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4-09-08 14:48:08 教案 我要投稿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5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5篇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第二册语文园地三中的我的发现,此部分有12小组字:上面的四小组都是横线前的字加上偏旁成为横线后的字,中间的四小组则是横线前的字去掉偏旁成为横线后面的字,下面的四小组都是上面一个字分别由下面两个字组成。此题是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的练习,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会学习,并体会发现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对象分析

  我班的学生有的十分听话,一切顺从教师和家长,成绩好,但没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有的管不住自己,堂上想说就说;非常随便;有的个性很强,虽有自己的`见解,但以我为中心,心中没有集体概念,学习欠自觉。《新课标》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主动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我认为若在堂上积极实施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能很好地改变本班学生的现状,学生将受益匪浅。《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学习,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集体精神,而不再以自我为中心,在合作学习中也学会了互相帮助,培养解决问题、组织能力。在探究学习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主张,培养创新思维,从而体验获得新知和能力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习的激情,改变被动的学习状态,这也是现代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

  语文园地三我的发现安排7个字要学生认,《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及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给学生打开一个生活经验世界之外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这对于发展学生的情感、思维,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依据新理念,在学生认识了这7个生字后,我还引导学生阅读我搜集的儿歌、故事、古诗,让学生在阅读中巩固平时所认的字,又在阅读中认识新的字,既增长了课文知识,又在阅读中积累了词语。

  教养目标:

  1、会认字代等7个生字,激发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2、正确朗读词语、小诗。背诵小诗《小鸟》。

  教育目标:

  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愿意爱护身边的环境。

  发展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精神。

  2、拓展学生的识字面。

  3、与同学交流时,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以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识字方法,并将识字方法运用到课外识字。

  课前准备:

  1、灵灵姐姐图像(能套在手上)

  2、制作小动物图片

  3、搜集儿歌、童话故事和古诗并打印,给没认过的字注音

  4、用彩色卡纸制作花儿、识字苹果树

  5、字卡

  教学课时:3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在学习语文园地一和园地二时,我们和灵灵姐姐共同学习,共同发现了一些识字方法,还记得是什么方法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方法)瞧,谁来了?(教师手里套着灵灵姐姐图像扮演灵灵姐姐)小朋友,好!(灵灵姐姐好!)今天,我又想和你们这些爱学习的孩子到识字乐园去认识字宝宝,欢迎我吗?(欢迎!)我们一起出发吧!(板书:语文园地三识字乐园)

  二、解决字音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读识字乐园里的字。

  2、学生边读边想:在识字乐园里自己发现了什么?

  3、检查学生的读音。

  (1)个别读(用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自告奋勇读乐园里的字。)

  (2)夸一夸,帮一帮:引导学生先评优点,再评不足。重点评议字音,特别注意读准平舌音、翘舌音。

  (3)做接龙游戏。

  (4)全班齐读。

  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识字方法

  1、(教师扮演灵灵姐姐)我在识字时又有新发现,小朋友,你们呢?

  2、在四人小组中交流自己的发现。

  3、小组派代表汇报我的发现

  (板书:加一加减一减合一合)

  4、(教师扮演灵灵姐姐)小朋友,你们的发现和我的一样,你们通过自己去学习,去发现,成了学习上的小主人,灵灵姐姐替你们高兴。以后,不管在堂上认字还是课外识字,用上这些好办法,能帮助我们更快认识更多的字宝宝。

  四、巩固识字

  1、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字组词或说话。

  2、小组长组织组员以大家喜欢的方式认读字卡,谁发错字音,组员齐帮助。

  3、教师将字卡顺序打乱,让学生认读。

  4、学生出来带读带有生字的词卡。

  五、以阅读拓展识字量

  1、小组合作互相读课外文章。

  2、学生把自己会认的苹果树上的绿苹果涂成红色,看看哪一组苹果树上的红苹果最多。

  板书设计:

  流程图: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设计的理念】

  根据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本课,通过欣赏──美读──想象,把鸟的天堂的美丽景色传递给学生,让孩子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鸟的天堂的神奇。在欣赏中读,在读中感,在感中创。运用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进行教学。

  【教学分析与处理】

  1、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3课。是一篇精读课文,在第一课时已完成字、词、教学任务,本节课是第二课时,课文记叙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写鸟的天堂是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了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被称作鸟的天堂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生分析: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求知欲强的特点,灵活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新颖的.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参与学习回归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采用不同形式的读思议画相结合等形式,自主学文,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创新点、德育点、空白点:

  ⑴ 创新点:

  ① 课题还可以换哪些项目?

  ② 自由结合找自己最喜欢的小伙伴一起学习。

  ③ 选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讨论学习。

  ④ 切入点不同,激发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⑵ 德育点:

  ① 培养学生敢于自我表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

  ② 适当展开联想,感受课文所描绘事物的静态和动态,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⑶ 空白点:

  ① 导入部分留空白。

  ② 学习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展开合理想象留空白。

  ③ 结语部分留空白。

  【教学目标】

  1、知识掌握目标:

  通过理解前后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学习作者对静态事物、动态事物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

  2、基本技能和一般能力:

  能够用读写议画等形式学习作者两次对鸟的天堂的描写。

  3、创新素质、创新人格培养目标:

  创造性联想、创新思维、创新想象。

  4、德育目标:

  体会大榕树上众鸟纷飞的士观景象,受到大自然、热爱美的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学习描写事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在反复朗读中感受两次去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

  【教具选择与使用方法】

  使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画面生动形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探究,合作性强,为重点、难点的突破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制作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查阅资料。

  二、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说说天堂的意思。

  2、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

  板书课题:

  鸟的天堂

  3、看了课题你想解决哪些问题?

  三、学生研究体验

  1、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读课文,然后指生读文。

  2、引出问题,学生讨论:

  ⑴ 交流汇报自学提示中的问题。

  ⑵ 师引问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象?

  (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3、作者是怎样具体讲大榕树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课件展示大榕树的远景和近景。)

  ⑴ 作者见到大榕树产生了怎样的印象?你是怎么体会到的?

  ⑵ 选择最喜欢的伙伴探究学习。

  四、学习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有关段落

  1、自由读,小组讨论、动笔画出重点词语,展开大胆的想象。

  (创新点、空白点。)

  2、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师适时板书。)

  3、质疑。

  五、巩固与创新型的应用

  多媒体演示画面,假如你是一支小鸟生活在鸟的天堂你会有什么感受呢?为画面配音(合作表演,此处是创新点)不仅使学生更加了解鸟的天堂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表演能力以及思维的迁移和创新能力。加速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六、回归整体、归纳总结

  七、体验型作业

  展开想象向喜欢的小伙伴说说鸟的天堂的热闹景象。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活动目的:

  选种是“小星火计划”科技活动中“小种植”的内容之一。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选种的重要意义,并掌握简单的方法。

  二、活动内容和方式:

  1.教师讲述进行选种在农业生产上的重要作用。

  2.组织选种活动。

  3.制作同品种不同质量的种子标本。

  4.举办种子标本展览会。

  三、活动准备:

  学生带好各种种子。

  四、活动过程:

  师(出示黄豆)讲述:同学们,我们生长在农村,都知道这是一颗黄豆,如果把这颗黄豆种到地里,它会怎样?

  生答:……?

  小结:它会发芽、生根、长叶、开花、结出新的果实——很多的黄豆,像黄豆这样种到地里会繁殖的,在农业上,人们常常把用播种方式繁殖的都称种子。

  师讲述:老师这里还有许多种子。出示:(水稻、小麦、玉米、芝麻、丝瓜、虹豆等实物)这些都是种子,但也有些植物它是用茎作种的,例如藕、土豆它们是用茎作种的。那么要想把种子播种后结出更多更好的果实,就要挑选好种子。

  师问:如果不挑选会产生什么后果呢?

  生答:……?

  小结:由于种子差,可能会种于不发芽、不结果实。这种现象平时我们常常见过,去年老师也种了一棵冬瓜,由于种子差,茎倒长得很长,可是它不结冬瓜。所以,种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出苗率,也影响质量的高低,优质的水稻种子播种后能收到650千克左右,而有的种子差,用同样方法播种,只能收250—300千克。因此,优质的种子是农业丰收的基础。

  师问:怎样来挑选种子呢?

  生答:……?

  讲述:选良种,首先要挑选产量高、抗灾、妨害的为优良品种。

  然后在植物成熟后再采集,比如(师出示实物)这是在我们周铁乡镇万亩丰产方上挑选的一棵水稻种子,同学们你们看,长势强,粗壮、茎杆上的籽粒大而饱满,而且稻穗比较长,要把它作为种子,就要剪去稻穗的最上部和最下部,留下中间部分脱粒后作为种于,这是一种选水稻种子的方法。但在农业生产上,需要大量的种子,就要挑选优良品种为单设一块为种子田,才能收获大量的种子。

  师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见过大人是怎样收集种子的?

  生答:……?

  小结:刚才同学们讲了收集种子的方法真不少,收集后一般的种于要到明年再播种,所以收集的种于要进行贮藏。我们小朋友带来的种于都是贮藏过的,有的种子贮藏时间长,有的时间短,我们来看这颗豆(出示一颗坏的),这颗种子被虫咬坏了,虽然胚芽没有坏,可以发芽,但生长的过程中,有时还有可能混入一些其它品种的种子,所以种子在播种前还要进行选种。

  下面我们来看这些黄豆(出示四粒不同的黄豆)。

  师问:哪粒最好?哪粒最差?

  生答:……(教师分别出示卡片:粒大饱满、残粒、粒小饱满、不饱满)

  师问:我们把种子分成了四类,哪一种做种子最好?

  生齐答……?

  师小结:最好的这一类属于良种。良种是粒大饱满,无发霉和虫蛀,外表有光泽。

  下面老师请一名学生,也来分出粒大饱满、粒小饱满、不饱满、残粒。(一名学生上来分红赤豆)提问:你说哪一粒是你选的良种?

  生指出并加回答。

  师讲述:今天我们活动课主要逃良种。同学们愿意一起来选吗?我们不仅要选,还要做成标本。教师介绍选种方法及制作方法。

  学生分组选种子并制作标本,教师巡视。

  制作后提问: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有的同学选的很慢,如果有大量的良种用这样的速度来选太慢了,想一想,你能用什么方法选?(学生发挥想象后回答 )

  师小结:问学们不妨在今后的课外种植活动中,也来用一用。现在请每组推选一名代表上来对这些作品进行评选。

  教师公布评比结果。(要加以肯定,并给予表扬)

  师总结:同学们今天活动的都很认真,气氛也很活跃,也学会了选种,怎样的种于是良种,首先选优良的品种,然后种子才能提高纯度,确保种子的发芽率,防止病害的传播,增强杭害的能力,选良种是农业生产中的大面积增产的有效途径。

  五、活动建议:

  选种是“小星火计划”科技活动中“小种植”的内容之一,特别是农村的学生虽然生活在农村,但对选种也不一定完全懂得其中的.内涵。所以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到选种的重要意义,教者要在《选种》教学中,就根据这一活动目的,从活动入手设计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参与与学习活动,教者在导入新课时就该抓住种子生长发芽到获取高产入手,使农村的学生进一步了解到选种的重要意义。

  通过看实物展示,让学生自行挑选,让他们根据种子质量不同分类制作标本,这样能使学生一直在动手的环境中思考、实验、思考,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求新知识的心理,这样更有利于新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学生长大后去探究规律性的知识,去发明,去创造,在整个活动中,教者还要让学生做好标本进行展评,让学生观看评比,用贴红星的方法评出最佳标本,这种形式的活动完全符合三年级的学生。

  “选种子”这一课就是通过摹仿让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培养。因为创造性思维是综合性的思维,它包含着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以发散——集中——再发徽——再集中循环往复的形式进行,所以教者要在整个活动中,紧扣这一原则开展活动,就会初见成效。

  六、背景资料:

  资料一:

  鲁棉研15号该品种为中早熟抗虫杂交棉,高产、优质、抗病,增产潜力大,高抗棉铃虫。霜前皮棉产量比对照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号增产9%—12.5%,在惠民县安排的30亩高产攻关田,经专家现场测产验收,平均亩产皮棉达153.7公斤,全生育期133.5天。该抗虫棉杂交种,近两年在鲁南、苏北、皖北、河南、河北大受欢迎,一直供不应求。

  资料二:

  大红豆种植技术,选种子为粉红、鲜艳、颗粒饱满、质好的,种植时间在3月中下旬为较佳节令,在种植玉米时以套种在玉米行间为主,也有尽种的,用牛拉沟或人工打塘点播,株行距30厘米左右,肥料,每亩用草木灰400公斤左右,普钙50公斤,混合拌匀堆制15~20天左右,作为底肥施放。中耕管理与玉米同时进行,除草2次为宜,用灶窝灰人工撒于豆棵根部和叶面,可防治黄蚂蚁和其它虫害。生长期在150天左右,荚果成熟,人工收获,将豆棵拔起扎把挂于避雨高处晒干、风干,然后人工打晒,进行风干扬净除杂质,筛选出颗粒尽为光泽粉红、鲜艳、饱满、弯曲长度大体一致的为特优产品,其余为二级或等外,装袋即可运输到市场出售或外贸处收购外销。亩产在100公斤左右。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发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思维、大胆想象的能力。

  2、区别同音字、形近字,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鼓励孩子的发明创新。

  4、培养学生借图画看懂故事,并能有条理地表达出来。

  5、能根据情境想出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教学重点、难点】

  进行口语交际,培养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具准备】

  识字卡片;自己设计的桥(图或实物),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区别形近字、同音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进行朗读训练。

  〖教具准备

  识字卡片。

  〖教学过程

  〖我的发现

  1、自己大声地朗读韵文,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2、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如:“千”和“口”合起来是“舌”;

  “舌”和“甘”合起来是“甜”;

  “土”和“里”合起来是“埋”;

  3、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汉字的部件在桌上摆一摆。

  4、交流所摆生字:舌、甜、埋、棉、闪、闯、闷、拿、掰、跌。

  5、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识记生字:甘、埋、闯、掰、跌。

  〖日积月累

  1、我会填。

  ⑴ (出示字卡)学生认读并说说每组字的异同点(音、形、义)。

  ⑵ 选择适当的字填在书上的( )里。

  ⑶ 集体订正。

  ⑷ 扩展练习。

  坐 座 圆 园 声 生

  ( )位 公( ) 学( )

  请( ) ( )形 ( )病

  2、我会读。

  ⑴ 自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⑵ 小组合作学习,将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⑶ 指名读,并说说这台机器有什么用处。

  ⑷ 说说自己读了短文后的感受。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谚语的理解和生字“满”的书写。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入课题:

  体验:折一根和折一把筷子。

  质疑: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从文中找出与它相对应的一句话。

  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团结合作的几条谚语。

  朗读感悟:

  1、初读自悟,自学生字的读音。

  自读课文多遍,找出自己喜爱的谚语读给伙伴听并正音。

  小组合作学习,说说自己对文中谚语的理解。

  合作展示:一位同学读谚语,另一位同学说说对谚语的理解,可以直接解释谚语的'意思,也可以举例说明谚语的意思,还可以用图画表示谚语的意思。

  朗读背诵谚语。

  老师引导谚语。

  看图画、实物,再朗读。

  熟记自己喜欢的一句谚语。

  指导认字:

  1、“开火车”读生字卡片。

  2、学生自主识记下列字:移、谋、柴、焰、易、折、搓、绳、斤、独。

  3、汇报、交流记字方法。

  课外阅读:在课外书中找找有关团结合作的谚语,用笔或用脑记下来,比比谁记得多。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案01-03

小学语文的教学教案11-11

小学语文教案【热门】01-22

小学语文教案【精】01-24

【精】小学语文教案01-24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01-24

小学语文教案【推荐】01-25

小学语文教案(热)08-09

[热门]小学语文教案08-16

小学语文教案分析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