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作文4篇【实用】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生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生作文 篇1
回忆就像播放一部老电影,点点旧时光仿佛又在眼前重现。
谁的辫子轻轻甩。犹记得我们刚上小学时,小小的个子,浅浅的笑容,青涩的面孔。大家经常在那片树荫底下跳绳,绳子在空中一圈连着一圈,纷飞的马尾辫在空中一蹦一跳,像燕子一样,不断飞起落下。桂花香弥漫在空中,轻嗅一下,满是甜蜜的味道。清脆的哨子声响起,老师用轻柔的语气说:“同学们,收起绳子,排好队,我们上楼了!”脚步踏过,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还悠悠地响在操场上空,轻轻回荡着……
谁的歌声轻轻响。有一段时间,学校里的下课铃声改成了《爸爸去哪儿了》的主题曲。大家都开始喜欢在班里唱歌,浅浅低吟,歌声悦耳动听,几个小伙伴还喜欢一下课就聚在一起唱。每个人的眼睛里仿佛都闪着小星星,轻轻摇头拍手,打着节奏。也许,年少的`欢喜就是如此的简单。
谁的嘴角轻轻扬。回忆起那时,似乎没有什么烦恼,不会为了考试担忧,不会为了作业烦恼,不会为了比赛紧张。每次整理书房,打开柜子看到叠起的试卷、书本、奖状,不只一次地感慨:年少的时光真幸福。经常拿着全是勾勾的卷子欣喜地在妈妈那儿讨要奖励,小小的脑袋里都是奇思妙想,整天是上扬的嘴角、微眯的笑眼,真好。
旧忆里的点点滴滴被时间冲刷得所剩无几,一切已然成为了我的过去,那份隐藏在时光背后我所无法找到的纯真和甜蜜,是我怀念的。那首歌里曾这样唱道:“旧忆就像一扇窗,推开了就再难合上,它说就这样去流浪,到美丽的地方。”
初中生作文 篇2
谈起“读书”,没有人会否认它的必要性,因为读书是获得知识的一种重要途径,但这也仅仅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而已。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典故——纸上谈兵。战国时期,赵国的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他自幼饱读兵书,讲起军事上的策略,就连他的老父,那个八大名将之一的赵奢,也都不是他的对手,但是赵括的军事实战经验却极其匮乏。不过赵王很欣赏他对兵法的了解,于是在他的.父亲过世后,将兵权交给了赵括,让他带领赵国的大军同另一位秦国的名将白起一战,赵括自以为自己此战必胜,就立下军令状。缺乏实战经验的赵括与身经百战的白起相战,注定会失败,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而赵括的家族也差点满门被灭。
是啊,赵括他自幼读兵书,对于书中的知识他父亲也甘拜下风,但是他上了战场却不堪一击。可见,读书虽然是必要的,但是实践却是必需的。
其实,古人一直在提醒我们,实践要远比读书重要。刘彝,宋朝的水利专家,提出了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主张。明朝的地理学家徐霞客,更是为了实践自己从书中学到的知识而跋涉过千山万水,从而实现对知识的突破。
而如今的教育也是如此。课程中,教师不光只教授知识,还会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比如物理化学课的实验,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实践?
对于我们而言,不光要读课本,更要去实践,因为实践是另一种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并且是对书本知识的转化。书本上的知识终究是前人的经验,我们如果只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那么也就只有前人的高度;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才能实现知识的突破,达到一种更高、更远、更深的境界。
因此,要读书,更要实践;要学习,更要深思,才能有所收获。
【评点】
作者运用大量的事实论据来证明读书、实践、收获这三者缺一不可。用赵括的事例来反证实践的重要性,又用刘彝和徐霞客的事例从正面证明读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彰显文章主题,进而引申到当今的教育,主张课本和实践的融合,文章观点鲜明,有说服力。
初中生作文 篇3
人物:女儿、妈妈
场景一:一轮皎洁的月儿悬于空中,一丝丝冷风掠过,两个身影紧靠着,在马路上慢慢地走着,散文诗歌:爱,此刻蔓延。
妈妈:(略带一丝疲倦,但满脸微笑)上了一天学,很累对吧?我知道你这个小馋猫想吃的了。前面有麻辣烫,走吧。
女儿:(脸带微笑,调皮地)呵呵……妈妈就是妈妈,连我肚里有几根肠子都一清二楚。“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妈妈:(摇了摇头,喜笑颜开地)就你会讨好我。
场景二:一个路边摊旁,一对母女在挑选麻辣烫,相顾相望。
妈妈:(胸有成竹地)要香菇、贡丸、海带、粉丝、三角豆腐……对吧?!
女儿:(点了点头,抿着小嘴)嗯,(微笑着)我最喜欢这些了。
妈妈:(语重心长地,并仔细挑选着)还要些青菜,吃些青菜对身体好,有营养。(又皱了皱眉)还有,这些东西也不能吃多了,对健康没多大好处。
女儿:(不情愿地看了妈妈一眼,无奈地)哦,知道了,少一点,散文诗歌:爱,此刻蔓延。我不是常吃这些东西的。
妈妈:(侧过头,看着女儿,一脸严肃)少吃些零食,多吃些蔬菜,挑食不是个好习惯,你从小就这样。
女儿:(嘟囔着小嘴,略带羞愧地)哦,我知道了。可是,我真的'不喜欢。
场景三:灯光下,书桌前,一个身影奋笔疾书,另一个身影静候其旁。
女儿:(一脸愁怨,疑惑不解地)这道题真烦,还这么难,我做了这么久也没点头绪。(用力甩下笔)真讨厌!
妈妈:(心平气和地)做题要有耐心,不能遇到难题就畏缩,而应该更细心地多读几遍题目,知难而进啊。没能力的人呐,才会退缩。
女儿:(慢慢地舒展了眉头,小嘴一撇)好,我一定能把它“俘虏”。这肯定不难,只是我想的太复杂了,或者是我没读懂题意罢了。再说,我是谁啊?我可是我们家最有能力的人了,对吧老妈?!
妈妈:(微笑着点了点头,眼里充满期待)是啊,你能做出来,老妈相信你。
表现感情:母亲对女儿的关爱和无微不至的照料。爱,在每一景中蔓延开来,像墨点晕开,融贯全景。
初中生作文 篇4
梦里总是浮现这样的情景:青青的河岸,一丛丛碧绿的菖蒲随风舞动着她纤弱的腰。一片浓绿中,身穿蓝布围裙的身影忽然出现,转头朝我微微的笑着,背后依稀的是蒲叶飘扬春花浪漫……这,便时我心中的春天,有景亦有她,那个带给我春风般温暖的阿婆。暮春时节,田边,河流边,到处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小时候,每到这时,我便会往阿婆家跑,缠着她给我做香囊。我飞快的在石板路上,奔跑着,闻着越来越近的香蒲,满心欢喜。气喘吁吁地推开朱红色的大门,还未见人,我就大喊一声:“阿婆,阿婆,菖蒲长得好高了,我们可以去摘了。”边说还做了一个夸张的手势。阿婆被我逗笑了,轻刮我的鼻头说:“好好好,都依你。”说罢就挎着竹篮,出了门,带我去河边。
一路上,我无心观赏身边的桃红柳绿,只是拉着阿婆飞快的走。一会儿,便到河边看到眼中如画般的景色:大片大片的菖蒲丛,泛着青绿,并无端午时那么烈的颜色,却是恰到好处。微风轻轻起,那菖叶上还带着点露珠,在晨曦的照耀下,仿佛一根绿绸带,随风飘动,河岸不知名的野花也展开了笑颜。阿婆将篮子递给我,让我在河岸上等,自己就走进菖蒲丛的更深处……春风浮在心尖,暖暖的。远远的望着阿婆穿梭在其中的`身影,我渐渐的入了迷。她似乎与菖蒲融为一体,带着江南女子的温婉如同春阳,春风,带着春天的气息,像我笑着,那一刻,我心中的春天似乎来临!回到家,阿婆将蒲叶洗干净,铺在锅底,生起火,蒲香一点一点氤氲在锅的上方,我忍不住猛的吸了一口,那种似艾香但又更雅致的味道,在我的心底漫开,有着春的气息。阿婆又拿出一块青绸布,将蒲叶缝进去,收了口一个香囊就做好了我捧这它,如获至宝。
后来,阿婆便如秋枫中的菖蒲,凋零,消失……但是,纵使阿婆不在,菖蒲不在,我心中的春天依旧在。心中那年的春天并不仅仅是美景,还有阿婆春风般的关爱,春阳般的微笑。我心里装着春天,阿婆,我会一直珍藏这个春天!
【初中生作文】相关文章:
初中生作文11-09
初中生的作文【经典】07-07
初中生作文(经典)09-30
初中生作文11-07
初中生作文11-07
初中生的作文10-03
(经典)初中生的作文01-02
初中生作文11-24
(精选)初中生的作文02-20
初中生作文【精选】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