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说课稿

时间:2022-01-26 13:47:50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小学说课稿模板合集四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说课稿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小学说课稿模板合集四篇

小学说课稿 篇1

  【说教材】

  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美得很有特点,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同学们来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这是一座充满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孩子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课文中就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本文对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作了提示:“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即好像看到了同学们向小鸟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向国旗敬礼。

  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自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

  编排本篇课文的意图是,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学生要能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说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正处于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的过渡时期这一实际,我确定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学情分析】

  三年级是第二学段的起始段,本篇课文是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中的第一篇,学生处于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学习的接口处,要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的学习过渡,让学生初步养成较为稳定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语文积累,从而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如何给第二学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则是我们作为教师应着力思考的问题。

  【说教法】

  在语文教学中,要讲究训练的科学性,体现训练的层次性。我设计以下手段:

  1、品味重点词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加强读的具体指导,我们不赞成纯技巧的朗读指导,但是我们认为建立在文章内容基础上的朗读技巧的指导还是必要的。注意读的层次变化,从自由读到指名读,加强读的评价,再齐读,再指导。在反复朗读中,引导感悟,激发情感。

  3、加强学法指导。教学的目的,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学。通过圈划,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通过读,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表现文章的思想感情;通过比较句子,促进语感。

  【说学法】

  语文学习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用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因此,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变“我学会”为“我会学”。结合本课情境奇特的特点,我引导学生用“自读自悟、美读交流、入景体验,升华情感”等学习方法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意境之美,体验探究自然之乐。

  【说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畅谈收获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推测:生字词,读课文,课文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上课伊始,让学生畅谈上节课的收获,旨在复习旧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交流中历练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把话说完整的习惯,树立自主学习的信心。

  二、自读课文,感悟语言

  1、快速浏览课文,你对文章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为什么?

  2、生自由朗读课文。(预设学生会说:上学、上课、下课等)

  设计意图:巴士卡里雅曾说:“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由选择学习方法,是对学生阅读个性的尊重,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主人,创造活力才有可能在学生身上迸发。

  三、细读品味,体会情感(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先学的部分)

  1.第一自然段

  a.你们愿意怎样读就怎样读,比如,同桌互读互听,小组比赛读。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体现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这样孩子们就会乐于读书,主动参与到读书中去。而小组合作学习,也是对学生合作精神及意识的培养,有助于

  因材施教,有助于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差异众多学生的教学不足,从而真正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得以发展的目标。】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比较句子: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

  体会感叹号带来的强烈的语气,突出声音的好听,学生上课的认真。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写上课认真,而要写小动物们的表现呢?

  【体会间接描写的作用及其情趣性。写小动物一是更加突出地表现边疆民族小学的特色,二是突出孩子们读书认真专注,小动物们不忍打扰了,引得小动物羡慕,突出学生幸福。】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作者在这里也没有具体描写课间活动的情况,却又写了“连小鸟、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让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引导让学生再次体会间接描写的作用及其情趣性。然后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读出下课后的热闹来。从而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营造与课文内容相适合的情境,回应导入时“假想参观”,既引导学生自然抒发对民族小学、对美好的学习生活的赞美,又首尾衔接,自然作结,使教学过程圆合无缝。】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安排的,目的是通过文本中关键词句的理解,通过读中感悟、联系、想象,让学生既明白课文内容又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最后一个问题的设置,把教师置于空的状态,无疑是一种对待学生个性化阅读课文秉持的态度,也是一种欣赏并悦纳学生独特感受的心态。

  四、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语文学习是语言积累的过程,是学生内化文本的过程,让学生在背诵中积累语言文字,感受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

  五、自由选择,加强积累(“自助餐”式作业)

  1、摘录文中优美词句。

  2、积累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课外阅读相关资料,完成资料袋。

  4、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记录自己的快乐生活,为综合性学习作铺垫。

  设计意图:“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仅仅以本为本,是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的,语文学习的最终目标是达到知识、情感、能力的提高,因此,有必要依托教材,把教材延伸到课外。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本板书设计,一是突出主要内容,写了民族小学的特点;二是表现表达的情感自豪与赞美;三是能给孩子们直观的形象,教给孩子们整体把握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方法。

  1、我们的民族小学

  团结

  美丽

  自豪 赞美

小学说课稿 篇2

  一、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对人物的动态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本节课旨在通过给同样动态的人物添加不同的环境,产生截然不同的画面内容及视觉效果,从而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了解绘画中人物和环境的关系,掌握利用环境衬托人物已达到更加完整的画面效果的绘画方法。提高学生的画面掌握能力,为以后的相关学习活动打下基础。

  二、 说教学目标。

  本着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为了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设立三维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绘画作品中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特点。

  2、 技能目标:能够根据任务的动态变化想象活动内容,添加适当的背景。提高学生美术的表现力。进而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表现生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对想象力,加法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本着对新课程理念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理解,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条件下我设定了一下的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并掌握表现人物动态变化的基本特征,通过给同样动态的人物添加不同的还击,训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

  难点:根据相同的人物动态,设定不同的活动内容和情节,并添加适当的环境,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

  四、 说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我在研究教材,了解学生后,结合新课程理念,设定了一下教学方法:讲授法,

  提问法和发现法。主要采取“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一切教法和学法的确立都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最终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 说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首先(出示)(播放-----婴儿)一般思维下,学生会认为婴儿的周围应该有妈妈爸爸等,后来展示却用了一片荒地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与人物之间密切的联系,进而揭示主题——《人物与环境》

  在这一环节中,多媒体可以更直观,更便捷,让学生一目了然。选择婴儿作为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并在过程中使用了能激发兴趣的猜谜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了训练,为学生提供展示其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机会,帮助他们开阔思路,丰富想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结果学生深切体会到相同主体不同背景的画面,背景对主体的说明关系。学生兴趣浓厚,寓教于乐。

  (二):讲授新课

  1. 认识主体与背景的`关系:继续播放,出示人物,我用激将法再让他们猜,并让学生模仿,学生的思路大开,结果也是五花八门。通过以上对画面的逐步认识学生已经懂得,背景并不是可有可无,无足轻重,而是对主题的表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环节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欣赏比较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加透彻。

  2. 动作相同,位置不同,联想到的画面内容不同

  展示书上所提供的一对人物的图片,是他们的位置发生变化,引导学生联想这是我们可以通过背景的变化得到怎样不同的画面效果。留给学生思考时间然后提问。提问后结合书上给出的范例进行讲解。

  在本环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即一切都是为学生服务,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未来服务,以学生的一生的发展为落脚点。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3.同样姿势的人物通过旋转得到的不同效果。

  展示出一个跳跃的小人的图片,让学生思考,这个小人在干什么?在之前的基础上学生会得出很多不同的答案。这是我用将这个任务旋转不同的角度,再提问“现在你们再思考一下这个小人在干什么?”答案便会变得更加五花八门。欣赏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得出,同一个姿势旋转一下角度,添加适当的环境,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这一环节中,运用引导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积极思考,是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自由创作教师辅导

  在学生创作前,给出作业要求。让学生有创作的大方向。

  在学生的创作时,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并走下讲台,个别辅导。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解决。

  (四):作业展示、评价

  作品完成后,进行评价。在此环节中,对学生的优点及时肯定,可以维持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让其他的学生做适当的补充。鼓励具有创意的学生作品则是为了给学生树立榜样,提供发展方向。

  六、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识规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点,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的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

小学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别把花草弄疼了》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爱心行动”中的最后一课。本课和《关心老人》,《他们需要关爱》、《小手拉小手》同属“爱心行动”系列教育单元。本单元从不同层面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帮助儿童学会爱,不仅爱人,还要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成长。本课活动通过花草树木给人类带来的作用,提出了爱护花草树木的要求,并引导学生调查周围护养的情况,进行简单的探究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要求及学生实际,我们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了解花草树木对人类生存的作用,培养儿童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和珍爱花草树木的态度, 逐步树立自然界的生物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意识。

  2、行为与习惯:通过活动初步了解花草树木也需要呵护,自觉养成保护环境的文明行为和习惯。

  3、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自然常识,建立生态意识,学会种植花草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在花木种样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养护的探究。

  《品德与生活》课程要求走进儿童的现实生活,回归儿童生活。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从孩子的需要出发,贴近孩子生活,努力创设自悟氛围,调动孩子的心灵的体验,从而引导孩子真正从内心认识到要爱护花草树木,别把它弄疼了。

  三、说教法、学法

  课程要求形象生动的体验活动成为孩子重要的学习方式。本课中,我们从优化活动设计的角度出发,本着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根本想法,着重引导他们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亲历活动。采用了谈话、欣赏、角色扮演、游戏等教学方法,辅以电教多媒体,营造情境,激发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

  《品德与生活》是一门开放的、建立在孩子的生活基础之上的课程。无论是经验的积累,自我认识的提高,能力的发展,品德行为的形成,还是对社会生活的理解,都需要孩子自己直接地去参与各种实际活动,切实地去和周围的自然、社会、人、物发生实际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因此,我非常注重引导学生课前的调查收集资料等活动: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花草树木对环境的保护作用;了解一些养护知识; 2、准备各种花、草、树木的头饰;3、班级种植;4、准备课件。这些和学生一起收集资料、准备道具的过程,其实就是引领孩子走进“花草树木”这个生灵世界的过程。只有对这个世界有了接触,孩子才能了解它,才会用心地去呵护它。

  在课堂活动设计时,我们经过研讨精选以下几个活动环节

  活动一:一起选新房

  这是一个导入环节,设计了一个老师买新房子的情境,让学生帮助老师在两个不同环境的小区进行选择,从而引出花草能“美化环境”的话题。接着配着优美的音乐,欣赏着大自然里美丽的花草树木的图片,让花草美丽可爱的形象深深印在孩子们的心里,激发孩子热爱花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二:花草树木作用大

  这个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花草树木的自我介绍。本环节教学内容取自教材40页,让学生了解花草的调温、吸尘、制造氧气的作用。为了将这些科学知识介绍得浅显易懂,富有实效,我们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用听资料、看图片、呼吸体验等方式进行,让学生能真实、真切地吸收、内化这些知识。

  第二环节是:“悄悄话”。让学生通过摸取盒子中的实物,认识到花草树木的身影遍及生活每个角落,是我们人类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活动时学生对盒子里的东西充满神秘感,摸出后又发现是自己熟悉的东西,能观察,会表达。在这样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强化了学生对花草树木作用的认识。

  活动三:学习儿歌《爱护花草树木》

  前两个活动将孩子们内心喜爱花草的情感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层面。有了前期的情感铺垫,已经激活学生内心渴望关心、爱护花草树木的`心愿,而这首儿歌内容恰恰浓缩了花草树木对人类的贡献,此时高歌爱护花草树木正是水到渠成。通过吟诵儿歌活跃了课堂,又整理了前面的内容;既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又深化了主题。

  活动四:爱花草齐行动

  这一主题下的活动由:可怜的花草、爱护花草、宣传花草几个小环节组成。

  花草树木作用大,我们正跃跃欲试要来保护它,可是此时话锋一转,受伤害的花草形象配着悲伤的乐曲一个一个真实地呈现在孩子面前,同情、愤怒之情油然而生。此时再问:你想说什么?孩子们都呼唤着同一句话:要爱护花草树木。因为它们太可怜了。爱护花草树木已经刻不容缓。此时孩子内心奔发的情感是真实的、本色的。接着来交流如何保护花草树木、如何宣传它们,孩子们想说的多了、能说的多了。

  五:活动设计依据:

  1、生活教育的理论。生活教育强调教育与生活的联接,要求教育活动既关心儿童未来的生活,也要关心儿童的现实生活;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指出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还强调儿童自我人格的完善,指出教育既要适应社会发展对人的需要,也要满足个体自身发展的需要;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我充分将这一理念融于教学中。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充分运用角色模拟,表演,游戏等方式,引导孩子活动中感悟,体认,最终内化品行。

  2、现代德育价值观。现代德育充分关注生活中的人,关注人和人的生活,道德教育是为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服务,引导人去建构个人完满的道德生活,追求生活的完整性,在完整的生活结构中获得个性的完满,实现德育目的。于是,我较为关注孩子课堂的学习生活,同时用心引导孩子课外的现实生活(课前调查,课后延伸),使之能融会贯通,真正使品德这门课能引导其健康快乐地生活。

  3、现代德育实践观。道德的本质在于实践,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统一,学生的道德是在活动和在交往中形成的。因此,本课的教学通过生动的实践活动引导孩子,用心引领孩子的心灵成长。

  4、主体教育思想。道德是贯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由自觉活动。因此儿童从一开始就是道德生活的主体,而不是道德容器。我们应该把学生视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志、选择愿望、自主负责性的主体。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学生创设自悟的情境与氛围,珍视个性的感悟,耐心地引导。

  现行德育坚持“生成在于活动”的理念,在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中,我以“人的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出发点,以情为主线,以课内课外学生自主活动为载体,积极创设道德情境,多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活动,从亲历的活动中引发体验、孕育感悟,实现优良德性的建构和社会性发展。

小学说课稿 篇4

  教学内容包括:足球停球---传球—停球、直线运球---曲线运球—接力的动作技术。

  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来说:

  一、说教材

  本课设计力求体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针对水平2课标对学生的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侧重选择了运动参与、社会适应领域目标为依据而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并以足球脚内侧踢球的学习内容为载体,以小群体活动为主要学习形式,以实现与谐、民主、张扬学生个性的教学氛围为前提,以体现公正、公开的评价为向导,全面达成本课教学目标,来满足学生的发展与需要。

  二、说教学目标

  1、在参与中感悟体验成功的喜悦,以及足球变化无穷的魅力

  2、在活动中主动学习足球停球---传球—停球、直线运球---曲线运球—接力的动作技术,体验成功的喜悦,并灵活地在游戏中运用。

  3、在练习中关爱同伴、严守安全常规与游戏规则。

  4、在小群体合作学习中培养角色意识、团队精神与社会责任感。

  三、说分析

  足球停球---传球—停球是足球主要技术之一,由于进攻、防守都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是学习足球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正确的击球部位,准确的击球时机,良好的判断是学生掌握该技术的关键,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由于是小学中段的学生,脚内侧踢球的学习是在不完全淡化技术的前提下进行的,本课对教材的运用进行了一定的加工与处理,使学生乐意学习,易于接受,并在学习过程与实战中得以充分体现。

  四、说学情

  由于学生年龄小,很少上足球课,对足球游戏非常感兴趣与喜爱;有很浓的学习兴趣。再加上场地的原因,平时学生接触足球的机会不多,足球特长生很少,针对实际情况,本课就从玩球起步,使学生一开始就对足球进行亲密接触,从而熟悉球性,对足球产生好感,激发学习足球的兴趣,为以后的足球学习打下基础;第二、由于人多,场地小,基于此种情况本课采取了友情分组,这样便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在小集体内进行自我设计、自我锻炼、自我评价,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明白在小组内要尊重关爱弱者,要做到同伴与同伴互相帮助、互相约束,同时小组长在起到助手作用的时候也锻炼了自己的组织、领导与协调能力。

  五、说教学重点、难点

  停球---传球—停球

  直线运球---曲线运球—接力

  六,说教法、学法:

  教法:“讲解示范法”、“启发诱导法”、“激励评价法”。

  学法:“优生示范法”“自主练习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尝试学习法”

  七、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设计了以下的四个教学过程: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

  (一)、开始部分:1-2分钟

  上课铃声一响,体育委员在指定的位置成四列横队集合,师生问好。老师先放一段《球迷之歌》音乐给孩子听,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然后提问:“孩子们音乐好听吗?“喜欢足球运动吗?”“都喜欢哪些足球明星呢?”孩子们都大声回答:“喜欢,喜欢贝克汉姆、罗纳尔多、、、、、”这时再宣布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小足球――脚内侧踢球,并提出本课的要求,强调安全教育,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部分:8-10分钟

  1、队列练习:首先进行原地的队列练习。(左转、右转、后转、四列横队成八列横队)目的'是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体现精、气、神,使学生张、弛有度。

  2、趣味玩球练习:主要是让学生熟悉球性,为激发学生学习足球提高兴趣,为更好地进入主教材的学习做铺垫。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趣味玩球的练习,玩的同时配上欢快的音乐,教师用语言提示玩球的动作与正确的方法。

  3、球操练习:学生成同心圆队形站立,每位同学手拿一球,配上现代健身音乐,教师领做球操。要求:动作舒展、大方。

  (三)基本部分:22-26分钟

  本单元共分为四次课,本次课是本单元的第2次课,针对水平2学生的基本情况与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了克服专项练习的枯燥乏味,我安排了以下的练习:

  1)技术学习一,游戏:停球---传球—停球(16分钟)

  1、师:我们首先学习传球或停球技术,请同学们尝试。

  2、分小组进行地滚球与空中球停球方法的尝试;

  3、小组展示停球方法;(轻踩、减力挡等)

  4、分组传球尝试练习;

  5、小组展示传球方法,注意准确性;(脚背、脚内侧、脚外侧)

  6、游戏:传停球接力

  三、直线运球---曲线运球—接力(13分钟)

  1、师:光学会传球与运球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习运球的方法……

  2、教师讲解运球的方法,提示要点(推球的后方中下部,向前用力);(直线运)

  3、学生分小组自主尝试几次,体验动作要领;

  4、优生表演,师鼓励;

  5、师问:在比赛场上,往往会受到阻截,球必须改变运行方向,也就是曲线行进,这就要求我们学会曲线运球,如何进行呢?下面分小组进行尝试。

  6、学生分组尝试;(绕标志物S运)

  7、小组优生展示,师归纳:用脚的内、外两侧拨球来改变球的运行方向。下面我们就来个比赛……。方法是……。

  8、比赛:运球接力。

  (四)结束部分:3-5分钟

  1、放松舞蹈:(放音乐)

  学生自然形成多层圆圈,选择“雪绒花”三拍子音乐配上简单的华尔兹动作为放松练习,使学生在优美动听的音乐中得到了肢体与心理放松,目的使学生的心率下降,逐渐恢复安静状态。(教师边唱边跳)

  2、小结:进行本节课评价,首先引导学生,谈出感受(参与、技能、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教师表扬,再进行升华性的小结。

  3、布置课后练习:在家选一安全、适合的地方进行对墙踢练习;或与自己的父母进行脚内侧踢球的练习。

  4、结课:提示学生注意运动卫生,收还器材。

【小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说课稿12-27

小学英语说课稿04-30

小学体育说课稿02-20

小学音乐说课稿02-27

小学语文说课稿07-21

牛津小学英语说课稿02-16

小学数学说课稿01-14

小学语文《称赞》说课稿01-17

小学信息技术说课稿11-08

小学语文《荷叶圆圆》说课稿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