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

时间:2024-09-24 01:43:08 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的小班音乐教案三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用的小班音乐教案三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会歌曲,并从中得到乐趣。

  2、让幼儿学会用身体语言来表达歌词。

  3、让幼儿学会创编歌词并大胆唱出来。

  活动准备:

  厨师帽、食物卡片、食物箱、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扮演厨师,在情景表演中导入课题:让幼儿初步学习歌词。

  教师带上厨师帽和食物箱,说:“小朋友,今天老师变成一位大厨师,告诉你

  们一个小秘密,我这个箱子有好多好吃的食物,你们相信吗?”

  二、幼儿倾听教师的范唱。让幼儿对歌曲有初步的印象。

  教师第一遍轻唱。边唱边把食物卡片摆到黑板上。

  教师第二遍跟录音机旋律唱。教师一边唱一边指着黑板上的食物卡片。

  教师:“小朋友们看,我这个箱子是不是能变出好多好吃的食物呀。原来这些食物是能变成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学?”

  三、幼儿创编动作和学唱歌曲。让幼儿加深歌词的印象。

  教师和幼儿一起创编“牛奶”的动作。然后请幼儿来示范。然后再创编“三明治”动作等等…

  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刚刚一起创编的歌词动作。

  1、第一遍幼儿与教师一边做动作一边清唱歌曲。

  2、第二遍跟录音机边做动作边唱。

  四、幼儿学习创编歌词。

  教师:“小朋友,爸爸妈妈有没有带你们去吃麦当劳?里面有什么?”教师更换黑板上的`食物卡片。

  与幼儿一起创编食物的动作。

  与幼儿一起唱创编出来的歌曲。

  五、结束部分

  让小朋友请爸爸妈妈上来一起演唱歌曲。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掌握歌曲的跟唱呼应形式与唱词部分。

  2、探索认知散响乐器沙球

  3、感受音乐中的AB结构

  4、引导热爱与观察大自然中的动物

  5、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6、在对唱的过程中注意倾听同伴的`声音,及时接唱。

  活动准备:

  音乐播放器、绘本、沙球13个

  活动过程:

  暖身:问好故事引入:绘本《抱抱》,同步教学歌曲律动与歌唱:

  1、模仿猩猩的动作和叫声

  2、拍打身体打击乐

  3、合音乐的原地律动

  4、开动森林小火车

  5、乐器探索:沙球

  6、A段摇摆沙球,B段用沙球当麦克风演唱。

  尾声:森林小火车

  反思:

  成功之处:活动体现了兴趣性、人文性、情境性、活动性、整体性与发展性,课程组织遵循了相互作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客人老师互动、个体与集体互动,幼儿与环境互动)原理,始终以动静融合的形式展开:倾听声音(静)——模仿声音动作(动)——欣赏故事(静)——游戏(动),符合幼儿身心发育特点,易于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名称:虫虫历险记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很熟悉故事中的小动物。

  物质准备:CD、故事图片、头饰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进行故事引导

  冬天的天好冷啊,宝宝着凉感冒了,只好在家休息,他的布偶玩具小熊、兔子、松鼠、青蛙都在身边陪伴着他,宝宝想,要是这些玩具能动起来,来陪他一起玩该多好啊,想着想着宝宝睡着了,梦见一个小仙女手拿魔棒轻轻一点,哇!动物们真的动起来了。

  2、听辨音乐,感受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分段放音乐(师分别一段一段放音乐,让生感觉听到的音乐形象是什么动物。若幼儿听辨有困难,师还可变化语气,代表小动物说话,提升幼儿识别能力。由此,幼儿会知道,缓慢笨重的音乐代表的是体型较大的动物,比如熊、大象等,在本音乐情境中是指狗熊,欢快轻巧的音乐可能是兔子、青蛙、松鼠等小动物,以此种方法类推出其他五种动物形象)

  你听音乐中是哪种小动物呢?

  这种动物怎样走路?请你来学学它们的走路。

  3、情景带入

  小动物好想和小朋友们做游戏,那样一定会很开心。

  给幼儿分发头饰,请他们模仿动物走路。听音乐,根据音乐律动。 4、活动延伸

  根据听到不同的音乐,想象出其他的动物进行模仿。

  活动名称:月儿圆

  活动目标:

  1、学习感应圆滑乐句。

  2、喜欢参与活动,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难点:愿意参与活动大胆表现。

  三、教学准备:软垫、三角铁、

  四、教学设计:

  (一)、故事引导,引发兴趣

  宝宝替受伤的萤火虫包扎伤口,他和宝宝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他们约定中秋节时再见面,中秋节要到了,请小朋友们观察月亮月亮的变化

  (二)、认识圆形

  认识中秋节,找圆形物品

  1、老师引导幼儿观察十五的月亮——圆圆的.月亮,并说说中秋节我们会做什么?

  2、说说圆形的物品,并尝试用肢体画出圆形,如:用脚在地上划圆,用双手抱成圆

  引导幼儿回忆中秋节的经历,引导幼儿联系生活,找出圆

  (三)、分辨圆形

  找圆形—————在地上画出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游戏时,老师拿着铃鼓摇起来,铃鼓声一停并发出指令——圆形,小朋友立即寻找并站进圆形里。

  (四)、感应圆滑乐句

  学唱歌曲,做出圆形(按乐句做出“圆”的造型)

  老师清唱一遍,并按乐句做出动作

  第一句:双手比圆高举过头

  第二句:两手拇指相接或食指相接成圆形放在嘴边做吃饼状

  第三句:两手相捧着脸蛋上举过头打开摇动回至身体两侧

  第四句:双手胸前抱圆成桌子状

  第一句歌词:月儿圆圆挂天边

  第二句歌词:饼儿圆圆甜又甜

  第三句歌词:脸儿圆圆笑翻了天

  第四句歌词:桌儿圆圆庆团圆

  活动名称:雪花仙子

  活动目标:

  1、通过肢体和道具感应圆滑和断奏;

  2、乐于跟随教师利用肢体表现出圆滑和断奏;

  3、在特定音乐情景游戏中体验到快乐。

  活动准备:

  1。塑料带人手一个2。手摇铃人手一个3。沙巾人手一块、黑板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入情景

  二、音乐律动,感应圆滑与断奏

  1。视觉感应,第一次体验音乐边放音乐教师边在黑板上画出流畅线和点,分别表示圆滑和断奏2

  2。肢体感应,第二次体验音乐圆滑:手于空中画出圆滑线条;断奏:手与空中或肢体点触圆滑:

  脚于地板画出圆滑线条;断奏:脚于地板跳出断奏

  3、利用道具感应,第三次体验音乐

  每位幼儿的一只脚穿上塑料袋,只能穿一只脚,防止摔倒

  圆滑:溜冰状;断奏:在地板点跳

  三、利用肢体表现圆滑和断奏

  1。激发幼儿创编舞蹈动作

  2。师幼共舞,体验肢体表现带来的快乐

  圆滑:往上抛沙巾/拿沙巾转圈;断奏:沙巾在身体或空中点触

  四、利用乐器操作体验圆滑和断 圆滑:摇奏;断奏:敲奏

  奥尔夫音乐教案《雪人之舞》

  活动名称:雪人之舞

  活动目标:1、感应乐曲圆滑与断奏。

  2、舞蹈的创编。

  活动准备:CD 塑料袋 各种材质的球铃鼓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请幼儿自由舞蹈:

  断奏:手指/肢体点触

  圆滑 :手掌/地板滑

  断奏:脚尖/点跳

  圆滑:脚掌/滑动

  二、两名幼儿一组手牵手

  断奏:脚尖/走或原地轻跳

  圆滑:脚掌/滑动

  三、溜冰

  一名幼儿一个塑料袋

  断奏:用手拍塑料袋

  圆滑:套在脚上在地板上滑动 两名幼儿一组,活动同上

  四、出示道具

  断奏:用手拍软球

  圆滑:两名幼儿一组滚、踢软球

【小班音乐教案】相关文章:

小班音乐教案10-25

小班音乐教案10-25

小班音乐教案最新11-12

小班音乐教案(15篇)09-12

小班音乐教案《哈巴狗》优秀11-17

小班音乐教案《小船摇》01-09

小班音乐教案15篇07-05

小班音乐教案精选15篇06-22

小班音乐教案(集锦15篇)08-31

小班音乐教案通用15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