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

时间:2024-06-29 10:12:03 教案 我要投稿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

  在平日的学习中,大家对主题班会一定不陌生吧?主题班会要具有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一个好的主题班会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1

  活动目标:

  1、使幼儿了解粮食的生长过程。

  2、让幼儿明白粮食来之不易,要珍惜粮食。

  活动准备:

  儒灵童教材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带领幼儿随着儒灵童歌曲做律动。

  2、带领幼儿向孔夫子行三鞠躬礼仪。

  二、新授课程

  1、"听"故事提问导入:小朋友,你们见过蚂蚁窝吗?为什么萌萌被抬进蚂蚁窝?请听故事《小蚂蚁的仓库》。

  2、安静听《儒灵童》故事,情境导入。

  教师提问:小蚂蚁的仓库怎么会有那么多好吃的?

  故事总结:萌萌吃东西的时候总会把食物浪费,小蚂蚁把萌萌丢下的食物抬回了家。当萌萌来到蚂蚁仓库后,羞愧极了,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浪费是可耻的行为。小朋友,老师相信你们都是珍惜粮食的好孩子。

  3、"看"动画提问导入:你们知道我们做饭的大米是从哪里来的?

  4、认真看《儒灵童》动画,启发思考,教师提出如下问题:

  (1)大米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

  (2)为什么说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

  (3)小朋友们今后你会怎样珍惜粮食?

  5、幼儿有疑问可再次观看动画,老师根据本班级幼儿共性特征及个体差异,对动画进行暂停或播放,结合剧情节点,在幼儿已有经验上进行选择性互动提问教学。

  教师总结:小朋友们,农民伯伯种粮食非常辛苦,从播种到锄草、施肥、收割,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晒黑了脸,累弯了腰,两手磨出了厚厚的老茧,才能收获粮食,我们要做珍惜粮食的好孩子,不能浪费。

  三、图谱演示,判断对错教师出示两张图片让幼儿判断对错。

  教师看图总结:小朋友们,粮食来之不易,我们吃饭时要把碗里米饭吃干净,不掉桌上和地上,图中的宝宝吃饭时把米粒撒了一桌子,既不讲卫生又浪费,让我们一起做个爱干净不浪费的'好孩子。

  四、游戏互动,巩固主题名称

  小鸡吃米粒

  准备:一些废旧的纸揉成的纸团,几个纸箱或者塑料桶

  规则: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变身为小鸡"吃地上的米粒",伸出双手的食指和拇指做小鸡状。每次只可以用手夹一粒米粒,然后把"吃"到米粒迅速的放到纸箱或塑料桶里。看谁把地上的米粒"吃"得又快又干净,给与奖励。

  五、活动延伸,主题内化

  (1)带领幼儿诵读《弟子规》经典。

  (2)教师可在日常幼儿吃饭的时侯提醒幼儿不要浪费食物。

  (3)和家长联系,习惯养成延续至家庭中落实。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2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粮食与人民生活、国家建设有密切关系,用处很大。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3.懂得要爱惜粮食。

  情感:

  1.对粮食有爱惜之感。

  2.对浪费粮食的现象感到不满。

  行为:

  1.爱惜粮食,爱惜食物,不浪费。

  2.爱护庄稼,不践踏。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课是根据课程标准一、二年级“勤劳节俭”德目中“爱惜粮食”的有关要求设置的。

  设置本课有很强的针对性。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一般没有直接参加过农业生产劳动,有的甚至连庄稼也没见过。他们对于粮食与生产粮食的劳动是联系不起来的,认为粮食就是父母用钱买来的,吃完了再去买就是了,没有节粮的意识。本课教学要使学生初步了解粮食的用途,尤其是粮食与国家建设的关系,与国情的关系,懂得粮食浪费不得,从小养成爱粮节粮的好习惯。

  课文采用儿歌配图的.形式,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讲粮食是个宝,用处很大。这里主要从生活方面讲人与粮食的关系。每人每天都要吃饭,主食是用粮食做的,谁也离不了。然后扩展到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像糕点、糖酒、副食品、豆制品、调味品等,这些人们也经常食用。使学生体会人与粮食的关系。

  第二部分,讲粮食来之不易。让学生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种出来的,是用汗水换来的。教学中可结合“千人糕”等传统故事或是多媒体课件,使学生体会到从种粮到制成供人享用的食品,要经过多少人的劳动,浪费掉了太可惜,也是对劳动的不尊重。

  第三部分,从国情角度出发,使学生认识节约粮食与国家建设的关系,知道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每人每天都要吃饭,需要多少粮食。在有限的耕地上种出粮,供这么多人享用,实在不容易,也实在不富裕。再说,我国国土面积大,有时这里闹灾,有时那里闹灾,旱涝、地震、风雹、虫灾等自然灾害,都影响粮食产量。而且遇到大灾难,首先要救人,这时如果缺粮、断粮,会出现大问题,一地受灾要八方支援。使学生懂得节粮不仅为自家,更重要是为人民。为国家,培养他们的义务感。

  第四部分,讲的是积少成多的道理。我国人口多,每人浪费一粒米,就是个不小的数字。反过来,每人节约一粒米,积少成多也是了不起的数字。让学生初步懂得要从小养成爱粮节粮的好习惯,爱惜每一粒粮食。

  教法建议

  1.从实际出发,不同地域的学生对粮食及节粮的意义认识不同,对粮食爱惜的程度不同,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要求,不要一律。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把粮食的生长过程表现出来,有利于城市孩子的理解。

  3.对节约粮食做得好的同学要表扬,尤其是农村学生对粮食还是很爱惜的,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4.随着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对粮食的充足供应,学生容易产生“浪费一点没关系”的思想,要讲清节粮的意义,远远不只限于个人家庭,而更多的要从国情的度角看问题,加强学生爱惜粮食的义务感。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主要粮食作物。

  2、观看水稻的种植过程,体会农民的辛苦和粮食的来之不易。

  3、懂得要尊重农民的劳动,爱惜粮食。

  教学重点:

  了解水稻的种植过程,懂得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活动一:联系生活,导入主题

  同学们,今天都吃早饭了吗?你今天早餐吃的什么?

  生回答

  出示图片:粥、油条、面包。这些食物的原料是什么?

  引出米和面粉。

  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可真丰富!你们还知道哪些食物的原料也是米或面粉。

  同学们举了好多例子,那么米和面粉又是从哪里来的?认识生活中的主要粮食作物——稻和麦。

  粮食家族中的其他成员

  活动二:探究米的由来,体会来之不易

  1、小朋友们一日三餐中,几乎天天要吃什么?不吃饭会怎么样?

  2、小小一粒米真是太重要了,你知道小米粒是怎么来的吗?

  3、观看图片,多媒体演示米粒的由来。我们来听一听小小一粒米的介绍——

  播种、插秧、田间管理、收割、碾米

  4、过渡:原来一粒米的诞生要经过那么多过程,是啊!一粒米从春耕开始到收粮入库要经过40多道工序,5个多月的生长周期呢?真是来之不易啊!

  5、我们学过的一首古诗就是描绘农民辛勤劳动的,你知道吗?让我们来读这首古诗,体会耕种辛劳。齐声朗读。

  活动三:行为辨析,提高认识

  过渡:我们已经了解粮食作物种植的一般过程,也知道了粮食与我们平时生活息息相关,更懂得了粮食来之不易的道理,那么我们平时做得如何呢?

  图片展示浪费粮食的图片。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小资料

  我们小朋友都懂得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辛辛苦苦种出来的,都来之不易的道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使我们要爱惜粮食呢?

  拓展有关知识,引用相关中国非洲的资料,出示非洲饥荒儿童的图片,使学生的心灵再一次受到触动,感情得到深化。

  活动四:爱惜粮食,从我做起

  1、例举生活中爱惜粮食的好例子或好方法,教师给于适当的评价。

  2、最后,老师送给大家一首儿歌《爱惜粮食》,齐读。

  3、希望同学们从今天开始爱惜每一粒米,爱惜粮食要从自己做起。请同学们将“爱惜粮食”说给你的伙伴听。同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担任一名小小监督员,提醒每一位家庭成员也能做到爱惜粮食。(板:人人有责)

  课前老师让小朋友收集了爱惜粮食的古诗和谚语,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并谈谈你对收集的古诗和谚语的理解。

  板书:来之不易、爱惜粮食、人人有责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4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来之不易。

  2.懂得要爱惜粮食。

  二、活动准备

  ppt课件:不良费粮食。

  三、活动重难点

  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成果,不能浪费粮食。

  四、活动过程

  1、通过谈话引出本课主题。

  教师播放课件图2,然后向幼儿提问:这些是什么?(饺子、馒头、包子、蛋糕)知道他们从哪里来的吗?(农民伯伯种出来的。)

  教师引导幼儿相互讨论,自由交流。幼儿回答后教师给予表扬。

  2、教师教师播放课件图3-5《粮食来之不易》,让幼儿了解香喷喷的米饭是怎样来的?并学习儿歌《爱惜粮食》。

  3、教师教师播放课件图6-7图《粮食来之不易》,让幼儿了解包谷、小麦的生产过程,知道种粮食很辛苦,要经过犁地、选种、播种、施肥、田间管理、收割等多道工序。

  教师:农民生产粮食的.过程是怎样的?(艰苦的。)我们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呢?

  幼儿讨论后回答。

  4、教师教师播放课件图8-9图《议一议》,说说谁做得好。

  教师小结:粮食来之不易,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所以用餐时我们一定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浪费粮食,能吃多少盛多少。

  5、结合幼儿的平时表现,教师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应该怎样做。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5

  设计意图: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都非常优越,加之受社会上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等坏风气的影响,在幼儿园里幼儿挑食、剩饭的现象十分普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设计了“爱惜粮食”这一主题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了解粮食来之不易,体验成人劳动的艰辛,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爱惜每一粒粮食的良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粮食的由来,知道农民的辛苦,教育幼儿爱惜粮食。

  2、培养幼儿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懂得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察谈话:这是谁浪费的

  1.让幼儿观看幼儿剩饭的视频,然后分组讨论:小朋友挑食、剩饭对不对,为什么?

  2.教师小结,让幼儿懂得:小朋友扔掉的食物都是用粮食加工成的,浪费了很可惜,要改正挑食剩饭的坏习惯。

  (二)粮食是怎样来的

  1.请小朋友看图片,内容是:农民伯伯种庄稼,春天里播种、施肥、浇水,夏天里顶着烈日锄草,秋天里忙着收割。

  2.提问:你刚才看到了什么?然后把图片内容再向幼儿完整解说一遍。

  3.让幼儿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教师根据幼儿的提问作出小结,教育幼儿要懂得珍惜农民的劳动果实。

  (三)歌表演《悯农》

  1.出示图片,让幼儿说一说:农民伯伯在干什么?

  2.让幼儿模仿表演农民伯伯锄草的动作。

  3.幼儿一起朗诵古诗《悯农》,教师教小朋友学唱歌曲《悯农》。

  4.放歌曲录音,启发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给歌词加上相应的动作,然后大家一起边唱边表演。

  活动结束:

  观看饥饿儿童的图片,激发幼儿同情饥饿儿童的情感。进一步理解节约粮食的重要意义。

【《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案】相关文章:

环保主题班会教案02-08

知恩感恩班会主题教案11-20

初中主题班会教案05-25

诚信主题班会教案05-19

冬至主题班会教案11-27

德育主题班会教案05-25

诚信主题班会教案07-31

优秀主题班会教案08-09

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06-10

主题班会教案15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