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三打白骨精》有感

时间:2025-09-05 08:20:2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观《三打白骨精》有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观《三打白骨精》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观《三打白骨精》有感1

  这两年看了挺多国产电影,贺岁片,只有昨天看的《三打白骨精》让我觉得眼前一亮,有点找到了好莱坞大片的感觉(第三次打白骨精的时候)。

  影片开头半小时把唐僧师徒四人的由来简单介绍后便开始引入故事的主线白骨精,白骨精其实挺冤枉的,因为其他地方都知道她的名气,借其名来招摇撞骗,强抢杀戮(抢小孩的强盗和喝小孩子血来为自己治病的云海西国国王),白骨精虽然也是千年之妖要吃人,但是她也没有无情到那种地步,替人背黑锅的确挺不爽的,所以在杀掉云海西国国王侍卫之后便大摇大摆地回去。

  因为她千年大限快到,即将轮回,不得不吃唐僧肉来免除轮回,以求得永生,但孙悟空的.阻挠让她很难实现,(巩俐所演的白骨精从内到外都透露着一种高冷,不屑的气质,不愧是影后,反派气场十分强大,3D的影片效果和服装等特效也让她的气质增色不少),所以她妄图和孙悟空讲和(悟空因为头上的紧箍咒而烦恼不已,毕竟是一直被束缚着,但是他保唐僧取经的想法绝没有一丝的动摇,白骨精以为悟空和他一样都是妖,可以互相理解,便也中了悟空的计,表面上达成了一致,实际上悟空等三人是想要趁此伏击白骨精。)

  当然了,白骨精不会那么轻易地被打败,悟空等人的计谋不仅没有奏效,反而使云海西国国王趁乱掳走了唐僧,唐僧被关进了笼子,看到很多小孩子手上被割出了口子,出血来让国王喝,以消掉国王手上的恶疾,但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在巫师的建议下,国王抓来了唐僧想要吃他来治病,唐僧之前是被国王欺骗说是白骨精在抓小孩,现在他看到了国王真正的丑恶嘴脸,国王虽说:“人间早就成了地狱,人性的恶,佛都灭不了”(明显是在为自己辩护,开脱,好像为人作恶是天经地义的是一样),“你根本就是无能为力,西天取经这十万八千里路,不都是孙悟空给你打拼出来的,你算什么?你就是一个凡人而已,如何取经,普度众生?”(我想说的是唐僧的确是凡人,是肉体凡胎,面对妖魔鬼怪手无缚鸡之力,但是他知道这都是取经路上一个一个的磨难,是必经之路,是一定会经历的,就算这一世死了,下一世还是要坚持,这就是他的信仰,国王说的也有道理,唐僧一路都靠悟空三人打拼,没有出什么力,但是要知道,唐僧四人这一路不就是为了自己救自己,救和度更多的人么?悟空是因为五百年前大闹天宫,八戒和悟净也是因为一些事情牵连自己,最后都受观音点化,保唐僧取经,一路上的修行便是一种改变,不仅受唐僧的度化,还要受路上九九八十一难的度化,最后才能修成正果。)

  其实影片的重心在于唐僧对悟空和对白骨精的度化,这三者相互牵连,相互影响,虽然白骨精是妖,但是唐僧的普度众生,不能跨过一叶苍生,不然无法连自己都无法跨过的信仰,在悟空打败白骨精之后体现的很好,虽然佛祖可以让白骨精轮回重新做人,但是唐僧坚持要用自己的生命来度化白骨精,最后白骨精自己选择放弃的这个场景令人动容,唐僧之所以成为唐僧便在于此了,将佛的理念体现地淋漓尽致。悟空也在这三次中,放弃了固执地相信自己不相信别人,选择了相信唐僧,也得到了很好的成长,影片得以完美结局,总之值得一看,新意迭出。

观《三打白骨精》有感2

  1、视觉方面

  特效比其前作《大闹天宫》进步很多。举个例子,《大闹天宫》里悟空棒打十万天兵一段,感觉十万天兵就是Ctrl+C一次,然后Ctrl+V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次做出来的,紧接着猴子棒子一挥,就全被打没了。

  到《三打白骨精》,结尾悟能、悟净群殴白骨洞前无数骷髅兵一段,骷髅兵形象好歹各有不同了,二师兄和沙师弟这一仗打得也蛮辛苦,蛮有悬念,这种情况下,孙大圣再出场横扫千军,就有意思多了。

  云海西国城池错落有致,有设计感,让人想起《魔戒》里的刚铎都城米那斯提力斯,国产大片在设计和想法上跟好莱坞大片学一下,只要不是Ctrl+C、Ctrl+V或者把“汽车总动员”变成“汽车人总动员”,我觉得就都是可以接受甚至应当鼓励的。

  2、剧情方面

  中规中矩。剧情跨度比较大,主体是唐僧收伏三个徒弟和尸魔三戏唐长老(悟空三打白骨精),“云海西国”一段是《西游记》原著故事中“宝象国”、“比丘国”两段的融合,勉强算是体现《三打白骨精》创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地方。结尾唐僧的戏份用了“我入地狱,来世等你”梗,这个梗,刘镇伟《大话西游.月光宝盒》、动画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也都差不多用过,好在《三打白骨精》结局处理还是比较有心思、有意思的,让担心剧情撞衫的我松了一口气。

  按原著里的“三打白骨精”一段,师徒四人作为一个小团队刚刚成形,处于磨合期,以至于会有误会出来,电影内容对这种情况做了还原和讨论,处理得不错;电影结尾,讲了一个“教化”无用,不如亲入地狱、身体力行的主题,这与佛家思想相契合,也是加分项。当然我更愿意看到《大话西游》、《西游降魔篇》里那种继承了原著内核,但在剧情上进行颠覆的设计,所以对《三打白骨精》的剧情谈不上有特别的喜欢——当然这只是个人口味,不必多讲。

  3、人物形象

  基本是走萌系路线,并迎合网络文化(比如沙僧的形象)。卖萌主要靠冯绍峰的唐僧,其次是靠罗仲谦的沙僧。不少台词是冷笑话,这算是电影的亮点,也是小沈阳版猪八戒的亮点。郭富城版的孙悟空,我打分是及格,如果有个配音,比如86版电视剧《西游记》里为猴子配音的李世宏、李扬,那我可以打到80分以上。

  在这里多说一句。六小龄童演得好,但他会老,然而孙悟空不能老,我们应该接受新的孙悟空形象的出现。况且六小龄童之后,不少影视剧里的孙悟空也确实是各有亮点。

  六小龄童表演有趣有灵气,他演的《西游记》电视剧更像温馨童话;周星驰的孙悟空桀骜而悲情,在性格上更接近原著一点;张纪中版《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化妆不错;《大圣归来》里的孙悟空让我们看到这个人物身上的热血;《西游降魔篇》里的孙悟空则是全方位的还原,不论是形象还是气质内核……

  4、配乐

  这几年的春节档影片,除了詹姆斯.霍纳配乐的《狼图腾》和黄英华、赵季平配乐的《西游降魔篇》,还有哪部电影的配乐给你留下过特别深刻特别赞的.印象?甚至李仁港导演的《天降雄师》,黎允文的配乐本来让我无比期待,但是看过之后,真的觉得没了他之前在《见龙卸甲》、《鸿门宴传奇》里作品的惊艳感。

  至于《三打白骨精》,配乐方面,最大的亮点是在片尾用了杨洁、六小龄童版电视剧的片头曲《云宫迅音》。

  杨洁、六小龄童版电视剧版《西游记》被冠为“经典”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部作品是特定年代以及众多主创合力之下的产物。以里面的“孙悟空”形象为例,这个形象的成功,靠的是六小龄童的表演、李扬和李世宏(主要是李扬)的配音以及替身演员。后来六小龄童在多个场合否认替身演员的存在,这是我不喜欢他的第二个原因。

  5、观众反应

  总体来说评价还不错。对它的评价远强于前作《大闹天宫》。有不少笑场,表明小沈阳的台词、唐僧的卖萌等设计是成功的。

  6、宣传营销

  这个本来不想多说,但是写到这里,终于还是没忍住说这么一句。《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宣传营销是一步一个脚印,能发散、能落地且有节奏感,基本上可以写入电影宣传营销教科书。在这里致敬一下。

  7、不可缺少的吐槽

  看完电影以后很多人说“很符合原著”,他们所说的“原著”,其实和小说无关,而是指杨洁、六小龄童版电视剧。

观《三打白骨精》有感3

  周末,利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在电视上看完了贺岁大片《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片子早在春节就上映了,但自从去年春节期间晚上在电影院看完《狼图腾》之后,因为惊险刺激回家后激动得一晚没睡着。所以几乎就没有在晚上去电影院看过电影。电脑上下载了一些下线的片子,但很少能坚持看完,往往快进几次,粗枝大叶的看看,效果自然不会好。这次在电视上看完,坚决不快进,终于完完整整得从头到脚看完了。

  感觉很刺激,也很有新体会。

  一、场景太刺激、暴力血腥。

  比如开始出现的龙的形象,太具象,后面的蛇精、白骨等等镜头,也很容易让观众受到惊吓,对孩子更是不宜。所以也特庆幸没有带孩子去电影院,否则在昏暗的环境下看,可能很恐怖。即使是白天,我在看这些镜头的时候,明明知道是假的,还是浑身起鸡皮疙瘩。

  二、故事创新多。

  布局是新疆风味的西域,国王是中西混血的费翔饰演。片子里孙悟空对唐僧不称呼师父,只是叫做“小和尚”,可能内心里并没有认同他做师父,只是把取经看作解除劳改、恢复自由的被动行为。但片中一段师徒2人在山顶谈心的情节,很暖心。郭富城演绎的孙悟空,形神兼备,对人物内心把握到位,让人出乎意料。

  三、结尾有新突破。

  唐僧为超度白骨精走出轮回,愿意舍身求法,这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愿力。地藏菩萨的'形象与唐僧类似。本剧唐僧也展现了地藏菩萨的这一宏图大愿。这是全剧的制高点,使人物得到升华。如果一个电影看完之后,嘻哈一笑,没有让人回味的东西,那么是不深刻的,至少我认为是不深刻的。但本片让人能够回味无穷,这是不容易的。

  总体而言,如果没有那些血腥暴力场面,该片还是很不错的,但是那些场面是票房的一部分,对此真是无可奈何,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观《三打白骨精》有感4

  今天中午,又看了《三打白骨精》。孙悟空终被唐僧赶走。唐三藏本是西方佛转世,虽有人身,但佛性依然。不伤生,为佛性中重要一条。无耐到人间后肉眼凡胎,不辨真假,常闹乌龙。妖精呢?诡计多端,善于乔装,加上猪八戒煽风点火,沙和尚冷眼旁观,终于把大师兄送回了花果山。这二人之所以采取这种态度,少不了妒忌。论本领,猪八戒也能腾云驾雾,拥有三十六般变化,与大师兄比只是稍逊风骚;论兵器,逊金耙也是上古名器,出自仙界始祖太上老君之手,丝毫不比金箍棒差;论人脉,二师兄也和上天诸路神仙混得滚熟;论前世,一个是吸收日精月华的石猴,一个是总管天河水府元帅,无论怎样看猪八戒也不比大师兄差多少。但在降妖除魔上,大师兄出尽风头,猪老二吃尽苦头,受尽嘲讽,这怎能不使他颇有微词呢?再看沙和尚,前身也是上天神仙,见过各种世面,一到下界,西天取经,却被当成挑夫,任一石猴差谴,心中不免也有几份怨气。在唐僧驱赶大师兄之际,猪老二巴望着孙悟空被赶走,自已好展身手,沙和尚也巴望着少受使唤。三个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终于把孙赶到了花果山。假如,在唐驱孙时,猪八戒、沙和尚都用自己的前身、现在的.法力一致认定大师兄打的是妖怪,唐绝不会一意孤行。

  西天取经路,也是修行路,当境界达到了,人、魔、怪,绝无不同。

观《三打白骨精》有感5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著,它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的小说。在《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看的是第二十七回〝三打白骨精〞,原名叫〝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孙悟空,他机智,聪明,活泼,目标坚定,勇往直前,自从孙悟空被唐僧从五行山下救出,他就毫无怨言地随唐僧踏上了取经之路,尽管这是按照观音菩萨的嘱托来做的,但在此后的九九八十一难中,孙悟空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也从未动摇过保护师傅西天取经的信念。在这章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在宛子山波月洞内,一个千年尸魔白骨精,一心想吃唐僧肉,它利用孙悟空外出巡山的机会,先后变成上山送斋的村姑与朝山进香的老妪,花言巧语使唐僧和八戒上了当,可两次均被孙悟空识破并打死它的化身。而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白骨精第三次化为一个老丈,利用唐僧面慈心软。善恶不分的弱点,三施攻心计,孙悟空一再揭露其妖怪面目,而唐僧执迷不悟,即使老丈为妖怪所化也不准孙悟空去打,还念紧箍咒来惩戒孙悟空。孙悟空为了取经,忍住痛苦,终将老丈打下深涧。白骨精又假冒佛祖名义从天上飘下素绢,责备唐僧姑息孙悟空。唐僧盛怒之下写下贬书,孙悟空恳求师父收回成命,唐僧不允,孙悟空只得返回花果山。孙悟空走后,白骨精将波月洞化成天王庙,唐僧。沙僧中计就擒,八戒乘隙逃走,去花果山请孙悟空来救师父。孙悟空虽被贬回山,仍不忘取经大业和师父的安危,准备下山。见八戒来求援,立即赶往波月洞。途中,孙悟空打死前去赴宴的白骨精之母金蟾大仙,自己变成老妖模样来到洞内,伺机搭救师父。在筵前,孙悟空为用事实教育唐僧,设计诱使白骨精重又变化成村姑。老妪和老丈的模样,使唐僧目睹妖怪的本来面目,痛悔自己不该乱发善心,不分人妖,逐走孙悟空。这时,孙悟空现出本相,经过激战,消灭了白骨精及众妖魔。这篇文章让我懂得了一个道理:真理不会因为表面现象的'不同而改变,只要自己的判断符合真理的标准是对的,就要坚持自己的想法,不能人云亦云。

观《三打白骨精》有感6

  今天下午,我和爸爸一起去看电影《孙悟空之三打白骨精》,特别开心。

  刚开始,玄奘使孙悟空获得自由。但在看了孙悟空强大的战斗力之后,还是决定不收孙悟空为徒弟。孙悟空当然很喜欢唐僧的决定。他当时很希望自由的,但在观音菩萨一番指点之后,还是愿意守住这份责任感。于是,孙悟空就帮助唐僧获得了白龙马、猪八戒和沙僧一同前往西天取经。

  在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他们遇到了一个极为强劲的对手——千年老妖白骨精。这白骨精千变万化,实力不逊色于孙悟空。第一打是在树屋里,那时候唐僧真是命悬一线,几次差点被白骨精抓走。幸亏孙悟空化险为夷,但唐僧非常固执,他只相信眼前看到的事情,硬是责备了孙悟空一番。第二战可谓是更加困难了,他们不但要对战白骨精,而且还多了一个对手——云海西国国王。国王因为得了恶疾,必须吃唐僧的血肉。幸亏孙悟空再一次击败了云海国王。但是在出城的路上,他们遭遇了白骨精的离间计,孙悟空被唐僧给赶走了。一看到孙悟空被赶走,白骨精便轻而易举的把唐僧给抓走了。猪八戒和沙僧在前往花果山一事无成之后,独自前往白骨洞大战白骨精。他们打得正激烈,忽然齐天大圣孙悟空来也。孙悟空又重现了一次棒打凌霄殿的壮观场面。白骨精在遭受了节节失利之后,化为一个巨大的.骷髅。孙悟空当时可真是九死一生,但最终他成功打败了白骨精。不幸的是唐僧因为相救白骨精而变成了一尊石像。幸亏菩萨救了唐僧一命,唐僧得以还魂。

  通过这部电影,我深深感受到了孙悟空的责任感;唐僧的相信一切妖都能弃恶从善。我以后要学会担当,要与人为善。

观《三打白骨精》有感7

  今天下午抽了时间把《三打白骨精》看了一遍。《澳门风云》/《美人鱼》已经都看过了。因为之前关于“悟空”的题材看的比较多,都差强人意。这次郭富城演的孙悟空没有对我造成足够的吸引,所以。

  可是后来看见很多人对这个影片的评价都不错,就去看了。真的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从第一秒开始我就被这个电影吸引了。整个气场和后期制作就达到了接近好莱坞的级别,相当棒。我本来就是学后期的,所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就知道这背后的功夫和成本。

  看完这个电影之后我觉着这里的主角是“白骨精”和“唐僧”。之前我们看任何关于“西游记”的题材,从来没有如此重视一个“妖怪”。而且这是一个没有背景的妖怪,却能把这个取经团队差点弄解散了。可见白骨精很有谋略,善于演技。不得不说“巩俐”真的把“白骨精”演绎的淋漓尽致,气场十足,以至于,孙悟空在她面前都显得逊色三分。

  这个电影还告诉了我们为什么看似“能力”不高的唐僧要当这个团队的头目。当然他是如来的直属员工。但是这里告诉我们另一个原因。那就是,悟空看到的是“真相”,而唐僧看到的是“心相”。孙悟空对待妖怪的'方法就是打死,“以暴制暴”,而唐僧的方法是“度”。即使知道你是妖怪,也要了解你为什么做恶事。用自己的方法祛除妖怪心中的邪念,弃恶从善。唐僧对悟空说“我们是如此的相似,都是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

  这部电影也头一回提到了白骨精的来历,白骨精的前世是一个女孩,在16岁的时候嫁到一个大户人家,结果当年这个村子就遭灾。大家都说是这个女孩带来的不幸,肯定是妖怪。结果愚蠢的村民就把她绑到悬崖,任秃鹫吃她的肉,最终死去。

  因为怨念太深,这个女孩最终变为白骨精,来报复村民。由此可见,很多妖怪之前都是好人,受了很大的委屈与屈辱才变成了今天的模样,包括《西游降魔》里的水怪,原来也是向善的,因为救一个落水的小孩,被村民误解,给杀害,投入河中,最终化为水妖。

  所以,孙悟空看到的是此时此刻的“真相”。而唐僧看到的是前生前世的“心相”此两人的境界高下立判。这里在悟空从离队回来之后,唐僧已经知道老太太是白骨精变的了,但是却没有说“为师错怪你了”,这是很隐蔽且很必要的。最后白骨精终究被唐僧感动到,虽然没有直白的表达出来。但是从白骨精为了不让唐僧死而自尽的场景中就能看得出来。但是最后还是唐僧选择了用自己的生命去超度白骨精。看到这里影院里的人很多是动容的,被唐僧这样执着的行为而感动,被唐僧这样的善心而感动。

  看完电影我的心里也有一丝感悟。当一个人有很多怨念,被冤屈,误会,压力的情况过大或者时间过长的时候,或许会做出一些类似“妖怪”般的行为,也许没白骨精那么夸张。或许只是父母对儿女一次严厉的呵斥。或许只是男女朋友一次没说完就话挂掉的电话,或许只是家人的一次大喊大叫。对于自己的家人,自己的挚友,大家尽量选择唐僧的方式去处理,看“心相”而非“真相”。我们要试图去理解家人,挚友。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举动,背后到底有什么冤屈,用善念去驱走,排挤亲人心中的恶,这样我们才会让家庭的关系越来越和谐,从而避免引发更大的矛盾。如果每个家庭的成员都能以唐僧这样的方式去对待亲人,那么,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是不是更精彩一些呢~即使别人做不到,那么你能做到了,那么就是自己人性的一次提升。

观《三打白骨精》有感8

  大年初八,妈妈带我去看了电影《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

  这部电影里的故事情节和《西游记》书里讲的《三打白骨精》故事情节几本一样,就是白骨精变成老婆婆、小女孩等不同身份的人来骗取唐僧的信任,使得唐僧和孙悟空之间产生矛盾。但是电影里的画面比电视剧的好看很多,白骨精白色的羽毛裙很漂亮,那种纱纱的感觉,飘来飘去。还有就是有着国王身份的坏蛋,为了自己的疾病,残忍的杀害小孩子,比白骨精还坏,嫁祸他人。最后唐僧为了度化白骨精,竟然让孙悟空打死自己,也真是太伟大了。

  看完电影,我觉得有对的地方,也有不对的地方。对的.是虽然白骨精是坏人,但是也不能什么坏事都往她身上放,不管是不是人家做的,坏人里面也有“好人”;皇帝看上去是好人,和蔼可亲,但是他才是真正的坏人,为了自己,杀害小孩子,并且嫁祸给白骨精。现实生活中,要善于识别真伪,不要被坏人、骗子的花言巧语蒙骗;外表不能代表一切,越是华丽的外表,内心才是最重要的。

观《三打白骨精》有感9

  今天,我打开电视一看,哇!太棒了!是我最爱看的《西游记》,演的是《三打白骨精》。我最喜欢看这集了。

  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了一个荒山野岭的地方,孙悟空抬头一看,不好,有妖气。因为孙悟空要给唐僧化斋,所以他临走的时候给唐僧他们画了一个圈,说你们不能出这个圈,如果出去了就会被妖怪抓走的。孙悟空在空中一看,没有化斋的地方,远处有一片桃子林,他就去摘桃子了。就在这个时候,白骨精变成了一个女孩,她看见唐僧了就说:“长老,你们肯定饿了,先吃一个我的`馒头吧。”这话听着挺善良的,其实是假心假意。她一看,这招骗不了唐僧,她又说,她的家里有两个年迈的父母,正要骗唐僧往她家去,走出那个圈子的时候,孙悟空回来了,一棒子就把白骨精打倒了,其实,白骨精逃跑了,她是披着人皮的妖精,逃回她的山洞里去了。唐僧不知道白骨精是妖精呀,他就责备孙悟空乱打死人,你回你的花果山吧,我不要你了,孙悟空好说歹说才留了下来。第二次,白骨精又变成了女孩的妈妈,一边走,一边喊:“女儿呀,你在哪儿呀?女儿呀,你在哪儿呀?”又被孙悟空一棒子打跑了。唐僧说不行我不能再留你了这次唐僧坚决不留孙悟空,孙悟空苦苦哀求,唐僧心软了,把孙悟空留下来了。说我给你最后最后一次机会了。这次,白骨精变出了一个茅草屋,自己变成了一个老头,孙悟空要打白骨精,唐僧念紧箍咒,孙悟空疼得都倒在地上了,感觉都要昏过去了。这个时候,孙悟空看妖怪要吸唐僧的血,他忍着疼痛,一棒子将白骨精打死了。唐僧一看,特别生气,说这次我一定要把你赶走,你已经连伤三个人命了,孙悟空怎么说也不顶用,把孙悟空给赶走了。看着我的眼泪都流出来了,我觉得孙悟空是真心想保唐僧去西天取经,他是唐僧最好的徒弟,结果唐僧还说孙悟空已经害了三条人命了,让他回花果山。孙悟空怎么求情也没有用了,只好回花果山了。

  这一集让我懂得了不要轻易地去指责一个人,不要小瞧一个人,不要伤害人,冤枉人。孙悟空是真心想保护唐僧的,可是唐僧你又没有孙悟空的本领高,又认不出妖精,还冤枉了孙悟空,孙悟空是真心帮你出妖魔的,你还要把人家赶回去,这样确实挺让人伤心的。这一集讲的内容还解决了我心里的一个疑问,我一直不知道白骨精是什么样子,只知道她是一个妖怪。原来白骨精就是白色骨头的妖精,三打白骨精,就是孙悟空三次打死了白骨精。

  《西游记》这部电视剧,每一集都会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观《三打白骨精》有感10

  如果说过去所谓的中国大片只是单纯的模仿好莱坞,那么从这一部来看,我认为是超越的开始。

  其实所谓的美国爆米花电影,特效一定要放在第一位,其次才是一些基本没有悬念的.剧情。正义战胜了自己,再经过种种磨难战胜了老板。当然,反映美国意识形态是不可或缺的,这是所有好莱坞大片的套路。

  很多人认为中国的爆米花电影不如美国的好。主要是特效很差,完全像漫画,剧情没什么新意。

  但是这部电影的出现,我相信,将是中国电影的转折点。首先是特效。可以说完全没有动画感,有些镜头甚至超越了霍比特人的特效。可以说这部电影完全证明了中国电影可以做出世界级的特效。其次,小说框架下对剧情的大胆改编,让剧情更加跌宕起伏,完全没有非常出格的感觉。再加上巩俐惊人的演技。

  我觉得这是一部可以载入中国电影特效史的电影。

观《三打白骨精》有感11

  刚开始出场的唐僧是呆萌可爱的,他劝说老虎不要吃掉自己马的时候会说:“你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它放弃舒适的皇宫生活也不容易,你不如放过它吧。”他说话很啰嗦,性格也婆婆妈妈。救了孙悟空,又收了猪八戒和沙僧做徒弟后,他与徒弟们的相处模式也几乎是朋友般的,并没有板着面孔高高在上,一脸的神圣不可侵犯,这种亲和力让我开始对唐僧这个角色产生了好奇感。

  白骨精以老妇人的形象出现,唐僧会认真倾听她诉说自己不幸的遭遇,理解她并感同身受。孙悟空识破妖怪身份后一棒打死妖怪幻化成的人形,唐僧见自己阻止不了孙悟空,第一次念了紧箍咒。但事后他也会主动爬到山顶去找孙悟空谈心,他说自己和孙悟空都是同一类人,只相信自己所看到的。师徒相视而笑,他们终于从一开始的互相不理解往前跨进了一步,心在慢慢靠拢。

  白骨精再次幻化成年轻的女性和孩子,孙悟空不得不再次出手除妖,唐僧终于忍无可忍再次念了紧箍咒,同时赶走了孙悟空。想回花果山的孙悟空被观音挡住了去路,她说了一句话触动了孙悟空,同时也触动了作为观众的自己。她告诉孙悟空:“一直以来,你用自己的对与错,去看别人的错与对。你师父看的是心相,你看的是真相。”原来,我也是如此。然而,对与错真的.有那么重要吗?我也陷入了沉思。

  白骨夫人告诉唐僧自己不愿轮回,曾经被人深深的伤害,被人当做妖孽处死,这种怨念她永远也放不下。唐僧不愿看着白骨夫人消失,为了度化她,不惜牺牲自己送她前往轮回。在唐僧看来,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走在往生的路上,一袭白衣的白骨夫人真的好美,面容平和而安详。电影的最后给了人们以希望,孙悟空和其他徒弟们带着唐僧的真身继续上路,观音菩萨的一滴甘露,唐僧又回来了。

  看完电影,觉得我们所处的并非是一个非黑即白的世界,人,怎么会没有缺点呢?人性是复杂的,好人就一定没有弱点吗?坏人就一定没有闪光点吗?电影让唐僧变得亲民,和徒弟们平等相处,唠叨啰嗦但同时又很富有人情味儿,不再是一个只会说教的冷冰冰的躯壳。唐僧这个角色也让我感受到了唐僧的眼泪是真实的,痛苦是真实的,情感也是真实的。

  有人或许会认为唐僧牺牲自己去救一个妖怪简直太可笑、太不可能了,谁会有那么傻?其实或许这就是宗教的魅力。有信仰,一心向善,内心变得平和。躯壳不重要,名利不重要,重要的是让自己成为一个载体,把这种善念传递下去。于是开始反省自己,或许自己在生活当中往往也是像孙悟空一样,总是希望去求得一个真相,所以难免会有犀利、刻薄、毒舌、得理不饶人的成分存在于性格当中。而紧箍咒就像是时时提醒自己的一个戒律,得饶人处且饶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记得一句话“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唐僧能透过人性恶的一面去度化,他见到的是众生,放弃的是自己的生命,这是大爱,所以纵然他没有半点功夫,却依然能做其他人的师傅。

  怒与恕,就像是孪生兄弟一般,看起来好像,却是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怒是奴加心,心被周遭的一切所奴役,所以为人处世中难免会充满了戾气。而恕,是如心,宽恕别人,也是宽恕自己,世界上哪有完美的人与事呢,自己就真的很完美吗?对他人过分的苛责,是不理智的。或许就像高仓健先生说过的那样:“去跟那些美好的人相遇,要保持一颗对他人温柔的心,就不能站在厉风里,要去和风吹佛的地方。”亦或者是像马天宇所说的“宽恕才是真正自由。”他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胸襟,真的好难得。或许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过做错事的时候,都曾希望自己能被宽恕。我们自己都不完美,又有什么权利去苛求他人呢?

  看一部好电影就像读一本好书,从而看见自己、回看自己、用心去感受、用爱去分享、用行动去践行。

观《三打白骨精》有感12

  自从人刚开始识字,一直到我读五年级,对于古典名著《西游记》我特别爱听。爱看。我已经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听父母。录音讲,看连环画。电视。小说。今年,新书刚发下来,我就粗看了一遍,发现最后两篇课文竟然是我最喜欢看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我看得连上课都忘了。课间一有空,我就又看了起来。我看得津津有味。文章讲了唐僧与他的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的途中遇上了妖怪白骨精。白骨精三次变化都被孙悟空识破,然而唐僧却把打妖的孙悟空赶走了。后来,唐僧被妖怪捉到洞里险些被吃掉。幸亏孙悟空及时赶到,用计策使唐僧觉悟,还变出了许许多多的孙悟空,团团围住白骨精,口吐神火,把妖怪烧成了一堆灰。我越看越觉得好看,不知不觉地被那个能够上天入地,有七十二般变化的'孙悟空所吸引住了。孙悟空爱打妖怪,专打妖怪。但是在不分是非的唐僧看来却是一个连续打死三个好人的罪恶之人。幸亏孙悟空不跟师傅斤斤计较,不计前嫌。我想我们平时如果有了错误一定要接受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帮助。如果,别人批评错了,也要向孙悟空学习,不计前嫌,还要作为借鉴,提醒自己不犯这种错误。我们还要像孙悟空一样,学习好,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本领,这样才能够为祖国。为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们要向孙悟空学习,学习他人妖分明。胸怀开广,不要学唐僧的人妖不分,黑白颠倒。对于妖怪必须除恶务尽。现在,对于世界上的反恐斗争,我们应该将它进行到底。只是,要严格区分是妖还是糊涂受骗的唐僧之类的人,对于前者,必须彻底消灭;对于后者,必须让他们觉悟。绝不能够把唐僧推到妖怪那边去。这将有助于反恐斗争的顺利进行,为早日结束反恐斗争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观《三打白骨精》有感13

  看了《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后,我对孙悟空的所作所为很是敬佩,但同时也觉得有些美中不足,正所谓“金无足赤,猴无完猴”。

  在“三打白骨精”过程中,孙悟空勇敢无畏,坚持真理,不顾一切阻扰杀死白骨精!可是我认为有着许多方法,可以让孙悟空完全不用受紧箍咒的`痛苦折磨和被逐出师门之罪,便可打败白骨精,我现在就有4种:

  1、想尽一切办法引开白骨精,再打死白骨精,不一定要在唐僧面前杀。如果唐僧问起来,就说他走了。

  2、用金箍棒在唐僧身边画一个伏魔圈,让妖魔鬼怪无法靠近唐僧。再想方设法引开白骨精,将其打死。

  3、去找托塔李天王拿照妖镜。让唐僧看出白骨精的真面目,然后再将其打死。

  4、用分身术,一个保护唐僧,一个引开白骨精,然后再将其杀死。

  总之,方法有着许许多多,如果孙悟空能沉着应对,那事情就不用那么复杂了!所以,我们不但要学习孙悟空的勇敢无畏,坚持真理的精神,而且要改掉孙悟空的一见敌人就打的暴脾气,遇到事情或问题能沉着冷静应对,以寻求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效果!

观《三打白骨精》有感14

  三打白骨精由于初期的营销策略导致很多观众对该片会戴着有色眼镜观看。但看完之后仔细想了想说不定这也是营销策略之一。因为你对它没好感,戴着有色眼镜,认定它是烂片。于是就不会给它什么期望,看完之后发现诶似乎比想象中稍微好上那么一点点

  故事的开始从唐僧与孙悟空初遇开始。把小白龙收服,猪八戒沙悟净通过剧情压缩的方式一并收服。简单交代完主角设定后就开始了BOSS亮相。也大概交代了矛盾各方

  郭天王演技捉急是事实。但平心而论我比较喜欢他在道士下山里的表现,因为他一张帅脸,只要别太多肢体语言,负责耍帅,必要的时候秀下舞还是不错的。如果真把他安在西游记的世界里,适合他的不是前作牛魔王和孙悟空,有可能是二郎神那样冷峻帅气的类型。他是真心不适合这种上蹿下跳同时小动作和表情多的角色。这可能是选角的失败

  巩俐是这片里演技最好的没有之一,作为反派也算拿得出手。作为原作里的知名IP路人怪。白骨精知名度非常高,并不是因为她能打,而是她成功的分化了取经团并且将师徒四人矛盾放大化,这集中在孙悟空跟唐僧二人在整个取经团里权威性的争夺。虽然乍看这个结果是孙悟空最后被证明是对的,但本身是因为更大的危机(即原作小说里的黄袍郎)将矛盾暂时性的'冲淡。孙悟空那么机智,明白自己的定位。是权威的从属而不是权威本身。

  关于白骨精有个地方让我一直没搞清楚,这位大姐以前是人,被村里人视为妖孽,把她扔山里喂老鹰,随后她奇遇变成白骨夫人。她一直痛恨被别人叫妖孽,但她目的就是吃了唐僧可以脱离轮回变成真正的妖怪。这点很矛盾啊。就好像我想成为一名美男,但别人叫我美男我觉得他在骂我。

  小沈阳的插科打诨自己风格太过明显,怎么看都是大笑江湖那一套。

  沙悟净是个弱智(是真的被设定为弱智)而且装傻出来的笑点一点也不好笑!尤其那句师傅被妖精抓走了(可能也是因为刚看完美人鱼的缘故,但公道来说有几个笑点还是不错的,不过这部分笑点只占了全部笑点的四分之一)

  最后来讲唐僧这个角色。作为取经团的核心二号也是BOSS,三藏的设定差强人意。冯绍峰的唐僧嘴略贫。被安置的喜剧台词说出来觉得不荤不素。又想说鸡汤,又想夹杂贫嘴,但两种哪个都不到位。笑点不好笑,鸡汤太牵强。这个角色可能是编剧的原因,没立起来。

  立意上,本片的反派,白骨精跟费翔演的皇帝。对应了师徒二人两种矛盾:被赶走的孙悟空向观音诉苦,观音说你自认为有火眼金睛能洞悉一切看穿真相,但你看的是真相你师傅看到的是心相。你大闹天宫是自信满满,自认为牛掰。如今西行你要学的就是相信别人。这段立意说得通也还不错。

  救出祖国花朵后皇帝说佛祖怎么派来你这个怂包取经。你一路杀戮取什么经求什么佛。这个问题的核心后来就闲置了。角色们并没有靠行动和回答来回应这个问题。反倒闲置了。只有唐僧最后打算舍身强行度化白骨精,以求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境界来强行解释。

  两个矛盾最后交汇就是孙悟空【学会了相信】打算【以身度人自求涅槃】的唐僧,然后把唐僧打死了……(是我看过的所以西游记作品里唯一一部孙悟空把唐僧打死的。)

  喂等等,这俩矛盾的交汇解决也未免太强行了吧。圣母也要有个限度啊。而且最关键最关键的是,白骨精的设定是她大限将至要被拉入轮回,她不想轮回才打算吃唐僧变成妖。也就是说她没吃成唐僧,要被轮回。那你自舍其身强行度化她度什么啊?简直强行升华

  虽然槽点很多。但这次我还是要公道的说一下,优点也很多。首当其冲的是美术。作为业内人士。只谈设定不谈特效,这片子在服化上下的功夫非常大。我反倒很喜欢孙悟空行者装束那件有点藏地风格的衣服。喜欢参考了钢铁侠来处理盔甲的方式

观《三打白骨精》有感15

  寒假里我去看了一部紧张而又刺激的影片——《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故事的开头由一只白虎的出现,为了躲避白虎唐僧躲进了山洞,因而救出了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的孙悟空,在一同西去取经的路上遇到了白龙马、猪八戒、沙和尚。

  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过一家杂货店时,有一位老奶奶热情的接待了他们,原来她是白骨精变的,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不择手段,先后变成老奶奶,小孩,乘孙悟空没有防备,用灰尘蒙住了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孙悟空排除 了重重困难识破了白骨精,并且一棒打死白骨精,唐僧却误会孙悟空滥杀无辜,将他逐出师门。白骨精乘师徒反目时抢走唐僧,唐僧后悔莫及,孙悟空在回花果山的路上碰到观音菩萨,经菩萨指点又回到师傅身边,发现唐僧有难,拼尽全力,彻底的打败了白骨精。唐僧有一副菩萨心肠,他不忍心白骨精死去,决定亲自陪着白骨精去转世,度化白骨精。

  在电影中我喜欢孙悟空的忠心耿耿,猪八戒的搞笑古怪,沙和尚的忠诚善良,唐僧的菩萨心肠,两个小时内有欢笑,有泪水,有感动,也有感伤,同学们假期里去看看吧!

  三打白骨精观后感350字篇2

自从我刚开始识字,一直我读到五年级,对于古典名著《西游记》我特别爱听、爱看。我已经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录音讲、看电视、小说。

  今年,妈妈给我买了一本我最爱看的`《西游记》,我打开就看了一遍,发现了我最喜欢看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我看得连晚饭都忘吃了。文章讲了唐僧与他的三个徒弟去西天取经的途中遇上了妖怪白骨精。

  白骨精的三次变化都被孙悟空识破,然而唐僧把孙悟空赶走了。后来,唐僧被妖怪捉回洞里被吃掉。幸亏孙悟空及时赶到。变出了许许多多的孙悟空,围住白骨精,口吐神火,把妖怪烧成了灰。

  我越看越觉得很好看,我被这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吸引住了。孙悟空爱打妖怪,每次都会把唐僧就出来,我们要向孙悟空学习,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这样才能为祖国、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读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之后,就让我学到了更多的本领。

【观《三打白骨精》有感】相关文章:

《三打白骨精》教案10-20

三打白骨精观后感08-13

《三打白骨精》读后感11-21

三打白骨精读后感08-20

西游记三打白骨精读后感11-11

观歌舞青春有感09-07

观《雄狮少年》有感05-08

观《爱的教育》有感10-20

观《极速蜗牛》有感05-03

观《大山深处的保尔》有感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