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11-03 12:50:04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小学语文教案四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 正确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纵横交错"、"开天辟地"等词语。

  2、 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6、7、8自然段。

  3、 认识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1、 背诵课文,积累语言。

  2、 认识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

  教具准备

  录音带、小黑板(关于这个故事的光碟)

  教学时间:两课时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收集神化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质疑揭题

  1、齐读课题

  2、生质疑谁开天劈地?为什么要开天辟地?怎样开天辟地?结果怎样?)

  4、 用词素分析开天辟地什么意思。

  二、检查预习

  1、 生汇报生字、词语的自学情况。

  2、 汇报词语的理解情况。

  3、 汇报预习中的困难和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师指导学生解决困难)

  4、 汇报读课文的情况。

  5、 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了解故事

  1、生自由读文。

  2、在小组讲述这个故事,看谁讲得最具体。

  3、 指名讲述。

  四、指导识记并书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激发兴趣、语言积累

  1、课文中讲到的天地以及世间万物的`形成,你认为对吗?你能介绍这方面的知识吗?

  2、"开天辟地"是一个神话故事。神话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对美的向往。这课文主要是对哪些自然现象的天真的解释呢?(天地的形成和世间万物的形成)

  4、 这个神话是怎么解释天地的形成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左手持凿,右手握斧"(头顶着天,脚踏着地)

  "轻而清的东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口中呼出的气变成了风和云……)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从课文中找出这种类型的句子吗?

  5、 师相机出示第七自然段,指导朗读背诵。

  6、 背诵六、八自然段。

  二、理解"开天辟地"的意思

  "开天辟地"是一个带有神话故事的成语,学习了这个神话故事,你知道"开天辟地"意思了吗?(在这之前从来没有过,有史以来)

  三、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把你知道的神话故事讲听一听。

  四、作业

  继续收集神话故事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一、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7课《蜗牛的奖杯》

  (生读题)

  2、“奖”字怎么写?(生空写,师范写)

  3、过渡:上节课我们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这节课我们要把课文读懂,读好,大家有信心吗?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你可以看看课文,也可以听听录音,还可以跟着轻声读一读。

  2、选择你感兴趣的那段,多读几遍等会我们要开展朗读竞赛。

  三、逐段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并说说感兴趣的原因

  2、重点理解“用力”“自由”,想象一下蜗牛怎样才是自由地飞翔?

  (飞来飞去有高有低有快有慢不受控制)

  3、填空:()的蜗牛

  4、师画简笔画

  5、指导读好这句。

  谁愿意做这只快乐的蜗牛,读好这句。

  谁愿意加上动作再试试。

  让我们配上动作和表情一起来读好这句。

  6、师:你还读懂什么?

  理解“很久很久以前”并指导读好这词。

  (应读的轻而慢)

  7、师介绍一种读书方法,边读边想象描写的情境,让我们跟着小蜗牛一边读一边飞进那很久很久的以前。

  (生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并说说感兴趣的原因

  2、重点理解“遥遥领先”“所有的”“捧走了”谁来读好蜗牛很棒的样子,师生评议。

  3、师画简笔画

  4、提问:甩下的对手是不是只有蜻蜓、蜜蜂、蝴蝶三个,你从哪知道?说明什么?

  (……说明蜗牛飞行身手高超)

  5、填空:()的蜗牛

  6、用你喜欢的方式来夸夸我们的飞行冠军,可以读文也可以说上一两句话。(同学练习)

  7、让我们一起读读课文,分享一下蜗牛此时的快乐吧!

  (生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并说说感兴趣的原因

  2、谁来扮演“得意洋洋”的样子?

  想象一下蜗牛得意洋洋的心理又是怎样的?

  谁再来读好“得意洋洋”这词?

  3、师:真不错!得意洋洋的蜗牛又是怎么做的`呢?让我们读下去。

  提问:在文中找出一个和“惟恐”差不多的词?

  读读两句句子,比较一下哪个词更怕?

  (“生怕”比“惟恐”更怕)

  4、谁能读出蜗牛害怕的心情?男女生举行朗读竞赛,师奖励同学奖杯。

  5、填空:()的蜗牛

  6、谁来读好最后一句?(同学挑战朗读,师生评议)

  7、配上动作,扮演朗读第三自然段。

  (四)学习第四自然段

  1、选择自身喜欢的读书方法读一读,可以自身反复体会默读,也可以加入动作扮演读,还可以和你的伙伴讨论读。

  2、生交流读书方法:(1)背诵,边背边想情景

  (2)扮演读,边读边做动作

  (3)体会读,理解“勉强”“慢慢地”

  3、师画简笔画,缺了蜗牛的表情谁来补充一下?

  台下的同学们可以做做表情给小画家找些灵感。

  (同学补充表情还可以画上眼泪)

  4、填空:()的蜗牛

  5、齐读第四自然段

  四、总结明理

  1、看到再也不能飞上天的蜗牛,你想对它说些什么?

  2、你们刚才也得到了奖杯,你们有什么打算?

  3、老师送大家一些名言,各自读读。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阅读课文,了解“死海”名称的来历,知道人能躺在死海上看书的原因,体会作者在死海里游泳的快乐。

  <知识与技能>:

  1.会读会写生字9个,认识3个。

  2.理解词语五个在句中的意思,体会拟人手法在表达上的作用。

  3.继续学习选用适当的方法,在所给答案中确定课文重点,并且说出理由。

  4.朗读课文,详细复述“我躺在波浪上读书,拍照”的有关内容。

  <过程与方法>:

  阅读课文,课外书资料补充交流。

  教学重点:

  确定本课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我’感到能在‘死海’里游泳,是一件难得的快事”。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死海的资料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述:今天我们学习第九课,躺在波浪上看书。

  2.学生质疑:人怎么能躺在波浪上看书呢?这是什么地方?

  3.今天我们就来揭开其中的秘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学生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从容、奇特、变幻、温润、平衡、絮语、强劲、浮力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我”游览死海有哪些收获?

  2.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全班交流讨论: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

  5.教师小结。

  四、课堂小结,书写生字。

  1.教师小结。

  2.指导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在上节课里,我们知道作者曾躺在起伏荡漾的波浪上,从容地读一本杂志。你们想看这幅画面吗?(CAI出示图)在哪儿有这种奇迹发生?听到死海这个名字,你有什么想法?

  二、品读感悟。

  1.学生自由朗读5---9自然段,将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用笔画下来多读几遍。

  2.交流汇报

  A“温润的水把我整个身体托浮起来,像托浮着一片树叶。”

  B“细浪在我耳畔絮语,微风拂面而过,明晃晃的阳光从蓝得透明的晴空洒下来……我儿乎想在这温润的、摇晃的‘床’上睡一觉了!”

  (1)体会A句时,抓住“托浮”说明浮力大,“像托浮着一片树叶”作者采用既比喻又拟人的写作手法。

  (2)指学生朗读、齐读。

  (3)体会B句时,采用老师引读,学生边想象边朗读。

  (4)再次指名朗读、师生配合朗读。

  (5)假若是你,躺在这温润的死海上,你会听到……感觉到……看到……

  (6)全班齐读第6自然段。

  过渡:作者说只要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就像躺在床上那样舒服自在。如果身体不保持平衡,会出现什么结果?

  (7)指名学生朗读第8自然段。

  (8)如果你在淡水里游泳时被水呛了,你会是什么感受?

  (9)全班齐读第9自然段。

  三、小结及拓展

  1.我有跟随作者游玩了死海,现在知道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

  2.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1)小组讨论。

  (2)点学生说。

  板书设计:

  躺在波浪上看书

  / 轻轻涌动 像彩虹

  (死海)奇 乐

   含盐量高 浮力大 /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7个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一种笔画。

  3、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秋天的一些特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秋天的一些特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课件、生字卡片、小动物图片。

  板书:

  秋天

  小鸟图:蓝色

  小牛图:金色

  小鹿图:红色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新课文《秋天》,秋天是怎么样的,它有些什么特征,今天我们学习了课文,大家就知道了。

  二、学习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生字词:

  是

  蓝色

  小牛

  金色

  山

  田野

  火红火红

  指名读,开火车读,集体读。

  3、让学生带着以上生词再读课文。

  思考:课文讲了几种小动物,它们看到的.秋天是怎样的。

  二、学习第一句话:

  1、指名读,集体读。

  2、提问:小朋友读了这句话知道了些什么?师板书:蓝色。

  3、再看图,认识晴朗的天空。

  4、指导朗读:蓝色、碧蓝碧蓝要重读。

  三、同法学习第二、三、四句话。

  四、小结。

  1、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知道了秋天的天空是蓝色的,秋天的田野是金色的,秋天的枫叶是火红的,那么我们小朋友生活在校园里,我们所见到的校园秋天有些什么特征?根据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说出秋天的特征。

  2、齐读课文。

  四、巩固练习。

  1、填空:

  秋天的天空是()。

  辽阔的田野是()。

  满山的枫叶是()。

  2、复习生字,找朋友游戏。

  五、作业。

  指导写字。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9-13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11-11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09-30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09-11

小学语文教案【精】11-05

【精】小学语文教案09-29

小学语文教案【热】11-11

小学语文教案【荐】10-08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07-29

小学语文教案【推荐】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