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

时间:2024-06-23 10:03:0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怎么能落下!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

  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作为一部致敬抗美援朝的历史题材大片,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当年中国人民为了保卫国家、捍卫和平而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勇气。这部电影以铿锵有力的音乐、精湛的特效和震撼人心的场面,再现了当年中国人民的顽强抗战和英勇奋斗,让我倍感自豪和感动。

  首先,电影中的英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赢得了观众的赞赏和喜爱。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性格,他们的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感染了我。电影中的志愿军官兵以其勇猛果敢的战斗风格,展现了中国军人的英雄形象。而在战争中,他们也同样表现出了人性的柔情和温暖,这些细节让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爱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其次,电影的剧情紧凑、节奏明快,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背景和战争的悲壮。电影中的战斗场面设计精良,特效处理也非常出色,让我仿佛置身于战争的现场。从电影中,我也进一步认识到了中国军人在战争中的艰辛和付出,更加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和平生活。

  最后,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爱国主义的重要性。当年中国人民为了保卫国家、捍卫和平,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而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更应该珍惜和爱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当年中国军人的英勇精神,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建设,为保卫和平、维护国家的繁荣稳定作出自己的贡献。

  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让我深刻领悟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与悲壮,感受到了中国军人的英勇和坚韧,更加珍惜和爱护我们的和平生活。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致敬历史的影片,更是一部激励人心的爱国主义教育片。我相信,这部电影将会激发更多人的爱国热情,为我们的和平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2

  作为一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10周年的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完美地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勇敢无畏的精神和无私秦奉献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

  本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以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主人公,讲述了他们为保卫祖国土地,捍卫世界和平,英勇奋斗的感人故事。

  电影中,我受志愿军战士们的热血和坚韧所感染,他们为了祖国的`尊严和民族的荣誉,义无反顾地踏上了战场。在炮火纷飞,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他们没有退缩,勇敢充向敌敌人的枪口,为了胜利而奋斗。正是他们的英勇无畏和不屈不挠,才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电影中的情感细节也非常打动我,在战争中,士兵们之间的兄弟情谊十分深厚,他们互相拥抱,泪流满面的场面更是让我感动不已,还有伍修权率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和国安理会,铿锵有力地控拆着美国的种种罪行,最后不负重望,取得了胜利。

  从这和场战争中我看到了:下雪的战场上战士为了不惊动敌人脱下了棉裤过河;还看到了毛主席长子毛岸英以毛主席为榜样,在军事指挥中牺牲了……这些事都使我心生触动。

  《志愿军雄兵出击》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事迹,更通过电影表达了对英雄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我相信这部电影会让更多的人知道中国人民的伟大精神。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3

  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如约而至,大家纷纷雀跃不已。有人去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有人在知识的海洋里自在畅游。而我决定去看一部电影,来庆祝祖国的生日。在众多的影片中,我最终选择了《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电影,他主要讲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原军们不怕牺性,视死如归,经过艰苦的奋斗成功击退美军的故事。

  《志原军:雄兵出击》不仅是一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的作品,更是一部展现中国军人风采和中国精神的大片。在电影中我们不仅看到了残酷的战争,还感受到了人间疾苦。在影片中有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他是一个新兵,慢慢才会变成直正的战士”。这句话诉说了军人是在血与泪的浇灌中,在不断的失去中,才能成为直正的战士。电影中毛主席的儿子毛岸英同志得知美军侵犯我国领土,不顾—切当了第一批志愿军。临走前都没有和自己的父亲告别,在一次战争中,为了保护重要材料,不幸牺性。正是有了这样不畏生死的精神,我们才会胜利,才能让千千万万的.人来保护自己的祖国。

  有人说:“忘记历史等于背叛!”这句话虽然有些偏激却不无道理。那些血与泪的历史是先辈们用无数生命换来的。如今抗美援朝的英雄们长眠于历史的长河,那号角之声已经消失在朝鲜半岛的上空,但我们却不能忘记,不敢忘记。每个人的心中总希望有一群和平鸽飞翔在世界的天空上,我们渴望和平,但我们也深知,只有强大才能和平,落后就会挨打。少年们,希望大家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图强,让我们的祖国繁荣富强。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4

  学院组织我们观看了《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电影,于我而言,它不仅仅只是一部电影,更像一个窗口,连通了和平与战火,连接了我们与中国人民志愿军,让我们得以再次回望那段历史,看到那些最可爱的人。

  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为背景,生动再现了志愿军战士们浴血奋战、勇往直前的英勇事迹。并且通过深入细腻的剧情和逼真的场景,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人民在保卫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方面的高尚精神。

  在那个年代,中美实力差距悬殊,片中的归国科学家摆出的一系列数据都在说着这场仗很难打赢。但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装备处于劣势、不了解朝鲜地形的情况下浴血奋战,粉碎了麦克阿瑟的感恩节计划和圣诞节计划。松骨峰上匍匐着被血泥包裹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他们等待着作战时机的.到来;夜晚的大同江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直接脱掉棉毛裤,光腿渡江;阻击三所里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先于敌人五分钟到达,使尽千般手段也不能放过一辆坦克,松骨峰战斗,三连全体战士誓死不退,凭借战术和血肉之躯抵住了美军的一次次冲锋。这些场景都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缩影,每一个画面都在诉说战士们的英勇无畏。

  影片中许多台词也令我印象深刻。彭德怀将军关于为什么出战的回答:“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在松骨峰狙击战中,敌连番轰炸,松骨峰化成一片火海,先烈们铸成血肉堡垒,在炸弹空袭下,无数的志愿军变成“火烧人”仍与敌人血拼到底,最后的一句“三连的,还有活着的吗?还有能打的吗?举手。”几乎全军覆没的三连,在血泊中一双双鲜血淋漓的手缓慢、吃力地举了起来,这一画面令我深受震撼,中国人民志愿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了国家的安全,守护了人民的幸福,他们无疑是最伟大最值得敬佩的人。

  最后想说生在和平年代真的很幸福,也真心感恩为建立新中国而努力的每一个人,我们将永远铭记不朽的英雄。

  生逢盛世,我们当自强!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5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这场战争就像小孩挑战拳击冠军一样。当时才刚满一岁的新中国如何对抗得了先进工业化的美国?可是美国的手伸得越来越长,严重威胁到我国安全,这一战,中国必须出兵!

  1950年10月19日,第一批入朝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奔赴朝鲜参战。《志愿军:雄兵出击》很好地给我们还原了当时的情境,切实地向观众展现出中国人民的骨气和雄心,向最可爱的人们致敬!

  该片很催泪也很有力量,真正从内容层面讲清楚了这场战争为什么打,以及打的过程,战役细节,尤其战术细节极其到位。看完之后就两个字“震撼”,震撼于苏联不借飞机,中国志愿军依然出战!震撼于七十二公里,十四小时的脚程!震撼于在美军的“圣诞攻势”下,中国代表团依然在联合国发出自己的声音!震撼于每一位志愿军盼望和平的`心!

  这部电影让我真正认识到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英勇和决心,也让我感觉到了和平的来之不易,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和平的世界,但是我们生长在了和平的中国!

  在松骨峰阻击战中,当三连连长戴如义在树下,面对着硝烟纷飞,满地尸骨,喊出那句“还有没有活着,活着的举手!”,看着地上陆陆续续举起的手,切实让我感受到了中国人的顽强。

  “祝愿世界和平,再无泪水,新中国万岁!”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6

  《志愿军:雄兵出击》充分展示了我们最可爱的人是如何克服万般困难、险阻,在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没有保障的后勤工作、极端恶劣的地势和天气情况下,是如何凭借崇高的信仰、不屈的.精神和钢铁般的意志,替朝鲜赶走侵略者,稳固了我国边疆及大好河山。

  电影极大程度的还原了当时战争的艰苦和残忍,也有很多感人和值得人深思的地方。在高层领导统一出兵抗美援朝决策后,彭大元帅迅速做成详细的渡江入朝作战部署,依据首战必胜的原则,几路军均取得首战大捷的成果,唯独38路因为有所顾虑导致美军逃脱,在梁军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立即改变自己的思想,以铁的纪律领导部队,最终113师在14小时内负重奔袭72.5km山路强插三所里,成功阻击美9军。

  由“发面团”到“万岁军”,用血铸造的万岁军,在历史征程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38军的指挥体系的高度协调、士兵超凡的勇气和坚韧以及卓越的组织力,为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现场管理人员,面对施工生产中的各种“疑难杂症”,要敢于尝试、敢于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带动、发挥新员工的新思路、新想法,为项目建设注入新动力,始终保持团队作战的凝聚力、创新力,为施工生产的稳步推进贡献力量。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7

  突然想看一场电影,毫不犹豫选择了《志愿军——雄兵出击》。

  影片从制作到演员再到场景都彰显浩大,而我理解的浩大当然不只这些。我想说的浩大是坚忍和勇气的浩大,是无惧艰险走在冰天雪地穿越枪淋弹的浩大,是雄赳赳气昂昂光着脚趟进冰冷刺骨的江水跨过鸭绿江的浩大,是突破重重烟雾跃进熊熊烈火阻击敌人的浩大,是英勇无畏冲峰在前不惧牺牲的浩大……

  那位不顾生死投身战场来不及跟父亲道别的毛岸英同志,那有着钢铁般意志的中国志愿军第38军,那有着铮铮铁骨的松骨峰上的三连……影片中炮火的轰炸声一直在耳边延绵不绝,让思绪翻滚热血沸腾,也让我热泪盈眶。一群又一群的战士前赴后继,以血肉之躯对抗着金刚大炮,奔涌的.热血流成河,无数倒下的生命堆成了山,硝烟弥漫中的烈焰照进了胜利之光,让曾经被外界欺辱打压的中国在国际上终于有了话语权,让饱经战乱的新中国终于屹立于世界一步步迈向世界之巅,成为名副其实的泱泱大国,这场胜利实属来之不易,内心除了振奋,还有对战士们的崇高敬意。

  置身此情此景,一种深深的代入感充斥心间。那个时代,一身血两脚泥,牺牲是必须付出的代价,除此之外别无选择。因为他们不付,就需要子孙后代去付。有了他们的牺牲,才有了今天和谐富强民主文明的大中国,才有了十四亿中国人民的安居乐业。

  有的战争无可避免,战争带来的创伤也可以被抚平,但不应该被遗忘。我爱中国,此时此刻,我更为生在中国而深感骄傲和自豪。

  深深祝福我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8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新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局面。朝鲜内战爆发以来,美军屡在中朝边境挑衅,平民惨遭轰炸。为了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为了世代长久的安稳,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抗美援朝”战争拉开帷幕。

  《志愿军——雄兵出击》讲述了从如何决策出兵,到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打响第一、二次战役这一阶段的故事。影片浓墨重彩地还原了松骨峰阻击战,彼时,志愿军以百人之力,与美军激战五个多小时,连续击退五次进攻,完成了阻敌向军隅里逃窜的任务。战事之惨烈世所罕见,中国人民志愿军也凭此一仗打出威名。影片情节跌宕起伏、催人泪下、感人至深,英雄先烈们坚不可摧的信仰情怀,对党无限忠诚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观影的干部职工。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影片重述抗美援朝历史,有着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启示意义,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将永远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精神财富。

  观影结束,大家纷纷表示,从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与悲壮中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铭记历史,赓续先辈的精神血脉,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转化为司法行政工作的动力和热情,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笃行实干、砥砺奋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司法力量。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9

  昨天晚上去电影院看了《志愿军》这部电影,这场电影令我深有感触。其中,松骨岭战役,最令我震撼。美军根本没料到我军的伏击,但是仗着大炮飞机和坦克的多重加持,连续发动了五轮进攻,我们的战士奋力死守到底。当连长站在山峰上大喊:“还有能打的没有?”尸横遍野的焦黑色土地上颤颤巍巍举起的一只只血迹斑斑的手,以及他们抬起的焦黑的脸庞;联合国大会上伍修权举起了手,和他庄严的脸……两处景象的交织和照应,让我为之震撼,一个是枪炮战场,一个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下同欲者胜”,这可能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最好诠释吧。

  戴如义连长独臂架机枪,最后遗体成了一座屹立不倒的雕像……指导员杨少成重伤被敌人包围后,毅然拉动了身上的手榴弹……敌军用燃烧弹将不大的松骨岭来来回回炸了几遍,38军三连的战士们从最初的150人,到最后只剩一人,这些烈士有的我们可能都不知道姓名,但是我们永远铭记,因为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0

  《志愿军:雄兵出击》是一部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的电影,该片讲述了志愿军在朝鲜战争中的英勇抗战故事。观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深受震撼和感动。

  电影以志愿军出征朝鲜的故事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战斗场景和人物命运的展示,展现了志愿军官兵在战火中的坚定信念、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和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他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为了保卫祖国的领土和人民的安全,他们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战斗中。

  电影中的战斗场景非常真实,让我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的战斗。志愿军官兵们面对敌人的猛烈进攻,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道人民的铜墙铁壁。他们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用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无畏精神,打出了一片片胜利的战场。每一次的战斗都让我热血沸腾,让我更加坚信,只要有信仰和信念,就能战胜一切困难和敌人。

  电影中的人物形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中的志愿军指挥官们,他们有着坚定的领导能力和英勇的战斗精神,他们带领着官兵们冲锋陷阵,决不退缩。而那些普通的志愿军战士们,他们或许没有高深的军事战略,但他们却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守护着祖国的疆土,他们是英雄中的英雄,是无名英雄。他们的'形象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和敬佩。

  电影中还有一些感人至深的场景,比如志愿军官兵们在战斗中互相搀扶着前进,他们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敌人的子弹;还有那些战士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了保卫祖国和人民,他们义无反顾地冲向敌人的枪口,这些场景让我热泪盈眶,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英雄的可贵。

  《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电影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志愿军官兵们的英勇事迹和无私奉献精神。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守护着祖国的安全,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自豪。我为有这样一支英勇的军队而自豪,我为有这样一群无私奉献的英雄而自豪。同时,我也深切地感受到了和平的可贵和珍惜,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要坚定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总之,《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电影通过真实的故事和感人的情节,向观众展示了志愿军官兵们的英勇抗战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这部电影让我深受震撼和感动,也让我更加热爱祖国,更加珍惜和平。我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1

  历史从未抹去曾经鲜红的颜色,人民从未忘记曾经有过的悲壮。很荣幸参加公司党委组织的主题教育红色观影活动——观看《志愿军:雄兵出击》。

  该影片以志愿军为主线,全景式呈现了新中国成立一周年之际,38军奔袭三所里、抢占龙源里、血战松骨峰的恢弘史诗,“万岁军”的.称号由此而来。当志愿军113师接到临时任务,必须按时赶到74公里外的三所里阻击敌人,全师电台静默快速行军,战士们跑到口吐鲜血也不愿休息,这是何等的决心和意志力;三连战士死守阵地,全连官兵不惧艰险,不怕牺牲,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这是何等的英勇和顽强......

  影片中的一个个片段、一幕幕场景深深地震撼着我,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铿锵有力的话语,是一种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作为一名普通的青年人,我将时刻铭记先烈们的付出和牺牲,以“最可爱的人”为榜样,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努力奋斗,以志愿之志,承青年使命,为祖国强大、企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2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这个假期我看了《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红色影片。影片开头毛主席的决策就让我感到非常振奋与激动,振奋是因为当时新中国在世界上还立足不稳并遇到诸多困难,但为了证明新中国的实力与强大,警告列强,党中央还是毅然决然的决定抗美援朝。面对战斗装备、科技远远强于志愿军的美军,志愿军为保卫祖国,不仅一刻不停、日夜奔波,敢于多次抢在敌人之前占领目的地,成功狙击美军,并且在敌人的飞机、大炮、坦克面前丝毫不惧、前仆后继、舍身忘死,用他们的血肉谱写了新中国的`美好未来。

  整个影片中让我感触最深是彭德怀对38军军长:“你我生在这个时代,牺牲是我们一定要付出的代价。你不付,儿子付、孙子付!我们这辈人,一身血,两脚泥,还是我们付吧!”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当时时代的艰苦与中华大地改头换面时局势的复杂,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责任,放到现在,我们每个人都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责任,一定要认真的完成并承担自己的责任,这才是天生我才的用处。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3

  又到一年国庆佳节日,我们在享受着当下的幸福时,始终不能忘却的是峥嵘的曾经。从《长津湖》到《志愿军》,我们歌颂着烈士们誓死捍卫国家尊严、不惜一切代价冲锋陷阵的精神,铭记着那段感天动地的抗美援朝战役。影片中最令我感动的,是关于责任的描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我们生在这个时代,注定了要有牺牲;如果牺牲的不是我们,那就会是我们的儿孙。”中华民族是一个从来不缺乏韧性、不畏牺牲的民族。这也鼓舞着我们,坚强的'意志是可以帮助我们越过前方荆棘重重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吾辈登临正少年。”于二十一世纪的潮头,吾辈青年在仰望这些高山时,更应该将坚强的意志、必胜的决心融入学习与工作的征途中,上下求索。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4

  本次主题党日观影活动,我与党支部各位同志共同观看了这部《志愿军:雄兵出击》。这部影片是陈凯歌导演与各位演员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所作。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曾泪目了三次——“战士们都打到新中国,看到好日子了,结果又上战场”,“牺牲是这辈人一定要付的代价,一身血、两脚泥”,“三连还有活着的举手”都是细腻赤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高光戏。在联合国发表演讲的同志们和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浴血奋战的同志们,面对的是不同的历史使命,不同的'“战场前线”,不同的对于家国的捍卫方式,但他们都坚持住了。他们靠着自己的理想信念,血肉之躯,给后辈换得未来。

  新中国,寸土不让扬国威;新青年,意气风发保家国!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15

  晚上忙完事儿,同家人一起去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国庆节来临之际,提前感受了一场爱国主义教育,看之前我就知道一定是一部动人心弦,感人肺腑,激发斗志的电影,看后,果然。

  爱国主旋律依然不变,这也是目前必须要倡导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电影的画面感很强,冲击力很强,对比感十足,在这一场声势浩大的保卫战中,能够感受到敌我的科技力量悬殊,但是在精神力量和信念上我们永不败。正如,我们每一代人就要承担起,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观影中,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是一个将军,如果我是一个连长,如果我是一个士兵,我在这个过程中我能做什么?如果你是个指挥员,战士的生命就掌握在你的指挥里。如果你是个连长,必须冲锋陷阵,带头杀敌。如果你是一名士兵,战争中必须要有准确的判断,较好的完成任务。

  一场电影不评头论足,也不说长短。把50年代的精神,用在当下的工作环境里,你能感受到什么力量?还是要有男儿的`血性,还是要有时代的担当,还是要有自我挑战的心态。瞻前顾后,做不了事情。例如,十四小时急行军,无线电静默在不同时候就会发挥不同的作用。

  此一时,彼一时。家人从电影里面走出来很深的感受:非常庆幸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环境,珍惜现在和家人相处的时光,珍惜自己能够为社会做一点事情的机会,所以国庆节来临之前看这场电影很有意义。

【志愿军雄兵出击观后感】相关文章:

英雄回家第八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心得体会12-07

姜子牙观后感10-02

东方观后感05-15

《领航》观后感05-17

热烈的观后感06-21

春晚观后感05-30

六一观后感11-21

铁人观后感10-15

《后天》观后感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