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案模板汇总10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识字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识字教案 篇1
1、影:红日高高挂,照在北京城,投下三撇儿,那是它的影。
2、熊:一只能干的小黑熊,迈着四条短腿,向我走来与我玩。
3、帘:以前是挂在洞口的大毛巾,现在是挂在窗上叫窗帘,挂在门口叫门帘。
4、热: (四点水)和火有关,肉丸在火上烤,用手拿很热。
5、闲:门里站着一个像木头一样什么也不干,一动也不动。
6、盖:上面是一只没尾巴的小羊,下面是个大盘子,小羊怕羞,用碟子盖在尾巴下面。
7、煮:除了耳朵都放在火上煮了。
8、并:开心长两角。
9、坐、座、做:两人站土上,坐车擦土忙,座位请加广,做事就用单人旁。
10、班:班中的两个王字表示一块玉,班字原来的意思是用刀分玉。
11、藏:草在厂上头,左边两斧头,趁字在里头,斜勾一撇一点头。
12、挺、真、很、最:一个人玩,挺快乐;两个人玩,真快乐;三个人玩,很快乐;许多人玩,最快乐。
13、戍、戌、戊、戎、戒:戍点戌横戊中空,十字横样即是戎,双十
成了戒,每字都有戈,上下各不同。
14、代、带、戴:替人办事叫做代,虽手拿着叫做带,东西放在胸以上,用上戴字不会错。
15、抱、跑、炮、饱、雹、刨:抱物用手,赛跑用脚,点炮用火,吃饱有食,冰雹有雨,刨子有刀。
16、裹:一件衣裳中间破,漏出一个大苹果,
17、碧:王大姐,白大妈,坐在石头上学文化。
18、步:上面少一横,下面少一点,
19、靠:告字头,非字底,学习知识靠自己。
20、青、请、清、情、晴、蜻、倩:虫青蜻,是蜻蜓,蜻蜓有双倩眼睛,倩眼睛爱天晴,天晴请人叙真情,真情如溪水清清。
21、解:记解字,角刀牛。
22、赞:二先(仙)肩并肩,站在贝峰头。
23、森:树木真有用,大家都来种,二木就成林,三木变成森。
24、衷、衰:顺(竖)者衷,逆(横)者衰。
25、人、入:一人抬头走,还得低头入;人的撇长似抬头,入得撇短似低头。
26、乌、鸟:乌鸦是鸟,黑得不见眼。
27、六:两只蚂蚁抬根棍,一只蚂蚁棍上困。
28、界:城里住着十万人,八万人去打仗,二万人守城门。
29、非:一个猪槽两头通,六头小猪两头拱。
30、蒜:二小二小,头上长草。
31、鲁:山东出怪事,海天换了位,鱼儿飘天空,太阳落水中。
32、流:三点水,爪字头,上扭下扭碰石头,溪水都往大河流。
33、飘:西边的.两个小东西被风刮飘了。
34、呆: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是发呆呀。
35、哭:上面两个小口是哭肿的眼,一点就是泪,下面的大像人咧开嘴时的一道到皱纹。
36、失:以为夫人,左边嘴角上长出了一条胡须,她当然失望了。
37、怕:由于心里害怕,脸都吓白了。
38、葬:人死了,用草席盖上,放在床板上。
39、休:一个人累了,靠在树上休息。
识字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儿歌, 学认字词 寒冷冬天 受伤脖子 双,并能用“双”组词。
2、通过学习 培养幼儿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活动构思:小朋友马上要上小学了,在生活中肯定会遇到在帮助的情况, 怎样帮别人最好呢? 同时为丰富幼儿的词汇而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准备: 大范例(要学的新字词用红色的笔写) 字卡以及字义图片录音机 磁带幼儿用书及人手一支铅笔 自制 神秘袋(里面放一些幼儿喜欢的礼物和字卡)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复习已学过的字词(游戏 神秘袋)
师: 神秘袋真奇妙,里面的东西要不要?
幼:要
(老师用手从口袋里摸出东西, 吸引小朋友,交替摸出字卡, 以达到复习已学的字词目的)
二 、 基本部分
1、欣赏儿歌,引入课题。
提问: 儿歌中的天鹅它在哪里做什么?(在寒冷的公园里过冬)
它怎么了? (翅膀受伤了,很孤单)
小朋友怎样帮助它的? (变成一只天鹅跟它作伴)
不错的那你怎么样帮助天鹅呢?
小朋友讨论, 个别回答, 老师小结。
2、出示大范例,学习儿歌。
3、学习字词
引导幼儿观察大范例中红色的字宝宝,告诉他们这些字宝宝是今天要和小朋友玩游戏的字宝宝。
A、 出示体现能冬天的图片, 请幼儿说出图的特征, 引出“冬天”。请幼儿说出冬天的'气候特征及人们的衣着等与其它季节的不同,帮助幼儿理解字词,并学习“寒冷”。(用同样能帮助幼儿边理解边学习字词的方法不学习其它字词) 学一个字词用磁铁贴好于黑板上。
B、巩固字词
分男女小朋友比赛,一起认读黑板上的字卡上的字, 请个别幼儿认读。
游戏: 小猴小猴真爱玩。
C、请小朋友用铅笔圈出书上儿歌中的所学字词,老师来回指导。
三、 结束部分
老师小结
识字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①能够认识“哥”、“弟”、“姐”、“妹”、“爸”、“妈”这几个字。
②能够根据图片内容大胆的猜测生字,大胆的表述自己的观点。
③学会倾听,能够遵守课堂纪律以及教师和小朋友们的约定。
活动重点:
能够快速认读需要掌握的几个生字
活动难点:
能够准确、自信的认读生字,大胆表述。
活动准备:
生字卡片,配套图片,故事《做客》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师:今天呀,丽丽去姨娘家做客,妈妈告诉丽丽姨娘家有六口人,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妹妹还有弟弟,于是丽丽到了家里就开始数起来啦!并一个个找出来,现在小朋友和丽丽一起来找找姨娘家的六口人吧!
(通过故事导入到人物形象,图片展示,识别人物,幼儿可以很快的进入本堂课的学习当中)
二、对号入座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这些图片呢,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让我们来看看哪张字卡是“爸爸”的“爸”字,哪张是“妈”字……,我们可不能给他们找错了名字哦,不然爸爸妈妈都分不清可是会被比人笑话的呢!
(接下来的生字认读则是教师讲解为主,反复练习,帮助幼儿记忆)
三、认字比赛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认字比赛”的小游戏,看看哪组的小朋友最厉害,第一个认出来的老师给他们组奖励一朵小红花,奖励最多的获胜!
(比赛能够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本环节通过比赛的方式检测学习成效,也进一步加强记忆)
识字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清、晴、睛、虫、情、请、卫、兵”8个生字;会认“蛙、保、护、害、做、庄、稼”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形声字的特点,并能尝试利用形声字的特点帮助识记汉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和写字的能力。
4、教育学生爱护小动物,保护益虫。
二、教学重点:
通过读儿歌学习生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发现构字规律。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好儿歌。字到词,再到句。
1、师范读。
2、学生小声、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拼几遍。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评议、正音。
4、圈出生字,再读。
5、读词语,抽查。
6、初读儿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融情于景,深读。
1、指名读儿歌,想想儿歌共有几句话。
2、指名读第一句,其他同学闭眼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
3、师梳理。
4、女生读第一句,读出青蛙的可爱。
5、播放青蛙捉害虫的FLASH。
6、教育学生保护小青蛙
7、男孩子读第二句,读出男子汉气概。
8、和着音乐,读全文。
(四)自主发现,体会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识记5个形声字。
2、根据生字画相应的`简笔画。
3、小游戏:送迷路的小朋友回家。
4、讲形声字的构字特点。
5、识记字型,指导书写。
6、范写“睛”。
7、生描红并书写。
8、展示、评价。
(五)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汉字中的最大一个家族,形声字,一定要记住它们的特点。请同学们在生字表二已经学过的生字里面,找找有哪些是形声字,做上你喜欢的记号,下节课说给老师听。
识字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学会15个生字和8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独体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 前两天,同学们在学生字的时候,老师发现大家很聪明,有的生字不用教,很快就记住了。像洋芽(板书),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学会这些字的吗? 在我国的汉字中,有很多这类字。它们有什么秘密,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其中的奥秘,掌握这个决窍,能学会更多的字。
二、揭示课题读下面的字,并组一个词语。 马 木 虫 下 土 或 牙 鸟 巴 户 方 门
三、出示每一组字词句
1.指名读独体字女马,再齐读。
2.认一认女组词识记。
3.教学妈(妈妈)。注意后一个妈读轻声。指句领读,读准生字和词语。 说说:妈妈的妈是由哪两个字组成的?这两个部分各表示什么?(女字旁表示妈妈是女的,即字义;马表示妈的读音。)马和妈的读音有差别吗? 读第一组字词句。记住女、妈两个字。 句子里还有要求学会的字,我们放在下节课学习。
四、出示第二组字词句。
1.读一读,认识寸是一种长度单位,用手比示它的长度。说明很短小。村子是农民聚集居住地方。
2.说说村子的村怎样记。
3.读读第二组字词句。注意村子的子读轻声。
4.小结。 总结每组字的`学习步骤:先认一认独体字,再想一想合体字跟两个独体字的联系,最后读一读词和句子,记住合体字(形声字)的意思和用法。(用小黑板出示学习步骤,提示学法。)
五、用以上方法自学其余6组字
六、检查自学情况
按教材顺序,一组一组进行。 重点指导最后一组:
(1)认识耳,用组词了解字义(耳朵、耳机)。
(2)认识闻,耳表示闻的意思,即听到。门和闻读音相近,表示字音。
2.做找朋友的游戏,巩固生字。
做法:
(1)把独体字和合体字的字卡发给学生;
(2)拿合体字卡片的一位同学上台呼唤: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相关独体字卡片的两位同学上台答应:你的朋友这里。按顺序站好。
(3)依序领读、组词。
七、指导写字。
重点指导4个独体字(女、寸、父、耳)的笔顺与写法。
女:第三横长些,做偏旁时横不出头。
父:先撇后捺,做偏旁时写扁些。
八、课堂练习:抄写这节课学的12个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开火车认读生字并口头组词。
2.读拼音写词。(略) 先各自在作业 本上写出( )里的字,再集体订正。
二、自学生字新词
根据书后生字表和词语表列出的生字和词语,进行自学。(在有困难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检查自学情况
了解需帮助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
2.认读生字新词。(注意粗体字的读音) 长城 雄伟 母亲 鱼缸 电脑 小可 乌鸦 一束 北边 盖
3.朗读句子。 重点指导长句子中的适当停顿。如: 我每天都观察鱼缸里的小虾。
四、识字写字指导
指导。
母:指导笔顺,笔画书写。口头组词训练(母鸡、祖母、父母)。
北:指导笔顺,笔画书写。口头组词训练(北边、北京、北风 )。
乌:与鸟区分字形。乌,黑的意思。没有点,好像眼被蒙住了,黑乎乎的一片。
2.写一写。课后练习2剩下的字。提示学生认真观察范字。
五、巩固练习
1.朗读句子(先指句读,再齐读。)
2.用生字组词语。(完成课后练习3)
识字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识字,认识本课8个生字。
2.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做到读准字音,理解字义,正确、规范地书写。
3.通过积累识字、写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写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在语言环境中,正确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了解字义。
2.初步懂得偏旁表义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到识字王国里去做客,去认识一些和人有关系的字,你们愿意吗?
二、认读词语
1.借助汉语拼音把每个词读好,遇到生字要多读几遍。
2.字词都读准了吗?在小组内读给同伴听一听好吗?
3.哪个词你读得最好?请你带着全班同学一起读。
4.去掉拼音你还会读吗?试一试,哪个词你还不太熟悉,请其他同学来作个示范。
5.整体认读。注意轻声的发音。
三、识记生字
1.引导发现。
同学们,你发现了这些词语中的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吗?为什么这些字都带有单人旁呢?(通过对生字的'分析,使学生初步懂得偏旁表义的作用。)
2.探究发现。
你有什么好办法能很快地记住这些字?看看谁的记字方法好。(“伙、伴、伍、住”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记忆。重点引导学生区分形近字“休/体”。)
四、指导书写
1.观察交流。
单人旁的字在书写时有什么特点?注意每个字结构特点及关键笔画所在的位置。
2.重点指导。
“他”,右边的“也”字第1笔要向右上倾斜,第2笔和第3笔起笔位置要高低错落;“休、体、伴”,头不齐脚也不齐;“坐”字竖的起笔要稍高些。
3.学生练习写字,每个字写3~5个。
五、巩固拓展
1.读准9个词语。(做摘字宝宝的游戏)
2.拓展训练。
(1)我还认识很多单人旁的字,如……
(2)我不仅认识它们,还会给这些字组词。
识字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认真倾听,能复述故事内容并会划指朗读。
2、认读词语:森林 聪明。
3、培养幼儿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字卡 大字挂图 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故事《小兔乖乖》导入。
师:小朋友都听过《小兔乖乖》的故事吧,(请个别幼儿讲述)今天森林里又上演了一出相类似的新剧《狼和七只小羊》
二、教师第一遍讲述故事,提问故事主要情节。
1、羊妈妈是怎样交待小羊的。
2、狼是怎样骗小羊呢?请小朋友学一学大灰狼沙哑 、 细细的声音(教师指导朗读)。
3、小羊是怎样识破大灰狼的`诡计呢?
三、认读新词:森林 聪明 (集体 小组 个别)
四、师幼共同讲述故事并示范划指朗读(大字挂图)
1、教师示范读。
2、幼儿分角色朗读。
3、幼儿互换角色朗读。
4、情感教育:如果我们平时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有陌生人来敲门你要怎么做?
五、幼儿自由阅读,教师巡回指导。
六、游戏猜一猜:哪个字宝宝不见了?
将以前学过的字宝宝的字卡一起放在黑板上,小朋友蒙住眼睛,然后老师抽出一个,请小朋友看哪个字宝宝不见了。
开火车:教师和小朋友拿着字卡玩开火车,念到:谁的火车开起来,我的火车开起来,森林站到了请森林下车。
七、结束活动。
识字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文中汉字演变过程、山水图、儿童作画图、儿歌”;录象“祖国好河山画面”;每学习小组一张铅画纸、轻音乐磁带、词语卡片、生字卡片、田字格。
一、运用媒体,在情境中感知
过渡: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劳动在一起。他们看到了很多很多的东西,遇到了许许多多的事情。请小朋友看大屏幕。
1.播放轻音乐,创造一种氛围,运用多媒体演示“实物—古文字—今文字”的演变过程。(屏幕出现“船”的实物图,接着屏幕依次出现“竹子、石头、泉水、河川、燕子”的实物图,引导学生认识)
1.师述:由于劳动和生活的需要,他们要把看到的东西,遇到的事情记下来,可是那时候还没有文字,怎么办呢?我们的祖先是富有智慧的,他们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们看见“船”就把“船”画下来。(屏幕上以动画形式依次出现由实物图变成象形字的过程)这就是我们的祖先用画图的方法创造除了的象形字,这是最早的一种造字方法。为了便于书写,后来,人们就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又造出了现在的汉字。(品古上依次出现现代汉字“舟、竹、石、泉、川、燕”,让学生读一读,认一认,初步感知字音、字形)(指大屏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识字3》。(板书课题)
二、看图想象,在情境中认知
1.学习词语。
认识了汉字的演变,老师要带大家去欣赏一幅祖国的山水画。(出示山水图)你喜欢哪些景物?随着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词语“竹子、燕子、河川、石头、泉水、小舟”。(指名读,师领读,齐读)
2.学习儿歌。
过渡:画儿真美,老师这儿还有一首更美的儿歌呢!你们想读吗?(出示儿歌)请小朋友自由地读,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学生自由读)谁来当一回小老师,领着大家读。(指名领读)想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吗?(走下课桌找朋友读)
3.读好儿歌。
过渡:这么美的儿歌,老师也想读读,你们愿做老师的好听众吗?范读儿歌。老师读得怎样?为什么老师读得好呢?(指图,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想象山水图的美景,想象儿童画画的表情、心情)愿意像我一样读吗?请同学们在小组中练读,不足之处,请小组长指点指点。(小组合作练儿歌)
这么美的儿歌,老师指导你们一定能把它们读好。(男女生赛读,齐读)
三、小组合作,在讨论中深化
1.小组合作,读懂儿歌。
请小朋友分小组自读儿歌,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学生小组自学讨论)(大屏幕放映祖国河山画面图,教师随机简介)
2.诵读儿歌。
这么美的祖国河山,你想用你的朗读加上你的情感和动作来赞美他吗?(出示儿歌)(学生自由表演,诵读儿歌)
四、总结延伸,在创作中巩固
1.即兴作画。
祖国的河山真是美丽壮观,你想用你手中的彩笔,来画一画这美丽的河山吗?(播放轻音乐,学生小组合作即兴作画)
2.创作儿歌。
你们能仿造课本上的儿歌,给你们的画编上儿歌吗?编好后先在小组中读一读。(小组合作自创儿歌)等一下我们请各组的代表把你们一组的画于儿歌一起介绍给大家。
五、导书写生字,完成《习字册》
1.认读要求书写的生字:舟竹石川燕笔黑什
2.扩词。
3.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你愿意教大家写哪个字?试着说一说,学生跟着书空。其中新出现的偏旁:四点水、竹子头、单人旁,应指导学生认识)
4.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描红,边描边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5.完成《习字册》,教师巡视指点。
识字四
教学要求:
1.学会课文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几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基本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其他字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3.诵读谜语,理解谜语,体验猜字谜的乐趣。
教学重点:
1.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生字,能书来年认读,正确运用“池”“驰”这两个字。
2.读好字谜。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观察字盘
1.师板书“也”。
2.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个字吗?今天老师给“也”找来了几个朋友,你们看。(出示字盘)
3.师转动字盘,将“也”分别与“土、马”组合、演示。
4.板书“他、地、池、驰”。
二、读准字音,学习词语
1.生借助拼音,自由读生字新词。要求:读准字音,词儿连读。
2.四人一组交流:哪些字的读音容易读错,在书上用“。”做记号,多读几遍。
3.检查指导。
(1)指名读生字及词语。
(2)相机指导:“池”“驰”是整体认读音节。“奔”的韵母是“en”,不要读成后鼻音。“塘”的韵母是后鼻音。
(3)齐读生字及词语。
(4)理解。
看图理解“田地”、“池塘”。
师生对话表演,用上“你我他”。让学生感知“你我他”的用法。联系图来理解“奔驰”。
三、游戏巩固
请一名学生当小老师,转动字盘,让其他学生用字盘辩字,并口头组词。
四、学习字谜歌
1.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圈出生字,读准音。
2.出示卡片,开火车检查字音。
提醒学生注意:“行”韵母是后鼻音。“稼、千、虾、庄”都是三拼音。
3.指名读字谜歌
告诉学生:这是一首字谜,让我们猜一个字。
4.四人一组讨论:这首字谜的谜底是什么?
5.全班交流。
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转动字盘,显示学生所说的字。并引导学生看相应的插图,帮助理解字谜。
6.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读出韵味,读出猜字谜的情趣。让学生说说听了老师的朗读,觉得怎么样。
(2)生自由练读。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中的拖腔唱读或停顿读。
(3)指名读字谜歌。评一评。
(4)同桌一起读字谜歌。
7.课外延伸。
小朋友,猜字谜有趣吗?课外请小朋友搜集一些字谜,下节课我们一起来猜。
五、析记字形,指导书写
1.析记字形。
(1)认读生字“奔驰、池塘”。
(2)教学新部首:“马、大、土”。
(3)交流记字方法。教师及时小结学生的记字方法。
2.指导书写。
(1)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帖中的范字“池塘、奔驰”。
(2)说一说怎样才能把“池塘、奔驰”写规范,写漂亮。
(3)教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
“奔”大字头的撇、捺要写得分开些,舒展些。“十”写得小些,扁些。下面横要写得稍长,撇竖要分开些,能承受住整个字。“驰”左窄右宽。马字旁最后一笔是提。“塘”左窄右宽,“土”要写得偏上些,短些。
(4)播放音乐,生说写字姿势歌。
(5)师巡视,及时表扬写得好的同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给“也”字找朋友,并口头组词。
2.读生字新词。
3.诵读字谜歌。
二、析记字形,指导书写
1.析记字形。
(1)认读生字:行、千、庄。
(2)教学新偏旁。
(3)说说怎么记住这几个字。
2.指导书写。
(1)
小许交流:怎样才能把“千、行、庄”写规范,写漂亮?
(2)教师范写生字并重点指导。
(3)学生随着音乐描、仿、临写生字。
三、课堂练习
1.加偏旁组词。
也------()------()-----()-------()
2.扩词。
行()()()
奔()()()
3.选字填空。
池驰
(1)鱼儿在()塘里游来游去。
(2)骏马在草原上奔()。
4.游戏猜字谜。
识字教案 篇9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团、量”等12个生字。会写“谁、怕”等6个字。
2、朗读谜语,边读边想,能说出自已是怎样猜出来的。
3、有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
教学难点:
能说出自已是怎样猜出谜语的,有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导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都爱猜谜语,也爱读谜语,小朋友们还喜欢编谜语。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猜一猜谜语,既开动脑筋,还能在猜谜语的同时认识很多汉字。大家有兴趣吗?有信心吗?
2、先听教师说说猜谜的窍门:“猜谜语,动脑筋,会观察,抓特征,跳出谜面想一想,谜底就在话里藏。”听后说说,猜谜语有哪些窍门?
二、读谜,识字。
1、学生自由朗读,提示学生遇到生字要看清拼音读正确,指导学生猜出谜底。
2、进一步朗读,想一想是怎样猜出来的。必要时教师可示范。接着,指导学生读完一句想想说了什么,再读一句想想又说了什么,连起来想想自已是怎样猜出谜语的。最后再读读谜语,欣赏谜面优美的语言。要让学生通过读,猜出谜语,感悟语言,积累词语,巩固识字。
3、表演读:请小朋友上台表演,先分说,再齐说。分说前两句之后,三人齐说“团结起来力量大,人多谁也不离群”,并做手拉手往上举的动作,然后全班一齐重复一遍。
4、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团结、力量、谁。”认记他们,并给“量”编个字谜:元旦到,家里真热闹;日下一横长,里字下边藏。
5、读第二首谜语,读一句说说自已知道了什么,想一想:什么是绿色的,什么是红色的?什么时候起“凉风”呢?教师引读:读到这里一下子可能想不起来,再看看谜面里还怎么说?想想什么喜欢及时雨,什么最怕水来攻。连起来想想,谜底会是什么字?当学生猜出来时,老师出示“秋”字
6、组织学生回想一下,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猜谜有什么窍门?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7、检查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并组织学生自学,并讨论。
8、尝试背诵谜语。
三、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跟”字,让学生观察,说说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让学生练写,同桌两个互相纠正。
四、实践活动:
1、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自已打算从什么地方收集谜语。
2、自编谜语:教师可提供示范。“一只狗,打个哈欠摔跟头,又张口,眼流泪,主人心痛抱着走”小朋友们猜一猜是个什么字?
3、向学生介绍编谜语的方法:抓住“哭”字特点,由三个部分组成,上面有两个口,下面的“犬”是狗的意思,编成顺口溜,好玩、好记,还能让我们开动脑筋。
4、希望小朋友们像书上的两位小朋友们一样,在课外积极收集谜语,或自编谜语,看谁编得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第三首谜语,边读边想自已是怎么猜出来的.。
2、认识5个生字,学写5个生字。
3、交流所收集的谜语,并展示。
导学流程:
一、导入:
1、复习昨天所学生字,出示生字,比赛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2、今天我们继续进行:猜、读、编谜语的活动。
二、学习新内容。
1、教师读一则谜语(第三首),学生猜。
2、由于这则谜语较难,所以先和学生一起复习汉字:“请、清、睛、精、晴”,让学生发现这几个字的异同。
3、让生表演:生表演互用礼貌用语的情景,让大家观察,发现他们俩彼此友好、互相尊重的特点。然后师生创设情境,教师当妈妈,学生扮生病的孩子,“妈妈”问寒问暖,“孩子”深情地望着妈妈。提示学生:看了这两则表演,用谜语里的话怎么说?读读谜语里的句子,或发表自已的见解。
4、再读谜语,说说体会到了什么。再说说谜底,并说说自已是怎能么猜出来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背一背谜面。
5、出示谜语中的生字“互相、尊重、令人、纯净”组织学生自已记忆生字.
三、指导写字:
出示生字“怕、谁、凉、量、最”五个生字,让学生观察,这五个字写时需注意什么,左右结构的字写时要左窄右宽,“量、最”两个字写时注意:中间的一横要长,横与横之间挨紧一点,各横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所有横都朝右上方适当倾斜。
四、实践活动:
全班进行猜谜大赛,展示和交流自已从不同地方收集的谜语,及自已编的谜语。
识字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2.借助课文插图和多媒体情境,了解词语意思,欣赏如画的壮乡山水,感受如诗的壮族风情。
3.诵读课文,培养语感,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认识8个生字,并能按笔画在田字格中写端正、写匀称。
课前准备
根据课文内容及相关的录像、网络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录像导人,初步感知
1.导语: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在我国南方的广西壮族自治区,那里山奇水秀,景色迷人,想跟老师到壮族之乡去看看吗?
2.多媒体播放一段桂林山水的录像片,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如画的风景。
3.指名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4.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板书课题:识字2),会是什么内容呢?
二、初读课文,识字识词
I.学生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要求看音节,读准字音,读顺词语。
2.指名分行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3.再读课文,对照画面,想想课文描写了什么?
4.读后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三、图文对照,理解词义
1.指导学习第一行。
(1)多媒体显示一组秀峰倒影图,学生看图后说说画面中的景物。
(2)媒体画面对应处相机出现词语:碧水、秀峰、倒影。
(3)学生有感情朗读。
2.指导学习第二行。
(1)多媒体播放一段对歌,听这是什么声音?接着显示壮乡青年男女榕树下对歌的画面。对歌,是壮族人民的风俗习惯,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也有这样的`风俗吗?
(2)学生说这两个青年在什么地方对歌。教师边叙述边出示相应词语:对歌、榕树、壮乡。
(3)画面特写,认识榕树。
有感情朗读第二行。
3.指导学习第三、四行。
“俗话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那里的山水姿态各异,形象万千,想不想细细欣赏一下它的奇特?多媒体显示一幅山水画卷,接着显示一组画面,学生说说它们的样子。
(2)教师相机出示对应的词语:象鼻、骆驼、笔架。指名齐读词语。
(3)再来欣赏漓江的水,多媒体显示江上景象,指导学生看图认识画面景物。
(4)教师相机出示词语:竹筏、鸬鹚。读好这两个词。
(5)看到这样的山,这样的水,你有什么感受?相机出示词语:画廊。读好这个词。
(6)连贯朗读第三、四行。
四、反复诵读,巩固识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联想画面景象。
2.指名朗读课文,读出情趣。
3.多媒体显示词语(不带拼音),学生认读后显示画面景象,看看读得对不对。
4.逐步出示每行词串,学生诵读后串词成句,练习说话。
5.配乐朗读课文。
五、指导写字,写好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2.读课后生字表,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媒体相机出示,学生说说结构比例。
3.媒体出示”碧”和“架”,学生观察后说注意点,两字下部的横画用红色显示。
4.重点指导“鼻”和“廊”;
“鼻”:先看清结构特点,再看教师示范,然后在书上描红。“鼻”也作偏旁,读作鼻字旁。
“廊”:注意里面的”郎”部,下面只有一点。看教师范写,再在书上描红。
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
教师巡视,提醒纠正写字姿势。教室里播放舒缓轻柔的乐曲。
【识字教案】相关文章:
《识字》教案10-19
识字教案05-29
《识字3》教案11-01
识字小学教案12-04
快乐识字教案11-08
大班识字教案04-29
《识字7》教案09-13
(热门)识字教案06-23
《识字7》教案12-19
《识字2》教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