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教学反思

时间:2022-11-04 18:22:26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猫》教学反思合集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猫》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猫》教学反思合集15篇

《猫》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会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折”;理解19个新词语的意思,能用“逐步”“无忧无虑”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

  2.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二、过程和方法:

  1、品词品句,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2、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

  运用摘录法概括两段课文的段落大意,整体感悟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猫难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并给课文分段,研读第二大段。

  教学流程

  —、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1、板书:猫。知道猫吗?熟悉猫吗?请熟悉的同学来能说说你印象中的猫?

  2、指名说。

  (1)如果学生能说得比较细致,就及时予以鼓励:你真会观察!已经学会了和大作家老舍先生一样去仔细地观察事物了。

  (2)如果说的只是粗线条的:你们所说的猫如果要老师画出来的话,我就画不出来了,因为你们没有把猫的形象说具体、细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是怎么样的。

  3、介绍老舍。可让学生先说,教师补充。(板书:老舍)

  老舍原名舒庆春(板书),又叫舒舍予,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语言大师”(板书),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等。他除了写作,生平还有两大最突出的爱好,一是养猫,二是养花。《养花》我们也会在六年级的时候学到。让我们先在《猫》这篇课文的字里行间去感受老舍的语言魅力,去体会他的情感世界。

  二、初读课文,理解文意:

  1、请同学打开课本,自学课文:

  a、充分的`读(板书),一遍不过瘾就读两遍(有读不通或者印象深刻的句子多读几遍)

  b、放声朗读后再默读,边读边看看有哪些生字要引起注意,哪些词语无法搞懂,划出来自己联系上下文或者运用工具书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做上记号

  2、检查自学:

  ⑴.字词

  在生字方面有特别想提醒同学们的或者还有哪些词语无法解决但是要特别想知道的,现在提出来。

  ⑵指名通读课文,检查读通读正确的情况,及时反馈。

  听的同学听仔细,哪里读错了,还要再想想课文写了什么?

  3、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哪两种猫?(板书:大猫小猫)

  来做做有意思的填空题:谁能在括号中加一个数量词,说说课文写了几只大猫、几只小猫?并找出理由。

  (一只)大猫,填“一只”的理由是什么?(它)是的,作者就是通过仔细观察家中的一只大猫生动地写出了猫的性格。(一群)小猫:这么填的理由是什么?(它们)想一想,我们在“一只”前可以填一个什么词来说明大猫的性格特征。(古怪的)那在“一群小猫”前呢?(可爱的)

  齐读:(古怪的)(一只)大猫(可爱的)(一群)小猫,下面,我们就要用这些词语帮助我们做3件事。

  A、第一件事是要它帮助我们给课文分段,你认为可怎么分?

  生交流,作“||”记号。

  B、第二件事是要它帮助我们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讲了什么?讲了一只大猫很古怪。请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划出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齐读。

  这一句在第一段中是什么句?根据这句话,你怎么概括段意?(直接摘录)

  第二段又讲了什么?(——小猫可爱)你能在课文中找出相同意思的一句话来概括吗?——也划出总起句,说一遍段意。

  C、好,下面我们来完成第三件事:你能根据这些词语或者划出来的两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生个别练说——生自己站起来自由说)

  你更喜欢哪种猫?

  三、研读第二段(小猫)

  1、研读总起句:满月的小猫更可爱。

  反复读这一句,说说读懂了什么?(抓住“更”字)说明大猫也很可爱,但是小猫更可爱,这句话还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反复读读这段,想想你是怎么体会到这一点的?

  3、交流

  (1)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真是贪玩,因为淘气而可爱)

  (2)一根鸡毛,一个线团……耍个没完没了。(顽皮玩得时间长,不知疲倦)

  (3)……跌倒马上起来,再跑再跌。(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玩得尽兴

  (4)……撞疼了也不哭。(勇敢)

  (5)……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无处不玩,这么小的猫还懂得找地方玩,真可爱)

  (6)它们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枝折花落。(最可爱的你认为是哪两个词语?)

  4、指导朗读

  讲得都不错,不知道能不能有感情的读出来,使我们在你的朗读中体会到小猫的可爱。先练读。

  你有把握读哪一句就读哪一句,读出小猫的可爱。

  怎么才能读好?交流心得。(读的时候眼前重现小猫玩的情景边读边想象)

  你从字里行间还体会到什么?(老舍对小猫的爱)哪里体会到?

  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们,它们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加个关联词)

  是呀满月的小猫在老舍的眼里就像一群孩子,他们淘气、天真、生气勃勃,实在太可爱了。哪里舍得责打它们。即使弄坏了老舍心爱的花草。

  再带着对小猫的喜爱之情读读。

  现在你能体会到老舍的语言魅力了吧,确实,带给读者很大的精神享受。

  5、据你观察,小猫还有哪些可爱之处?老舍没有写到的

  6、小结

  为什么说不好,有的说不出来?那老舍为什么写得这样棒?(用心观察,投入感情)

  四、延伸作业

  1、你也投入自己对小猫的喜爱之情,用心去观察,写写那可爱的小猫,可以接着老舍的文章再写,也可以另外写一个片断,到时候我们比比谁写得更棒!

  2、阅读老舍先生的其它文章,感受语言大师的语言魅力!

  《猫》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遵循这个原则,这节课我在设计上进行一些的尝试。课上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完《猫》这一课后,我的最大感受是感动,我为课堂上学生的那份热情而感动。除感动之外,还反思了一下这节课的得与失。

  得:

  1.在教学中力求体现民主性,平等性,创设了轻松愉快,民主平等的氛围,教师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2.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如让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语,在读书、思考、问题讨论等多项生生合作完成的学习活动中,教师真正地站在了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位置。

  3、挖掘文章的人文性,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

  失:

  1.对课文的深度和广度挖掘的不够。

  2.导入介绍作者时时间花费过多。

  3.没有关注到全体学生,有一部分学生一直没发言,只是当听众、观众。

  4.有的提问设计不够具体,没能把话递到学生嘴边儿。

  5.课上学生读书不够。学生读书不充分,讨论问题、理解问题费时费力。

  这节课后我的感想也很多,课程改革中的学生在变,教师更要变,新的课程需要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加强文化修养,除了本专业扎实的知识外更要有多方面的才能,不但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敏捷的思维,较强的应变能力,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因势利导,使其燃烧发光,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地思考我们的教学,如何在教学中增强学生主动探求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这上课,我认识到课前备课固然重要,课后备课(回头看)更利于教师的教后反思,及时反馈教学实践的信息,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养成思考的习惯,从反思中感悟,实践中出真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尽管我一直在努力,但仍然留下很多遗憾,要是再有机会教同样的内容,我想我的“教案”会重新改写。

《猫》教学反思2

  今天我在红太阳小学借班上了《我是猫》这篇课文。《我是猫》是语文S版小学五年级第六单元“名著之旅”的一篇精读课文,是日本夏目漱石的名著,全书共十一节,本课节选自第二节。作者以幽默而辛辣的笔触,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一只小猫偷吃年糕并发现了三条真理的过程。教学中,我体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学习方法的贯穿。陶行知先生曾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我引导学生品读、理解课文的同时,更注重学习方法的贯穿。如:通过学习猫发现的第一条真理后小结学习方法,体会第二、三条真理时,让学生按照学法,有步骤地进行学习。整个过程由扶到放,由易到难,慢慢过渡,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努力不断增强。

  2、注重教学语言的抑扬顿挫,评价语言具有针对性、激励性和导向性。比如,当学生没有读出焦急的语气时,我引读“越??越??”的句子;当学生表演完时,我给予肯定,给予奖励,也鼓励同学们提出自己的建议,以评促演。从而营造了一种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主动参与,乐于展示自己。

  3、注重说话训练的渗透。课堂中设计的说话训练是一个亮点,老师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训练。孩子像花儿一样在课堂上绽放,语言生动活泼,富有个性。

  4、注重大语文思想的渗透。课外拓展延伸时,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语文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把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真正使学生终生受益。

  当然,一堂课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本课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1、学生对文本的体会感悟不够深入,仅停留在这只猫让人好笑的层面,对深层的寓意体会不到位。

  2、要加强朗读的指导,使学生的朗读达到预期的`目标。如,齐读时,抓重点语句读,学习王崧舟老师用语言进行铺垫渲染,通过朗读的复沓一步一步加深读的深度,读出语文味,也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猫的心情。

  3、写作技巧的总结应自然无痕,随机渗透。思想是盐,要把它放进汤里,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吸收。所以不必在结课时刻意总结写作方法,应在讲解相应段落时渗透其中,如水过无痕、潜移默化。

  小学语文教学究竟该走向何方?全国小语专家崔峦老师给我们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简单不是“粗糙”,不是“简单化”,它追求的是语文的最高境界——真实、扎实、朴实。让我们记住崔老师的话,以此共勉。

《猫》教学反思3

  在我的音乐课堂上运用童话故事中创设情景,使学生更投入歌曲演绎。通过实际教学,我发现,教材中的歌曲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喜欢唱的,有些和学生实际背景不符合的歌曲,教师无论用多大的`劲,学生都不能很好的表现。在音乐课堂中融入童话故事的形式。 《猫虎歌》是一首民歌风的创作歌曲,44拍、五声羽调式、一段题结构。歌曲是两段歌词的分节歌,幽默诙谐,很有童趣。歌词的背景来自一则民间传说故事。在歌里,猫摇头摆尾的装师傅,骗老虎,说狮子、豹子都是猫,让老虎俯首称臣。开始的两乐句用前倚音生动形象的刻画出了猫儿狡黠的神态和腔调。第三乐句采用了重复的节奏,吻合了歌词叙述的语气,似说似唱,俨然是一副师傅的形象在教诲老虎。最后一乐句旋律出现了全曲最高音,表现了猫骗得老虎后得意的样子。歌曲有民歌浓重的说唱风,很适合学生边唱边表演,尤其适合男孩子们表演。

  本课的设计,我揣摩学生的心理以故事为主线,但在开头我有些拖,入题不太明确,今后在导课时应注意!但本课在音乐课时效性方面,我充分做到把知识砸实,讲清楚讲到位,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得!在今后工作中我会更加努力专研,更好的做到背学生背教材!

《猫》教学反思4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简短,但写出了猫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在教学中我注重对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一、以“读”为主,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积累。在学生自读课文后,说说老舍家的猫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意在引导学生把课文分为两大部分,即“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小猫可爱”。重视感情朗读。感情朗读,能使得书面语言不仅能形成立体形象,而且能转化为表情达意的有声语,使文章的内在情趣和学生的自身情趣相得益彰。课堂上我努力用多种形式的读来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个人读、齐读、比赛读,大声读、默读、快速读等,学生们通过朗读揣摩,从老舍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中体会到了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最后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情感升华,感悟作者语言的魅力。

  二、抓住关键词句仔细推敲、品析。在学习猫性格古怪一段时,我抓住了“闭息凝视”这个词,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理解词语的意思。再通过查字典,知道是专注的盯着一个地方看,让学生明白,猫为了等老鼠的出现,怕自己的'呼吸声吓跑了老鼠,所以有意识的抑住自己的呼吸,眼睛专注的看着老鼠洞,生怕老鼠跑了,让学生说,从这个词里你读出了什么?学生说,在这个词里读出了猫的尽职。理解了词语意思后,我让学生也进行屏息凝视并说体会。经过理解和自身体验,学生明白了从“闭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这句话里看出,猫真的是非常尽职,难怪老舍那么喜爱它。

  教学本课时,我注意了让学生自主参与,学生的潜能得到一定的发掘,课堂因此而充满了生命活力。但是有些学生读还只能停留通顺上面,对文章的悟及积累还有所不够。

《猫》教学反思5

  教学目标:

  1、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跌倒、开辟、枝折花落”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并表达出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本课抓住猫的性格特点有层次地叙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猫性格古怪的特点及它的活泼可爱。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前谈话)

  哪些同学家里养过猫?你们仔细观察过猫吗?猫给你们什么印象?有一位很有名的作家,叫老舍,他非常喜欢猫,还特地为猫写了一篇文章呢。在这篇文章里,老舍先生把猫写活了,这篇文章就叫《猫》。

  [板书课题:猫]

  我也喜欢猫,给大家带来了几张猫的图片,请大家欣赏一下,看这些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教师出示图片,学生自主讨论)

  二、作者简介

  老舍:中国现代小说家、文学家、戏剧家,其作品多取材于下层居民的生活,讲究情节的波澜起伏,善于运用精确流畅的北京口语。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等。剧本《龙须沟》、《茶馆》等。文学成就是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三、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学生自主识字,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

  性(xìnɡ)格(ɡé)凭借(pínɡ)贪心(tān)职位(zhí)稿纸(ɡǎo) 梅花(méi)跌倒(diē)开辟(pì)撞击(zhuànɡ)毒蛇(shé)

  古怪

  无忧无虑

  温柔可亲

  变化多端

  生气勃勃 (2)理解词义。

  尽职: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开辟:打开通道,开拓、发展。本课指小猫扩大活动范围,找到了玩耍的好地方。

  变化多端:变化多样。表现猫的叫声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富有变化。

  生机勃勃:充满生机与活力。文中表现猫的天真可爱、淘气顽皮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四、认知贯通

  1、读了课文,说说这是一只怎样的猫?:既性格古怪又淘气可爱。

  2、结构梳理。全文共分成两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猫的性格古怪。 第二段(第4自然段):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3、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猫的“贪玩”的? 明确:一天一夜、任凭……也……

  4、猫的尽职又表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闭息凝视、非……不可

  5、为什么从“闭息凝视”、“非……不可”这些词句中可以看出猫是“尽职”的?

  明确:从“闭息凝视”可以看出猫捕捉老鼠时的专注的精神;从“非……不可”可以看出猫等不到老鼠决不罢休的决心。

  6、课文在写猫的“老实”与“贪玩”之间,“贪玩”与“尽职”之间是用一个什么词连起来的?有何作用?

  明确:连接“老实”“贪玩”和“尽职”这三个内容的词是“可是”,“可是”这个词在文中的作用:意思上是起转折作用,语句上是起连贯作用。

  默读课文,思考:猫的“老实”“贪玩”“尽职”的性格与“古怪”有什么关系?

  讨论后明确:“老实”与“贪玩”是一对矛盾,“贪玩”与“尽职”也是一对矛盾,而这些矛盾性格都集中在猫的身上。因此,猫的性格是古怪的。

  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并讨论:猫高兴时给人的感觉是什么? 明确:温柔可亲。

  这里的“几朵小梅花”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将脚印比作小梅花?这个比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对猫的叫唤用了“丰富多腔”、“变化多端”来形容,可以看出什么?

  明确:作者把猫的脚印比作“小梅花”,把猫的叫声说成“丰富多腔”、“变化多端”,可见作者是多么喜爱猫。

  思考:课文又是怎样写猫不高兴时的表现的? [板书:无论……也]

  明确:课文用一句“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表现猫的不高兴。 默读第3自然段,想想猫的古怪性格还表现在什么地方? 明确:“胆小”与“勇猛”。 哪些词语反映了猫性格古怪的表现? 明确:藏起来、不要说……就是……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主要写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作者写大猫古怪、小猫淘气是讨厌它们吗?为什么?

  明确:不是讨厌,而是十分喜爱。

  这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是:读懂课文是怎样写猫的可爱,理解“满月的小猫更可爱”,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二、巩固提升

  1、体会大猫之可爱。

  (1)下面我们要自己来分析理解大猫可爱在哪里。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朗读第一段。

  ①挑你最喜欢、感受最深、最能体现作者喜爱之情的一个句子,画下来。 ②找这句话中的重点词。

  ③理解这些重点词的特别含义,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为了帮助大家讨论,老师先和大家来学习一句话。(出示:“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

  ①我们已完成了第一步,挑出句子。

  ②下面我们完成第二步,找出句子中的'重点词。 明确:“的确”、“乖”。

  ③第三步,想这些重点词的特别含义:乖是什么意思? 明确:联系上下文理解为老实、听话。 我们什么时候用“乖”?

  明确:当对象是小孩子的时候。老舍把猫写成了小孩子,对猫多亲昵啊! 那再加上“的确”呢?

  明确:更加深了对猫的喜爱之情。

  所以第三步“乖”和“的确”这两个重点词的特别含义是什么?学生连起来说一遍?

  ④初步体会。这一句虽然不长,用词不多,但深刻地写出了大猫的可爱,强烈地表现出作者的喜爱之情。

  谁能把刚才我们四步学习过程具体地说一遍?

  (3)自主学习。同学们按这种方法读课文,选自己最爱读的一句话,细细体会,学习课文。

  2、体会小猫之更可爱。

  (1)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是怎么连接的?哪一个词最重要?为什么? 明确:“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这一句承上启下,“更”这个词是把小猫与成年猫的性格相比,说明成年猫可爱而小猫格外可爱。表现了作者爱猫,更爱小猫的感情。

  (2)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围绕小猫的“可爱”具体写了哪些内容?画出重点词句。

  讨论后明确:围绕小猫的“可爱”,主要写了“小猫玩鸡毛、线团”、“摔跤”、“打秋千”。重点词句:“耍个没完没了”、“再跑再跌”、“撞痛了也不哭”、“摔跤”、“打秋千”。

  (3)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

  明确:作者喜爱小猫,表现在“绝不会责打它”等词语上。因为作者从小猫的淘气可爱中看出它们的“生气勃勃”。结合课文理解“生气勃勃”。

  (4)是啊,满月的小猫是多么的淘气调皮、生气勃勃、天真可爱,所以更可爱,令人更喜欢。请同学们拿起课本自由读第二段,读出你更喜欢小猫的感受来。

  3、同学们,我们用自己的努力,读懂了大猫古怪得可爱,小猫淘气得更可爱。在老舍爷爷笔下,猫是多么活泼可爱啊!祖国的的语言文字是多么优美迷人啊!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拿起笔来写一写?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写一段描写小动物的话。

  提示:要想写好小动物,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对小动物充满喜爱之情。

  (2)要细致观察小动物,并能恰当想象。

  (3)要能找出小动物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进行描写。

  三、句段解读

  1、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明确:这句话是前三个自然段的中心句,是对猫的性格的集中概括。作者具体叙述了“古怪”的三个方面:一是有时特别老实,有时又特别贪玩,有时又非常尽职;二是高兴时极其温柔,不高兴时又极其冷漠;三是有时无比勇敢,有时又无比胆小。这样极端矛盾的表现集中在一只猫的身上,只能称其古怪。课文中还有“说它……吧,可是……”的句式,以及“任凭谁”、“的确”、“非……不可”、“比谁都”、“无论谁”、“什么都”等一些表明极端说法的词语,也体现出猫“实在有些古怪”的性格特点。这句话明贬实褒,表现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2、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明确:这句话用“任凭……也……”这组关联词语,突出了猫的极其贪玩,一玩起来就要玩个痛痛快快。

  3、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明确:课文通过写猫工作时认真负责,可以一连几个小时有意地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下定决心地等,来突出它是多么尽职;“非……不可”,写出了猫等老鼠时的决心与耐心,突出地表现了猫的尽职尽责。

  4、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明确:一个“蹭”字表现出了猫和人之间深厚的感情,猫的动作温柔可亲,似乎是一个孩子在向大人撒娇。本来,踩脏稿纸是让人气恼的事,作者却赋予了它美的形象——梅花,可见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5、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明确:“什么都怕”说明猫的胆子小,“总喜欢藏起来”说明它怕惹事。用“可是”作转折,讲它十分勇猛,连人见了也怕的蛇,都敢斗一斗。这些互相矛盾的行为,也正是猫古怪性格的表现。

  6、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明确:作者喜欢的花被小猫“折磨”得“枝折花落”,可作者却还说小猫“生气勃勃,天真可爱”,由此可看出作者对小猫有多么喜爱了。

  四、课堂小结

  这只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有时很乖,有时又很贪玩,有时又很尽职,而满月时的小猫更可爱。课后希望同学们能去读读其他作者笔下的猫,更全面地认识猫这一常见的小动物。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开始,因为学生们对猫很熟悉,绝大多数都见过,我先以问题导入,在教学中唤起了学生的生活体验。然后我让学生先自学课文,让他们对课文先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在此基础上,我分两课时重点讲解并练习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作者风趣亲切、通俗流畅的语言,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猫的特点,有层次地叙述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运用具体事实表现动物特点的描写方法。

《猫》教学反思6

  《猫》这篇文章非常简短,结构严谨,条理清晰,语言风趣亲切,通俗晓畅,充分表现了猫性情的古怪和淘气,表达了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在学习本课时,我注重对以下方面进行了训练: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在学习猫的性格古怪时,让学生从文中找到描写猫性格古怪特点的关键词语:老实、贪玩、尽职,再把描写这些特点的句子划出来,并反复朗读,进而理解内容。

  2.体会拟人句的作用,体会作者爱猫的感情。如在理解“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时,当猫把老舍先生的稿纸踩印后,他不但不生气,反而当作梅花来欣赏,可见他对猫的喜爱。作者在写刚满月的小猫时,不像在写一只猫,倒像写一个天真烂漫而又可爱的孩子。这些都可以看出作者对猫的喜爱。

  3.注重写法的渗透,如在描写猫的尽职,作者就抓住猫耐心等老鼠这一事例来写的。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回顾一下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先说出它的一两个特点,然后再分别用具体事加以证明。学生评价并帮助修改。很多学生有一点表现不错,他们都能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来写小动物,把它们当人写。从学生的'表达中可以看出对小动物的喜爱。但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还有待加强训练。因此,我布置的课后作业是一个小练笔,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小动物,仔细观察,写出它的特点,强调一定要用具体事例加以表现,写出自己对它的喜爱之情。在结构方面,我要求学生也采用总分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特点。

  从练笔的情况反馈来看,写作的要求基本达到,这也算是一个收获吧。

《猫》教学反思7

  5月18号,县教研室来我校视导听课,能得到张校长指点,心中甚感荣幸。我执教的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十六课《猫》。

  《猫》是郑振铎先生的名篇,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意境深远、含蓄、沉郁,文笔朴素精美,感情深沉真挚,有很高的人文价值。但文章篇幅较长,有34个自然段,四千多字,要想在45分钟内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品味文章深情,并且达到超越作品进行感悟的教学目的,的'确有一定的难度。我在反复阅读课文之后,决定以“我”养了几只猫,分别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它作为切入点,依据“整体感知”“重点研读”“拓展感悟”三大板块由浅入深,层层推进,进而理解作品,品味感情,感悟人生。

  一、整体感知。课上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朗读。并且思考作者是如何抓住小猫的特点进行语言描述的?划出三只猫不同的特点。以及“我”对于这只小猫有什么样的感情?进行小组交流,讨论。

  二、重点研读。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文章的重点是写第三只猫,因为课文的第三部分才是本文的主旨。通过解答学生在自读时的疑问,和学案上提出的问题,加深了对第三部分的品味。

  三、拓展感悟。通过“我”的教训,延伸到实际生活。让学生以说话的方式(对于————,我想说————。)感悟文章蕴含的人生哲理。对于作品中的“我”,使学生感悟出:不管对人对事一定要弄清事实的真相,不能妄下断语,并且知道要善待身边的小动物,要平等的对待它们,尊重他们,才会避免看到生命之悲等。对于作品中的猫,使学生感悟出:只有不断完善个性,才能避免不幸,以及弱小就要挨欺,只有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才能受到别人的欢迎等。

  一堂课下来,我认为自己还要在如下方面下功夫:

  1、在语言的品析上,不仅要点到,而且要点透。

  2、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并及时准确地作出评价。

  为此,以后还要多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不足之处,恳请老师们多多指教。

《猫》教学反思8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分量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发挥最大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地获取知识,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成败,乃至全面影响本学科学习及终生发展。对今天上的《猫》一课,我有以下思考:

  一、本节课我值得学习的地方

  1、创设了优美的情境。

  “情境教育”之“情境”实质上是认为优化了的环境,是促使儿童能动的活动于其中的环境。这种人为优化的情境,可以做到主体的能动活动与现实环境优化的统一,激发儿童潜能与培养塑造的统一,最终达到素质的全面提高与个性充分发展的统一。我们教材的每一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个情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理解和运用,就是在一个个的情境中进行的。因此,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情境。课堂伊始,课前谈话充分,老师把学生引入了讨论的情境中,学生求知的欲望很强。

  2 、注重在朗读教学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夏老师注重利用通过朗读句子认识生字词语,使学生在情境中理解句子,并能很好的掌握生字词语。

  3 、以读为主,以读促思。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领会课文潜在内涵的重要途径。夏老师在这堂课中创设了多种途径地读,有练读、同桌互读、男女生对比读、指名读等,达到了以读增智、以读悟情、以读代讲的效果。同时又通过学生动人的朗读,教师感人的导语,以情动情,以声传情,营造了浓厚的情感氛围,整堂课的教学,学生始终沉浸在葡萄园中小动物的讨论中,通过朗读使学生领悟课文的寓意,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教育、情感得到熏陶。

  4 、教师的教态自然大方。

  老师在整堂课中始终用微笑和学生亲密接触,使学生在很融洽的学习氛围中上完这节课。而且感情丰富,激情饱满。

  二、值得商榷的地方

  1、教师的评价语不够丰富。

  2、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够。虽然教师激情饱满,但没有走到学生中去。

  《猫》教学反思7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新课标》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这既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有很强的`针对性。儿童语言贫乏,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不断积累语言的过程。头脑里的语言材料增多,语言水平自然提高。这是社会交际所必需的,也是提高认识、发展智力所必需。

  过去在阅读教学中,长期存在烦琐的内容分析和千篇一律的教学程式。使语文教学的情趣淡漠了,形象破碎了,美感削弱了,特有的魅力坠失了《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果仅仅追求字面上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比如,感觉光靠辨别一个词在语境中褒义,还是贬义,想让大部分学生真正读出老舍对对猫的喜爱,很难到位,因此我让学生自己一读、二读,一步步体会到作者是通过表达出无奈(可遭了殃),体现出对猫的喜爱,再结合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真拿你没办法的喜爱,获得了感知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经验碰撞、接通,于是心有所悟,豁然开朗,学生的情感朗读体会就很容易到位了。由于语言文字隐喻性很强,许多词汇可意会不可言传,可体验而无法表达,有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的是尽在不言中。正是由于语言的模糊性,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使符号化的文字被重新贯注了生命的血肉,抽象化了的概念重新赋予了生活的感性力量。

  《猫》教学反思8

  《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是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篇课文,它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讲:波斯猫不知道快乐是什么,因而去找燕子、蜜蜂、青蛙询问,最后还是不明白快乐是什么。而学生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从燕子、蜜蜂、青蛙的话去懂得“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教学了这篇课文,我觉得以下的几点是我在教学中做得比较成功的:

  1.教态自然,优雅,对学生有亲和力,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板书大方,有实用性。

  2.以读为主,以学生为本。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我就让学生通过有目的性的自读、小组合作读、个人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来理解燕子造窝、蜜蜂酿蜜、青蛙捉害虫的辛苦。体会他们快乐,明白波斯猫为何不快乐及值得“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并且我在教学中注重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在熟读的基础上说自己对“燕子、蜜蜂、青蛙为什么觉得快乐。而波斯猫却不觉得快乐”的理解。学生因为对课文熟悉了,有的学生就说:“燕子一口一口地衔泥来造窝,创造窝的过程很辛苦,所以他很快乐。”有的学生就说“燕子的窝是自己造的,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才得到的,所以它很快乐。”有的学生说:“蜜蜂通过在千千万万朵花中采来花粉,才可以酿成蜂蜜,他劳动得很辛苦,并且它的劳动创造出了成果,所以它特别快乐。”有的学生说:“蜜蜂辛辛苦苦造出来的蜂蜜,和大家一起分享,它觉得很快乐。”有的学生说:“青蛙一天到晚蹦来蹦去捉害虫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但想到能帮助人们保卫庄稼,知道劳动有了回报,就觉得是它最大的快乐。”有的说:“波斯猫不劳动,总依赖主人给它东西吃,所以它不会觉得快乐的。”还有的说:“波斯猫整天待在主人为它准备好的软绵绵的皮沙发上,什么都不缺,它对燕子、蜜蜂、青蛙做的事情不敢兴趣,所以它找不到快乐”……这样,通过读、说,学生自然而然地就懂得了“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

  3.让学生精读课文有关段落,学会品词品句,读有所悟。

  “抓住关键词语读好句子”是语文课上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我教学《找不到快乐的波斯猫》时,我就让学生按要求找到句子并划出,然后让学生读通句子,读好句子,在读句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词语体会句意,深入感悟文中的情感,比如找到“一口一口”“千千万万”“蹦来蹦去”就让学生标出来,重读,这样学生就能把握词语表达的意思了。学生读得好,说得更好,一位女生说,她从“一口一口”体会到燕子衔泥造窝的辛苦;另一男生从“千千万万”感悟到蜜蜂采蜜酿蜜的辛劳,读时声情并茂。老师再用资料补充:一只蜜蜂往返飞行10次,采集1500多朵花才酿成一滴蜂蜜。此时,学生的情感油然而生,饱含激情的朗读至今另我难忘。有了以上两句句子教学基础,学生自然而然读出青蛙整天蹦来蹦去捉害虫的快乐情感,学生读好了句子,也懂得“付出劳动获得成果”的道理。整堂课上书声琅琅,体现了语文课堂的特点,突出了“以读为本”。

  4.让学生在歌声中体会情感,受到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要深入钻研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徜徉其中,放飞心灵与文本对话,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塑造良好的人性和健全的人格。”所以我就在第二课时引课时放歌曲《劳动最光荣》,让他们从歌声中感悟“劳动创造快乐”的道理,为后文学习打下了情感基础,自然而然地受到思想的教育。

  在成功之余,还存在着缺点;

  1.教师课堂上教学语言有些重复,耽误了时间。

  2.复习引入时学生开火车读词语的时间也有些长,使课堂上出现了前松后紧的状况。

  3.结尾总结时因为时间关系不够精彩,使学生感情升华上欠缺了一些促进因素。

《猫》教学反思9

  《我是猫》这篇课文是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代表作,文章主要讲述一只猫发现年糕,偷吃年糕后被粘住嘴巴,千方百计都没能拔掉年糕,受到主人一家的嘲笑。作者以幽默而辛辣的笔触,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一只小猫偷吃年糕并发现了三条真理的过程。表现了当时社会人情的冷漠,表达了作者郁积日久的不满和愤恨,对弱者给予了极大的同情。作者借猫的遭遇,寄托了自己对弱者的同情。

  教学时我主要以读为主,通过默读、轮读、范读、分角色朗读、齐读等形式,在读中感悟作品的意义,在读中陶冶情操,在读中受到语言的`熏陶,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教学中,我注重体现以读为本的理念,引导学生读中感悟理解。首先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内容,了解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接着,我抓住你觉得文中哪些句子最让你发笑?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反复读书,体会感悟,小组交流感受;最后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作者对穷人、弱者的同情。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较为高涨,课堂气氛较为活跃。

  最后在课堂小结的时候,我让学生找出让你发笑的句子,并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读一下,并找出让你发笑的原因,这篇文章通过读让同学们自己在读的过程中自己体会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充分启发学生的思维,在读中想,在想中体会作者对弱者的那种同情。总之,这篇文章在师生互动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当然,本课教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一是学生对课文的体会感悟不够深入,仅停留在这只猫让人好笑的层面。二是学生的朗读水平有待提高,唱读的习惯根深蒂固,需要老师进一步加强指导,把不良的读书习惯改过来。三是课文的寓意比较深刻,只靠学生读的话,他们无法透彻深入的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老师引导也是读懂这篇课文一个关键。

《猫》教学反思10

  《猫》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文章,文章简短,写了大猫的性格古怪和小猫的淘气可爱两部分,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爱猫爱生活的情感,在教学中我注重对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一、抓词语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在学习大猫性格古怪一段时,我抓住了“屏息凝视”这个词,先让学生说说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凝视”是专注的盯着一个地方看,让学生把这两个词连起来理解就是“有意识的抑制呼吸,眼睛专注的盯着一个地方看”,让学生明白,猫为了等老鼠的出现,怕自己的呼吸声吓跑了老鼠,所以有意识的抑住自己的呼吸,眼睛专注的看着老鼠洞,生怕老鼠跑了,让学生说,从这个词里你看出了什么?学生说,在这个词里看出了猫的尽职。理解了词语意思后,我让学生也屏息凝视盯着一个地方看几分钟,问学生有什么感觉,学生说,眼睛很累,觉得心里憋得慌,我继而启发道:“你们看几分钟就觉得很累了,那猫盯着老鼠洞一连就是几个小时,它累不累?它累了也不休息,还是依然闭息凝视盯着老鼠洞,从中你看出了什么?”经过理解和自身体验,学生明白了从“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这句话里看出,猫真的是非常尽职,难怪老舍那么喜爱它。

  二、体会拟人句的作用,体会作者爱猫的感情。

  作者在写猫时,采用了拟人的写法,把猫当作人来写,突出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在理解“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先介绍老舍的生平:“老舍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他酷爱写作,视写作为自己的生命;他也酷爱养花,他家里有几百盆花,每天除了写作就是摆弄花草,家里的花死了,他要难过好几天。”然后让学生看书理解,他这么爱写作,当猫把他的稿纸踩脏后,他不但不生气,反而当作梅花来欣赏;他那么爱花,当小猫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时,他也不生气,反而觉得它们生机勃勃十分可爱。从这些语句里,看出作者把猫当作自己的孩子似的,看它干什么都觉得可爱。都舍不得责备,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特别喜爱它们。

  三、注重写法的渗透,读写结合。

  在学习小猫一段时时,先让学生找出作者从几方面来写小猫的淘气可爱的,然后说出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最后说说你喜欢哪句话。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也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可以借鉴书中的语言,因为渗透了写法,学生很顺利的写出了片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猫》教学反思11

  在这节课中,为帮助学生体会老舍先生爱猫、爱生活的情感,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通过朗读来感悟,我设计了自由读、默读、浏览、指名读、有体会地读、师生共读、评读等多种读书形式,在各种读的形式中,学生由于各自的理解不同,对不同字句、语调、重音的处理也不同,读的效果较好。在各种读书形式的穿插运用中,学生从整体感知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始终边读边悟,最后深切地体会了老舍先生的爱猫、爱生活的`情感。我感到学生再读“猫的性格古怪”一部分时,读出了自己对性格古怪的猫的喜爱之情,在读满月的小猫玩鸡毛、玩线团、糖、桌腿等词句时再现了满月小猫更可爱的情景。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新课标、新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切实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使学生乐学,在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我会不断思考、不断改进。

《猫》教学反思12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这篇文章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首先是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感情。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因此,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人与猫之间的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只是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本课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自读自悟,想象感悟等方法突破本课的重难点,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语言实践中学习语言,在品味语言中积累语言,在内容体会中掌握方法。

  2、教学目标

  (1)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本课的词语。

  (2)学习作者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人爱猫,猫爱人”的情感。

  3、教学重点和难点

  (1)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2)在阅读中体会大猫的古怪,小猫的淘气。

  二、教学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文生字,搜集有关老舍的资料。

  2、教师的教学准备:分析文本,进行适合班情学情的教学设计,制作简单适用的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动物吗?那你们对喜欢的动物了解吗?好,上课前我们来玩一个做动作猜常见动物的游戏,愿意挑战吗?(幻灯出示游戏规则:一个同学上台做动作,其他同学猜动物名)真不错,看来咱们班同学真是动物的好朋友。有一位著名的作家,也非常喜欢动物,他还特地为他的动物朋友写了一篇文章呢!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老舍先生的《猫》。

  2、师生一起写课题并齐读课题。

  3、师:老舍爷爷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作家,首先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吧。(幻灯出示:认识老舍爷爷)

  4、师:老舍爷爷一生除了写作之外,还有两大爱好:养花和养猫。那么他是如何把自家的猫介绍给我们的呢?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结合自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在相关的句段旁边做上标注。(幻灯出示自学要求:A、课文一共写了几种猫?B、他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能不能用文中的词或句子来概括。)

  二、初读——感知猫的特点

  师:看到同学们胸有成竹的样子,收获一定挺大的,现在来汇报一下吧。

  预设:生:课文一共写了2种猫,大猫和小猫。(板书)

  师:同学们第一遍没有白读,找的很准。接下来,请你们迅速浏览课文,能不能分分层次,哪几段写大猫,哪几段写小猫。

  生:指名学生答。

  师:看来这个问题你们都读懂了,都迫不及待地抢着回答了。(板书:1-3 4)

  师:现在交流第二个问题。

  生:学生交流。

  师:教师相机(板书:古怪 可爱)

  (幻灯出示两个句子:)

  师:这两个句子在文中叫什么句?(中心句)

  生:学生齐读句子。

  三、品读——体会“古怪”和“可爱”

  1、了解大猫的古怪。

  师:课文第一句就说:“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古怪”是什么意思?

  预设生:古怪指跟一般情况很不相同,让人觉得诧异,感到生疏罕见。

  师:本课指猫的性格特别,让人难以捉摸。

  师:那么,猫的性格古怪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学习课文1-3自然段,找一找相关的句子并说说你的体会。

  师:我看大家已经学完了,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预 设

  生1:我从哪句话读懂了猫很老实,有时候又很贪玩。(幻灯出示句子)

  师:猫既老实又贪玩,的'确古怪。(板书:老实 贪玩)

  生2:我从哪句读懂了猫捉老鼠时很尽职。(幻灯出示句子)

  师:是呀,多古怪的猫,说它贪玩吧,可是抓起老鼠来又毫不含乎,尽职尽责。(板书:尽职)

  生3:我从哪句读懂了猫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幻灯出示句子)

  师:你很会读书,对比着体会猫古怪的性格。(板书:温柔可亲 一声不出)

  生4:我从哪句读懂了猫很胆小又很勇猛。(幻灯出示句子)

  师:胆小而又勇猛,多么矛盾的性格,多么古怪的性格啊!(板书:胆小 勇猛)

  师:同不们可真了不起,一下子把猫的性格全找出来了。下面请你们选择最喜欢的一个猫的性格读一读,注意读出自己的感受。 生:指名学生读。

  2、体味小猫的可爱。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读书交流,发现大猫把这么多古怪的性格集于一身,真可谓是与众不同!其实,老舍爷爷笔下的小猫更可爱。下面,请XX同学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小猫可爱在哪里?(幻灯出示句子)

  生:学生读。

  师: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生:学生交流汇报。

  师:相机总结板书(玩个没完没了 撞疼了也不哭 摔跤打秋千)

  四、悟情——人爱猫,猫亲人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觉得老舍爷爷笔下的猫还像猫吗?(不像)倒像是一个(小孩)。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拟人)大猫这么古怪,小猫这么淘气,我要是猫的主人,非把他们送人不可。老舍爷爷的想法和我一样吗?(不一样)那老舍爷爷是什么态度呢?(板书:爱猫)你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你见了他,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么生气勃勃,天真可爱。

  师:猫把家里搞的枝折花落,老舍爷爷非旦不打它,反而觉得天真可爱,真是从心底里爱猫呀!还有这们的句子吗?

  生:如果学生没找到,就(幻灯出示句子:它要是高兴给自己解闷)

  师:稿纸上的梅花指什么?

  生:猫的脚印。

  师:明明就是猫的脚印弄脏了稿纸,却说成是“小梅花”;明明就是猫的叫声而已,在老舍爷爷听来却是那么——(丰富多腔 美妙长短不同等)

  师:早上同学们专注地上了两节课了,我看都有点疲倦了,我们一起放松一下,体验一下猫丰富多腔的叫声,有兴趣吗?

  (幻灯出示)

  如果猫刚刚吃饱喝足,它也许会心满意足地长叫一声—— 如果猫听到主人呼唤,它也许会干脆利落地短叫一声——

  如果猫生气了,想要打架,它也许会粗声地吼一声——

  如果主人正在给猫抓痒,它也许非常舒服地细叫一声——

  如果猫不想叫了,它就会——

  师:真有意思,怪不得老舍爷爷这么喜欢猫了,猫也喜欢爷爷。同学们喜欢猫吗?只要你们是真心对待猫,老师相信猫见了你们肯定也喜欢同学们,这真是“人爱猫,猫亲人”啊!

  五、作业超市

  1、请同学们阅读语文书上《猫》的拓展阅读——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

  2、老师希望大家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把自己心爱的小动物可爱的一面展示给读者。

  板书设计:猫

  大 猫 ——古怪:老实、贪玩、尽职

  猫

  小 猫 ——可爱、淘气、生机勃勃

  四、教学反思:

  《猫》这篇文章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首先是表达了作者真挚的感情。老舍先生对家里的猫爱同儿女,因此,无论是古怪还是淘气,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爱。而且人与猫之间的互相信任,和谐相处,创造出一个非常美好的境界。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实无雕琢的语言风格。在介绍猫的性格特点时,只是将事实具体地写出,使猫的形象越来越丰满,性格越来越鲜明,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教学本文时我抓住两个要点:一是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爱护动物的情趣,二是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抓住事物主要特点的能力。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几个教学步骤:

  一、游戏导入,提示课题。

  上课伊始,我设计了一个做动作猜常见动物的游戏,进而导入本课的学习。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尽快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

  二、初读——感知猫的特点

  读通读懂课文是体会文章表达中心的基础,因此我先让学生结合自学要求自由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接着理清课文层次;最后复习中心句。

  三、品读——体会“古怪”和“可爱”

  释疑的过程是学生深入学习的过程,本环节主要通过合作探究、自读自悟的方式,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体会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可爱。

  四、悟情——人爱猫,猫亲人

  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拟人、比喻的手法能让文章生动起来,字里行间洋溢着老舍爷爷对猫的喜爱之情,同时唤起学生的爱护动物的情感。

  五、作业超市

  我们常说“学以致用”,学是为用服务。因此我设计了这样两个作业:一是读语文书上的拓展阅读《猫》,旨在让学生学习从不同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二是小练笔:介绍自己心爱小动物可爱的一面。

  反思这节课,我觉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是较浓的,课上通过品读感悟重点语句,如“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等,猫的古怪与可爱确实让学生深刻印象。但是,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增强学生主动探求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的能力,因势利导,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是我在备课中要多下功夫与探索的。

《猫》教学反思13

  我在上二年级的导读课之前,我挑选了许多儿童小说和绘本,但是最打动我的还是这本《活了100万次的猫》,整本书以白色为基底,封面就是一只站立着的虎斑猫,它的模样有些傲慢,双臂张开,颇有些小个性,可以说,因为封面我买下了它,但看完之后,吸引我的就绝不仅仅只是封面而已了!

  在佐野洋子的笔下有一只神奇的猫,它死了100万次,又活了100万次,有100万人宠爱这只猫,又有100万人在这只猫死的时候哭了,可它从未哭过。它讨厌每一个养它的人,也不怕死,直到有一次,它变成了一只谁都不属于、只属于自己的野猫,于是,在孤独与不安之中,它不知不觉地爱上了一只美丽不语的白猫。这是一种在它漫长的中从没有过的感情,这让它有了爱与被爱的体验,它头一次知道为什么而活了。当心爱的白猫死去时,它宁愿死去,因为对它来说,没有了爱,再浑浑噩噩地活一百万次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是一本神奇的绘本,让人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读着,每一句、每个场景都深深地触动着我,太多的感所想,人生的种种……由于面对的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所以,对这次导读的设计我着重抓住“爱”与“被爱”,“享有”与“付出”等主题来引导。首先就让学生化身为那只享有百万次生命甚至长生不老的虎斑猫,当我这样问:“假如有一种魔法能让你活百万次,甚至长生不老,你愿意吗?”学生马上被这种奇幻色彩所吸引,让我诧异的是,也有学生说不想,他说:“那我不是成妖精了吗?”这可都逗乐了大家,可是这一瞬间也让我感受到,原来不是每都这么贪婪的想要享受无尽的生命。当学生都被这种魔力所吸引时,我乘胜追击:“如果你是这只虎斑猫,你会想成为谁的小猫?”让孩子带着自己感情走进这个神奇的故事。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我把内容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猫的过去,也就是它的前100万次生命,经过一次次轮回,它是国王、水手、小偷、老奶奶、小女孩儿等人的猫,但它却浑浑噩噩,不知道为什么而活,讨厌每一个爱它的人,向学生提出:“虎斑猫啊,虎斑猫,你为什么不想成为他们的猫呢?”学生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观点,对比之前想成为某个人的小猫的缘由,我选择了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并没有去定格他们的观念。而第二部分则是虎斑猫自己的'人生,它成了一只漂亮的野猫,并遇到了它深爱的白猫,从此懂得了付出爱、表达爱、享受爱……这一部分,我选择让学生一点点的去发现并虎斑猫在寻爱这条路上的变化,我这样问道:“虎斑猫究竟想要什么,它得到了吗?”原本大家都以为这只猫只为得到自由而快乐,而遇到白猫、爱上白猫,并且与之一起生活,只到老去、死去,让大家明白,唯心中有“爱”,才是人生真正的意义。抓住学生的这个感观点,我把全面的两个问题重新问了一次:“虎斑猫究竟想要什么,它得到了吗?”似乎这时学生才明白,虎斑猫为什么哭了一百次!而导入的那个问题:“假如有一种魔力让你活上百万次甚至长生不老,你愿意吗?”孩子们的回答,让我欣喜,有的说不愿意,因为这一生要付出全部的爱给爱他的人,或要把那100万次生命给他想要爱的人;也有的说愿意,因为他可以爱更多的人,帮助更多的人……不管是哪种,我想他们都明白,要懂得付出爱,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吧!

  这本书不仅仅是儿童绘本,它也可以是成人读物,里面蕴含的东西太多太多,用“一千个读者就要以前个哈姆雷特”也不为过,每一个想法、每一个感悟都没有谁对谁错,大概是我太过于认为引导孩子读一本好书,一定要交给他们些什么,有些许刻意把孩子往我想要去到的方向带,其实想想看,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多留一些空间给他们,也许才是对他们更好的引导!

  孰不知遇到一个好的故事不仅能让孩子们快乐,连我这个讲故事的人也陶醉其中。通过这次导读课,我想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引导孩子们阅读,不如与孩子们一起阅读!

《猫》教学反思14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状物抒情散文。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以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猫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出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语文阅读教学应追求文意兼得,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力求突出课文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以研究性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言文字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在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时,我让学生抓重点词句感悟。不仅教给了孩子一种阅读方法,让孩子具体地感受到了猫的古怪,体会到了作者的爱猫之情,而且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发现作者运用具体事例表现动物特点,表达喜爱之情的写作方法。借机让学生进行仿写的片段练习。实现了文意兼得的阅读效果。

《猫》教学反思15

  成功之处: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在学习猫的性格古怪时,让学生从文中找到描写猫性格古怪特点的关键词语:老实、贪玩、尽职,再把描写这些特点的句子划出来,并反复朗读,进而理解内容。

  2.体会拟人句的作用,体会作者爱猫的感情。如在理解“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时,当猫把老舍先生的稿纸踩印后,他不但不生气,反而当作梅花来欣赏,可见他对猫的喜爱。作者在写刚满月的小猫时,不像在写一只猫,倒像写一个天真烂漫而又可爱的孩子。这些都可以看出作者对猫的喜爱。

  3.注重写法的渗透,如在描写猫的尽职,作者就抓住猫耐心等老鼠这一事例来写的。在课堂上,我让学生回顾一下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先说出它的一两个特点,然后再分别用具体事加以证明。

  不足之处:

  1.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读有些忽略。教学中,朗读是体会感情最直接与最重要的手段。教学时,我引领学生通过抓重点词,重点句子,创设情景等方法去学习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但在体会之后未能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再次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从而缺失了语文课上“书声朗朗”的重要环节,没能让学生在读中展现语言文字的魅力。因此,在今后的课上我将注重通过个别读、自由读、齐读、引读等多种朗读方法,在读中体味语文课的个中魅力。

  2.备学生不够充分。课前,我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教材和教案方面,对于学生掌握课文的程度,思维发展的方向,各种问题回答的`预设准备不够充分,以至于对学生回答问题后的评价语过于单一,引导不够深入。

  改进措施:

  这节课后我的感想也很多,课程改革中的学生在变,教师更要变,新的课程需要教师要有全新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加强文化修养,除了本专业扎实的知识外更要有多方面的才能,不但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敏捷的思维,较强的应变能力,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因势利导,使其燃烧发光,需要我们教师认真地思考我们的教学,如何在教学中增强学生主动探求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