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经典4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学教案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背景:
在一次午餐吃水果活动中,一小朋友拿着手里的香蕉来问我:“老师,这香蕉里面黑黑的、一点点的是什么?”“老师,这个可以吃吗?”我问全班的小朋友:“你们谁知道香蕉里面黑色的小点是什么吗?”有小朋友说:“这一定是香蕉快要烂了,香蕉变了颜色就不能吃了。”马上有小朋友说:“不对,这是香蕉的种子,我爸爸教过我的”我肯定并表扬了这个小朋友。看着小朋友将信将疑的神态,我设计科学活动“找种子”,让幼儿通过操作观察,了解种子的奥秘,萌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知道水果、蔬菜等都有种子。
2、对种子产生探索兴趣,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萌发对科学、对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准备苹果、香蕉、橘子、西瓜、南瓜、西红柿、葡萄等水果。
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纸,各种种子若干。
3、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昨天老师带小朋友去参观了我们的蔬菜园地,看到了许多碧绿碧绿的蔬菜,你们知道吗?这些蔬菜是由什么长出来的吗?
老师总结:这些蔬菜是由一颗颗小小的种子长出来,我们平时吃的水果也是由种子发芽的结果的。
(评析:从幼儿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出课题,显得自然而亲切,一个小小的.问题,既集中了幼儿的注意力,明确了活动主题,又增强了学习兴趣。)
二、找种子
1、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许多蔬菜和水果,要请你们用自己的小眼睛找找看,他们有没有种子,找到后,看一看,和同伴说一说,种子它藏在哪里?是什么样?(幼儿自由探索)
(评析:在探索活动中,幼儿对种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瓜果左看右看,有的用手摸摸,有的用手捏捏,有的用鼻子闻闻,有的交头接耳,相互交流,每个幼儿都处于积极的探索中。)
2、幼儿交流探索的发现。
(1)、谁愿意上来告诉大家你找到了什么种子?
幼儿一:我找到了苹果的种子。
师:我们大家来看看苹果的种子的什么样子的?
幼儿:苹果的种子是黑黑的,小小的。
(评析:教师让幼儿找出种子并放在视频转换仪下进行展示。通过视频转换仪放大了种子,幼儿很清晰、明确地观察了种子的外形特征。)
幼儿二:我找到了西瓜的种子。
师:西瓜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
(评析:当幼儿看见西瓜的种子的时候很兴奋,原来西瓜的种子就是我们在超市里买到的西瓜籽,它可以吃呢。)
用同法和幼儿一起观察橘子、黄瓜、西红柿、葡萄的种子。
(2)、师:有谁找到香蕉的种子吗?
幼儿一:香蕉是没有种子的。
幼儿二:我找到香蕉的这个小黑子。
师:其实香蕉它也有种子,这些小黑点就是它的种子,只不过是他们退化了,现在的农民伯伯非常聪明,用科学的方法不用种子也能种香蕉,所以香蕉的种子就慢慢退化了。
(评析:香蕉的种子具有特殊性,幼儿很少了解,通过单独提出,幼儿了解香蕉种子的独特性,达到了教学目标。)
3、我们知道苹果、黄瓜都有种子,老师告诉你们,除了这些,还有许多瓜果、蔬菜都有种子,小朋友以后长大了就会慢慢知道了。
(评析:在本次探索活动中,幼儿积极讨论,主动询问,了解了各种瓜果蔬菜的种子的特征。)
三、操作活动:种子和果实匹配。
1、师: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小卡片,上面有各种果实,旁边有各种种子,请你们给这些果实找种子,找到后把种子贴在果实的下面。
(评析:教师为幼儿设计一份记录表格,表格的上面是各种果实,考虑到种子的外形特征,教师在下面用双面胶带贴着,幼儿找到种子后就可以把种子贴在胶带上,这样方便了展示。)
2、幼儿交流活动结果,并且请集体检查操作结果的正确。
师:谁愿意上来告诉大家你的发现?我们一起看看他找的种子对不对?
(评析:幼儿从感知到接受、理解,而教师设计这一环节,不但能检查幼儿的学习的结果,还使幼儿学习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四、活动延伸:
1、种子发芽实验。
3、种子贴画。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知道两栖动物的特点,并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分类。
2.依据动物的居住地、生活习性为动物找家。
3.懂得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
二、活动准备
1.天空、草地、小河背景图、动物图片、贴纸等
2. 乌龟、青蛙等两栖动物生活习性视频。
三、活动过程
一、幼儿介绍自己制作的动物名片,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幼儿看动物名片互相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二、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分类。
1.刚才小朋友都说到了,有的小动物会游泳,有的小动物会飞,有的小动物会走、会跑。
2.介绍背景图:小动物的家(1)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张图,图上有什么?
(2)教师介绍:这是小动物们生活的`地方,你知道小动物都生活在哪里吗?请将小动物们送回自己的家。
3.幼儿分类、操作。
4.认识乌龟和青蛙。你知道它们生活在哪里呢?幼儿讨论并说理由。
观看有关视屏,区分乌龟、青蛙等两栖动物,并了解两栖动物生活习性和特点。
四.教师总结:
每个小动物也都有自己的家,有的小动物生活的地方就是它的家,有的小动物不是,小朋友回去再找找,有新的发现再来告诉大家。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名称:有趣的剪刀
活动目标:
1、 观察比较生活中常见的剪刀,了解它们的不同特点和用途,并乐于大胆表达。
2、 理解剪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剪刀带来的方便。
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剪刀、图片、PPT课件等
2. 幼儿经验准备:搜集、了解各种各样的剪刀
活动过程:
一、猜测导入
1、出示摸宝袋
今天我带来了一个神秘的袋子,猜猜袋子里可能是什么?
(宝藏金币、礼物)
2、出现图片局部
现在看看,猜猜会是什么?
(剪刀、我们的美工剪刀)
3、剪刀的用途
你用剪刀做过什么事情?
(可以用剪刀剪纸、做好看的苹果)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要用到剪刀,剪刀帮我们做了许多事情,它的本领真大!
二、认识生活中的`剪刀
1、园林剪刀
(出示图片)你们看见过这种剪刀吗?
(没有看见过、不知道是什么)
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比我们用的剪刀要大、手柄要长好很多、剪刀的嘴巴也很大)
猜猜它是剪什么的?
(剪一些很硬的东西)
我们来看看他到底有什么用?现在知道它是剪什么的?
(修剪花草、)
:有了它,花草树木的造型就更漂亮、更丰富多样了,我们城市的也变得更美丽了。
2、出示管子剪刀:
(出示管子剪刀)这种剪刀看到过吗?
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他的嘴巴有个圆圆的缺口)
你知道它是剪什么的?
(可能是剪一些圆的东西)
我们来看看他到底是做什么的?
:它是一把管子剪刀,有了它,圆圆的管子剪起来也变得非常容易。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剪刀,这些剪刀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很大的方便,(教案:)但在使用剪刀的时候我们还是要注意安全,特别是我们小朋友,因为剪刀是一种很锋利的工具。
3、出示理发剪刀
这是什么剪刀,你们在哪里看见过?
(好像在剪头发的时候看见过这种样子的剪刀)
他长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他的嘴巴是细细长长的,而且他还有像牙齿的一排在嘴巴的一边)
为什么会有一排小牙齿呢,就好像小木梳一样,为什么会有一排梳子呢?
(可能是要梳梳头发)
这样可以让我们的头发更好地被打理,剪得会更整齐。
谁会要用这样的剪刀呢?
(理发师)
三、交流讨论
你们还知道哪些特别的剪刀吗?他们长得什么样子?有什么用呢?
(我知道我们用的手工剪刀,是圆圆的头,周围都是塑料的)
(还有医生用的剪刀,在手术的时候才会用的。)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探索等方式虹吸原理,尝试利用虹吸原理帮鱼缸换水。
2、尝试根据猜测和实践填写记录表,学习表述自己的实验结果。
3、乐意参与实验,对虹吸原理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吸管,酸奶勺子,一次性盒子,金鱼缸,针筒一次性杯子,一次性杯子。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教师拿好吸管两头,放进鱼缸里,开始往下流水)
师:小朋友,我们人类生存都离不开呼吸,那小金鱼是怎么在水里是怎么呼吸的呢?
师:小金鱼在水里是靠腮呼吸的。
二、视频停止(小金鱼生活在很脏的水里)
师:看这画面上的小金鱼怎么了?(水很脏,需要换水)
师:那你有什么办法帮小金鱼换水,可以让小金鱼不从鱼缸里出来?
幼儿讲述。
教师:小朋友想了很多办法,那我们来看看视频里的老师是怎么帮小金鱼换水的?
幼儿观看视频,教师捏住吸管两头,一头先放进鱼缸里,另一头再放进一次性的盒子里,水开始流动。
三、探索让吸管满水的方法。
师: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他是怎么换水的?
师:谁愿意来试一试?
师:为什么视频中的老师和你用同样的材料,她可以让鱼缸的水流下来,你不可以呢?
:让我们一看老师的吸管中有什么秘密。
观看视频,教师捏住吸管之后,放开一头,里面有水流出来。
师:老师的吸管里又什么秘密啊?
:原来老师的吸管里有水啊!那有水的吸管就能给鱼缸换水吗?
让我来试一试。
教师示范,我先捏住吸管的两头,不能让水流出来啊,要不然可能会失败,一头放进鱼缸里,一定要让它进入水里之后才能放手,另一头对准接水的容器之后就可以放手,看看,我成功了吗?
师:那么问题来了,怎样让你的吸管满水,而且没有空气?
师:老师这里有几种材料,猜猜看,什么材料可以让吸管满水没有空气,什么不可以?猜好之后把你的猜想结果记在记录表上。
幼儿填写记录表。
师:谁来说说你的猜想结果,如果你觉得它可以,你准备怎么做?
师:你们的想法会不会成功呢?我们一起到后面去试一试,试一试之前,我有几个操作要求,
记录表放回凳子后面,4个小朋友一组,每种材料都要试一下,尽量不要让你的水漏在桌子上,因为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应该节约用水,试完之后,要回来把你的'记录表填写完整,你的实验结果是不是和你猜的一样,开始行动吧!
四、幼儿操作。
师:谁来说一说,你的实验结果。
师:结果已经出来了,看来用针筒来给吸管吸满水是最可行的,那么怎样正确的让你的吸管吸满水,而没有空气呢?这个需要两个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那我也要请张老师来帮我一下。
两位教师示范:首先,一位小朋友,吸管两头手中拿,对对齐,另一位小朋友,小针筒,手中拿,吸满水,慢慢对准吸管口,轻轻按下小针筒,小眼睛,看看好,吸管满水针筒就停止,两手捏住吸管头,小心别让水流走。然后就是我们刚才看的视频,一头放进鱼缸里,到了水里之后,手再放开,另一头再放进一次性的盒子里,手再放开,水开始流动。
师:这个方法学会了吗?那你们可以和视频中的老师一样合作给小金鱼换水吗?
幼儿给金鱼缸换水,教师巡回指导。
五、教师,讲述虹吸原理
师:小金鱼说,谢谢你们帮它们换水,刚才我们做的这个换水实验运用了一种科学原理,叫“虹吸原理”,它是利用大气对水的压力把水从高的容器导入到低的容器里,所以你们知道刚才为什么要把鱼缸放在高一点的小椅子上了吧!你们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事情用到了这个虹吸原理。
【中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科学教案06-05
中班科学教案【经典】09-01
中班科学教案09-13
实用的中班科学教案11-02
幼儿中班科学教案01-17
中班科学教案:彩虹02-26
中班科学教案(热门)09-24
(通用)中班科学教案09-30
【集合】中班科学教案12-17
中班科学教案【推荐】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