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职业规划

时间:2022-03-08 16:33:47 职业规划 我要投稿

人生职业规划五篇

  时间是看不见也摸不到的,就在你不注意的时候,它已经悄悄的和你擦肩而过,我们又将开启新一轮的工作,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职业规划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职业规划犯愁了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生职业规划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生职业规划五篇

人生职业规划 篇1

  规划不仅是对近期工作的计划安排更主要的是对自己职业发展的一种谋略,和大多数人一样,以前我也不太明白给自己人生的发展定个3年、5年或10年计划有什么意义,社会变化快,信息变化快,人的心情变化也快,人的成长阅历思维方式都可能发生变化!3、5年后我该从事现在的职业还是转行或者在目前的工作环境中究竟有多大发展都不得而知,那做这种长期的规划真的有意吗?

  据科学但不完全分析,20%的人在30岁以前能明确给自己定位并找好发展方向,而这20%的人又仅有20%能在任何环境中坚持发展自己;10%的人在35岁之前能明确给自己定位并找好发展方向,而这10%的人又仅有10%能在任何环境中坚持发展自己;5%的人在40岁之前能明确给自己定位并找好发展方向,而这5%的人又仅有 50% 能在任何环境中坚持发展自己;若40岁还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这种人基本上属于随遇而安,得过且过之人,--而这大部分人的确在他们的一生中都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在那里,自己的天赋在哪里,或者因为性格或环境原因根本不知道怎么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不仅是个人的悲哀也是民族劣根性的悲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各行各业竞争的激烈现实,人若在青年时期仅仅为了生存而盲目度日,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倍感生存的艰难,消极者更会怨天尤人、自我堕落甚至铤而走险。因此,在经历多种职业后回头反思自己的人生,我也一声叹息--人为什么总要在自己失败后才知道经验的可贵!而当现成的经验摆在面前又偏偏无动于衷。莫非就象贾先生所言:人是永远长不大的动物,当他真的长大了,一辈子也就完了。

  我做过教师、化妆品销售、直销员、企业管理。不管为别人做还是为自己做,别人都觉得我是一个不错的'合作者--有责任心、稳重、有创意、肯吃苦,一定会成功。而实际上我既然能从事这么多行业就表明我是很失败的,因为我没有定位,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只是简单的满足着自己的生存基础和所谓的存在价值而短期努力着,好象什么都可以,实际上什么都不可以;结果在一种毫无意义的满足中浪费青春。这种状况实际比表面看来毫无优势的人的发展状况可能更惨。因为这种人正是因为优势的存在认为选择的机会更大,而往往更容易错失良机。

  而西游记中表面最无庸的唐僧,按逻辑分析是绝对无法去西天取到真经的,但仅仅因为他的执着--对取真经这一目标的明确和坚持!才有了师徒四人的共同努力。其实,他这样就是对他职业的一个长期规划。所以我也明白,人的成功就是两点:一是正确选定目标;二是坚持实现目标。换句话说就是,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并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投资自己,让自己在实现目标中成长起来。

  我是在33岁开始对人生顿悟的,我痛恨自己年轻时的浪费,当很多朋友在比我艰难得多的情况下努力时,我还暗自庆幸;但当他们逐步获得一些成就时,我才感到自己幼稚和荒唐。33岁,我是在一家企业做管理时才明白自己的真正优势和天赋,现在还不晚,但我知道,我的职业规划就等于我的人生规划了,我要明确的告诉自己,明年的今天我将是什么状态;3年后的今天我又将如何。

  也奉劝那些想通过正道发展自己的人,今天就计划吧,不管你现在是如何的窘迫和艰难,只要你明白自己的优势,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一切皆有可能。

人生职业规划 篇2

  人的生命有两个端点:出生与死亡,生涯就是使我们的人生更富有意义。生涯简单地讲就是过一辈子,美国学者舒伯(Donald Super)认为:生涯就是终其一生,不同时期不同角色的组合。

  生涯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终身性。生涯发展是一生中连续不断的过程,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二是独特性。生涯是个人依据其人生规划与人生目标,为自我实现而开展的独特的生命历程,不同的个体具有不同的生涯历程;三是发展性,生涯是动态变化与发展着的。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生涯规划与生涯发展任务;四是综合性,生涯以个体发展为中心,包含了各个层面的社会角色。

  在人的一生中,职业生涯占据了较大比较。职业生涯伴随着人的成长,伴随着人的心理的发展。舒伯认为人的职业发展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五个阶段:

  1。成长阶段(从出生至14岁)。

  这一阶段主要根据儿童自我概念形成的特点,发展儿童的自我形象,发展他们对工作意义的认识以及对工作的正确态度。分为幻想期、兴趣期、能力期。幻想期为(4至10岁),以“需要”为主要因素,在幻想中的角色扮演起着重要作用;兴趣期(11至12岁),对某一职业的兴趣是个体抱负和活动的主要决定因素;能力期(13至14岁),以“能力”为主要因素,个体能力逐渐成为儿童活动的推动力。

  2。探索阶段(15至24岁)。

  这一阶段青少年通过学校生活和社会实践,对自我能力及角色、职业进行探索。这个阶段可划分为试探期、过渡期和承诺期三个时期。试探期(15至17岁)考虑需要、兴趣、能力和机会,可能会做暂时决定,并在幻想、讨论、学业和工作中尝试;过渡期(18至21岁),开始就业或进行专业训练,更重视现实,并力图实现自我观念,将一般性职业选择变为特定的选择;承诺期(22至24岁),青年进行生涯初步确定并验证其成为长期职业的可能性,如果不合适则重复各时期进行调整。

  3 。建立阶段(25至44岁)。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根据人们的职业实践,协助进行自我与职业的统合,促进职业的稳定,即通过调整、稳固并力求上进。大致分为两个时期:承诺稳定期(25至30岁),个体开始寻找安定的`工作,如果工作不满意则力求调整;建立期(31至44岁),个体致力于工作上的稳固,大部分人处于富有创造性的时期。

  4。维持阶段(45岁至65岁)。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帮助人们维持现有的成就和地位。

  5。衰退阶段(65岁以上)。

  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根据个体心理与生理机能的日益衰老,逐渐离开工作岗位,协助个体发展新的角色,寻求新的生活方式替代和满足个人发展的需求。

  个体生涯发展的五个阶段中,每一阶段都包含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的循环,个体的生涯发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循环式发展任务系统,如下表所示:

  个体生涯循环发展任务系统

  青年(14—25岁) 成年早期(25—45岁) 中年(45—65岁) 老年(65岁以上)

  衰退 减少用于嗜好的时间 减少运动时间 集中于主要活动 减少工作时间

  维持 验证当前的职业选择 设法保持工作的安定 巩固自己面对竞争 保持仍有兴趣的事

  建立 开始创业 安于现职 学习新的技能 从事向往已久的事

  探索 学习更多的工作机会 寻找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 辨识新问题并设法解决 寻找合适的退休后的场所

  成长 发展适宜的自我观念 学习与他人间的关系 接纳个人的限制 发展非职业性角色

  舒伯(Donald Super):1965,职业生涯设计

  一方面,从生涯发展的角度看,个人的职业兴趣、职业认识和职业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变化,人的职业心理会发生不断变化,儿童时代的梦想、高中时的理想、大学时代的专业都未必决定个体的职业,职业流动变得更加宽松自由,成本降低,生涯发展成为现实可能。

  美国劳工部的21世纪就业技能调查委员会研究认为:21世纪美国就业人员应具备三大基础和五项能力。

  三大基础:

  1) 能力基础。有较高的读、写、算、听、说能力。

  2)思维基础。能进行创造性思维,有决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想象、学习和推理的能力。

  3)素质基础。有责任心和进取心,为人诚实正直,能自律。

  五项能力分别为资源统筹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系统运算能力、综合利用多种科技手段进行工作的能力。

人生职业规划 篇3

  每个人的职业规划不可能一步到位,要根据现实情况以及现有的机遇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最终向自己的理想靠近。

  每个在校大学生都渴望毕业后能找到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要在众多的对手中脱颖而出,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我觉得在大学期间,就应该着手考虑自己未来的职业选择。当心中有个大概的计划和目标后,便应该到目标公司开始实习。实习是一个非常行之有效的自我测评方法。通过实习你可以积累相关专业经验,可以更清楚地进行自我认知。有实习的经验你就可以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弥补缺陷,更充分地发挥优势,在今后的求职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另外,实习可以说是模拟就业,在工作中遇到形形色色的、具体的事情会极大地激发你的潜能。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实习就像一面镜子,让你真正地了解自己。这样面对未来的就业竞争,你已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

  职业规划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目标的设定外,在此之前的准备工作更为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你对预期实现的程度。所谓不打无准备之仗,在大学期间,应该有意识地积累自己的能力,以便能很快地投入工作,早日实现自己的目标。我认为有三点是最重要的:

  1、学习能力

  在我们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得很快,如果没有不断学习的动力,你很快就会被淘汰。大学生要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就是不断地充实自己,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2、适应能力

  从象牙塔进入社会,几乎每位大学生都会感到不适应,面对新环境常常出现挫折感、烦闷等,不能很快地进入角色。所以用人单位是很看重员工的适应能力的.。一个可以随机应变,从容应付各种复杂局面的人,是企业和单位最为青睐的。在这里提醒各位大学生朋友,多寻找一些机会磨练自己,这对你的一生都有益。

  3、与人相处的能力

  这一点不用多说,大家都明白。我们从事的工作大多必须与他人合作才能完成,如果缺乏这种能力简直是寸步难行。学校里的个人英雄主义在工作中是行不通的,早早树立合作精神将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成功的职业规划要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方案,最终接近目标。另外一点就是结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择业规划。我认为好的职业不仅仅在于高薪,个人兴趣与能力的结合点才是好职业必备的因素。如果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实际能力,而是盲目地规划未来,那一定不能取得成功。让我们先举几个例子,以便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个初步的认识,然后再进行进一步探讨。

  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我个人认为,到大公司工作比较好。大公司相对于小公司来说,更加成熟,各方面也更加完善一些,我想这一点很吸引人。另外,在大公司工作,它能为你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你可以在工作中不断充实完善自己,向更高层次进行拓展,这是它占优势的又一个方面。再者,大公司能为个人发展提供更多机会,这也是小公司无法比拟的。我想,高的起点对每个人的成功都会有极大帮助。做你最擅长的事,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

  一个人成为通才很难,但成为专家并不困难。举个例子,在森林里开一个动物学习学校,兔子、老鹰、青蛙都去上学。开学后,学校设立跑步、爬树、游泳、飞翔几门课程。兔子可以是跑步的明星,但要它学游泳就很困难,学飞翔就更不用说了,爬树很容易弄伤它的脚。所以说关键是你不必成为全才,只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

  和老鹰一起翱翔

  规划好自己未来发展方向之后,你就要进行“标杆学习”了。你要找出在你的领域里最棒的人,去拜访他,向他取经,最终要达到他的水平,并超越他。这就是“和老鹰一起翱翔”。如果你要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软件工程师,你就要找到在这个领域中最棒的那个,和他一起工作,了解他的工作经验是什么、每天的生活是如何安排的。你帮他工作会比你自己摸索进步更快,并且让他给你一些建议,达到你目标的速度也就会大大加快。其次,当你做得比较好的时候,就与成功者合作。这是最快和把握性最大的成功途径。

人生职业规划 篇4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职业理想,但我们要知道理想总是很高远,它的实现需要合理的规划,否则,理想始终只能是理想。职业规划就好比一张设计蓝图,能指导你一步步地向理想迈进。如果你现在正处于职业迷茫或者在求职路上徘徊不前,期望自己获得成功的职业人生和理想的高薪。那一定要先为自己的理想做一份合理的规划。

  案例:

  秦小姐是一个性格很活泼的女孩子,5年前本科毕业,读的是工科专业。毕业后先是到了一家股份制企业从事销售工作,做了两年后感觉压力太大。而且产品越来越不好做,重大的业绩压力和心理压力让她感到非常疲惫。于是辞职选择了一家民营企业做行政工作,一直坐在办公室里,眨眼间二年多的时间过去了,虽然也积累了一些这方面的工作经验,但仔细思考一下好象什么也没有。有句话说的好“头一低,许多年流去了”,她觉得自己的人生也就这样流去了,没有希望,没有变化;虽然最近一直在考虑过换个环境,但是,在中国现在的大环境里,秦小姐感觉少有什么选择:小型的、低层次的公司大量的重复建设,福利和管理制度都极不完善,人事复杂;大型些知名些的企业或者专业性较强的行业,由于自己能力的有限和技术职称的缺少可能根本没机会进去;再就是去外企,但自己的英语水平又有限;想来想去也不知道什么地方是适合自己的。其实自己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去私企,设想做销售工作,就是比较自由的那种,属于“自己做自己的老板”,这样也可以多赚点钱。等赚到钱,以后就可以开辟自己的事业了。总之想法挺多,却都是想法而已。真正去做的时候她又处在了犹豫和迷茫的阶段。

  分析:

  秦小姐的`情况是非常危急的,五年的时间却还在职业的初级阶段徘徊。同时没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和规划目标。自己本身的能力和经验背景,被市场接受度你是清楚的,所以当务之急是找准发展方向,切入到适合自己的领域通过对工作经验弥补来增强自己的职业生涯竞争力,可是我们能看到是迄今为止你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自己还没有足够竞争力的时期就想以短期物质回报作为自己就业选择的重点,如果真的那样做,最终的结果可能会以遗憾告终,因为企业只会为你现有的能力和价值买单。企业给你待遇的多少只能根据你的竞争力的多少而定,所以做好定位规划经营好自己的职业竞争力是摆脱职业困境唯一的选择。同时自己的职业理想是必须依靠合理性和可行性的规划进行的。如果没有,那你的职业理想只能是零。合理可行的规划不是一叠打满字的纸,也不是泛泛而谈。而是一个可实施的流程策略,是一件关于个人发展的严肃的事情。

  建议:

  针对秦小姐的实际情况需要从三个方面出发:一是分析职业气质,找出适合点。从而做最适合的工作。二是专业学历的充分利用,就算做不相关的工作都要考虑到它的连贯性趋势。三是充分盘点已有的工作经验,特别是在原有的工作内容中整合出和定位应聘方向有关的相关职责内容,那样可以适当的提高自己的身价和薪酬。

  规划:

  通过对秦小姐进行了五项国际权威测评,分析发现秦小姐个性属于外向,沟通型。对职业价值观的期望值在接触新鲜事物,做一些具有挑战性质的工作。同时思维属于比较缜密型。但考虑其兴趣和对职业的倾向点。她不太适合朝压力大的拓展性强的销售市场领域发展。然后专家又对其工作经验背景和专业学历,以及其综合职业竞争力进行了全面分析调查。最终全面衡量为其确立了下一步气质最适合与能力最切合的定位规划点:向客服专员—客服主管—经理—总监路线发展。接下来专家通过行动计划帮助秦小姐成功实现了入职第一步,实现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并对下一步发展过程中制定了补救计划。以帮助秦小姐能够有一个成功的生涯发展。

  专家点评:

  成功的人生需要正确规划,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重要。但在现实中往往有这样一个误区,很多人往往认为选择最热门的职业就意味着对自己最有前途。事实上,所谓热门职业都是相对的、暂时的,它会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要一味地紧盯热门职业,你必须好好了解你自己,找准你的方向。问一问你自己最擅长什么,又最适合什么。只有做你喜欢并且擅长的工作,你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并获得最大的成功。职业规划就像人生的灯塔,它召唤着你、引导着你向它靠拢。有了它,你才知道自己将走向何方。正如西方谚语所说:“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职业规划又好比人生航行中的罗盘针,时刻指引你在正确的航道航行。它能让你少走弯路,避免无谓的牺牲,在最短的时间内胜利到达终点。

人生职业规划 篇5

  一项调查显示,95%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存在“工作一年以后就跳槽”的心态,不少大学毕业生甚至希望在同一企业工作的时间最好是3个月”。

  有关专家认为缺乏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设是主要原因——

  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毕业生频繁跳槽,而且时间周期越来越短的现象值得关注。这首先与他们对“参加工作”充满好奇和向往,在临近毕业时急于找到一份工作,而不考虑自己实际适合从事什么工作有关。

  另外,由于事先缺少对职业发展方向的清楚认识和明确的职业规划,导致们在进行工作选择时存在盲目心理和侥幸心理,缺乏严肃性,在对待所承担的工作方面明显缺少责任感。

  同时,由于单纯从兴趣出发看待工作,对“工作”抱有不切合实际的“幻想”,事实上存在对实际工作的规范性、艰苦性要求在思想上认识不够,心理上准备不足的问题。

  当然,也还有工作单位对这些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毕业生缺少职业发展方面的培训和引导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一段时间过后,他们很快就没有了刚参加工作时的新鲜感,发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像原来想象的那样有趣,进而开始对日常工作产生枯燥乏味甚至厌倦的感觉,受上述因素影响,重新选择工作的念头开始出现并日益强烈,一旦工作中遇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即选择放弃工作单位或具体工作的处理方式。

  可以说,部分大学毕业生根据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主动进行职业选择的意识不强,同时缺少一定的实践经验,以致思想上对实际工作的规范性要求认识不够、对真 正参加工作有心理准备不足的问题,使得有些用人单位拒绝接受他们(甚至包括一些著名院校的毕业生),他们也选择用不断跳槽的方式“报复”用人单位,结果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大专毕业生均比本科生容易找到工作,在待业的人群中,高学历的年轻面孔越来越多。

  低学历的人比高学历的人容易找到工作的原因主要有:

  1.目前国内仍然存在基层组织内部人员的总体素质要求偏低,不愿意接收学历较高的人、担心不好管理的现象。

  2.低学历的人在工作层级和物质待遇方面的要求相对低廉,使组织在运行上有资源配置相对简单易行,货币成本较低的感觉。

  3.个别高学历的人将高学历混同于高能力,不愿接受一般性的工作安排或比较低廉的薪酬待遇,使得们在劳动力市场中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

  4.多数刚毕业不久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缺少相应的实践经验,又往往自视清高,使一些希望引进外部人才的组织担心用不好、留不住,因而不愿接受他们。

  现在越来越多的“不就业族”(多是青年)表现出“主动失业”的状态,他们有的无所事事靠父母养活。所谓“不就业族”是指达到工作年龄、具备工作能力和条件,却主动放弃工作、赋闲在家的待就业青年。

  目前,大学毕业生群体中出现的“不就业族”主要由出身于大中城市家庭的年轻人构成,其中很多人属于家中的独生子女。“不就业族”的出现原因有受相对优裕的生活环境影响,大学毕业生群体中的一部分人对生存的压力缺少实际感受的问题。

  另外,这一群体中有部分成员在如何面对“工作”和“未来”的'问题上存在困惑或抵触思想,在没有想清楚之前,他们宁愿先无所事事地呆一段时间。

  也有一部分人由于家长过分溺爱的原因,对外部环境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惧感,在寻求工作方面缺少主动性,仍希望借助家长的帮助获得较好的工作,在一时难以实现他们的主观愿望时,选择了“不就业”。

  “不就业族”的出现,说明目前大学毕业生群体中有部分人缺少独立面对生活与工作的能力;或者是由于缺少现代 人力资源也有部分人是由于对现有工作性质或职位安排不满,采取暂时放弃工作的态度。

  不管实际原因是什么,都反映出他们身上存在的“娇、骄”二气。当然,少数因准备报考研究生或正在办理出国留学手续而暂时放弃工作机会的人不在此列。在校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现象比较普遍,参加工作后的青年人也不例外,因此他们常常不知如何面对职业选择和参加 招聘活动的问题无论对于待业人群中高学历群体和主动不就业族以及参加工作后频繁跳槽的青年人,缺乏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是他们人生发展的最大障碍。

  专家建议:

  1.大学生一定要在大二或大三的第一学期研读“人力资源”或“职业生涯设计”方面的课程或文章书籍,参加工作后的青年人也要看几本类似的书籍,争取对个人事业选择和职业发展方面的理论观点有所了。

  2.仔细思考并分析本人的生活兴趣和个性特点,在此基础上大致形成自己的事业追求和事业方向选择。

  3.了解社会上的各类工作,选择其中能够实现本人事业追求或符合自身事业发展方向要求的工作作为职业,为自己确定基本的职业目标、划分出大致的职业发展阶段。

  4.选择符合职业目标要求且能够实现本人特定职业阶段要求的组织作为开始个人职业生涯的第一站。

【人生职业规划】相关文章:

人生职业规划08-02

人生职业规划书11-11

人生职业规划5篇07-28

护士人生职业规划02-07

人生职业规划15篇01-12

精选人生职业规划4篇06-15

【热门】人生职业规划3篇06-21

人生职业规划汇编10篇07-29

关于人生职业规划汇总5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