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时间:2022-04-26 09:59:25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是时候认真思考计划该如何写了。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1

  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心理卫生的教育、心理品质与能力的培养及处理心理问题的辅导,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促进学生价格健全发展的一项科学的系统工程。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特色兴校、特色强教、打造甘田中学教育品牌的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任务

  1、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及学习、择业、交友等方面获得充分发展,以努力提高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素质和价格水平。

  2、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三、工作措施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

  学校要有组织、有计划地开设心理辅导活动和专题心理讲座。要把心理辅导活动纳入日常教育计划,每班每学期安排八课时以上。

  2、开展多种多样的心理训练。

  为了增加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排解成长过程中的困扰,使学生享受成长的快乐,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训练,如意志训练、自信心训练、人际交往能力训练、放松训练、学习方法辅导和克服考试焦虑辅导等。

  3、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

  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特别是一些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公益活动,让广大学生视野更开阔,心胸更宽广,及时化解孤僻、郁闷、焦虑等心理困扰。

  4、建立健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三预”机制

  着力建立学生心理健康“三预”(预防、预警、干预)机制。一是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机制。建立班级、学校、心理辅导网络,全面开展学生心理辅导,预防学生发生心理偏差。结“问题学生”要做好个案分析并建立跟踪档案。二是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机制。学校要定期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问题,要及时发出警示,做到预防于未然。三是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要落实危机干预的'人员、措施和设备,一旦发现心理危机,要立即启动干预机制。对对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及时与其家长联系,将其安排到专门的治疗机构进行康复训练和心理治疗。

  5、争取家长支持,实现家校互动

  学校要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完善家、校联系制度,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努力形成家、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每学期至少要举办一次面向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式,营造民主、和睦的家庭环境。要广泛开展亲子活动,动员家长主动加强与孩子的心灵沟通。

  6、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活动与课题研究。

  学校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需要为主线,通过教研活动,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难点,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四、方式与途径

  1、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要与学校德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紧密结合。还向家长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争取家长和社区的配合,共同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3、开设简易的心理咨询与辅导,针对中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校心理辅导活动方法建议有:

  1)建立心理咨询室。

  2)建立“知心信箱”。

  3)开辟板报专栏。

  4)建立特殊学生心理个人档案。

  5)举行心理咨询问卷调查。

  6)开设心理健康课。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二、目标和任务

  1、目标:努力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开发个体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2、任务: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和咨询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主要内容

  1、在健康教育课及日常生活中,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

  2、必须从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1)、学习要有计划

  (2)、学会学习

  (3)、考试有颗平静的心。

  (4)、创造就在我身边

  (5)、学会说不

  (6)、面对生活中的挫折

  (7)、怎样避免冲突

  (8)、拂去心中的烦恼

  (9)、我们一起做

  (10)、让嫉妒远离我

  (11)、学会尊重他人

  (12)、学会交往

  (13)、巧用零花钱

  (14)、我的责任感

  四、途径和方法

  1、心理辅导课程

  2、强化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请班主任老师在健康教育午谈时间每个月进行一到两次心理健康教育,让他们也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作用。

  3、设个别心理辅导

  4、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寻找心理健康的契机,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班级、队活动和班主任工作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五、课时安排:

  每周一课时。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3

  一、学情分析

  四年学生经过了三年的学习生活,已经适应了新的环境,在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有了很大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对于小学生来说,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对于学校生活的适应能力上。从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和家庭生活转变为以学习为主的学校生活,是一次质的飞跃。从进人校门开始,学校生活便成为小学生生活中最有意义的内容,成为他们心理发展的主要源泉。能否逐渐的适应学校生活并且进一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社会关系的适应能力等等,对于小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的心理健康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四年级是小学儿童发展的关键期,在认识和情感方面是一个飞跃转型的发展期,主要体现在:思维方式多样化,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情绪趋于稳定,情感有一定的选择性,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所以他们更需要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启发下,使其更好地认识自我,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提高学习能力,发展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

  以此为目的这部分教材安排了八次活动

  1、我是什么样的人

  2、快乐导航

  3、学习需要好习惯

  4、告别懒惰

  5、我有好朋友

  6、克服“害羞”有妙方

  7、做个自立的好孩子

  8、老师眼里的我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学会认识自己的方法。

  2、让学生发现学习、生活中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让学生了解哪些好习惯,及好习惯在学习中的作用。

  4、知道懒惰的危害,养成好的习惯。

  5、知道什么样的人是朋友,朋友之间要如何相处。

  6、知道如何克服“害羞”方法,让自己乐观,大方。

  7、学会自己约束自己,做个自立的孩子。

  8、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养成好的习惯,让老师看到最出色的自己。

  四、教学重点

  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技巧、人际交往能力

  五、教学措施

  1、根据四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课程以学生的活动体验为主,从每两周一次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入手,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如录像、投影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巩固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

  2、老师作为启发者,营造宽松、真诚、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有话想说,想说就说,敢于真实地表达自己心中所想。师生之间诚恳平等的交流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

  3、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健康知识、卫生常识的宣传,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4、联系实际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同学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5、利用家长学校、个别谈心、父母问卷、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家中的生活学习情况,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

  六、教学进度

周 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



课时安排



第2



9.23



1、我是什么样的人



1



第4



10.13



2、快乐导航



1



第7周 晨会



10.21



3、学习需要好习惯



1



第8



11.4



4、告别懒惰



1



第10



11. 18



5、我有好朋友



1



第12



12.2



6、克服“害羞”有妙方



1



第14



12. 16



7、做个自立的好孩子



1



第16



12.30



8、老师眼里的我



1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4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在身心飞速发展的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升学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为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

  (二)具体目标

  培养学生自重、自爱、自尊、自信的独立人格及对自我与外界的评价能力;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生活压力和自我身心所出现的变化。

  首先: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富有责任感和进取心,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

  其次:掌握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卫生常识,适应自我身心变化,能够大方得体地与同学、异性和长辈交往,勤奋精神和刻苦毅力逐渐养成;

  再次:形成锲而不舍的个性特征,掌握自我心态、情绪的调适方法,改善学习方法,能够在升学方面做出合适的决定。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的心理问题从大类上分为障碍性问题和发展性问题。障碍性问题在学生中极少出现;发展性问题是伴随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和交际范围扩大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不适应。

  学生的心理问题多表现在人际关系、学习动机和自我认识等方面,如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异性关系紧张;学习上出现焦虑、紧张、厌学情绪;自我感觉、体验和评价失当等。

  学生的心理问题具体表现为:

  1、 学生由于学习适应不良而产生的苦恼

  学生经历着许多变化,如环境、学习活动、人际交往以及角色的转化等变化,有了变化就要适应而学习适应不良是困扰学生的主要问题。

  2、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这种不良情绪大致有以下情况:对前途和未来过分担忧,自信心下降;出现消极情绪不知如何宣泄,导致自己长时间处于压抑状态,影响学习的效果和人际交往。

  3、与同学交往特别是与异性交往出现的困惑

  4、由于家庭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不良情绪

  四、基本原则

  心理健康教育除了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外,还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发展性原则

  面向全体,通过普遍的活动教育,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有积极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差异性原则

  注意个性教育,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了解和把握不同学生的心理状态。

  (三)主动性原则

  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帮助学习排解厌学、自卑、恐惧、焦虑等消极情绪,真正做到防微杜渐。

  (四)活动性原则

  以活动为主,注重活动过程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活动中、在体验中得到成长与发展。

  (五)尊重与理解原则

  尊重学生的人格、需要和情感,营建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另外还要遵循保密性和助人自助原则。

  五、教学内容

  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 社会适应等方面常识。

  帮助学生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择业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加强自我认识,客观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六、途径和方法

  (一)以心理健康课为载体,采用团队活动、故事、心理剧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个别咨询与辅导

  采用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导,排解困扰。

  (三)发挥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在班级、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四)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指导家长改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5

  根据民办教育的特点和高一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遵循心理健康教育助人自助的原则,通过各种途径开展小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一、教学目标

  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针对高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本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1、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帮助学生适应高中的学习环境、生活。

  2、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现阶段所扮演的角色,提高学生的'自我认同感、自我接纳、自信心等。

  3、引导学生了解沟通的技巧方法,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在合作与竞争中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起至日期、教学内容、教时

  1.9月1日—8日

  适应高中----引导学生顺利地从初过渡到高中,较快适应高中生活。

  9月9日—14日

  认识自己----认识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并能悦纳自己。

  9月27日—29日

  月考

  9月30日—10月7日

  中秋、国庆放假

  10月8日—13日

  相信自己----认识自信的重要性,能运用心理暗示技巧提高自信水平。

  10月14日—27日

  学会感恩----理解父母,感受父母的无私,能宽容和理解身边的人和事,拥有良好的心态。

  10月28日—11月10日

  异性交往----认识青春期身心特点,了解心理健康,把我异性交往的标准。

  11月11日—24日

  换位思考----认识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和如何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他人和自我反思。

  11月25日—12月8日

  合理归因----学会分析事件,探寻解决的方法,形成良好心态。

  12月9日—22日

  情绪调节----认识情绪重要性,掌握情绪调节的方法,能调节自己的负面情绪。

  12月23日—1月5日

  考试心理辅导----正确认识考试,了解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

  1月6日—8日

  合作与竞争----认识合作的重要性,感受竞争与合作中的乐趣。

  1月9日—15日

  期末考试

  三、教学形式

  本课程以体验感受式为主,鼓励学生分享。本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导入—启承—转换—小结。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游戏活动。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设计相应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活跃课堂气氛,导入本堂课的主题。

  2、角色扮演。让学生根据一定的要求,扮演相应的角色,促使学生产生与角色的心理共鸣,进而对自己进行思考。

  3、讨论式。根据活动要求,让学生围绕一个问题在小组中相互交流看法,集思广益,相互学习。

  4、实践操作。结合活动内容,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和训练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

  5、自我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或他人的的故事,与大家共同分享,从而达到情感的升华。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人格,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根据学生成长过程的需要,在学校的全教育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帮助和服务,达到充分发挥学生潜能、促进形成中学生心理健康和个性主动发展的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在活动中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调控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

  二、教学目标

  1、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处理现实生活和适应未来职业所必需的心理品质。

  2、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增强心理保健意识,提高心理保健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创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教学措施

  1、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如录像、投影、挂图、模型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巩固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

  2、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健康知识、卫生常识的宣传,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3、联系实际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同学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4、利用家长学校、个别谈心、父母问卷、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家中的生活学习情况,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

  四、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周:寻找快乐密码

  第三周:计划引领学习

  第五周:心胸可以比海宽

  第七周:在网络的天地里

  第九周:自信的我最美丽

  第十一周:问号伴随学习

  第十三周:沟通小达人

  第十五周:我的时间我作主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7

  一、指导思想:

  “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患,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生理与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心育是各育的基础和中介,在素质教育中处于重要位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发展性、预防性的教育,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同学们健康的心理素质。中小同学们肩负着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重任,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不仅要重视培养青少年思想文化道德素质,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基础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从小培养同学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同学们的潜能,塑造同学们的健康人格,这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未来人才的质量,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二、任务与重点

  1、面向三年级全体同学们,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同学们在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以及学习、择业、交友等方面获得充分发展,以努力提高全体同学们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这是基本任务和工作重点。

  2、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同学们,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对于极少数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同学们,能够及时识别并转送到医学心理诊治部门。

  三、 方式与途径

  1、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要与学校德育和同学们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各处室、各科任老师尤其是政教处、班主任、政治教师,要有加强同学们心理健康教育的明确意识,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校心理咨询辅导的理论与方法,同时也能自觉地使教学与德育活动成为有助于提高同学们心理素质的载体。共青团、同学们会等同学们社团都应该为提高同学们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具体丰富的活动舞台,努力创设文明健康的校园氛围。还应向家长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争取家长和生区的配合,共同关心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2、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普及心理科学常识,帮助同学们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同学们的人格水平。除了在政治课、体育卫生保健课中已安排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外,还要通过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健康教育图片展、健康教育影片等对同学们进行教育,还可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上进行宣传,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同学们的健康成长。

  3、开设简易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咨询与辅导是配合心理教育,达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目标的重要途径。

  四、教学内容分析:

  按“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这个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从生活心理辅导、学习心理辅导和人格心理辅导三个方面安排内容。通过故事和事例让同学们感受学习,为提高同学们心理素质提供良好的教育。

  五、教学目标:

  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中,让同学们对各门学科产生兴趣,热爱学习。培养同学们养成收拾东西,摆放好书桌的好习惯。培养同学们团结友爱,帮助别人的良好品格。教育同学们遇到困难不要怕,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教育同学们为他人着想,懂得关心他人。教育同学们专心做作业,作业做得快又好。让同学们知道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努力克服缺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培养同学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同学们遇到不愉快的事,学习冷静思考。巩固同学们各方面常识的理解,让同学们可以进行自我检测。开发同学们的心理潜能,塑造同学们的健康人格,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未来人才的质量。

  六、具体教学工作安排:

  每周一节课

  七、对本学期的期望

  希望通过本学期的教学,提高同学们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培养同学们友爱同学,热心帮助别人,不怕困难,努力克服困难的品质,培养同学们健康的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8

  在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推进教育改革,努力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初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在认真领会《意见》精神的同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20xx-2019年心理健康教育计划纲要。

  一、任务与重点

  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预防性与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在自我认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以及学习、择业、交友等方面获得充分发展,以努力提初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和人格水平。这是基本任务和工作重点。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二、方式与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要与学校德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紧密结合。各处室、各科任老师尤其是教导处、生管组、班主任、政治教师,要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明确意识,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学校心理咨询辅导的理论与方法,同时也能自觉地使教学与德育活动成为有助于提初学生心理素质的载体。共青团、少先队、少年团校、学生干校等学生社团都应该为提初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具体丰富的活动舞台,努力创设文明健康的校园氛围。还应向家长和生区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争取家长和生区的配合,共同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普及心理科学常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初学生的人格水平。除了在政治课、体育卫生保健课中已安排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外,还要通过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健康教育图片展、健康教育影片等对学生进行教育,还可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上进行宣传,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

  2、开设简易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咨询与辅导是配合心理教育,达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整体目标的重要途径。目前,已有二位老师参加了无锡市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班学习并顺利结业,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还将聘请校外心理辅导教师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辅导,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三、具体年级目标:

  1、初一年级目标:

  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富有责任感和进取心,形成良好的自我认识能力。

  (1)驾驭中学的学习生活(学习方法)

  (2)众人拾柴火焰初(自我价值)

  (3)做一个快乐的人(乐观开朗的心态)

  (4)我是谁(自我认识)

  (5)兴趣温度计(兴趣培养法)

  (6)如何诊断行为习惯(自我测量)

  (7)自我改变有妙法(行为矫正)

  (8) 筑起防范恶习的城墙(杜绝对烟、酒、毒、赌的好奇心)

  (9)当不幸降临的时候(心理承受方法)

  2、初二年级目标:

  掌握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卫生常识,适应自我身心变化,能够大方得体地与同学、异性和长辈交往,勤奋精神和刻苦毅力逐渐培养。

  (1)镜中的我(悦纳生理变化)

  (2)青春的快乐与烦恼(认识青春期心理)

  (3)交往心态PAC(人际交往)

  (4)学会说“不”,学会自我保护(抵御能力)

  (5)不下苦功何有乐(意志培养)

  (6)开发大脑有诀窍----发散性思维和突破定势(思维方法)

  (7)职业大舞台(择业意识)

  3、初三年级目标:

  形成锲而不舍的个性特征,掌握自我心态、情绪的调适方法,改善学习方法,能够在升学就业方面作出合适的决定。内容(耐挫):

  (1)人生发展的六个阶段(心理发展知识)

  (2)人生百味(人生价值取向)

  (3)成功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意志力)

  (4)成功者的个性物质(榜样启示)

  (5)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择业指导)

  (6)保持考前最佳状态(情绪与作息调适及处理压力技巧)

  (7)告别母校,迎接挑战(情感与进取)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9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定》和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继续认真开展小型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指导,帮助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的初步知识,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21世纪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针对当前我国小学生存在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弱点,进一步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韧不拔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成功起着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学会调整自己和老师的关系,制定有效符合自己的学习目标。通过正确认识自己,培养良好的性格,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三、教学措施

  1、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如录像、投影、挂图、模型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巩固教学效果,促进健康心理状态的培养。

  2、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健康的学习环境。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使学生产生良好心态,培养良好心理状态。

  3、联系实际结合教案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同学们提高学习适应能力,用良好的心态积极学习。

  四、本学期教学工作安排

  通过我对班级情况的了解和对教材内容的熟悉,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工作做以下安排。

  1、培养学生热爱学习、敢于尝试的好习惯。与同学友好相处,做到宽以待人。

  2、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

  3、积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5、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热爱学习的兴趣。

  6、经常带领学生参加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大胆创新,勇于竞争的实践能力。

  总之,在本学期教学中,要以以上的总体计划来完成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人才。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一年级学生刚从学前班升上来,面临的最紧要的问题是新生的入学适应性问题。除了最基本的生理适应,对一年级新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心理适应。幼儿园与小学教学方式、管理方式的不同,新环境的陌生、人际交往的困惑以及学习的压力等等都会给孩子们带来很多的困扰,使得一年级学生出现各种适应性问题。因此,本学期健康教育课的`重点除了给孩子们进行必要的生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更重要的是对孩子们进行入学适应性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教材分析

  按"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这个小学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从生活心理辅导、学习心理辅导和人格心理辅导三个方面安排内容。通过故事和事例让学生感受学习,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提供良好的教育。

  三、教学目标

  1、让每位学生拥有健康身心,情绪愉快,知道快乐益于身心健康。

  2、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卫生知识、健康教育课,加强对学生的疾病防治及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形成尊重生命、爱惜健康的态度,进而尊重关怀他人的生命与健康,为学生的终身幸福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4、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简朴的生活习惯,不奢华、不浪费,以简单为快乐。

  5、强化儿童我是小学生了的意识,培养学生有礼貌、守纪律、讲卫生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是教育学生遵守学校常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心,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喜欢在大自然中活动。

  2、难点是让每一位学生都健康快乐地成长,并有爱心,能互相帮助,不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中都是快乐的小天使。

  五、方法措施

  1、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突出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

  2、培养学生自觉参与课间活动,保持充沛的精力,上好每节课。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3、教学时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挂图、模型、表演等激发学生兴趣,巩固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

  4、联系学生实际,对学生进行心里健康教育,教育学生团结协助,尊敬师长,让学生热爱体育,热爱生活。

  5、课堂教学形式非常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6、学习活动中,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六、课时安排

  全册共有16节课大约每两周上两个内容。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11

  以教育部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重要文件为指导,结合我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工作目标:

  1、人人重视心育,三维立体心育;

  2、探索心育途径,多维开展心育;

  3、点面结合辅导,针对进行心育;

  4、用好各个阵地,多方宣传心育。

  具体措施:

  一、人人重视心育、三维立体心育

  1、专家都是心理健康引领者者

  心理健康的教育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苏州市未成年人健康指导中心和苏州市网上家长学校、太仓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太仓市网上家长学校林老师团队等公益机构都有免费的心理咨询,这些专家都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引领者。

  2、教师都是心理健康教育者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心理健康教师一个人的事,是所有学校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学校应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学校里的每一个教师都是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者。

  3、家长都是心理健康守护者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让每一位家长都成为学生想心理健康的守护者。

  二、探索心育途径,多维开展心育

  1、专课专上、心理健康有的放矢

  班主任每两周一次(双周)班会课根据班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或近期学生所呈现的心理健康共性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副班主任双周周四晨会为专项健康教育,按照《健康教育》读本和《中小学专题教育教师用书》上的心理健康教育章节内容制定计划并开展常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重视心理健康的意识。

  2、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润心无声

  不管是哪个学科的教学都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任课老师留心发掘这些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把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在各个学科教学活动中。同时,各个任课教师也要注重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人格魅力,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3、活动浸润、心理健康潜移默化

  老师要善于利用学校的活动中,班级的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机会,教育学生学会自信的展示自己、真诚的欣赏他人;学会友善的与他人交流,高效的与他人合作……在各个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点面结合辅导,针对进行心育

  1、团体辅导:共性心理健康问题

  班主任老师:利用双周的班会课课,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

  心理健康老师:心理健康教师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共性问题,每月开展一节心理健康课团体辅导课,帮助学生健康阳关心态。

  2、个别辅导:个人心理健康问题

  班主任老师:对于班中出现心理波动的.学生及时进行一对一疏导与个案追踪,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并在班主任工作手册上记录辅导过程。

  心理健康教师:每周做好两个小时的“心语心愿吧”值班工作,值班时间为中午为12:00—13:40,下午16:00—17:00。心理健康老师要准时到岗,不早退,主动热情地帮助前来咨询的学生答疑解惑并做好记录。

  3、个案追踪:复杂心理健康问题

  对于班主反应的心理健康存在较严重问题,班主任无法疏导的复杂问题学生,心理健康老师要进行心理健康辅导的个案跟进工作,每周至少一次辅导并做记录。

  四、用好各个阵地,多方宣传心育

  心理宣传栏、各班板报、红领巾广播等地方是我校学生熟悉的宣传阵地,本学期将充分利用心理宣传栏、各班板报的阵地宣传心理知识。同时还将在红领巾广播进行心理知识讲座,对个别案例进行解析,对一些常识性的问题进行解答,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随时保持正常的心态。

  本着“成长比成绩重要,成人比成才重要”的理念,科实小全体教育工作者全心投入,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利用一切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孩子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是我们为之努力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12

  一、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经过了两年的学习生活,已经适应了新的环境,在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以下特点:

  1、思维特点:

  学生正对生活的世界形成一个初步的看法,他们擅长于识别物体的特点、判断物体之间的相同和不同点,能很快并很容易地掌握任何一个物体所固有的特征。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过渡的时期,能进行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性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是非观念;想象能力也由模仿性和再现性向创造性的想象过渡;集体主义感情在教育、引导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加强,良好的道德品质正在形成,但极不稳固。总体来说,这个时候的孩子,意志还很薄弱,自觉性、主动性、持久性都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往往产生动摇。尤其加上现在的物质条件比较丰裕,孩子的吃苦精神也相对较为薄弱了。

  2、语言表达特点:

  学生乐于向其他人交流自己已经做过的事情,这是在探究课上鼓励学生有条理地表达和培养科学、文明的用语习惯的积极因素。

  3、社会交往和与人合作特点:

  学生一是易受同伴的影响,一是以个人为中心。

  4、自我意识特点:

  学生自我意识逐渐发展,逐渐学会道德原则的评价标准,评价能力开始发展起来,往往是提出自己的见解,但不善于全面地评价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二、总的教学要求:

  1、能正确的认识自我,愉快的接纳自己。

  2、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培养一些学习的策略。

  3、通过系统的人际交往心理和技能训练,学会尊重、赞美、初步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学会与同学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4、通过激发学生广泛的情趣和引导学生自觉锻炼健康的`体魄,让学生与家人能够高质量地生活,享受生活带来的无限乐趣。

  三、具体措施: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课程以学生的活动体验为主,老师作为启发者,营造宽松、真诚、民主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有话想说,想说就说,敢于真实地表达自己心中所想。师生之间诚恳平等的交流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从每双周一次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入手,具体来说:

  1、在课堂教学中,以活动课为主题化理论,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施加影响。

  2、小品表演法、设境讲解法、故事启迪法、团体游戏法、动画演示法等,同时注意结合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直观。

  3、对少数有心理困惑或者障碍的学生,进行有效的个别咨询或团体辅导,让他们能尽快摆脱困惑,健康快乐成才。

  3、发挥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在班级、团队、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指导家长改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13

  一、指导思想

  小学阶段是孩子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帮助孩子提高心理素质,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为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了小学中年级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从心理发展过程来看,从三年级开始,学生从儿童期转入少年期。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表现是学生的学习任务与活动范围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比低年级有了显著的变化,学习活动的游戏性特征减少,学习过程的组织性、认知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更强,对学生进行的科学教育一般从三年级开始。

  一方面身体的发育、学习与生活的变化使三年级学生的心理有了迅速的发展,他们有了一些合理性的独立思考了,有一些自己的主见了,能够参与大人的谈话,而不像以前那样随意插入大人的谈话。初生牛犊不怕虎,敢尝试去做一切事情,不像以前那么听从权威。这些现象表明了三年级学生知识经验的扩大和认知能力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三年级学生又表现出行事理性不足的特点。在这一时期,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分化,学生对于不同学科的学习动机出现了差别,学科偏爱开始出现。学生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得到发展,情绪表现的方式和强度与低年级学生相比,其适宜性更高,一般较少出现忽哭忽笑的现象。进入少年期后,随着交往能力的提高,学生之中开始出现关系较好的、比较稳定的好朋友。

  三、教学目标

  1、锻炼有意识记的能力,增进记忆品质;

  2、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勤于思考,不甘落后;

  3、有集体荣誉感,并掌握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4、自觉地控制和改变不良行为习惯,初步学会休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四、教学重点

  1、通过面向全体普及各种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自测、自控、自我调节、正确认识自己。

  2、加强针对性训练,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3、在集体中体验人际交往的乐趣,在学习中品尝解决难题的快乐,在活动中学会调节情绪。

  4、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及表现自我的欲望与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胜利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迈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训练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六、教学进度

周次





课时



2



长大的梦想



1



4



学习的乐趣



1



6



做个受欢迎的人



1



8



当我独自一人



1



10



受了委屈怎么办



1



12



上课听讲的诀窍



1



14



学会尊重



1



16



批评不可怕



1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14

  一、指导思想

  《成长教育》就是为了使同学们都能健康地成长而精心编写的。通过《成长教育》,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安全教育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共有学生35 人,由于他们是农村孩子,模仿力强,接受新事物快,而且他们的`性格、世界观正处于可塑性阶段。因而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行为规范,心理健康,安全自救,生命历程的教育是至关重要。

  三、教材分析

  本册地方课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的书,内容分为五个单元。第一单元是面对灾难,帮助学生掌握应对灾难的自护、自救技能,了解防疫的知识,学会灾难带给我们的丧失;第二单元是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第三单元是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第四单元是安全自救,帮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第五单元是珍爱生命,帮助学生掌握保护自身健康的技能,了解生命的珍贵,从而珍爱生命。每课中又设计了四个基本栏目:七彩虹、辨辨说说、指南针和成长脚步。使学生在通过感受和体验,实现心理和行为的转变和改善。

  四、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帮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

  4、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珍贵,从而珍爱生命。

  五、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应是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强调从活动中学习。

  2、重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在探索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感知周围是的特征,让探究成为地方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

  3、主要进行直观形象的教学,运用挂图、实物、多媒体等组织教学,运用观察、信息搜索、讨论、调查、社区活动等形式,充实教学过程。

  4、让学生与社区、家庭建立联系,采用“问问别人”的方式,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15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含义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落实“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同时,切实有效地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也就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和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共同的紧迫任务。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说到底就就是要促进小学生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就是孤立进行的,而就是服从于小学生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即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以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数以亿万计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要促使小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2)要维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亦即减少和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3)要增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即根据小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其人格即个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讲授法,即通过课堂教学、辅导答疑和学科渗透等形式,以小学生喜闻乐见、便于接受的方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2)认识指导法,旨在提高小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程度和水平,如指导阅读、举办故事会、参观访问、课堂讨论、自我表述和自我评价等;

  (3)活动体验法,即通过亲身参与,加深体验,以丰富和发展小学生良好的情绪和情感,如做游戏、示范表演、实地观察、写作文、谈感想、绘画、演讲等;

  (4)行为改变法,即在引导小学生在认识上分清良好行为和不良行为基础上,鼓励良好行为,改变不良行为,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行为训练、行为塑造、榜样示范和游戏性的奖励和惩罚,以达到良好行为养成和强化之目的;

  (5)自我调控法,即通过引导小学生自我教育来提高小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以利于增进心理健康,如鼓励和要求小学生写日记、周记和小结,适当组织展览,谈收获、体会、感受等。

  四、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

  1、智能训练,即帮助学生对智力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并针对智力的不同成分,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而设计不同的训练活动等;

  2、学习心理指导,即帮助学生对学习活动的本质建立科学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等;

  3、情感教育,即教会学生把握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学会有效控制、调节和合理宣泄自己的消极情感,体察与理解别人的情绪情感,并进行相关技巧的训练;

  4、人际关系指导,即围绕亲子、师生、同伴三大人际关系,知道学生正确认识各类关系的本质,并学会处理人际互动中各种问题的技巧与原则,包括解决冲突、合作与竞争、学会拒绝,以及尊重、支持等交往原则;

  5、健全人格的培养,即关于个体面队社会生存压力应具备的健康人格品质,如独立性、进取心、耐挫能力等。

  五、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

  全册共有20节课大约每两周上两个内容。

  本学期与女生开展有关青春期健康的座谈会。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1-15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8-30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总结01-26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总结11-03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案12-04

心理健康学期教学计划07-05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5篇02-08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5篇)02-10

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总结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