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2-01-24 09:05:31 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美术教案汇编10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案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美术教案汇编10篇

美术教案 篇1

  课题:春天里

  课时:1课时

  课堂类型: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通过回忆、感受、观察,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2、综合复习运用以前学过的美术知识,在画面上表现出春天的美好情景。

  教学重难点:对人物活动、环境的观察、记忆与画面处理。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回忆春天

  小结:春风暖暖地吹来,小河解冻,杨柳发芽,小草吐绿。桃花、杏花、梨花、油菜花竞相开放,蜂儿、蝶儿、鸟儿呼朋引伴,上上下下飞着,人们穿着漂亮的春装、植树、做游戏、放风筝,春天显示着一派勃勃生机。

  2、新授:

  作品赏析:第二页有一幅放风筝的儿童画,先看到的是半空中大大的蜈蚣风筝、蝴蝶风筝、燕子风筝。顺着风筝的引线,才看到地面上的孩子们,他们的姿态各异,有的背对着观众,把头高高仰起,两眼紧盯着空中的风筝。有的侧身奔跑,为的是将风筝放飞,有的孩子在旁边观看。这幅画的背景是春天的田野,有清清的池塘,绿绿的草地。几座红色的房子,很好的表现了远处的村庄,在色彩的`运用上,使用对比色,使画面显得清新明快,整幅画透着一股动人的春天的气息。

  第二十一页中的《植树》一画,画面上的植树、树及小动物,都安排的很适当,作为主体的儿童画的大些,占画面中间位置,另一组儿童画的小一些,占左上角位置,这样有主有次、有远有近、有轻有重的布局,有疏密、远近的呼应关系,显得稳定、均衡。

  3、创作方法:

  (1)构图要饱满。

  (2)人物刻画要准确。

  (3)设色要鲜艳。

  (4)注意表现出透视现象。

  三、学生绘画,教师辅导

  四、小结:表扬优秀作业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理念:

  新时代对人的素质要求在不断提高,而艺术创造作为人文素质的最高标志之一,成为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艺术修养、能力过程的首要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及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一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带到课堂教学中去。同时注重相关学科知识的整合渗透,使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探究学习、愉快学习的情景中轻松活泼地感受学习带来地乐趣。教师主动创设教学情境。变换教学形式,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展示,变以往课堂气氛沉闷为活跃,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各项教学活动,逐步达到教学目标。如"色彩口头快速表达",教师根据学生学号安排20人进行练习,力图让学生释放情感,展开创造的'联想,加之音乐烘托背景辅助教学,促使学生全身心体验设计教学的愉悦性,在实践中表现自己对色彩的独特感受和对色彩的理解,不以具象绘画为目标,更不能以像或不像作为评价的标准。

  教学目标及内容:本课通过欣赏与评述,研究与讨论,实践与体验,评价与总结四个方面去研究美术可以表现主观情感,并试着从中寻求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1。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美术再现了现实生活并通过欣赏与评述使学生感受到美术可以表达主观情感,不同画家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表现风格,表达不同的主观情感。

  2。每一种色彩现象的背后都体现着不同的色彩搭配、不同的色彩关系,通过欣赏与讨论及列举大量的作品,使学生感受色彩的主观情感及表现情感、情绪的形式。

  3。通过实践体验表现色彩的主观情感,让学生掌握一些色彩知识,掌握色彩对情感的影响,色彩的对比统一。在实践中表现自己对色彩的感受和对色彩的理解,不以具象绘画为目标,更不能以像或不像来作为评价的标准。

  4。通过欣赏和实践,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激发学生用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愿望。

  教学重点:能理解色彩结构在塑造作品中的主观表达,培养学生借助色彩等多种艺术形式再现真实生活和表现主观情感,能理解色调对情感的影响。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已有的色彩知识和绘画方法表现内心对生活真实的感受,用色彩表达内心的情感。

  教学准备:水粉画颜料、挂图、不同的照片、评价表、评价星图、教学。

  学生准备:水粉画颜料、水粉笔、调色盒、挂图、不同的照片。

  教学过程: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尝试用丰富的线条和色彩进行表现。 借助想象,初步感受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幼儿绘画工具:记号笔、油画棒、画纸。

  活动过程:

  出示课件,启发幼儿想象,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老师也很喜欢,你们看我画了什么?它象什么?

  演示课件,初步感受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

  师:我觉得以前画画的方法不好玩,我想随意画。我在这幅画的 上面添加了一条曲线,再画上一条曲线和它相交,图的中间画一些弧线、圆圈,下面画一条折线,看,一幅画就画好了。

  欣赏思考,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将抽象的图形、线相应的.事物联系起来。

  (1)提问:你们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

  (2)演示课件,展示从画中联想到的事物。

  演示课件,隐性示范,帮助幼儿掌握画线条的要点,进一步展现延续想象画的风格特点。

  (1)出现有基本形状的画面,这幅图画什么?在上面添加线条,可以是曲线,可以是折线、圆圈。

  (2)教师强调要点:从基本形状出发,根据自己的意愿添加线条,这些线条可以交织在一起,但线条不能太多太密,块面可以大一些。 (3)你们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什么?我看到了飞马,我就给飞马涂上各种美丽的颜色,我在下面看到了一只老鹰,就给老鹰涂上颜色,后面是五彩云,最后涂上底色。

  幼儿创作。

  (1)教师提出要求。记住,画的时候,想怎么画线条就怎么画,画好线条后,看看你们画的线条里藏着什么,再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鼓励能力较弱的幼儿大胆运用线条进行作画,引导能力较强的幼儿从不同角度进行想象,丰富画面。

  展示作品,分享创作的快乐。

  (1)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说一说画了些什么。

  (2)请幼儿讲述别人的作品。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1、感受卡通作品的色彩美和造型美。

  2、初步学会欣赏卡通作品。

  3、选择一种方法,临摹一幅自己喜欢的卡通作品。

  教学重难点:1、感受卡通作品的色彩美和造型美。

  2、临摹一幅自己喜欢的卡通作品。

  教具学具:绘画工具、卡通资料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检查学生学具准备情况,稳定学生情绪。

  二、导入新课

  1、引导阶段

  看一段卡通片,师生一起谈谈卡通片是如何通过造型,色彩,声音等要素来表现主题的。譬如在《宝莲灯》一片中,清新,明亮的色彩,舒缓的音乐,表现三圣母与沉香划着船在莲叶间嬉戏的欢乐时光,三圣母美丽动人,沉香活泼可爱,讨人喜欢;而杨是在抑郁的暗色中出场的,表情阴森,拌着电闪雷鸣,一看就知道他是个反面角色……

  2、发展阶段

  1、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卡通作品,说说画面表现的是什么主题,它是什么特点,作者用怎么的造型,色彩来表现这一特点。

  2、介绍几种常见的.临摹方法:

  其一:打格子,按比例放大。它能使造型比较精确,但必须在摹本与绘画纸上都打格子这种方法,比较费时。

  其二:用蓝印纸或拷贝台描印。这要求摹本的大小刚好合适。

  其三:看着摹本,直接绘画。这个方法最常用,适合大多数学生。

  三、作业要求

  选择自己最喜欢形象,运用最恰当的表现方法临摹一幅卡通画。

  四、学生作业

  学生作业,老师巡回辅导。

  五、讲评、收拾和整理。

  点评学生作业,组织学生将绘画工具及摹本图片妥善收拾好。

  六、课后拓展:选择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编个故事,并用连环画或单幅绘画等形式来表现。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让学生知道用各种方造型,漂亮的小彩灯理解彩灯的审美性和实用性。

  二、教育方面

  体难彩灯增添节日气氛的情趣,漂亮的小彩灯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发展方面

  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纸材的选择,彩灯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难点:

  镂空的技能;漂亮的小彩灯从平面到立体的设计过程;对称的折剪法和留出粘贴接口。

  教学准备:

  各类型彩灯图片、纸材等,挂灯的绳子,彩色水彩笔、胶水、剪刀。

  作业要求:

  制作一盏漂亮的小彩灯。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1、创设问题情境:如何让一张平面的纸站立起来?

  2、小组互相介绍:汇报尝试结果。

  3、创设问题情境:老师把小灯光放进圆纸筒内(不透光)问:如何让纸筒透出亮光?

  4、小组研究:可以看课本后讨论一下,互相提出解决方法,互相启发。

  5、尝试验证:每组选一张纸,选一个好的方法进行镂空设计和制作,体会“剪切不仅可以改变纸材的外形,也可以与折叠结合,产生对称式剪裁”,能设计出具有对称美的彩灯。

  6、揭示课题:漂亮的小彩灯

  二、发挥主体

  1、激发直觉:你喜欢走马灯还是民间瓜灯?为什么?你能说出走马灯由哪几部分组合而成?各部分有哪些形状吗?

  2、感知和体验:宫灯给你什么感觉?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

  3、探究彩灯的审美情趣:吉祥图案、鲜艳色彩、实用性。

  三、发展主体

  1、交流:把自己带回来的彩灯与同学交流,互相启发,体会分享的快乐。

  2、构思:选什么材料?怎样折剪才能设计出独特的外形?

  3、添加:添加些什么形状可使彩灯外形产生变化?

  4、镂空:怎样进行图案设计与镂空,能产生节奏感或对称美?

  5、装饰:色彩怎样搭配,点线、面如体表现才好看?

  课堂总结:

  1、展示作品,学生互评:看谁的彩灯最漂亮?

  2、教育学生注意环境卫生,不要做“垃圾虫

  环保教育渗透点: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教育。

美术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美术的特点和主要功能。

  (2)认识美术欣赏的意义、作用及其学习方法。

  2、情感目标:激发、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重点:

  美术的特点和主要功能。

  课型:概述课、新授课。

  教法:讲解法、引导式教学等。

  学法:“听、看、想、讲”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自我介绍。(让我们一起将高中美术进行到底)

  2、高中美术课的特点:

  小学、初中美术课注重操作,培养实践、动手能力。

  高中美术课的重点是艺术鉴赏课,提高鉴赏能力。

  3、课程安排:

  高一:中国美术欣赏

  高二:外国美术欣赏

  二、展开教学:

  “看到什么,想到什么;看到美术,你想到什么?”

  学生回答。(旨在了解学生对美术的了解程度。)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引导出美术的分类:

  按制作方法:绘画、雕塑、建筑、工艺。

  按作用功能:

  纯美术:绘画、雕塑

  实用美术:建筑、工艺

  美术自身的特点:

  (1)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创造可视的艺术形象。

  独特的`艺术语言:线条、形体、色彩、明暗、空间、构图等。

  (2)艺术形象的创造借助物质材料的运用。

  ①齐白石的虾——生宣纸水墨容易渗透,能产生丰富的笔墨变化。

  ②古希腊的雕塑《维纳斯》——洁白无暇的大理石。

  ③物质材料——建筑、工艺品、现代工业产品。

  (3)由于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不同,中西方美术存在着不同:

  中国的传统美术,从强调形神兼备,逐渐发展到以抒发作者主观感受的写意为主,主要运用以线造型的手法,在绘画中表现色彩和时间、空间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方法。

  以欧洲为主的西方传统美术,崇尚写实,主要运用以明暗造型的手法,具有欣赏人体美的艺术传统。

  定义“美术”:

  也称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它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造型等手段,创造出的具有一定空间和审美价值的视觉形象的艺术。

  美术的主要功能:

  (1)教育功能

  (2)认识功能

  (3)审美功能

  (4)娱乐功能

  三、小结:

  人类历史是漫长的,美术星空是丰富而绮丽的,在以后的日子里,让我们一同到美术殿堂中,穿越时空隧道,去欣赏、领略、感受人类历史上优秀的美术作品。

  美术每发展一步,都是人们不断创造所取得的,有了创新,才有美术的前进,人类的发展。

  四、课堂讨论、作业布置:

  “如果我来上高中美术课……”

  五、教学后记:

  1.引导学生认识到鉴赏除了需要“经验”之外,还要具备相关的“知识”。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门道”通过学习与实践才能达到。在教学中,根据教材中的实例进行分析,确信“知识”的价值。只有在这一课学习中为学生树立了这一价值观,以后的学习鉴赏活动,才能学得有意思、有效率,才能掌握鉴赏的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联系学生九年义务教育中美术学习的经历与经验,“温故而知新”。要善于启发学生回顾初中的学习内容、熟悉的作品。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引导他们进一步深入学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鉴赏习惯,帮助学生获得鉴赏活动的乐趣和成功感。鼓励学生大胆发表对鉴赏活动的认识。从而了解与确立鉴赏活动的意义及价值。如能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则更好。

美术教案 篇7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了五年的美术学习,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本学期继续一方面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总目标:学生以个体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过程,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论方法,丰富视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审美情操,完善人格的。

  1.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的`,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2.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的,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3.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的,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4.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它课程的知识的、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及传统文化的关系。三、教材分析:

  1、目标:能关心乡土美术文化,感受乡土人情,对民族艺术与探索世界多元化文化和科幻创作产生兴趣。能借助艺术媒体大胆地学习、表现与发展个人才艺,有热爱家园和表现科学家生活的精神。

  2、重点::在学习中逐步体会美术的学习特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了解美术语言的表达方式和方法,灵活的掌握对造型、色彩的运用,发展美术实践能力,渗透人文精神。

  3、难点: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培养审美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同时渗透德育教育。并且继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

  1、丰富多样,灵活有趣。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他们生动活波地学习,大胆地进行创作和发展个性。

  3、教师加强示范,充分利用课件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五、教学措施

  1、教师本人积极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多看、多读、多思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案例。在深入透彻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多样的实施教学。

  2、在教学中,多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多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老师鼓励学生在欣赏活动中,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4、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

  5、注重教学评价,使评价能真正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6、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表现以及收集资料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

  7、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

美术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的:

  本课讲述的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是理解美术作品的必要环节。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打破学生美术神秘的观念,使学生认识到,任何艺术家的创作都不是任意的,而是表达了艺术家的某种意图,这种意图可能是针对现实的,也可能是针对艺术的,而且无论是针对什么,它们都与艺术家所生存的社会和文化情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从对艺术家的生存和成长环境中就可以找到艺术家创作美术作品的意图,进而帮助我们理解美术作品。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要让学生认识并理解艺术家的创作并不神秘,而是都表现了艺术家的某种创作意图,而这种意图又都具有其现实的依据。同时,不同的美术类型表现意图的方式也是不同的。

  难点 要分清艺术家的创作意图与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方法:

  新课标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提问教学法,采用分层次,分目标地选择学生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教师给予启发和引导,形成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时结合图片对比鉴赏法让学生主动思考。

  学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分组讨论,运用所学鉴赏方法来赏析,判断,作出正确的评价。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利用演示文稿展示罗丹的《巴尔扎克》,讲述罗丹创作《巴尔扎克》的故事,激发情意。

  思考与讨论:(1).从罗丹的故事中,你了解到了什么?

  (2).你知道罗丹为什么要把雕塑品巴尔扎克的双手铲掉呢?

  引出:有什么样的意图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美术作品。分析理解美术作品中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是我们鉴赏美术作品过程中认识和理解美术作品的重要环节。

  2: 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来自哪里?

  课件展示分析作品:米开朗基罗的作品《西斯廷教堂天顶画》

  教师总结:艺术家的创作意图是来自现实生活和艺术主张,现实生活中是由于心怀嫉妒的建筑师布拉曼特的主意,他想使缺乏绘画创作经验的米开朗基罗当众出丑,达到贬低米开朗基罗的目的;艺术方面表现了米开朗基罗对宗教的无比信仰的观念。

  3.:艺术家为什么会有这种表达和创作的欲望呢?

  引导:小时候学骑自行车的场景,师生共同回忆并叙说过程。在此提出问题:相信当年的那辆自行车已经宣布报废了,如果它还在你会怎样对待这部报废的自行车呢?

  课件展示分析作品:毕加索的作品《牛头》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总结:艺术家比一般人更具有视觉敏感性,他们在受到现实还是艺术的某种触动时,便会有感而发,激发创作的冲动与欲望。

  4: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有哪些?

  A课件展示分析作品:徐悲鸿的作品《愚公移山》

  提出问题:简述我国1940年的社会背景?说出画家面对现实表明了什么观点?(徐悲鸿的《愚公移山》作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40年。由于早期徐悲鸿收到中国画的影响(画马,对中国画的热爱))

  小结: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有现实生活情况和艺术观念。

  B课件展示分析作品:郑板桥的作品《丛竹图》和拉斐尔的作品《圣母子》想想为什么他们的创作意图不同?(郑板桥生活在清朝,当过秀才和举人,就想体现他的清正廉洁,虚心,淡雅,坚韧;拉斐尔是生活文艺复新时期,对宗教的信仰很强烈。)

  引出: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条件下,艺术家的创作针对的问题也就不同,因而其创作意图就会大相径庭。

  C课件展示分析作品 :古元的'作品《离婚诉》和李桦的作品《怒空吧,中国》

  引出:在同一社会和文化条件下,艺术家的艺术的生长环境不同也会造成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差异。

  D课件展示分析作品:夏加尔的作品《生日》

  引出:艺术家的生长环境和爱情也是影响创作意图的因素。

  小结: 影响艺术家创作意图的因素包括艺术家的现实生活情况和艺术观念以及艺术家生长的社会背景、文化条件、艺术家的个性和家庭、爱情等方面。

  5:艺术家的意图是如何体现的呢?

  我们要从不同的类型的艺术形式来看艺术家创作意图的体现。

  提问:我们学过的艺术形式的类型有那些呢?

  (具象、意象和抽象)

  分类理解:

  具象:《开国大典》具体的是时空和形象的典型性。

  意象:《荆柯刺秦王》通过整体气氛的渲染直接传达出作者的意图。

  抽象: 《第三国际》是通过形式语言本身及其构成关系传达出作者的意图。 《L.H.O.O.Q》通过铅笔在蒙娜丽莎的复制品上画胡须传达了作者要表现的不是这幅画也不是这个人,是这张纸本身。

美术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了解装饰画的基本特点及其模板的主要功能。应会: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利用电脑软件多种模板组织画面并搭配出自己满意的色彩效果。

  2、培养学生运用电脑绘画的能力。

  3、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合理运用不同的模板组合画面的重要性。

  难点:在教学中如何克服电脑软件每次只允许选中一个合适的模板进行着色和添加,从而对把握画面的整体性产生的不利影响。

  教学过程:

  一、欣赏:教师拿来几幅普通的绘画作品和几幅电脑美术作品请学生观察一下。

  提问:你能感觉出这些绘画作品的差别吗?这些漂亮的电脑绘画作品是怎么画出来的呢?

  二、出示课题。

  三、教授新课:

  1、教师解释:什么是模板?模板就是模型样板的意思。在模板库中以轮廓线的方式预制有各种几何图形、自然图形、标志符号等。他们可以直接调出使用。

  2、学生构思作品的内容。

  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确定自己的创作内容,用剪影式的.方法在电脑中或纸上勾画出草稿。

  3、相关技能技巧的学习。

  教师:浏览并讲解电脑美术软件中各种模板的样式、特色和使用方法。特别介绍模板造型的灵活运用。

  4、感受和认识相关美术作品。

  教师:介绍并欣赏拼贴画、装饰画作品的特点,启发学生大胆独特的想象。(出示作品)

  5、创作作品。

  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创意,运用学到的方法进行创作。

  6、教学评价:分组或全班欣赏作品,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评论作品,教师给以适当的总结。

  18、变垃圾为宝

  教学目标:

  1、利用生活中的废旧垃圾物品,对其进行设计、包装、再创造,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从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团队合作的精神,明白变废为宝的道理,感受和了解制作材料的形、色、质、量。

  3、了解垃圾的污染,启发学生如何来改善生活环境,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能根据制作要求选取种类废品,关对废品材料进行充分、有效的利用和合理搭配使之成为一种垃圾处理的机器,并加入自己的奇思妙想来完成作品。

  教学难点:

  把握机器的的造型,合理选用材料,能处理好细节问题。

  教具准备:

  师:废旧物品、范作、工具等。

  生:废旧物品、剪刀、双面胶、彩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2、提醒学生收集到的废旧物品要洗干净了再带来,在制作时要注意工具的使用安全。

  二、启发导入新课

  与学生聊聊关于垃圾的话题,主要是废品回收。把学生的兴趣拉到垃圾如何处理的路子上来。引起他们的兴趣。

  板书: 18、变垃圾为宝

  三、讲授新课:

  1、师:说说垃圾的形成与垃圾带给人们的影响。自然而然地把话题引到垃圾处理的问题上来。

  2、出示教师范作,告诉学生你做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垃圾处理器,有些什么功能。让学生想想还能不能改进一点,并把范作拆开,让学生了解到是用些什么材料,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3、要求学生观察自己带来的物品,思考如何利用和选择现有的材料完成一个功能先进的垃圾处理器。

  4、让学生说说哪些废旧物品可以回收,能用在哪些地方。

  回收废纸,生产好纸;

  回收废金属,制造飞机;

  回收废玻璃,再造玻璃;

  回收废塑料,回炼燃油;

  回收废电池,提取有用金属。

  5、说说分类回收的好处,要求学生设计创作的垃圾处理器也能分类回收物品。

  6、布置作业:设计制作一个垃圾处理器。

  7、音乐、教师巡回辅导。再次提醒学生使用工具的安全事项。

  8、作业展示:集中展示,以讲台为展台,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放置其中,进行学生互评,大家互相欣赏,表扬优秀作品。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延伸:

  谈谈在生活中如何做到废品的回收。

美术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手指点画苹果,使用不同的方法绘画出大小不一,疏密不同的苹果,。

  2、让幼儿对不同的美术表现形式产生兴趣,体验点画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准备"苹果"音乐磁带

  2、印有苹果轮廓图一张人手一份。

  3、黄、绿颜料、红颜料每桌一盘、抹布、一次性桌布。

  重点:

  学习用手指点画出大小、疏密不同的苹果

  难点:

  1、食指轻轻蘸上颜料点在纸上,不要左右移动,轻轻抬起手。

  2、苹果变在苹果树上。

  活动过程:

  1、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一):歌表演:摘苹果。

  师:"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树上结了许多红苹果,宝宝们我们一起到果园里去摘苹果吧!"随即打开"苹果"音乐引导宝宝站起来一起边唱边做动作。(两遍)

  (二)教师:"我们摘完了苹果,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吧!"随即老师把轮廓图贴在黑板上 "看,苹果全给我们摘光了!小朋友你们说这样好看吗?"(不好看)(鼓励幼儿帮想办法)老师也来想一个办法把苹果变出来吧!"

  2、教师示范讲解。

  (一):教师:"老师要请两个朋友来帮忙变苹果,一个是它。"随即伸出食指,问幼儿:"它是谁呀?"(食指),"还有一个是红颜料。"出示颜料盘。"这个颜料盘里面的颜料是什么颜色的?"(红色)。

  教师小结:"我请的食指跟红颜料来帮我变苹果。"边说边用实物示意。

  示范讲解:"现在我开始变苹果啦,看好了我是怎么变苹果的。""食指食指翘翘,颜料盘里亲亲,苹果树上变、变、……"

  (二)老师:"噢,原来老师变苹果还要念好听的儿歌呀!""宝宝也来学一学好听的儿歌吧!"引导幼儿伸出食指念二遍。

  (三)那你们看这里老师变的苹果一个是大的一个是有点小的,你们知道怎么变大苹果、怎么变小苹果吗?(老师再做一遍看了以后请幼儿说说--食指竖起来的.时候是小的,食指躺下来点的时候是大的)

  (四)师:"老师刚才变了一些苹果,哪个宝宝也上来变些苹果?"请一至两个幼儿示范作画。提醒边念儿歌边变,并请下面的宝宝帮他念好听的儿歌,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出。(苹果变的时候要分开一点,不重叠)

  (五)师:"森林里还有去多苹果树,上面的苹果多没有了,宝宝们你们愿不愿意给他们变苹果呀?"

  3、提出作画要求。

  在变之前老师也变了好几颗苹果树,你们来看看这里有红苹果、黄苹果、青苹果。小朋友你们喜欢什么颜色就去找那个颜色的变苹果。

  a提醒幼儿用食指轻轻蘸颜料,用力变变变。

  b注意手指在画纸上点一下就马上拿开,不要左右移动。

  c强调苹果变在苹果树上。

  d鼓励幼儿这边变变,那边变变,多变些苹果。

  e提醒幼儿及时用抹布擦干净手,不弄脏衣服。

  g变好了红苹果,还想变其它颜色的苹果,可以去边上变自己喜欢的苹果。

  4、幼儿开始点画,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保持画面干净。

  5、教师讲评。

  (一)教师:"苹果变好了,苹果树回到果园里去吧,宝宝看一下你自己变的苹果,再看看其他宝宝变的苹果,谁变得好?"引导放到旁边的美工板上(布置成树林),互相欣赏。

  (二)教师:分别出示几张好的作品,讲评,告诉幼儿好在哪里的原因。

  6、结束。

  师:"宝宝们真能干,变了这么多的苹果,自己表扬一下自己。"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美术教案10-19

大班美术教案11-04

大班美术教案08-26

小学美术教案08-27

小班美术教案01-07

小学美术教案01-02

创意美术教案07-23

儿童美术教案07-28

走进美术教案02-28

美术颜色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