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5-02-25 19:21:06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美术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华]美术教案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点与线,自由表达自己想象中的画面,体验绘画与创造的乐趣。

  2、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字母及各种自然物体,用点、线、面概括成的形态进行重新组合,绘制成非具象的画面效果,产生丰富的想象空间。

  教材简析:

  本课是让学生初步感受点、线、面的关系,但不要讲定义,只引导学生具有用点线面造型的意识,边画边说,引导学生感受点和线能组合成不同的图形。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点线面作画。

  教学准备:

  (1)师生课上要使用的:蜡笔、水笔、色彩纸。

  (2)供学生欣赏的`相关计算机图像、中国画资料。《康定斯基作品选》。

  教学过程:

  1、欣赏《康定斯基作品选》、计算机图像资料和中国画资料中各种由点、线组成的画面。引导学生打破常规的具象描写思维模式,用点线自由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从中感受到绘画与创作的乐趣。

  2、通过欣赏引导学生用比一比、说一说等方法了解线的粗细、点的大小、色彩的变化、画面的节奏以及其协调性。

  3、出示各种常见的线材料,请学生说一说他们的名字、比一比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形状细长。不同点:材料不同、有的直、有的弯、有粗有细、颜色不同。)

  4、线材料变成点材料:教师把纸条揉成团、把纸条、绒线和绳子剪成小段或碎片。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形状都发生了什么变化。引申:再将点材料拼摆成线材料。

  发展阶段:

  1、体验用不同的笔画成不同的点和线;

  2、采用单线、涂色及剪贴等形式来表现自己对事物的感受。

  3、鼓励学生选择各种点线面组成新的画面。利用手中的各种工具试着绘制一至两张与众不同的画面。

  课后拓展:

  尝试在同一内容中用单线、涂色及剪贴各种不同形式表现物体形象、体会不同的画面效果。

  教学评价:

  1、能否用点线大胆组合成一张完整的画面。

  2、能否用其中一种形式自由表现自己的所见所闻。

  3、能否与同学交流自己画面所表达的意图。

  教学札记:

  本课在演示点和线的关系时我利用了一个简单的教具:在一张蓝色KT板上并排扎上三个彩色长头图钉,问学生:“这是什么?”“三个点”然后我在这三个图钉之间又扎上了许多图钉,“呀,变成一条线了。”接着我在板上随意的扎上一些图钉,请学生用毛线把它们连接起来,“哇,三角形!”“太阳!”“五星!”孩子们再在欢快的游戏中了解到了“点多了可以连成线”。我又鼓励学生用图钉扎出各种图形,他们在摆的过程中,由于材料的限制自然的考虑到了有疏有密,我趁机鼓励他们在画画时也要表现出疏密关系。利用了这间小小的教具,让我少费了许多口舌,也使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性学习气氛更加活跃。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巧妙构思折剪画册

  2、大胆地添画绘制画册

  3、在制作、欣赏、游戏的过程中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对比激趣,了解特点

  1、教师出示两本小画册,一本为普通的画册,另一本为今天要学习的类型。

  2、让学生对比欣赏,发现他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鼓励学生质疑。

  二、读短文,提高兴趣

  自由读短文,理解“荒唐”的意思。

  小兔变个大灰狼,你说荒唐不荒唐。

  你也做个小画册,画一画,翻一翻。

  三、自学并操作

  1、自学教材中的步骤,尝试折剪制作画册。

  2、教师讲述重点:可以剪一刀或根据自己的设计剪几刀,但不能剪断。

  3、学生尝试添画。教师制作一些卡片,上面绘有半截动物或植物或人物的形象,鼓励学生添画出上半截或下半截的形象,为学生作画提供参考。

  4、添画完毕后用胶水粘贴或用订书机装订。

  四、学生相互欣赏翻阅作品

  1、学生把自己的.作品翻给同学看,并讲讲其中的故事。

  2、自评、互评。

  3、学生交流制作小画册的感受,体会学习的乐趣。

美术教案 篇3

  活动准备

  欣赏各种漂亮帽子的图片。

  适合时装表演的背景音乐。

  每组2个盛好胶水的塑料小盘,擦手毛巾或海绵等。

  做好的帽子范例一个(参照幼儿用书第2册第16-17页《会变的小碗》)。

  宝宝人手一个纸桶帽(大碗方便面纸筒做帽筒,圆形纸壳做帽沿,将大碗面桶插入扣好的圆形纸壳中)彩色纸片或小彩色皱纹纸团。

  活动目标

  体验创造的乐趣和成就感。

  能用彩色纸片或纸团装饰帽子。

  愿意将自己的作品拿给其他小朋友看。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欣赏漂亮帽子的图片,引导幼儿欣赏图片中帽子的各种样式、颜色及图案,选择自己喜欢的帽子图片。

  2、展示漂亮的帽子,激发宝宝的'制作兴趣。

  教师戴一顶提前制作好的漂亮帽子展示给宝宝。“我的帽子好看吗?也给宝宝戴戴看。”“帽子太少了,不够分的,我们也来做一顶漂亮的帽子吧!”

  3、教师示范,指导宝宝制作漂亮的帽子。

  教师示范,选择彩色纸片或小纸团蘸胶水粘在帽筒或帽檐上进行装饰。宝宝选择材料制作,教师进行指导。

  “小纸团粘粘牢,压一会儿”“小纸团不要粘在一起,有点距离才好看。”

  戴上帽子和宝宝一起展示,表演。

  宝宝戴自己制作的帽子,随音乐自由表演。

美术教案 篇4

  主备人:审核时间:总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以教师节为契机,深化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同时,学生以自己最熟悉的老师为对象,通过记忆画的形式完成“老师您好”的命题画。

  【教学重点】学会找到熟悉人物的特点,画一张半身人物像。

  【教学难点】能掌握某一位老师的长相特征并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

  学具:任何一种作画工具、白纸、课本

  【教学过程】

  一、激趣:

  1.同学们,你们知道9月10日是个什么节日吗?

  2.中国有一句古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3.你们每个人的生命中至少有12年的时光是在学校,老师成了与你相处最多,最熟悉的人。你有没有自己喜欢的老师呢?

  4.学生自由回答,并说说喜欢的理由,进一步加深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

  5.教师节快到了,你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情呢?

  (1)学生自由回答。

  (2)同学们的想法真多,老师这里就有一位可爱的同学送给了我一份教师节的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

  课件出示:学生画的老师画像。

  二、体验、自主探究:

  1.能不能向其他同学描述一下你喜欢的老师的样子?最好说出你印象

  最深刻的一点。

  学生自由描述,老师加以引导。

  2.现在你能不能用最快的速度勾画出自己心目中老师的形象?

  (1)学生尝试作画。

  (2)老师选择几幅作品到讲台上进行观察和分析。

  (3)为什么他们画得不那么好呢?

  3.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难题。

  课件出示:不同的学生作品,画的都是自己学校老师的画像。

  4.现在再来想一想你最喜欢的.老师的特征,现在你可以找到了吗?

  5.课件出示:欣赏不同的学生作品,老师在色彩、服装、背景上稍加指点。

  三、学生创作。

  四、老师巡视指导。

  五、作业点评

  第二课时

  主备人:审核时间:总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加深学生对老师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尊师之情。

  2.提高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选择一定的表现形式。

  3.正确区别老师与学生之间外在的形象特征、神态。

  【教学重点】表现学生在教师节中向老师献礼的场面和情意。

  【教学难点】把握师生的形象特征与神态;主题明确,画面内容感人。

  【教学准备】彩笔或水粉水彩画工具、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组织教学,教师巡视纪律与画具准备情况。

  2.谈话导入

  九月份有一个很特别的节日,那会是哪个节日呢?(教师节)

  为什么要有个教师节?

  二、说一说

  1.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同学们想一想,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老师对你的关心和爱呢?

  2.你想怎样来表达你心中的这份感谢之情呢?

  教师启发学生,亲手做一件小礼物|:设计一个特别的贺卡、做一件手工艺品等等。

  在这节美术课里,我们要用手中的五彩笔来描绘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爱之情。

  三、想一想:怎样画?

  1.构思。画面内容:人物(学生与老师的区别有哪些?)、场景

  2.作品表现形式:彩色笔、蜡笔、水粉水彩画、国画、钢笔线描等。构图要饱满,有主次之分。

  3.思考:可不可以借鉴一些画家的作画风格?

  4.创作

  四、欣赏教材图片

  1.作者是怎样画出对老师的爱?

  2.他们画出了老师的形象特征吗?

  3.如何表现场景?

  五、作业与作业展示、讲评

  六、小结下课。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尝试用纸和彩笔,通过看看、做做、画画等方法大胆地表现自己心中的想法。

  2、运用美术的色彩进行设计与装饰,体验设计制作花花绿绿的糖纸活动的乐趣。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上:02课 花花绿绿的糖纸

  重点难点:

  运用现有的材料进行设计与制作,初步感知色彩的对比与和谐之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班某某过生日,他说他有一引起礼物要送给大家。(请这位小朋友分糖)

  喜欢这些糖吗?花花绿绿的糖纸那我们应该怎么样感谢他呢? 你为什么喜欢这些糖?(学生回答)

  这样的糖你喜不喜欢?(出示一些白纸包的糖)

  对啊,我们喜欢它就因为它既好吃又漂亮,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花花绿绿的糖纸。

  花花绿绿的糖纸

  二、新课教学

  1、谈话

  在上课之前我们已经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糖纸,请小朋友拿出来给大家

  欣赏一下。

  这些糖纸都是从哪里收集起来的,它们经常出现在哪些场所? 从你小组小朋友收集的糖纸中选出你认为最美丽的糖纸3张。 (投影展示)

  2、观察

  请你猜猜这张糖纸是从什么形状的糖上取下来的`,它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上面还有哪些花纹。

  3、讨论

  评一评,哪张糖纸你最喜欢。

  找找这些美丽的糖纸的共同点。(颜色,造型)

  一般的糖纸都是方形、长方形的,有没有其它形状的纸?

  如果让你设计糖纸,你想选用什么形状的呢?(注意实用、特别) 你想用什么颜色来表现?你会用花纹吗?

  在涂色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满、均匀)

  欣赏书本上小朋友的作品,他们的作品有哪些好的地方呢?

  4、尝试设计

  按照自己的想法,请你也试着设计几张美丽的糖纸。

  5、评一评

  将你画好的糖纸给大家看看,听听大家的意见。

  把你的糖纸拿回去给爸爸妈妈看看,听听他们的评价。

  三、布置作业

  在课余寻找一些适合做“糖”的物品,如橡皮、纸团等,再找一引起装糖的包装盒,漂亮的细绳等。

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滴色、拓拓印的方法表现春雨的景色,感受春天的美。

  2、能使用滴管作画,体验滴滴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绿色雨滴图片、教师滴画的录像。滴滴管、报报纸、颜料(绿色、红色、黄色、蓝色)、素描纸、托盘各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绿色雨滴图片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引导语:宝贝们,你们认识小雨滴吗?小雨滴是什么样子的?今天老师带来了绿色的小雨滴,它想和小朋友玩游戏。

  二、播放教师滴画的录像,让幼儿观察滴画的方法。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有哪些材料?小雨滴是怎样的?

  再次播放录像,引导幼儿重点观察教师是如何滴画的。

  引导语:小朋友们,请你们认真看看老师是怎样滴画的。

  鼓励幼儿仔细观察教师是如何滴画的,请个别幼儿描述。小结滴画的方法:用滴管吸一吸,在纸上滴一滴、转一转。

  三、幼儿绘画,教师观察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引导语:有许许多多绿雨滴也想来玩滑滑梯的游戏,现在请你们和绿雨滴一起玩吧!

  幼儿滴画绿雨滴,教师通过提示和适时的`帮助使幼儿掌握滴色的方法。

  四、增加颜料,引导幼儿再次创作。

  引导语:哇,好漂亮啊!你们看大地变成了一片绿色!现在黄雨滴、蓝雨滴、红雨滴也想和绿雨滴玩游戏喽!你们也来试试吧。

  示范创作,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表现五颜六色的春雨。

  五、师幼相互欣赏作品并评价。

  引导语:我们的小手真能干。在不知不觉中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我们一起欣赏春雨的色彩,一起去寻找春天吧!

美术教案 篇7

  教案目的:

  1.体会绘画的乐趣。

  2.能用横线、竖线、波浪线等不同线条绘画出各种形态的水。

  教案准备:

  不同颜色的卡纸及颜料,棉签,卡通小鱼贴纸

  教案流程:

  教师把小鱼拿在手上,小鱼在不同形态的水中最后游到自己的'家。

  如:老师问:“小河里的水是什么样的呀,大家告诉我好吗?”小朋友说:“静静的,平平的”。老师:“小手指伸出来,我们画一画”。小朋友用颜料把这种状态的水画下来。老师又问“大海里的水是什么样的呀,大家告诉我好吗?”小朋友说:“一高一低”。小朋友跟着老师的动作一上一下比划,像波浪一样。

  在教课的过程中要求老师的语言生动形象,肢体语言也要形象、自然。

  教案总结:

  水是幼儿生活中经常见到或感受到是事物。因此,教师通过卡通小鱼找到家,这样一种吸引幼儿的方式开展活动,既让幼儿在活动中练习绘画多种线条,有能让儿童体验到绘画的乐趣。www.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经典]12-06

美术的教案10-16

美术教案10-20

美术教案10-13

大班美术教案09-23

创意美术教案11-28

儿童美术教案10-24

中班美术教案10-18

小班美术教案09-17

美术教案模板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