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常用[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所作的贡献,感受雨果对伏尔泰的赞扬崇敬之情。
2、体会雨果饱含激情的演讲风格和理解诗化的语言中蕴蓄的深刻含义。
3、学习作者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两个特征刻画他的“斗士”和“智者”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从雨果包含激情的语言中领略两位杰出人物的思想光辉。
2、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通过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做出思想上的贡献;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素质,为他那个时代的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
教学难点:
1、启蒙运动在西方历史上的重大意义。
2、伏尔泰所处的时代及思想背景。
教学方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从今天开始,我们通过学习一篇演说词,走近法兰西的两位杰出人物:伏尔泰和维克多?雨果。他们相差整整一个世纪,伏尔泰于1778年病逝,雨果生于1802年,他们二人并没有面对面的交往。但是,阅读过本文的人,无不被雨果对伏尔泰的敬爱与景仰之情感染。
二、整体阅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陨落:yǔn 诅咒:zǔ 不挠:náo 恪尽职守:kè
2、理清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1)世纪性贡献
第二部分(2—8)思想启蒙;(9)现实关怀。
第三部分(10—12)非凡人格
第四部分(13—14)时代意义
三、新课讲授:
1、从雨果的演讲中,可以了解伏尔泰为人类文明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明确:⑴通过著书立说和文学创作,做出思想上的贡献。
⑵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素质,为他那个时代的弱势人群争取人权,勇敢斗争。
2、雨果为什么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看作是“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明确:在伏尔泰生活的时代前期,统治阶级压迫人民,而人民却甘心受迫,不敢、也不懂起来反抗,社会愈加昏暗腐败。这时,许多像伏尔泰这样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用自己的笔写下了不朽的篇章,唤起了人们反抗的意识,投入到为民主自由而斗争的自由中去。所以,雨果把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称为“一个新的纪元”的开始。
3、教师范读第一段,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⑴在第一段中找出最能够体现雨果对伏尔泰评价的一个词和一句话。
⑵为什么雨果认为伏尔泰是永生的?
⑶世人怎么对待伏尔泰的逝世?雨果呢?
明确:⑴“巨星”、“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
⑵因为他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的著作,还担负着培育良知、教化人类的责任。
⑶世人有两种态度:诅咒和祝福。雨果认为,这是荣誉最美好的两种形式。
4、伏尔泰是几个世纪前的伟人,在雨果口中他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学生独立思考,找出文中能够表现伏尔泰形象的'句子。
总结学生的发言,分析得出:文中的伏尔泰表现出两种形象:斗士、智者。
明确:如:第八段中“他孤军奋战”、“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第十一段中“从这深邃的双目里露出了微笑”。
四、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二
2、自读后面的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分析,我们得出:文中的伏尔泰表现出两种形象:斗士、智者。这节课我们来分析伏尔泰的形象。
二、新课讲授:
(一)、分析分析“斗士”的形象。
思考讨论:1、斗争的原因是什么? 2、对象是谁? 3、以何种方式? 4、具体的表现是什么? 5、结果怎样?
明确:
1、时代的原因:人民无知,宗教愚昧,君主专制,暗。
2、对象:宫廷、贵族、金融界、教会。
3、方式:独自一人,一枝笔(轻如和风,猛如雷电)。
4、表现:为西尔旺、蒙巴伊、卡拉斯、拉巴尔辩护。
5、结果:胜利。
小结:伏尔泰是“法兰西思想之父”,他经历了君主专制由鼎盛到衰败的转折期,为当时的人们带来了自由和民主的声音。因此他的形象可以概括为:倔强的斗士形象。
(二)分析“智者”的形象。
1、雨果抓住伏尔泰的什么特点去表现的?
明确:抓住伏尔泰的“深邃的双目”和“睿智的微笑”进行描写。
2、师生共同朗读第12段,体会雨果是如何描写伏尔泰的“微笑”的。
提示:理解作家借助“微笑”,呈现出伏尔泰的成就。
3、提问: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特点进行描写?
明确:对于斗士的形象,“微笑”所造成的反差最大,能够表现出伏尔泰的性格,感染的效果更加强烈。
三、拓展提高:
1、雨果抓住伏尔泰的“笔”和“微笑”塑造了一位“斗士”和“智者”的形象。在雨果看来,伏尔泰“是一个新纪元的到来”。请学生思考其原因。
明确:结合第13段,能够认识到:伏尔泰把自由的精神和民主的思想带到人们中间,引起人们思想彻底的变化。
2、引导学生结合上文,从“人“和”公民”、“权力”和“职责”人手,理解“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作为人,我们有追求自由
小结:伏尔泰形象的意义在于,他和民主的权力;作为公民,我们有遵守法律的职责。不代表行政权力,他代表进步的文明思想。在他生活的时代,君主的权力、宗教的权威,束缚着人们;而伏尔泰的目的就是推翻权威,建立自由。
四、品味语言:
1、他受到诅咒、受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
明确:受到黑暗暴力的统治阶级的诅咒,帮人民摆脱愚味,人民祝福他,未来属于人民。
2、人们就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
明确:这里的“黎明”指的是封建王朝即将崩溃,民主时期即将开始。这“微笑”是对封建统治者的蔑视和嘲笑,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他的沉着坚定给人以力量。
3、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
明确:只有思想开放了,人民才能创造出更为先进的文明。
4、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明确:封建君主专制使人民生活在痛苦之中,而伏尔泰虽然去世了,但他的思想仍然指引着人们走向光明,作者强调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就是表明作者向黑暗宣战的决心。
五、总结演说的特点:
演讲是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观点,阐明某一事理的活动。演讲不仅是宣传和动员群众的手段,而且还是阐明理论观点、发表学术见解的一种手段,同时又是锻炼和培养青年口才的一种手段。
演讲应注意:
1、认清对象,确立主旨。即针对性。
2、思路清晰,节奏明快。
3、感情充沛,例证动人。
4、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六、课堂小结:
本文是雨果著名的演讲之一,全文贯穿着自由、民主、和平的精神,闪耀着真理的光芒。作者紧紧围绕伏尔泰思想上的成就,用激情饱满的浪漫语言,回顾了伏尔泰的笔、伏尔泰独自一人的斗争,以及他的微笑、睿智,由此刻画了一位“斗士”的形象、“智者”的形象。文中有许多意义深刻、内涵隽永的句子,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人物经历细细体会。
七、作业布置:
1、完成练习三
2、预习下一课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了解本单元的课文的内容及组文主题。
2. 明确本单的学习目标。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看到第二单元。
生:齐读。
二.师:读完单元说明,我们可以发现第二单元仍以春生为主题组织课文。选文也同样
兼顾诗文,兼顾古今,兼顾中外。
但探讨人生的侧重点却不同。第一单元主要是从生命的角度探讨人生的。这点从2、3、4、课都有反映。本单元主要是从理想和信念的角度来探讨人生。
《理想》是一首哲理诗,打种种比方,用种种意象,阐述理想对于人生的决定意义。 《短文两篇》中的'〈〈行道树〉〉借行道树的形象表达无私奉献的人生信念。〈〈第一次真好〉〉则通过两个事例抒写人生中对第一次的体验。
〈〈人生寓言〉〉选了两则,〈〈白免和月亮〉〉一文,通过叙写白免在拥有了月亮后反而引起了无穷的得失之感,告诉我们好事也可以变坏事的道理。而〈〈落难王子〉〉说的则是坏事也可以变好事——多愁善感的王子因落难面变得坚强起来。
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向世人敞开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她认为要成就一番事业,目标必须始终如一,要坚忍不拔,满怀信心,勤奋工作。
〈〈〈论语〉十则〉〉是一篇文言文,全都是人生格言,有的谈求知态度,有的谈学习方法,有的谈修身做人。
三.师:那么学习这个单元要完成那些学习任务呢?,请举手回答。
四.师:本单元与上一单元有延续性,所以本单元要完成的学习任务中前两点与上单元相同:
学习目的:1。内容上:理解课文的主题,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人生。
2. 阅读方法上:提高朗读能力,做到音准,入情。
3. 阅读方法上:学习课文的表达技巧。(这点其实我们在第一单元已有涉及,比如我们在上第三课短文两篇时曾比较过〈〈蝉〉〉与〈〈贝壳〉〉写法上的不同:〈〈蝉〉〉欲扬先抑,〈〈贝壳〉〉则直入主题。
4. 基础知识上: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点也与一单元相同,而且每个单元都有这一点)
五.作业:预习第六课《理想》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自己初步读懂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体会作者对阅读的那份真挚的热爱,以及如何表达出这份热爱的。知道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要与众不同。
3、能感受到阅读是一件充满愉悦的事情。
4、尝试学写读后感。
【教学重点】
文章3、4、5、6自然段,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出对阅读的痴迷。
【教学难点】
尝试学写读后感。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教师朗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师:听了这段话,请问,你有什么感受?
引入课题:我的.“长生果”
二、整体把握,初步感知
1、给学生5分钟时间,让他们自己读课文:
交流:你读懂了什么?
2、根据交流,板书:
读书:“香烟人”画片、真正的连环画、文化站的图书、中外名著、作文。
3、这篇文章作者写得很好,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她是怎样把对阅读的那份真挚的热爱表达出来的?
三、研读重点,体会写法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3~6小节,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体会在黑板的相应地方写上下列词语:
津津有味、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泪落如珠、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牵肠挂肚、废寝忘食。
(这一部分教学充分放手让学生读读说说,并重点指导学生读好4、5、6三小节。)
2、第三小节交流,引导学生从“美差、抢、眼羡、卖力地呐喊助威、饱览”等词感受体会。
3、师生合作运用“津津有味、如醉如痴、浮想联翩、泪落如珠、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牵肠挂肚”等词语复述3~6小节的内容,再次感受作者对阅读的痴迷:
⑴ 我实在是太喜欢那些书籍了:
无论……还是……无论……还是……只要……我就……那些书有时让我……有时让我……有时我读得很快……有时书中的悲欢离合又常常使我……
⑵ 是啊,我实在是太喜欢那些书籍了:
不论是……不论是……不论是……不论是……我都看得( )。他们让我( ),他们让我( ),他们让我( ),他们让我( )!我完全地被书给征服了!
师:正是有了这份牵挂、这份痴迷、这份如饥似渴的醉心阅读,我的作文常常居全班之冠,我得到了报偿和赞誉。并且我还悟出了写作的道理!
4、略读8~14小节:
⑴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怎么悟出的?
“别出心裁”、“与众不同”、“鲜味”指的是什么?
⑵ 作文,要真情实感……创造:
怎么悟出来的?怎样做才会得到呕心沥血的创造呢?
师小节:是啊,作者的成功离不开书籍的帮忙。因此,当他回忆起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愉悦之情充满了他的心房!师生一起朗读文章第二自然段。
五、出示范文,尝试学写读后感
六、提升认识,指导实践
齐读:“书,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结课。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联系生活,感知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了解海洋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宇航员在月球上仰望太空,最令他们百看不厌的是(地球)因为它能发出(蓝色和白色的光芒),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出示图画)
2、这蓝色的就是(水)面对这颗美丽的蓝色水球,你会想些什么?
3、我们曾读过很多与海洋有关的书籍。从电影、电视上看到过有关海洋的镜头,海洋在你的心目中是什么样子的?你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吗?
学生交流。出示画面:平静温柔的海、波涛汹涌的海
4、是呀!大海在我们的'眼中,它有时候是那么平静、安详,有时候面目是那么汹涌、可憎。它有时候带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欢乐,有时候却是无限的痛苦。可是金涛先生却认为,海洋是21世纪的希望,(板书课题),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九课《海洋21世纪的希望》,齐读课题。
二、概括主要内容:
1、检查预习。
①生字,找出容易写错的字。
②开火车读课文,检查读书情况(同桌互相读,纠正读音)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说得非常好!这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同学们抓住文章的关键,就一定能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第一段
1、海洋是人类的摇篮,它曾经孕育了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海洋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它曾经哺育了地球上的生灵。它与人类的关系是那样地密切。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看一看课文的哪一部分写是是海洋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2、指名回答。
3、海洋与人类的关系怎样密切呢?请哪位同学朗读课文的1、2、3小节,其他同学用笔画出描写海洋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句子。
4、交流。
四、学习课文
1、出示:海洋给人类提供了航行的便利;它慷慨地给予人类丰富发水产品和每日必不可少的食盐。但是海洋发起脾气来,也会无情地掀翻船只,冲垮海堤,毁灭沿海的城镇,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
(1)给予什么意思?慷慨地给予什么意思?大海给予人们什么?
(2)你能结合你收集的资料说说有哪些水产品?
(3)此时人们对海洋的情感怎样?
(4)大海与人类关系密切还表现在哪里?(海洋发起脾气来)
(5)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它影响人们的生活,直接决定人们生活的安定与幸福)
(6)你能用你收集的例子说明吗?
(7)此时人队海洋又是怎样的情感呢?这段话应该怎么读?
(8)试读,指名读,自由读。
2、引读千百年来,人么热爱海洋,是因为但是又敬畏海洋,是因为海洋的脾气真是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千百年来人们是怎么办的呢?理解望洋兴叹
人们望着海洋会兴叹些什么?
3、快速写。
交流。
4、总结:是啊,千百年来,人们只有望洋兴叹,发出了一声声无可奈何的感叹,一声声愤怒的质问。人类是不是只能这样?海洋能成为21世纪的希望吗?(把课题中的21世纪点点)课后请同学们读课文,收集有关开发利用海洋的资料,下一堂课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9.海洋21世纪的希望
关系密切
语文教案 篇5
老师:这是什么?(出示课件。)
学生:竹排。
老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去欣赏美丽的风景好吗?出示课件
老师:你们看到什么风景。
学生1:小鱼。
学生2:禾苗。
老师: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学一首好听的'儿歌(课件出示课题“小小竹排画中游”)。
学生齐读课题。
老师:请学生自由读,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
学生:自由读。
老师:小朋友读好了吗?那请学生读给林老师听好吗?
学生齐读课文。
老师:谁能站起来为大家展示一下?(指一生读)
老师:他读得怎样?
学生:他读得感情不好。
老师:那请你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该生读课文)
老师:他读得怎样?
学生:非常棒!
老师: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认识吗?(小黑板出示),指一生上台领读。
老师:谁来说说这个小朋友读得怎样?
学生:他读得很正确。
老师:给他掌声,说说为何会认识这么多字。
老师:打开课本,请小朋友自由拼读生字。
(学生自读生字,老师巡回指导。)
老师:谁来找找三点水的字。
学生:江流游。
老师:从三个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1:江里有水,所以是三点水。
学生2:鱼在水里游,所以游是三点水。
老师:你们真能干,掌声鼓励。
老师:说说唱为何是口字旁?
学生:唱歌是用嘴巴的。
老师:排为何是提手旁?
学生:竹排用手来划。
老师:生字宝宝摘下了帽子,再请小朋友来认一认,(小黑板出示,学生集体认读。)
老师:生字宝宝跳到我们的歌里,你们认识吗?
(学生自由读诗歌。)
老师:你最喜欢哪一句,把最拿手的一句读给大家听。
学生:鸟儿唱,鱼儿游。
老师:为何喜欢这句?
学生1:鱼儿在水里愉快地游来游去。
学生2:小鸟在天上飞快地飞来飞去。
老师:请学生来做做鱼儿游,鸟儿唱的动作。(学生表演)
老师:怎么读,才能读出这种感情来。
学生:高兴。
老师:那请小朋友带着这种心情一起来读。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在课文中体会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深厚友谊,懂得“千金易得,直音难求”的含义。
2.认识课文中的'几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理解“千金易得,直音难求”的含义。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 人们常说“千金易得,直音难求”。
2. 板书:知音
二、初读,了解内容: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将课文读通顺。
2.再读课文,想一想每自然段的意思。
3.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再读理解感悟:
1.默读课文,思考:俞伯牙为什么称钟子期为“知音”?钟子期去世后,俞伯牙为什么再也不弹琴了?
2.汇报,相机指导读俞伯牙与钟子期的话。
四、识字,巩固阅读
1.师出示字卡抽查生字,小组内互读互查。
2.阅读课文全文。
五、拓展延伸阅读
1.读了这个故事,你怎么理解“千金易得,直音难求”这句话的?
2.生活中,你有知心朋友吗?你觉得应该怎样相处?
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翻译并背诵全文;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重点词义;
3、理解文章的寓意。
故事导入:据说我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长相不甚帅气有一次他做客一家网站,有网友说:你的能力我佩服,但你的长相不敢恭维。而李部长迅速回答说:我不这么认为,有人说过我就是最帅的,是啊,情人眼里出西施,在妻子眼里丈夫总是最帅的,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总是最好的,这里面洋溢着浓浓的亲情,给人自信让人温暖,但有的时候,这样的主观情感也会导致人们判断出现偏差,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智子疑邻》中去看一看。
一、走进资料室——了解常识。在世界文学宝库,寓言是一颗特别灿烂的明珠,它往往借浅显易懂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道理。今天,我们来学习《韩非子》一书中《智子疑邻》这个故事,你一定会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韩非,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上书向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均未被采纳。后来,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逼自杀,死时47岁。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富有说服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于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走进朗读间——一读读准字音。
1听范读,注意字音。2、请同学正音。字的`读音因为词义的变化而发生了变化。3、请同学读。4齐读全文。
雨:Yù下雨父:Fǔ对年长男子的尊称
三、走进翻译厅——二读读懂文意。虽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们还是得弄清文章字词的解释啊,请同学们走走,到翻译厅中坐坐,看看这篇和我们相隔几千年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
1、独立思考:在不会翻译的地方做出标记;
2、小组合作:小组解决疑难词语;
3、集体交流:互问答疑,了解文意。通过这三个环节,文章的重点词语都能解释了吗?那咱们比比?有信心吗?
4、词义大比拼。
智:以……为智疑:怀疑宋:宋国坏:毁坏筑:修补
亦:也云:说暮:晚上果:果然亡:丢失
真厉害,更进一步,进行高水平比拼行吗?请同学接龙解释文意!
四、走进故事屋——引读梳理内容。
1、故事发生的地点:宋国
2、故事中主要人物:富人(板书:其子邻人之父)
3、富人家被盗的原因:天雨墙坏
4、富人被盗前,那些人向他提出过建议:其子邻人之父
5、两人提的建议相同吗?是什么?不筑必将有盗(板书:相同)
6、这个建议正确吗?文中哪句话可以证明:暮而果大亡其财
7、被盗后,宋人对这两人有何不同态度:智疑(板书)
请同学关上书复述文章内容,能复述了,能背了吗?根据老师提示背背看!不提示行吗?齐背!
这么简短的故事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让我们走进研讨室穿越时空和古人面对面去看看!请同学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语文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课文以优美的笔触,大胆地猜测与想象,描写了青海高原上一株神奇的柳树。经过高原风雪,雷轰电击,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成就了青海高原上一个壮观而独立的风景。青海高原一株柳教案教学设计精品
全文共9个自然段,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流畅,情景交融,由物及人,托物抒情,为人们战线了一幅独特的充满生命力量的风景画,是丰富学生语言积淀和情感体验的好材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3.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时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回忆或介绍写柳的古诗。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明确读文重点
1.回忆写柳的古诗,介绍柳树常识
贺知章的'《咏柳》
结合影象资料介绍柳树
2.板书课题:提出问题并讨论
(1)本文能不能用一个柳字做题目,用“一株柳”做题目可不可以?
(2)用“青海高原一株柳”做题目有什么好?
教师示范读
学生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的什么内容?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受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语
小组交流学习,实在不懂的作上记号。
自由读课文,将自己认为写的比较好的词语和句子圈点勾画出来;借助工具书或讨论理解字词,依然不能理解的作上记号。
2.学生分节读课文,随时纠正,指名说说不理解的词语。
3.整体把握,建立印象
三.学习写字
1.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字
2.展示评议
四.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课文生字2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听写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2.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想象课文描绘的情景,感悟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身处逆境是所表现出的强大的生命力。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2、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认识“槐 掺 涩 兜 俊”等5个生字,会写“略 涩 裤 惭 愧 掠 唯 恐”等词语,并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教学重点:
从小女孩交树种、推想她捡树种的具体描述中,体会小女孩做事认真的美好品德和作者赞美小女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细致描写,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根据文章内容给文章分段,并能简单说说段落大意。
教学重点: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在语言环境中理解、体会新词。
教学准备:
演示文稿(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明确本单元学习任务
1、导语:今天,我们开始新学期第一个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我们将读到哪些有趣的文章呢?还要掌握哪些读懂课文的本领呢?让我们一起打开书,读一读“单元导读”吧!
2、学生自主读“单元导读”。
3、交流体会。
4、引导学生提炼学习目标。(1)学会体会情感的方法。(2)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
二、谈话引入
1、板书课题,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种子吗?看看这两包树种,说说有什么不同?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一课《种子》。
三、学习生字、新词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
2、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同桌合作识字。
3、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针对学生容易读错和认错的字作适当指导。
4、认读词语,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义。
掺杂羞涩惭愧凝望惟恐小心翼翼
掺杂:混杂 羞涩: 心里害羞而举动拘束不自然 惭愧:1.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等而感到不安或羞耻。
惟恐:只怕,就怕。
四、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教师提醒学生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精选)语文教案09-24
(经典)语文教案10-01
[精选]语文教案10-13
[经典]语文教案11-15
【经典】语文教案01-07
语文教案08-20
语文教案(精选)08-21
语文教案(经典)10-14
语文教案08-20
实用的语文教案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