存的社会和文化情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从对艺术家的生存和成长环境中就可以找到艺术家创作美术作品的意图,进而帮助我们理解美术作品。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要让学生认识并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并不神秘,而是都表现了艺术家的某种创作意图,而这种意图又都具有其现实的依据。同时,不同的美术类型表现意图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难点 要分清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与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方法:
新课标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提问教学法,采用分层次,分目标地选择学生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教师给予启发和引导,形成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结合图片对比鉴赏法让学生主动思考。
学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分组讨论,运用所学鉴赏方法来赏析,判断,作出正确的评价。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利用演示文稿展示罗丹的《巴尔扎克》,讲述罗丹创作《巴尔扎克》的故事,激发情意。
思考与讨论:(1).从罗丹的故事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你知道罗丹为什么要把雕塑品巴尔扎克的双手铲掉呢?
引出:有什么样的意图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美术作品。分析理解美术作品中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是我们鉴赏美术作品过程中认识和理解美术作品的重要环节。
2: 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哪里?
课件展示分析作品: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西斯廷教堂天顶画》
教师总结: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是来自现实生活和艺术主张,现实生活中是由于心怀嫉妒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的主意,他想使缺乏绘画创作经验的米开朗基罗当众出丑,达到贬低米开朗基罗的目的;艺术方面表现了米开朗基罗对宗教的无比信仰的观念。
3.:艺术家为什么会有这种表达和创作的欲望呢?
引导:小时候学骑自行车的场景,师生共同回忆并叙说过程。在此提出问题:相信当年的`那辆自行车已经宣布报废了,如果它还在你会怎样对待这部报废的自行车呢?
课件展示分析作品:毕加索的作品《牛头》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总结:艺术家比一般人更具有视觉敏感性,他们在受到现实还是艺术的某种触动时,便会有感而发,激发创作的冲动与欲望。
4: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有哪些?
A课件展示分析作品:徐悲鸿的作品《愚公移山》
提出问题:简述我国1940年的社会背景?说出画家面对现实表明了什么观点?(徐悲鸿的《愚公移山》作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0年。由于早期徐悲鸿收到中国画的影响(画马,对中国画的热爱))
小结: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有现实生活情况和艺术观念。
B课件展示分析作品:郑板桥的作品《丛竹图》和拉斐尔的作品《圣母子》想想为什么他们的创作意图不同?(郑板桥生活在清朝,当过秀才和举人,就想体现他的清正廉洁,虚心,淡雅,坚韧;拉斐尔是生活文艺复新时期,对宗教的信仰很强烈。)
引出: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条件下,艺术家的创作针对的问题也就不同,因而其创作意图就会大相径庭。
C课件展示分析作品 :古元的作品《离婚诉》和李桦的作品《怒空吧,中国》
引出:在同一社会和文化条件下,艺术家的艺术的生长环境不同也会造成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差异。
D课件展示分析作品:夏加尔的作品《生日》
引出:艺术家的生长环境和爱情也是影响创作意图的因素。
小结: 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包括艺术家的现实生活情况和艺术观念以及艺术家生长的社会背景、文化条件、艺术家的个性和家庭、爱情等方面。
5:艺术家的意图是如何体现的呢?
我们要从不同的类型的艺术形式来看艺术家创作意图的体现。
提问:我们学过的艺术形式的类型有那些呢?
(具象、意象和抽象)
分类理解:
具象:《开国大典》具体的是时空和形象的典型性。
意象:《荆柯刺秦王》通过整体气氛的渲染直接传达出作者的意图。
抽象: 《第三国际》是通过形式语言本身及其构成关系传达出作者的意图。 《L.H.O.O.Q》通过铅笔在蒙娜丽莎的复制品上画胡须传达了作者要表现的不是这幅画也不是这个人,是这张纸本身。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
1.在仔细观察常用文具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设计绘制造型新颖、色彩鲜艳的各种常用文具。
2.发挥自己的想象,在生活和艺术的联系和互动中,获得用艺术的方式美化和表现生活的能力。
3.使学生了解艺术形式美感及其与设计功能的统一,提高学生对生活物品和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
打开学生积极、丰富的创造性思维,启发学生合理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对文具的制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
在设计制作的过程中感受其中的奥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学具准备:
1.纸盒、废弃的小瓶、橡皮泥、剪刀、双面胶、文具的资料、自制“外星人”展示版
2.师生共同收集各种新颖别致的文具
教学媒体: 录音机、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常规进行。
二、导入新课
1.出示教具“外星人”展示板。导入,文具星球来的外星人想和同学们交朋友。创设教学情境。 进入教学的特定情境,说出自己的感受。 贴近学生的年龄,激发学习兴趣。
2.想和他交朋友的同学,要和他说一说你最喜欢的一种文具是什么?这种文具有什么作用和特点?它美在哪里?提出课程的基本要求。 说说自己心爱文具并请同学相互欣赏。 利用实物投影仪直观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我,锻炼其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认识文具特点体会造型美、色彩美。
三、讲授新课
1.情景引申。它有很多小礼物想送给大家,但是他要我们自己做一件独一无二的文具和他交换才行。我们怎么做哪?设疑集思。 相互讨论,如何利用自己所带的废弃纸盒或其它的物品制作新颖、别致的文具。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其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2.组织学生相互解决问题。作简要小结,表扬鼓励有创意的设计想法。 提出问题相互讨论解决,进行简单制作过程的说明。 完成教学重点的突破,化解难点。
3.出示成品引导学生分析制作材料、方法、优缺点。 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使学生明确自己的`设计目标。
四、布置作业
1.根据学生个性能力的差异,引导学生自由选择画,捏、撕、贴等方法,构思设计与众不同的文具。 个人或二人、三人结合进行实际制作,锻炼自己动手能力。 鼓励创新,使学生在更自由的空间里发展创造思维。
2.课中小结,充分肯定学生大胆自由的设计,并及时予以帮助指导。 进行相互欣赏和交流,继续完成更新颖的学习用品。 开拓学生思维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发现问题予以纠正。
五、小结
辅导学生完成完整的作品,并进行课堂展评。 把作品展放在“外星人”的展示版上,相互参观自我评价。 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并促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收拾整理:根据课堂情境和“外星人”互换礼物。提出新要求,“外星人”喜欢干净,整洁的教室,我们大家一起来进行整理。 学生收拾整理自己的剩余物品。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课后拓展:提出希望,课后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多余材料,再设计几种不同的新颖学习用品。利用学生的兴趣延续性把课堂学习转化成持久的学习习惯。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7-31
美术教案[经典]09-23
美术的教案10-16
美术教案10-20
中班美术教案10-18
创意美术教案11-28
儿童美术教案10-24
小班美术教案09-17
美术颜色教案10-13
(精)美术教案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