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教案

时间:2024-11-22 13:21:06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水教案模板合集7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的水教案模板合集7篇

水教案 篇1

  一、活动名称:中水的利用

  二、活动具体目标:

  地球上的淡水总量约为3.8亿亿吨,是地球总水量的2.8%,节约一滴淡水,成了保护淡水资源的有效方法。

  1、我以“中水的利用”为科技教育主题,以独特而新颖的方法,开展保护淡水资源活动。

  在“中水的利用”科技教育活动中,我将运用Intel未来教育理念。Intel未来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摸式,它十分重视融合现代教育观念及教学手段,同时,Intel未来教育体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在科技教育活动方式上,教师应转变专制式的方式为民主式的教育方式,活动不是教师一个人说了算,也不是以单一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和问题,这就尽可能的为每个学生创造了施展自己才华的时间和机会。

  2、走进社区、走入社会,了解水资源的概况及中水(处理后的二次水)的利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通过一系列的调查、走访、倡议、回访的活动,以独特的“淡水循环利用”做为研究内容,学生兴趣浓厚,主动而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从而使学生树立热爱家乡,保护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品质。

  三、活动方案涉及的对象人数和需求分析:

  活动人员:五、六年级全体学生。

  四、活动的主体部分:

  1.活动内容:《中水的利用》是我校科技活动之一,在XXX污水处理厂的领导关怀下,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五、六年级全体师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走入社会,了解水资源的概况及中水(处理后的二次水)的利用。在调查、走访、倡议、回访的过程中,同学们与水沟通、与水交流,迸发智慧的火花。并提出倡议行动,利用中水为家乡献计献策。

  2.活动重点:

  本次活动以我的课题成果《信息技术教育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为理论依据,同时,以英特尔未来教育问题框架为主要研究线索,十分重视融合现代教育观念及教学手段,体现了平等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转变专制式的方式为民主式的教学方式。

  主要框架问题:

  基本问题

  如何保护地球上的'淡水资源?

  单元问题

  你对中水的利用有哪些合理的建议?

  内容问题

  (1)什么是中水?

  (2)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多少污水?一年约处理多少污水?

  (3)中水能饮用吗?

  (4)这些中水是否得到合理的利用?

  3、活动实施过程和步骤:

  准备阶段

  (1)、信息技术课上,学习多媒体演示文稿等电子作品的制作。

  (2)、学生能快速浏览网页,搜集信息,并能下载图片、文字及网页。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 收集资料活动时间:两周

  (1)教师提出本单元的基本问题“如何保护地球上淡水资源?”介绍活动主题。

  (2)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推选出小组长,每个小组可以为自己小组命名并适当分工,填写分工情况表

  (3)教师和学生共同初步讨论所提出的基本问题,明确单元问题:你对中水的利用有哪些合理的建议?再确定研究的方法: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影音资源,查找资料,分小组自主研究,通过对所选择的内容问题进行分析。

  第二阶段:亲身体验 实际探究活动时间:两周(1)污水处理厂现场考察:了解污水的主要来源、年处理污水量、中水排放及中水的再利用情况,解决内容问题。

  (2)学生参观中水利用的实验区(河口稻田)。

  (3)考察周边地区需要中水情况。

  调查周围较大单位(如疗养院、洗车场、宾馆、养殖厂等)用水情况。

  (4)实际探究,解决单元问题

  实验1:中水对于车辆的冲洗有无负作用;

  实验2:中水能否淡水养殖;

  实验3:中水能否发电。

  第三阶段:制定方案真情呼唤活动时间:两周

  1、小组讨论,制定中水利用方案。

  2、利用信息技术课,学生把活动考察过程制作成多媒体演示文稿。

  3、把优秀多媒体演示文稿作品发布在学校校园网。

  4、再次走入社会,走进社区,开展倡议行动。

  4.活动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预案:

  这次活动可能出现几个方面的问题:1.学生活动时间的调节方面。2.学生的调查活动可能出现沟通方面的问题。3.学生在表达活动结果上可能出现问题。针对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我计划采用如下几个策略:1.利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引导学生活动。2.利用学校与相关单位的关系,和有关单位进行事先协调3.做好活动计划,把活动程序纳入日程。4利用授课时间,讲授有关的网络知识。为资料的查询和活动结果的表达奠定基础。

  5.评价标准。活动结束后,查看学生搜集的关于水资源的现状和利用的资料,查看学生的调查记录,走访记录和学生的活动报告,展示学生围绕中水的利用问题所制成用以宣传的软件资料,作为评价内容。

  6.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知识方面:学生根据单元问题的内容,收集、整理有关地球上水资源的资料及调查污水厂的中水情况;通过了解水资源概况,参加利用中水的实践活动,学生获得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自己主动探究出如何合理利用中水的建议。

  能力方面:通过《如何合理利用中水》的探究,学生形成了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启发学生的高级思维潜能。

  情感方面: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到周边生活中主动的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五.活动基地:

  污水厂占地面积8.2公顷,主要处理大量生活用水,污水厂20xx年年进水量达到1032万吨,夏季日进水量最高达8.95万吨,冬季最高日进水量1万吨左右;这些处理后的中水不能成为饮用水,95%排放到大海,只有5%用于洋河口稻田灌溉以及污水厂院内灌溉草坪和莲花池养殖等。

水教案 篇2

  【活动设计】

  在一次餐后的散步中,天空不适地飘下了几丝雨丝,我本想让幼儿回教室休息,但呈入我眼帘的场景使我惊呆了。小朋友们有些在抓小雨点,像是和雨点玩游戏;有些在雨中旋转着身体,享受着大自然中的雨到底有多可爱;有些在抬头看着雨点,像是在思考着什么问题。这时,我班幼儿茅怡婕问:“徐老师,天上的雨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呀?”蹲在地上的郭睿马上又问:“落在地上的雨点最后又到哪儿去了呢?”“那如果雨落到河里,河水漫出来怎么办?”王佳依自言自语的问。其他幼儿便纷纷加入了其中,你一言我一句参加了关于雨的热烈讨论中。于是《水娃娃漫游记》的活动就在这样的情境中开始了。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水娃娃漫游记”初步了解水娃娃的三态变化。

  2、鼓励幼儿想像水娃娃的漫游过程,并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水娃娃漫游图。

  【活动准备】

  1、课件《水娃娃漫游记》

  2、蜡笔、纸。

  【活动过程】

  一、导出活动主题(播放照片)。

  1、今天徐老师请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想知道是谁吗?(想)

  2、这个好朋友就藏在徐老师给你们带来的照片中,我们一起来找一找!(播放照片)

  3、你们找到了吗?(水)对了,(播放flash)徐老师给它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水娃娃。

  4、水娃娃也是你们的好朋友,小朋友想一想,你们在什么地方看见过水娃娃?(幼儿讨论)

  5、我们小朋友在这么多地方看见过水娃娃,那水娃娃会到哪里去漫游呢?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吧!

  二、倾听故事(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播放课件)(教师边讲故事边完成记录表)。

  1、教师讲第一段(教师边讲边记录)

  (1)水娃娃的老家在哪里?(大海)

  (2)他们请太阳公公帮什么忙?(放出强烈的`光和热)

  (3)水娃娃变成了什么?到哪里去了?(水汽娃娃到天上去了)

  2、教师讲第二、第三、第四段(教师边讲边记录)

  (1)在天上,水汽娃娃们很团结抱成一团变成了什么?(白云)

  (2)这是冷空气爷爷来了,水汽娃娃们冷地发抖,坚持不住地变成了什么?(雨点)

  (3)有的水汽娃娃虽然坚持着,但是后来身上结了冰又变成了什么?(冰雹)

  3、教师讲第五、第六、第七段(边讲边记录)

  (1)这些雨点和冰雹掉到山上、陆地上变成了(地下水娃娃)

  (2)这掉到河里的变成了河水娃娃,那掉到江里变成了(江水娃娃),(掉到湖里的变成了湖水娃娃。

  (3)我们把所有的这些叫做谈水。

  4、教师讲第八、第九、第十段(边讲边记录)

  (1)有些淡水娃娃们想家了,回到了老家,又变成(咸水娃娃)

  (2)我们把咸水娃娃晒干,变成了(盐)

  三、幼儿合作完成水娃娃漫游图。

  1、现在我们也给水娃娃拍几张照片。

  2、请每四位小朋友组成一个小组。

  3、现在给你们两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下你们等会得分工。(幼儿讨论)

  4、讨论好的小组可以去画了。

  四、介绍水娃娃漫游图。

  1、徐老师发现第一组他们分工很明确,请小组长介绍一下你是怎样分工的?

  2、徐老师发现第二组在完成时有些停顿,在这中间你们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3、请第三组组长介绍一下水娃娃都去过那些地方旅行?

  4、徐老师的嘴巴觉得有点干,我们一起回幼儿园喝杯水,也让水娃娃到我们的身体里去漫游一下好吗?

  附故事:水娃娃漫游记

  水娃娃的老家在蔚蓝色的大海里。一天,水娃娃们想到外面去旅游。于是它们就请太阳公公帮忙。太阳公公答应了它们的要求,放出了强烈的光和热,一会儿就把水娃娃们变成了水汽娃娃,再慢慢地把水汽娃娃们送上了天空。

  在天上,水汽娃娃们集中在一起抱成团。哇,远远望去,水汽娃娃们变成了一朵一朵的白云。

  这时冷空气爷爷来了,水汽娃娃们冷得发抖,有的水汽娃娃被冻得坚持不住了,变成了雨点,从天上掉了下来。

  有的水汽娃娃坚持着,但是后来身上结了冰,慢慢地变成了小冰雹,也从天上掉了下来。

  掉到山上、陆地上的雨呀、冰雹呀钻到地底下,于是就变成了地下水娃娃。

水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和探究,使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并知道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初步领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

  2、通过学习和考察,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通过介绍家乡、宣传家乡、推荐家乡等活动,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家乡,思考如何发挥家乡的优势,让家乡发展得更快、更美好,体会到爱家乡、建设家乡的重大意义。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点,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2、通过让学生收集有关家乡变化、名胜古迹、土特产等资料,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通过介绍家乡、宣传家乡、推荐家乡等活动,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家乡,思考如何发挥家乡的优势,让家乡发展得更快、更美好,体会到爱家乡、建设家乡的重大意义。

  教学准备:

  让学生分组分别收集家乡变化图片、名胜古迹、土特产、歌谣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轻松一下吧!请同学们根据图中人物的服饰、打扮,帮他们寻找家乡好吗?如果你找对了,老师将送给你们一份神秘礼物。

  2、课件分别出示:新疆、西藏、蒙古等地的小朋友,请学生找到他们的家乡,当学生找对了就播放相应的音乐。

  3、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我们的家乡在哪里?

  4、我们的家乡,给你留下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二、活动一:分享家乡的变化、名胜古迹、土特产、歌谣

  1、昨天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布置了一个任务,第一小组是收集家乡变化的资料,第二组是收集家乡的名胜古迹,第三组是收集家乡的土特产,第四组是收集家乡的歌谣,那你们完成这些任务了吗?

  2、分组交流

  (1)第一小组:家乡的变化

  ①家乡的昨天记载了我们蹒跚的脚步,家乡的今天承载着我们增重的身躯,让我们一起回忆家乡的过去,走进家乡的现在。同学们,近年来我们家乡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下面就请第一小组的同学给大家说说家乡的变化。

  ②第一小学同学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

  ③看了同学们自己收集到的许多照片、图片,我也亲身体验到了家乡的变化,我为我们自己家乡有这样大的变化而感到骄傲。

  (2)第二小组:家乡的名胜古迹(以桂林为例)

  ①我真想去家乡转转、看看,不知道第二小组的导游们,能给我提些什么建议呢?

  ②第二小组同学分享家乡的名胜古迹。

  ③桂林不愧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今天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我们家乡的'美丽风景吧。那就让电脑做我们的导游,一块儿去欣赏我们家乡的优美风光吧。

  ④课件播放桂林风景图片,配乐《谁不说俺家乡好》。

  (3)第三小组:家乡的土特产

  ①游览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肚子不知不觉饿了起来,不知道第三小组的美食家门,给我们准备了哪些好吃的呢?

  ②第三小组同学分享家乡土特产

  (4)第四小组:家乡的歌谣、诗文

  ①肚子饱了,不知第四组的歌唱家及诗人们给我们带来了些什么呢?

  ②第四小组分享家乡的歌谣、诗文。

  三、活动二:我为家乡做广告

  1、今天我们了解了关于家乡的山和水,以及家乡的特产和风景名胜,同学们是不是更喜欢我们的家乡了呢?

  2、可以用什么方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情呢?

  3、分小组开展活动:

  ①第一小组的同学根据前面我们所看的和所说的,为家乡设计广告词,吸引别人来参观自己的家乡。

  ②第二小组的同学用彩笔把家乡美丽的风景画出来,然后咱们开个画展,吸引外来游客。

  ③第三小组的同学用笔写诗或文章赞美家乡。

  ④第四小组的同学用你们的歌喉来歌颂家乡,你们可以自己填词、填曲,也可以改编歌曲。

  4、各小组汇报。

  四、总结

  同学们,短短的旅行即将结束,你是不是也像老师一样意犹未尽呢?在这节课上,我们不仅对家乡多了一份了解,而且又多了一份爱,增添了一份自豪。你们那些发自肺腑的言语感动着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与同学。今天,我们为自己的家乡感到自豪;希望未来,家乡为你们的成长感到自豪。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再一次欣赏一下我们美丽的家乡。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生我、养我、爱我、育我美丽的家乡吧!

水教案 篇4

  目标:

  1.练习持物在障碍物上走的时候,保持身体平衡。

  2.能选用合适的工具,把水运到目的地。

  准备:盛满水的大桶三只,空桶三只,运水的工具。

  过程:

  1.热身运动

  师:天气可真好,快把我们的饿屋子打扫一下吧。

  扫地---上肢运动拖地-----腹背运动檫窗户

  2.练习走障碍物

  (1)请幼儿试走每一种路,感觉有什么不同。

  (2):要保持身体的平衡,反复2到3次。

  3.游戏:运水

  (1)介绍游戏玩法:

  先把空碗在有水的桶里盛点水,然后走小桥,把碗里的水送到终点的空桶里,然后回来把碗给下一位幼儿,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组运的水多。

  (2)提出游戏要求:

  自己选择一条路注意要走稳,盛满一碗水。

  (3)第一次游戏结束后

  (4)再玩一次,提出要求:

  走的时候要注意平衡。

  4.游戏结束,放松活动

  反思

  工作这么多年以来,第一次正式上体育课,虽然课前已经把要想的问题都想了,要注意的事都在心里给自己提醒了,但整个活动下来,好象还是不尽人意,心里也有几点感悟:

  首先我觉得我在活动中的重点还是偏离了,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平衡”,但活动进行到后来,好象又回到“科学”上去了,我问:为什么人一样多,而运过去的水有多有少呢?小朋友立即说是因为有的盛的水多,有的少,其实这是对的,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这个球抛过来了,我是该接住还是让他落地无声呢?后来想想,我或许应该说:“你说的很对,但最主要是因为有的小朋友走的稳,而有的小朋友走的不稳”直接引出重点,而不要再绕弯子。

  其次要注意体育活动的常规,几次活动下来,有个很大的收获就是体育课有一定的常规。这和别的学科是不同的',体育课是以发展幼儿的身体技能为主的,所以在个环节上好象不用太多的“花架子”,本次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才是硬道理。

  虽然我在课前对材料的投放、环节的改进做了很多思考,但在活动过程中的生成的活动还未做太多思考,以后我会在这个方面好好努力。还有一点我想说的是,这样的教研形式非常好,这这样一个过程中我们能不断发现问题,然后再去改进,相信,下次会比这次更好!

水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让幼儿在玩玩作作中感知水的性质。

  2、发展幼儿的观察、思维能力,激发幼儿对水的兴趣。

  3、联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启发教学,使幼儿懂得水的用处很大,教育幼儿要节约每一滴水,爱护环境,不要污染水源。

  教学准备:

  1、喷水器一台。

  2、三大盆清水,瓶子、杯子、胶袋各几只,积木,小船,冰块,白糖、盐,牛奶等。

  教学过程:

  1、观察小喷泉,引起兴趣。

  提问:喷泉里喷出的是什么?水是怎样的?(让幼儿议论一会儿)

  小结:刚才小朋友都讲了自己所知道的水是怎样的,到底水是不是这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找水的秘密。

  2、幼儿自己选择实验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引起幼儿观察,感知水的性质。

  第一组:水的颜色和味道。有白开水、牛奶,让幼儿比比、嗅嗅、尝尝,水有没有颜色、味道?加上糖、盐,又会怎样?

  第二组:水的流动。盛水的大盆里有杯子、瓶子等,幼儿用器皿倒水,观察水会怎样?用有洞的胶袋装水会怎样?用手兜水,水又会怎样?

  第三组:水的浮力。幼儿可随意拿积木、小船等放入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出现?为什么?

  第四组:冰的融化。让幼儿玩冰块,观察冰块为什么越来越小?冰块熔化成什么了?

  3、实验后谈话。老师:刚才小朋友都做了实验,你们找到水的秘密了吗?水是怎样的?

  小结:第一组:水是没有颜色的,水是无味的`。

  第二组:水是会流动的,我们倒水时,水会从一个杯子流动到另一个杯子里,水满了,也会流出来。

  第三组:水有一种力,叫浮力,能使一些东西浮在水面上,船就是因为水的浮力才会浮在水面上的。

  第四组:当冰遇热的时候会变成水,水放在很冷的地方会结冰。

  4、老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水的秘密,可你们知道水有什么作用吗?(让幼儿讨论,后提问)

  小结:水的用处很大,人的生活离不开水,人们每天喝水、洗脸、洗衣服、煮饭都需要水;花、草、树木和庄稼的生长需要水;动物也离不开水。

  5、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珍惜每一滴水,爱护环境,不要污染水源。

  6、结束:将玩过的水用来冲厕所和浇花。

水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进行活动教育,使幼儿知道水能解渴,应多喝开水。

  2、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让幼儿讲述水与人们的密切关系,了解自来水是怎样来的,教育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活动准备:

  自来水净化过程图一幅,江河干枯、水库蓄水量减少的图片,用水洗菜、洗米、洗衣服、拖地、冲厕、洗手等小卡片。

  活动过程:

  1、进行活动前组织幼儿到操场进行大运动量的、时间较长的体育活动,使幼儿感到口渴,回到教室后稳定情绪,然后开始进行此活动。

  ①“小朋友,你们在操场活动后,现在有什么感觉,需要什么?”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

  ②给每位幼儿倒满一杯开水,让幼儿喝,喝开水后,

  提问:“现在喝完水有什么感觉?”

  “我们刚才喝的水叫什么水?”

  2、知道自来水的来源。

  ①我们喝的开水是从哪里来的?

  出示自来水净水过程图片,向幼儿介绍自来水的净水过程:“江河里的水不清洁,不能直接饮用,自来水厂将江河里的水抽上来进行加工、净化、消毒,变成自来水,通过自来水管道输送到各个地方,我们

  打开水龙头,自来水就会哗哗地流出来。”

  ②教育幼儿要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

  出示江河干枯、水库蓄水量减少的图片,教育幼儿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不要随便把水浪费掉,不然总有一天我们就没水喝,没水用。一些人把垃圾、废物扔到邕江里去,,我们喝了不卫生的水,会生病的,所以,小朋友要保护邕江水,使它不受污染。

  3、讨论自来水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①“你们看到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用自来水来干什么?” (让幼儿自由讨论)

  ②让幼儿讲出自来水与人们的'密切关系。

  ③教师小结:我们人要喝水,要洗衣服、洗菜、洗米做饭、洗手、拖地、冲厕,没有了水,我们就没有水喝,就会口渴,没有了水就没办法做饭,没办法拖地,没水冲厕,房子就会很臭等。

  4、让幼儿讲讲应如何节约用水。

  “水的用处那么多,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让幼儿自由讨论,教师提示幼儿讲出:我们洗手时不要把水龙头开得太大,看到水龙头滴水应马上关起来……)

  5、教育幼儿多喝开水。“多喝水对人体有好处,我们应多喝开水,少喝饮料,因为饮料含有大量糖分,对身体没好处,对牙齿不利,多喝了对身体不好。”

  6.小结: 水对人体有好处,对人们也有很多用处,所以,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节约用水,好好保护水资源。

  活动评价:该活动采用了多次让幼儿自由讨论的形式,能使活动气氛活跃,幼儿可在无拘无束的气氛中学到知识。该活动让幼儿了解自来水净化过程。如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带幼儿进行实地参观,直接了解自来水净化的过程,这样,幼儿的印象会更牢固,掌握得更好。

水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探究活动认识水的组成。

  2、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通过查阅“水的组成揭秘”等资料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活动分析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

  认识事物的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形成

  【实验准备】

  水电解器简易装置、10%的NaOH溶液、火柴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板块Ⅰ引入:多彩水世界

  内容1:请你欣赏——明白学习对象

  (电脑显示图片资料)

  ①教材第三单元的封面

  ②太空中看地球的照片

  ③组材(与水有关的风景图片如水电站、喷灌图、水产养殖、海滨浴场等等)

  师:我们欣赏到的资料的主题是什么?

  生:水

  【点评】

  俗语说:“熟悉的地方无风景”。水是学生最熟悉不过的物质了,但教师用丰富的素材让学生感知学生熟悉学习对象,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科学家的眼睛来探视水的未知和魅力。

  内容2:浮想连翩——认识水是生命之源

  师:地球上适宜生命存在的三大基本因素是什么?

  生:空气、水和适宜的温度。

  师:(播放火星车在火星上拍摄照片,及证明火星曾经有水的证据的报道)同学们看

  到这些资料和报道后对火星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生:(不同的学生印象肯定不同,让他们自由想象)火星上很荒凉,火星上也许从前

  有生命、火星上可以采矿、火星没有地球有生机……

  师:科学家为什么在火星上搜寻曾经有水的证据呢?

  生:有水就有可能有生命存在过。

  师: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已经找到了火星原来有水的痕迹,之后在报刊上很快出现了“地球人原来是火星人的后裔”猜想。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猜的最核心的依据是什么?

  生:水是生命之源。

  点评:教师应用近期媒体报道的美国火星探测器在火星上探测的最新工作进展,让学生通过对比,联想感知水是生命之源。

  内容3:高谈阔论——了解水的.分布及作用

  ①水的作用

  师:同学们吃过新疆葡萄干吗?

  生:吃过,甜甜的,酸酸的,很好吃。

  师:是的,很好吃,新疆哪个地方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十分利于葡萄的生长,但是新疆这片广阔的大地上,适宜种植葡萄的地方不到10%,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生:交流、讨论,最后形成的意见是——缺水。

  师:同学们分析得非常正确,如果新疆不缺水,它生产出来的葡萄用来酿葡萄酒供全世界所有的人来饮用都用不完。在世界各地水资源分布很不合理,有的地方水资源很丰富,如我们的家乡。但有些地区又极端缺水,难以适宜人类居住,比如我国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古代有许多城池都被废弃了,原因就是自然环境严重恶化,缺水造成的。你们知道自然界的水是由哪些形式存在的吗?

  ②自然界中水的分布形式:

  生:河水、湖水、地下水、极地的冰盖、空气中的水等等。

  师:同学们概括了很多,这些叫自然界的自然水。据你们所知,还有什么地方有水吗?

  生:蔬菜里有水、果冻里有水、人体里有水、纸张里有水、结晶水合物里有水等。

  师:大家分析很有道理,这些水与自然界里的水存在的形式不一样,叫“结合水”。

  师:请同学们分析三峡枢纽工程的意义。

  生:先讨论、交流,后概括:发电、抗旱防洪、灌溉、调节气侯,航运、旅游……

  【点评】

  教师先从具体的事例——新疆葡萄入手,让学生认识水资源的宝贵,然后了解地球上水资源的两种存在形式,当然,“结合水”只给学生作了简单的交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三峡枢纽工程的意义”,使学生结合身边的具体事例体会出水的无穷价值,而且把爱护水的这一价值观也寓于其中。

  板块Ⅱ实验探究:水的组成

  内容4:猜测水的组成

  师:给出水的化学式——H2O,请学生猜测水的组成。

  生(可能作答):由H2和O组成,由H2O组成,不知道,……

  师:介绍电解水简易装置,接通电源。

  生:看到两极产生气泡,正极慢,负极快。

  师:两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水蒸气还是其它气体?

  【点评】

  猜测是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教师引导学生猜测,则是挑起学生的思维矛盾,这样为下一步探究开发了素材,也激发学生探究欲。

  内容5:(电解水的过程中)学习科学家研究水的组成的思路。

  师:指导阅读P45-46页资料“水的组成揭秘”。

  生:阅读。

  师:我们一起推测一下拉瓦锡设计实验前的想法。

  生:讨论。

  师-生:既然“易燃空气”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那么水在一定条件下,能否得到“易

  燃空气”;如果能设计一个方案从水中得气体,并证明它是“易燃空气”,那么也就证明了水的组成了。

  师-生:从上述思路中我们可以整理出科学家的探究过程

  提出假设→设计方案→探究实验→现象论证→结论推理

  师:我们的实验正是按拉瓦锡的思路进行验证。

  【点评】

  这一环节是教师注重“过程与方法”经典之作,第一步教师是引导分析科学家的研究方法,第二步是学习科学家的研究思路,这种提升对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十分有好处的。

  板块Ⅲ验证推导:水的组成

  内容6:现象论证——分析产物

  师:(录相展示)氧气的检验方法;氢气的检验方法与验纯知识。

  生:欣赏、学习。

  师:引导学生观察水电解器两极结果。

  生:(可能的描述)正极气体多,负极气体少;V正:V负约为1:2……

  师:用录相中展示的方法检验两极气体,要求学生观察现象。

  生:(观察)正极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负极气体能燃烧。

  (判断)两极产生的不是水蒸气,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

  师-生:在通电条件下,水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通电

  水氢气+氧气

  (H2O)(H2)(O2)

  师-生:普利斯特里和卡文迪许的实验结果现在可以表示为:

  点燃

  氢气+氧气水

  (H2)(O2)(H2O)

  师:从上述资料中我们还了解到科学家用哪一个词来描述物质的组成?

  生:用“元素”一词。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化学概念?

  师—生:师生互动,共同清理出元素、化合物、纯净物等概念,教师再引导学生结合水的组成这一具体内容强化理解三条化学概念的基本意义。

  师:对比上述两个相反的反应过程,我们现在能否推侧水的组成是怎样的?

  生: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师:我们从以上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还发现了哪些问题?

  生:学生讨论的焦点是“一个反应很不容易发生,而另一个反应很容易发生”,不容易发生说明反应条件难以达到,而且成本很高。

  师:同学们分析思路有价值,如第一个反应很难实现,我们这个世界目前比较头痛的是能源短缺,千方百计地找替代石油等化石能源的物质,而最理想的清洁能源就是氢能源,我们今天才发现,制造这种能源的原理很简单,但反应条件太苛刻,我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今后在这一方面研究有所突破,为人类作出大的贡献。

  【点评】

  有了科学家的方法意识,有了一定的原有的知识积累,但还不能真正认识水的组成,这时教师采用两条办法,其一是看别人的实验录像,这样可以接受较规范的实验与事实,也节约时间;其二学生自己作实验,进而得出水的组成这一结论,再一鼓作气地找出元素的概念。然而这并不是高潮所在,高潮是教师应用两个相反的化学方程式,在论证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板块Ⅳ反思评价

  内容7:挖掘实验结果

  师:反思1:我们通过分析水的组成的实验过程中,在实验方法上还有不完善的地方?

  反思2:我们对今天出现的几种化学新概念理解透彻了吗?

  反思3:“用通电的办法从水中得到氢气要消耗电能,现在大家在设想通过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将水分解得到氢气,如果这一设想得到实现,我们将得到大量兼价而又清洁的能源,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美好!”这段话对我们有什么启示作用?

  反思4: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浪费水的行为吗?

  师:上述四个反思问题不需要同学们立即作答,但我们要时时思考,不断地感悟出新体会。

  内容8:小结学习收获

  师:要求学生根据H2、O2和H2O的符号比较它们元素种类上的区别。

  生:H2、O2只含一种元素,H2O含有二种元素。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指出“单质”、“化合物”两个概念,并要求学生举例说明。

  生:学生自习,理解概念,相互举例理解和深化。

  师-生:判断、纠偏。

  师-生:回忆学习过程,小结课题收获:

  ①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

  (学生答)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水、氢气的符号……

  ②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方法?

  (学生答)学习了科学家探究实验的思路:

  提出假设→设计方案→实验论证,知道了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

  师:最后请同学们整理出本节课我们探究的内容和方法,并将这些内容写在教材上。

  点评:

  这一环节中教师的四个反思题有教育意义和激励作用,学生最后整理学习体会与笔记也是一个创造,变学生的机械记忆为愉快的学习形式。

  生:学生在交流中活动与整理。

  【总评】

  本节案例的特点是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用最新的材料引导学生探究,学生思维材料充分,创新空间广阔,学生在探究中互动感知深刻,这样学生就较顺利地通达“三维目标”。

【水教案】相关文章:

水教案范文06-28

《水的游戏》教案02-07

《水》主题活动教案07-25

小班科学《水》教案05-23

《叙利亚的卖水人》教案12-22

小班科学水娃娃的魔术教案08-24

精选水教案范文锦集七篇11-29

【精品】水教案模板集锦十篇11-07

【热门】水教案范文锦集10篇11-23

【精品】水教案范文汇总6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