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首席执行官》观后感

时间:2024-07-17 16:40:4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电影《首席执行官》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你会有不少感想吧,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会写观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电影《首席执行官》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电影《首席执行官》观后感

电影《首席执行官》观后感1

  《首席执行官》 这部影片讲述在改革开放初期,海尔集团 在其总裁张瑞敏的带领下由青岛的一个小冰箱生产厂,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国际知名家电企业。张瑞敏先生在国内冰箱生产水平严重落后的情况下,果断地选择了走出去,到德国去引进其先进的生产线,而其间他们又克服了资金不足以及德国人对其工人素质地检验,最终成功引进了先进技术,为之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百废待兴,而作为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家用电器,自然是供不应求。在我看来,这对于当时的民族工业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原理中的供求关系来讲无疑是一个发展的良机。而张瑞敏的海尔在这时,更是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量,抢占了中国家电行业的先机。电影中,张瑞敏说 " 搞 企业哪有不冒风险的,等政策都明晰了,其他人也就一窝蜂上来了,机会就没了 " 。也正是早在海尔的初期,他便展示出了他这种洞悉时代趋势的眼光和果敢的行动力。

  带着对当初德国企业质量要求的承诺, 张瑞明在海尔冰箱供不应求的利好局面下,由于对工人在生产细节上的不严谨的不满,他一怒之下带领工人将 60 多台略带瑕疵的不合格冰箱当众砸毁并焚烧。他说,从今以后,海尔生产的产品没有合格品和一二三等平之分,而只有合格品和废品之分。对于质量的要求,从此深入了每个海尔员工的意识当中。在打造出质量第一的这一企业文化后,张瑞敏继而开始寻求企业更长远的发展。

  而在这个过程中,海尔始终抵制着外资的巨大诱惑,坚持着资产的本土化。而这其中也和我国改革开放后的资本市场发展有着密切联系,在海尔经济最困难的时期,中国有了证券市场,从而在政府的帮助下,海尔成功上市, 并融得资金 5000 万,有效的解决了其资金问题,帮助海尔建立了科技园,为海尔的.多元化 打下了基础。

  随着海尔科技园的建立,科技、人才、 产业三者间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海尔强调的高效也逐渐成为了企业文化的一部分。现代的企业想要立足于世界,引进来和走出去同样重要,张瑞敏在意识到中国如果加入 wto ,他们所 面临的国际竞争的残酷性之后,果断将海尔挺进了欧洲市场,并且采用的先难后易的营销策略,先对法国这个最难进入的市场进行了公关,并且我们看到,张在企业用人上,敢用新人,重用新人,这一点使海尔显得年轻有活力, 也是其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海尔快速稳健的发展中,而张始终能作出正确和顺应时势的应对,并在一次次磨砺中是海尔不断壮大,最终使海尔从一个小冰箱厂成为了世界家电界的知名品牌,并获得了欧美发达国家的认同,这无疑是我国民族工业的一个骄傲。

  作为 CEO 张瑞敏能洞悉时势,把握机遇,在改革开放的初期, 利用国内良好的政策氛围迅速崛起,以国家民族复兴为己任,注重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不贪图一时的私利,努力发展壮大自己。影片中所表现出的, 张瑞敏果断的决策力,敏锐的洞察力,优秀的管理才能,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而我们同时也看到,张的这些才能有很多也是来源于他不断的学习。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既要以国家民族复兴为己任, 又要努力学好知识,只有这样,将来进入社会才能大有可为。

电影《首席执行官》观后感2

  《首席执行官》主要讲述了海尔的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影片中,海尔公司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以及企业管理理念都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它也让我牢牢记住了那位为实现理想执着奋斗永不放弃的首席执行官——张瑞敏。

  海尔最初是一家负债累累、濒临倒闭的小冰箱厂。然而凭着满腔激情,海尔的创业者们从未灰心,他们相信没有过不去的沟沟坎坎。没有技术,他们就不惜一切代价到技术最先进的德国引进;员工质量意识不高,他们便硬是砸掉了价值十几万的不合格产品;没有资金,他们就通过各种渠道争取;海外市场打不开,他们便凭借过硬的质量和超前的研发速度让老外刮目相看……就是这样,海尔创业者们将无数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在世人面前创造了奇迹,让中国人扬了眉,让外国人开了眼。这充分体现了海尔人的创业精神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还有海尔那种极具创新性的快速反应机制。

  我通过网上查询,了解到海尔很看重的一件事,就是”观念革命“。这种观念的革命,渗透到海尔的方方面面,并被海尔人形象地凝炼为一个个富有哲理的理念:”日事日毕、日清日高“、”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东方亮了再亮西方“、”斜坡球体论“、”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先有市场,再建工厂“、”先难后易,出口创牌“等等。虽然这些理念大都是出自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口中,但它们无疑都在员工的精神世界中产生了强烈的回响。张瑞敏的创业理念,让每个人都信服,”国内不稳,国外不强“!他让海尔集团在国外扎下了坚实的根!为中国经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无论在种种赞誉和表彰中,或是在种种质疑和非议中,张瑞敏都一如既往。以自己的创新与开拓树立了来自东方的产品品牌;以自己的智慧和魄力打造出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以自己的胆识和勇气缔造着融入世界的品牌传奇。

  张瑞敏是一位颇有思想的企业家。在创造”海尔神话“的实践中,他不断整理、升华自己的思考和经验,凝成了许多富有哲理的经营理念,并把这些经营理念物化在实践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张瑞敏创造了一个叫响了”中国造“的国际化企业,创造了全新的海尔文化,也带出了一批具有炽热民族情感的海尔人,这是海尔的骄傲,也是中国的骄傲。

  纵观全片,影片通过一个个事件冲突的转换,来衬托出人物内心中潜藏着的激情,企业首席执行官临危受命,不畏压力,力挽狂澜、果断决策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很感谢老师给我们放这部影片。通过看这部影片,我了解了海尔的历史和张瑞敏的创业史、创业精神,它使我学会了凡事都要努力去做,要用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人际关系上,而且也教会我们要懂得创新,21世纪的我们要不断的创新,这样才能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现在我还是一名在校的大学生,而求学之路是漫长而艰苦的,面对种种困难,我们不能退缩,面对种种考验,我们不能放弃,面对种种挑战,我们不能懦弱。我们要勇于接受种种的困难、考验和挑战,使我们自身更强大,因为成功是由勇气加拼搏铸就的。

电影《首席执行官》观后感3

  执行官做的第一件大事:是用全厂员工的真诚,感动了德国的投资者,引进了梦寐以求的德国先进生产设备,这为海尔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了这些设备,就有了向别人竞争的重要资本。

  执行官做的第二件大事:是建立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强大的队伍,通过砸碎76台劣质冰箱,在员工心中深深的烙上了品质意识:“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通过要求员工一定要解决客人的每一个难题,使员工建立了创新服务新观念:“客户的难题就是我们的课题”;通过严格要求员工必需按时完成当天的工作,使工厂建立了优良的企业制度:“日事日毕,日清日高”;通过要求每道工序不能流出不良品到下道工序,使工厂员工建立了市场链观念:“你的下道工序就是你的客户”;通过科学的人才机制“赛马不相马”,使人才队伍去劣存优,永远保持活力和竞争力……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动作,执行官建立起了一支战斗力强大的队伍,也正是这支队伍,成为海尔叱咤商坛,傲视群雄最关健的因素,最重要的资本!!而结合目前之康联,“内修”是很需要的,我们需要先进的设备:比如快速成型机,可以快速完成样品,获得客人的定单,还需要先进的模具加工设备/精密的自动化机器等等,而人员的加强更是迫在眉睫,我们面对的是国际一流的客户:MS/DELL/HP/3M……我们需要一流的团队去应对,可是我们目前的状况:机构雍肿,人员的技能不足,用人机制不健全,品质意识不够等等,均有很大的.改善空间……

  同时,执行官注重“捕获战机”,执行官认识到,拥有了强大作战队伍,还不一定能打胜仗,还必需捕获恰当的战机,再用这支队伍果断的出击,才能大获全4胜!而执行官凌敏做到了:

  执行官抓住了邓小平南巡讲话中透露出的中国政策的大势走向,超前的建成了海尔科技工业园,第一次扩大企业规模;通过对历史上经济规律的研究,在以冰箱为单一产品的模式下,超前的建成了冰箱/彩电/冷柜/笔记电脑等家电产品多元化发展的格局;为了应对WTO和网络时代的到来,海尔开始了进军海外,第一个在美国建立了生产工厂,这为海尔的全球化发展战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这一次又一次正确决策,海尔的事业得以稳定快速的发展,用14年的时间赶上并超过了科龙集团,成为第一个中国的世界品牌,不能不说这是商界的一个奇迹,足以令很多企业模仿的楷模。

  对于此,康联也需要大力加强“捕获战机”的能力,比如送样周期可以缩短一些,当MS等客人有开发案时,我们要思考如何快速反应,抢在竞争对手如FOXCONN或AMP的前面,把专案拿下来。这需要产品工程/模具加工/治工具/冲压等部门的快速反应。

  执行官凌敏还有其它优秀的领导特质,都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用这些先进的经验,指导我们的工作,使我们的企业更快发展,康联的现状,就如海尔的发展初期,内忧外患,困难重重,加之目前的世界经融危机,更是雪上加霜……此时此刻,我们更要团结起来,充分学习并运用海尔执行官凌敏的优秀经验,尽力将我们的工作做到更好,如企业渡过难关,稳步经营,发展壮大,为早日成为第二个海尔而努力!!

  我相信,有了你我他的共同努力,康联的明天会更美好!

电影《首席执行官》观后感4

  如果说制作,这部电影绝对算不上华丽,至少没有现在市面上的电影那么的彩色和3D。如果说人员,这部电影的导演名气并不大,演员也不是那些大红大紫的男女艺人。但是,如果说内容,这绝对称得上经典。而这部不华丽也不美感的经典就是--《首席执行官》。

  这部电影算是一个纪录片,记录的是我国著名企业海尔公司在首席执行官凌敏的领导下,走出了负债倒闭的困境,成功的占领国内市场,冲击海外市场的故事。也正如电影的名称那样,海尔之所以会如此成功,绝对离不开凌敏这位首席执行官。

  看完这个电影我首先想到了一个人,楚霸王项羽。说起项羽的领导能力是没有人会质疑的.他的能力和霸气让他的部下相信他与他一起奋斗,因为他以一敌十的卓越的个人能力.但是最后他却失败了,他的部下开始背叛他,而投身刘邦旗下。我们不禁要问了,为什么呢?也许问题还是在他自己身上吧。项羽是一个容易满足的野心家,他一方面有着征服的宏大伟图,但一方面又为那些已有的胜利兴奋不已。他的自负让他成为刘邦的手下败将。他注定是个失败的成功人士,放到现代社会亦是。

  假如,项羽是海尔的.CEO,而凌敏不是呢。项羽的个人能力会为海尔带来暂时的收益,但是时日一长,海尔又该步向何方。项羽不像凌敏那样执着于自己的原则和观点,在各方人员的劝说和阻扰下,凌敏会坚持自己的最初想法,而项羽会选择放弃。项羽也不像凌敏那样有居安思危的想法,他自负的以为他就是那个最大功臣,而不会像凌

  敏那样考虑到他的员工们,考虑到外来商品的入侵。所以,项羽不是凌敏,也不是海尔的首席执行官,而凌敏才是。所以海尔才有现在这样的成功。

  这个电影里,我印象最深的是两个点,一点是砸冰箱的那段,一个是关于美国AE公司三番两次的让海尔放弃自主权的那段。前一段,是因为冰箱的质量,凌敏让工人砸掉了那些在国外不合格但在国内算是合格的冰箱,那是何等巨大的资本和利益。可是为了公司的诚信和质量形象,凌敏毅然决定砸掉这些冰箱。我记不清那是凌敏说过什么,但是我记得那时凌敏的话足以震惊所有的员工,但也足以让他们信服于他。当我们步入社会,诚信绝对不能缺失,现在更不能缺少。另一段是AE好几次的以资金为诱饵企图让凌敏放弃自主权,让海尔成为AE的附庸,走入国际市场。但是凌敏坚定的拒绝了他们,他冒着企业可能倒闭,工人可能失业的危险,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好友和政府的帮助下,成功的进军世界,并且大胆启用新人,培养专门青年人才打开欧洲市场。他的魄力让如今的海尔能自信的傲视群雄,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所以,当别人给了我们机会,我们要学会掌握,但是前提是这不违背我们的原则。

  电影是现实的映射,是现实的剧本。这部电影记录了海尔的成功,记录了凌敏作为首席执行官的能力和魄力。向国人展示了海尔的成功,也向我们青年人发出了忠告:要相信自己,在自主的基础上,大胆的创新,理智的决定,遵循基本的原则,诚信为人。没有人的成功是偶然,但只要你在顺利时居安思危,在危机面前沉着以对,即便收

  获甚微,你也是一个成功者。

【电影《首席执行官》观后感】相关文章: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12篇11-26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11篇11-04

《情书》电影观后感10-19

电影《八佰》观后感05-25

《夺冠》电影观后感12-11

电影夺冠的观后感11-21

电影长城观后感12-07

《热烈》电影观后感06-09

红岩电影观后感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