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案

时间:2023-05-10 16:38:19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文言文教案范文锦集9篇

  在我们上学期间,大家都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与骈文相对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是不是有很多人在为文言文的理解而发愁?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言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文言文教案范文锦集9篇

文言文教案 篇1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写的是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却最终双双毙命于屠户的刀下。

  全文分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叙事,写屠户与狼相斗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第一段写屠户遇狼,点明时间、地点和矛盾的双方,这是故事的开端。第二段写屠户惧狼,两次投骨而不能止住狼的追踪,表现屠户的迁就退让和狼的贪婪凶恶,这是故事的发展。第三段写屠户御狼,表现屠户情急之下的抉择和狼的不甘罢休,这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故事的转折之处,屠户开始由被动转入主动,双方形成相持局面。第四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警觉和狼的狡诈阴险,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议论,点明故事的主题,说明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

  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在文中,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交代得很清楚。随着情节的波澜起伏,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的变化。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径去犬坐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顾奔倚弛持等,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了他的机智;暴起劈毙转视断等,表现了屠夫的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方法阐释

  1、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成诵,能加深理解,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

  2、疏通文义是必要的,但切忌烦琐的讲解,也不必字字句句求确解。主要让学生借助注释自行领悟,教师可作必要的提示或简要的讲解。

  3、本文叙事简洁而又情节曲折紧张,引人入胜。可因势利导,将学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对生动的情节有深切的感受。

  4、理解本文的主旨主要抓住两点:一是故事之奇,一是作者的议论。抓住这两点,也就抓住了故事和寓意的关系。

  5、进行比较阅读,使所学知识内化,在超本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目标定位 知识 1、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2、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能力 1、进一步提高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2、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情感 学会勇敢机智的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重点难点 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教学辅助工具 电脑

  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二、 方法流程

  1、朗读课文。(去掉标点。)

  2、知名示范朗读

  3、点评。

  4、自由朗读。

  5、划分句中节奏

  6、理清结构。

  7、为每一段加小标题。

  8、找出主旨句

  三、小组交流,翻译课文

  1、小组交流预习翻译课文情况,重点解决疑难,串译课文。

  2、课堂交流,质疑答疑。

  3、课堂练习,翻译句子。

  4、完成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5、学生自批。

  6、自批反馈。

  7、巩固记忆。

  四、深入研读课文

  1、本文异在哪里,用课文中的一个词回答?

  2、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狼的狡猾?

  五、拓展延伸

  1、阅读《狼三则》之三。

  2、说说本文异在哪里。

  3、完成练习。

  六、总结

  1、用蒲松龄《狼三则》最后的一句话作结。

  2、通过学习这两篇文章,你有什么启发?

  3、小结。

  七、作业

  1、收集有关狼的成语。

  2、好书推荐:姜戎的《小狼小狼》《狼图腾》。

  学生记忆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完成后交流

  学生翻译理解

  指名回答 意在分清文章节奏,为理解文章内容打下基础。

  明确文章的基本内容,

  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成翻译,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质疑答疑,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通过知识卡片的建立,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建网,形成体系。

  通过深入研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

  通过拓展延伸,使所学知识内化,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别切通过想换内容的比较学习,进一步加强理解。

  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情感。

  拓展延伸,使语文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 案例评价:

  本文是一篇情节比较简单故事有趣的课文;串译课文比较简单,但常用实词、虚词较多,在教学中通过朗读课文,尤其是对文章节奏的训练、课文结构、主要内容的理解等环节设计,为突破本文教学重难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文言文积累卡片的建立,又将所学知识进行了建网,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记忆,同时也为将来运用知识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狼三则》之三的阅读,又进一步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运用知识提供了一个平台。本课授课效果良好。

文言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掌握15个文言虚词

  教学重难点:掌握15个文言虚词

  教学时间: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而

 一、第二人称代词,可译成“你”“你的”。

  某所,而母立于兹。

  二、连词。表并列、承接、转折等关系。

  1、蟹六跪而二鳌 表并列

  2、骊山北构而西折 表承接

  3、泉涓涓而始流 表修饰

  4、敢怒而不敢言 表转折

  5、学而时习之 表递进

  6、而诸侯敢救赵者,已拔赵,必先移兵击之。 表假设

  7、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表因果

  三、语气助词。

  1、与“已”连用,表示一种限制语气。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与“既、俄、已”连用,表示较短的一段时间。

  既而儿醒大啼。

  2、乎

  一、形容词词尾,作词缀

  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二、句尾语气词,表反问或感叹。

  1、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

  其孰能讥之乎?

  3、用在句末表示感叹。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啊”、“呀”。

  例: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三、句中语气词。

  知不可乎骤得

  四、介词 。用法相当于“于”。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王变乎色,曰:……

  3、其

  一、代词

  二、语气词。表示揣测、反问、期望、祈请或命令等语气。

  1、表反问

  其孰能讥之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表揣测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3、表选择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4、表商量

  吾其还也。

  5、表期许、强调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三、连词,表假设,可以成“如果”“假如”。

  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低下)。

  四、形容词词头

  神乎其神 微乎其微

  第二课时

  4、且

  一连词,表递进,可以成“尚且”,“并且”,“而且”“况且”。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二、副词。

  1、暂且,姑且。

  苟且偷生

  2、将近。

  不出,火且尽。

  年且九十。

  5、所(以)

  一,表根据。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二、表原因。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三、表方式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

  6、为

  一、动词。(wei)

  二、介词。(wei)

  1、表示对象。译作:“给”、“替”。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2、表原因。可译为“因为”。

  为国捐躯

  3、表目的,可译为“为了”。

  为之一振

  各为其主

  4、表被动。(wei)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过?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三、句末语气词,表反问、感叹。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第三课时

  7、焉

  一、形容词词尾,作词缀。

  硿硿焉

  盘盘焉,囷囷焉

  二、兼词。相当于“于何”、“于此”。可译为“在哪里”、“在那里”。

  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如乐作焉。

  三、代词。

  1、那。

  微波入焉。

  2、疑问代词。“何”。

  焉用亡郑以陪邻?

  四、语气词。

  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

  8、也

  一、句尾语气词。表判断,表肯定或否定语气。

  莲,花之君子也。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二、句末语气词。与“何”等词相应,表疑问语气。

  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三、句中语气词。表示语气的停顿,常用在单句的某一成分后或复句的某一分句后。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9、以

  一、介词

  1、表示动作行为以某物为工具或凭借。译作:“拿”、“用”、“凭”、“依照”。

  敢以烦执事

  以乱易整,不武

  请以剑舞。

  以衾拥覆。

  以五十步笑百步。

  以告,则杀之。

  2、引出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相当于“把”、“跟”、“与”。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举以予人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表示原因。译作:“因为”、“由于”。常“是以”连用。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4、表示凭着某种资格、身份或地位。译作:“用(凭)……资格(身份)”或“用(凭)……名义”。

  生以乡人谒余。

  5、表示时间。译作“在”、“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二、连词。连接前后两个词或分句,表示并列、承接、目的等关系。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辟病梅之馆以贮之。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日削月割,以趋于王。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阙秦以利晋

  第四课时

  10、因

  一、介词。

  1、依靠,凭借。

  因材施教、因人制宜

  2、趁着,趁机。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3、沿袭。

  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4、因为。

  因小失大、因祸得福

  5、由,经由。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二、副词。于是,就。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11、于

  介词:

  1、引进动作的处所或环境。可译作:“在”、“到”、“从”、“在……方面”。

  例: 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而聆之。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青取之于蓝

  D、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2、引进动作的对象。译作:“给”、“跟”、“向”、“对”、“对于”。

  例:赵尝五战于秦。

  耻学于师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引进比较的对象。译作:“比”。

  苛政猛于虎。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师不必贤于弟子

  4、表被动。有时与“见”连用。

  受制于人

  吾尝见笑于大方之家。

  5、引进动作发生的时间。“于”后的宾语是表时间的词。译作:“到”。

  例:积于今六十岁矣。

  6、“于是”连用。有两种解释:

  其一,“于+是”,译作:“在这……”、“从此”。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余有叹焉。

  其二,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于是怀石,遂投汨罗以死。

  12、与

  一、动词。参与( )

  二、连词。和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三、介词。和、跟、同

  1、跟,同。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

  2、给,替。

  与人佣耕。

  四、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感叹。写作“欤”。

  岂非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第五课时

  13、则

  一、名词。“准则”、“规则”。

  以身作则

  二、副词,表判断,相当于“是”。

  此则寡人之罪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三、连词。用在对比句中,表示对比,可译为“就”。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四、连词。表示复句关系。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表假设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表转折

  临视,则虫集冠上。 表承接

  14、之

  一、动词。可译成“到,往”

  杳不知其所之也。

  辍耕之垄上。

  二、结构助词

  1、“的”

  古之学者必有师。

  2、宾语前置的`标志。

  夫晋,何厌之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定语后置的标志。

  石之铿然有声者。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4、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5、补足音节。

  填然鼓之。

  三、代词。

  1、代物

  人非生而知之者。

  2、人称代词,“他”。

  吾从而师之。

  3、指示代词,“这”。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15、者

  代词

  1、指人、物、事、时间、地点等,可译为“……的人”、“……的东西”、“……的情况”、“……的事情”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2、用在数词后面,可译为“个”、“样”、“种”等。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3、用在“今”、“昔”等时间词的后面,表示“……的时候”。

  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4、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判断。

  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5、放在主语后面,引出原因。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6、用在后置定语的后面,复指前面被修饰的中心词。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文言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

  ⑴谁学下棋?⑵怎么学下棋?⑶学得结果怎么样?⑷《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5.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这样。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学弈》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

  四、自读思考,体会文中道理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答就课题提出的问题

  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

  2.(这两个人)怎么学下棋?——“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3.学得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解答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追问:是什么原因使“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前一个专心致志,后一个三心二意。)

  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1.同桌互相讲故事2.指导学生背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请生背诵《学弈》。

  2.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 两小儿辩日。

  3.介绍资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

  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些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①他们为什么争辩?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③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

  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

  (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明确方法,小组学习。

  三、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

  1、交流对文章的理解,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相机出示对句子的理解。

  2、整体归纳回顾:(1)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3、教师分析其中原因,帮助学生解开疑惑。 (多媒体出示“走进科学”)

  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在学生充分的交流后,引导简练归纳。(多媒体出示启示)

  4、复述故事,熟读成诵。(1)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生分组表演故事。

  作业设计:

  1、有感情背诵课文。

  2、向学生推荐阅读《 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文言文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研读现代汉语语法从而了解古代汉语语法。

  教学设想:

  学生在初中阶段语法知识相当薄弱,有必要详细讲述,使他们迅速理解文言文语言现象。选取初中文言课文的句子,通过学习旧知获得新知,温故知新。

  一课时

  教学内容:

  现代汉语的词法和句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任何语言的表达都有一定习惯,后人总结规律,便形成语法。文言中所谓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是相对于翻译成的现代汉语而言。

  二、查《现代汉语词典》,明确概念。页码如下:

  名词886 动词301 形容词141 数词1176 量词792 代词240

  副词397 介词650 连词782 助词1644 叹词1225 主语1643

  谓语1316 宾语87 定语298 状语1656 补语101

  三、用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下面的句子:

  年少的我一直做着美丽的梦

  明确:

  1、单句成分位置关系

  主 状 谓 宾

  主语在谓语之前

  状语在谓语之前

  宾语在谓语之后

  定语在主语或宾语之前。

  2、各个句子成分由什么词充当

  主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谓语:动词,形容词

  宾语: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

  状语:副词,介宾短语

  四、短语:

  大于词,小于句。任何句子不加标点即为短语。

  A名词短语:以名词为主体、中心,整体上具有名词性,语法作用大致与名词相同。可作主语宾语。

  1、并列关系

  用“和、跟、同、与、及、以及、或”连接

  例如:工人农民 城市和乡村、

  2、偏正关系

  名词和定语组成,修饰语+中心语。定语是修饰语,名词叫中心语。

  例如:壮丽山河

  3、方位短语(上下左右中东西南北前后)

  例如:黑板上

  4、“的”字短语

  例如:吃的、喝的、我们班的

  5、复指短语

  例如:司机老王

  B动词短语:能充当任何成分。

  1、并列式

  例如:调查研究

  2、偏正式(状语+动词)

  例如:立即动身

  3、动宾式:

  例如:挖地道

  4、动补式

  例如:变得更美丽

  5、连动式

  例如:开门进屋打开本讲课

  6、兼语式

  例如:请你参加(“你” 是“请”的宾语,“参加”的主语,一兼二职,兼语

  C、形容词短语:能充当任何成分。

  1、并列式

  例如:坚韧和刚强

  2、偏正式

  例如:非常生动

  3、形补:漂亮极了

  D、主谓短语

  例如:春天来了

  E、介宾短语

  介词加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或代词构成。表方向,处所,时间,方式,目的,原因,对象等。一般充当状语或补语。

  例如:我们坐在高高的土堆旁边(补语)

  我们在高高的.土堆旁边坐着(状语)

  F、固定短语

  包括:主要是成语

  二课时

  教学内容: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教学过程:

  一、展示例子,思考

  在现代汉语中,

  1、名词能否做谓语?一般是由动词充当。

  2、名词能否做状语?一般是由副词、介宾短语充当

  3、形容词动词能否做主语、宾语?一般是由名词充当

  4、不及物动词能否带宾语?一般是由及物动词充当

  请看例句:二月草已

  请分析成分。空处应是谓语,必由动词充当。空处是“芽”,今天看,是名词,此处活用为动词,发芽。

  明确:处在这个位置上,得有这个词性。语言环境决定词性。

  二、明确几个规则:

  1、分析句子成分可判断词类活用。

  2、名、形、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具备了使动、意动的条件。

  3、名词直接作状语,翻译为介宾短语。

  4、意动用法译为“认为······怎么样”“以······为”“把······当作”

  三、活用原因

  古代汉语实词不丰富,句法不严格,分工不细,不明。

  思考下面的句子,看那些词性变化了,为什么?

  1、名词活用

  (1)活用为动词

  例如:左右欲刃相如

  一狼洞其中

  天雨墙坏

  (2)活用为使动词(使动用法)

  例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活用为意动词(意动用法)

  例如:稍稍宾客其父

  (4)直接作状语

  例如:操军破,必北还

  2、动词活用

  (1)用作名词

  例如:惧有伏焉

  (2)活用作使动词(使动用法)

  例如:项伯杀人,臣活之

  3、形容词活用:

  (1)用作名词

  例如:采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2)用作动词

  例如:素善留候张良

  (3)用作使动词(使动用法)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4、数词为动词

  例如:与臣而将四矣

  四、回顾

  (1)词性由于环境而临时改变。因为词在某个成分的位置上而变。词义随之而变。

  (2)翻译是关键。多读多见就好了。

  三课时

  教学内容: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

  教学过程:

  一、今天的句子,一般是“主+状+谓+宾”

  古代的句子,主语可在谓语后,宾语可在谓语前,状语可在谓语后,定语可在主语宾语后。相对今天而言,其语序十分特殊,所以称为特殊句式。正确翻译后可判断特殊句式。

  二、形象展示。做六个模具,在“名标”上分别写六个成分,比较古今句子成分的位置关系。

  请出六们贵宾(佳宾)就座。四大家领导:

  主 状 谓 宾

  县委 政府 人大 政协

  三、按类型分析

  1、判断句

  古代汉语中,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

  现代汉语中,以判断词“是”作谓语。

  (1)……者……也(2)者也

  (3)……,……也(4)乃、为、即(5)“是”

  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吴广,阳夏人也。

  刘备天下枭雄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省略句

  一般省略主语、宾、介宾、谓、“于”

  例如:盖以(之)诱敌

  必以情(处理)

  (触龙)入而徐趋

  公弗许(之)

  问之(于)客曰

  3、宾语前置句

  宾语在谓语的前面。

  例如:古之人不余欺也!(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疑问句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4、主谓倒装

  主语在谓语的后面。

  例如:甚矣,汝之不惠

  你不聪明,太厉害了!

  5、定语后置

  定语在中心词(名词)后面。

  例如:居庙堂之高

  处在高高的庙堂上。

  6、介宾短语后置

  翻译后可以发现,在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是状语,在谓语之前。而在古代汉语中是补语,在谓语之后。

  例如:投之以骨

  以骨投之

  用骨头扔给狼

文言文教案 篇5

  文言文翻译常犯以下错误:

  一、错译。

  主要表现在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运用方面。

  1.译错词义。混淆实词的古今意义和词类活用规律,忽视多义词的义项选择,不熟悉词的通假现象,缺乏古代文化常识,都会导致错译实词,例如有的同学把“沛公军霸上”(《鸿门宴》)这一句,译成“沛公刘邦的军队在霸上”,这里的`“军”字已由名词活用为动词.作“驻军”讲。

  2.混淆虚实。不了解或不熟悉常用虚词的用法,导致错译虚词。例如把“特与婴儿戏耳”,错译为“特地同小孩玩耳朵”。显然,译者把虚词“特”、“耳”译错了——“特”是副词,在此作“不过”讲,不能译为“特地”;“耳”是语气词,表限止语气,可译为“而已”、“罢了”,不能误作实词,错译为“耳朵”;这里“特”、“耳”连用,构成固定句式“特……耳”,可译为“不过是……罢了”。因此,“特与婴儿戏耳”,应译为“(我)不过是跟孩子开个玩笑罢了。”

  二、漏译

  1.省略成分不增补。省略句的省略成分,必须补出却没有补译出来。例如“触草木,尽死”(《捕蛇者说》),这两个分句的主语分别承前省略了。如果只补出“触草木”的主语“蛇”,而漏补“尽死”的主语“草木”,就会漏译成“蛇触及草木,全死了”。如果把原文的省略成分补全,那么译为“蛇触及草木,草木全枯死了”,这才对。

  2.该译词语被“遗忘”。原文中本该译出的词语,保留未译。例如有同学把“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捕蛇者说))这一句,译成“假如我不干这捕蛇的差事,那么早就病了”。这里就漏译了“病”字。如果把这个“病”字译出,原文后一分句译成“那么早就困苦不堪了”,这样处理,译文就完整、准确了。

  三、硬译

  1.照搬注释不变通。“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中的“牺牲”,因为其注释是“指猪、牛、羊等”,有的同学就把这一句译成“猪牛羊、珠玉、丝绸,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做到诚实可信”。

  2.倒装句式不调整。有同学把“求人可使报秦者”((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一句,译成“寻找一个人可以派他去回复秦国的”。忽视了原句定语后置的特点,未调整原句的语序就硬译。

  四、赘译

  翻译游离原文,任意发挥,译而无据。有同学把“秦人开关延敌”(《过秦论》),译成“秦国人大摆空城计,打开关门想引诱敌军进城”。这里的所谓“大摆空城计”等,就游离原文太远了。翻译一定要紧贴原文。

文言文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学弈》)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五、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课时(学习《两小儿辩日》)

  一、激趣引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孔子吗?你能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讲述,老师结合学生的讲述补充孔子的生平,介绍他是一个极有名的学问家、政治家、教育家、思想家等)孔子这么有学问,可是有一次,他在周游列国时,却被两个小孩的一个简单的问题给难住了,你们想知道孔子遇到什么难题了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两小儿辩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说说题目是什么意思?(重点理解“辩”字)

  二、初读课文,梳理学法

  1.自由读课文,凭自己的理解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考查学生对古文的感悟能力)

  2.想想我们是怎样学习《对弈》的?

  一是要理解重点字词;二要读出诗文韵味;三要感悟人文内涵(意境、感情、哲理)。

  三、读熟课文,自学理解

  1.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通过解决。

  2.同桌互相读文,纠正字音。

  3.反复读文,把课文读熟。

  4.学生对照注释,自己理解课文,记下不懂的问题。

  5.按学习《学弈》的方法自学课文,小组内交流学习成果。

  四、激励测试,交流感悟

  出示测试题,各小组抢答积分,评出优胜学习小组。

  1.回答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游:其:为:也:

  如:此:乎:始出:小儿:

  2.两小儿在辩论什么?(太阳大小?太阳冷热?太阳远近?)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导读好两小儿的话,理解句子的意思。

  3.朗诵课文,看哪组能读出古文韵味。

  五、深化感悟,明确寓意。

  1.各组提出分歧较大的问题以及不懂的问题,同学交流讨论。(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这两个小孩争的是什么问题,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o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小孩是根据不同的感觉说明地面距离太阳的远近。)Co

  C

  2.你同意他们的意见吗?用科学知识解答两小儿提出的问题。(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将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

  3.这个故事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你想对他说什么?

  (引导学生肯定两小儿敢于嘲笑孔子,挑战权威;或赞扬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练习有感情背诵课文。

  5.以表演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看哪组理解得好(稍做表演准备)

  6.向学生推荐阅读《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文言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Cod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第四小学万素丽)

文言文教案 篇7

  [教材简析]

  《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中的一篇文言课文。文章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执一词争执不下。就连象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这个故事渗透了要勇于探索、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实事求是的道理。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借助《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学生将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学习语言文字的信心,并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勇于探索的精神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课文动画朗读,课文内容,重点词语、句子及其意思。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激起学生辩论:

  教师:同学们,你们猜猜老师今年多少岁?要说出自己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并说出理由。 2、 导入:

  教师:大家刚才辩论得真激烈,不过答案老师会在下课时告诉大家,而且要看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与辩论有关的文章-----《两小儿辩日》。(教师板书题目,学生读题。)

  二、质疑:

  从课题中你已经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三、过渡:

  教师: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进那场两千多年前的辩论,相信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一定会找到满意的答案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此环节根据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通过一个看似不经意的话题,激起了学生的辩论,自然引入课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初读课文。

  1、 教师:请同学们把书打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读音,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读顺。 学生:自由读课文。

  2、 读了课文后,文中除了写了两个小孩,还有谁?(教师板书:一儿、一儿、孔子)

  3、 以前你对孔子有哪些了解,能给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吗?(学生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可以是孔子生平、言论等。)

  4、 教师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

  5、 教师:刚才同学们第一次读课文,读的时候有什么困难吗? 学生:说说朗读中的困难。(如:不易断句,有些不顺口等。)

  6、 教师:大家在学习中能善于发现问题,很好。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课文朗读,大家想不想听。(课件:动画情景,课文朗读)

  教师:大家认真听朗读,看看别人是怎么停顿、断句的,认为必要的,还可以在书上作上记号。

  学生:听朗读,作记号。

  7、教师:有收获吗? 学生:交流在朗读上的收获。(如某些地方的停顿、断句、某个字的读音,语气等。)

  8、教师对个别难的地方重点指导。

  课件出示:

  孔子东游,见 两小儿 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 日始出时 去人近,而 日中时 远也。”一儿以 日初出远,而 日中时 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 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 远者小 而 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 沧沧凉凉,及其日中 如探汤,此不为 近者热 而 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 为汝 多知乎?”

  强调:知=智 读音 zhì

  8、教师:让我们学着课件里那样在同桌那里读一读。认为读得好的,就给他在书上画一棵五角星。

  学生:同桌互相读,评价、画五角星。

  9、 教师:有多少人得到了五角星?(看学生举手人数)看来效果不错。

  教师:一起读给老师听听。(学生一齐读课文。)

  文言文教学中朗读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我没有回避这个难点,而是直面这个问题。让学生自己说出困难,其实也就抓住了朗读的基本要领和方法。再让学生在美妙的动画和音乐中欣赏范读,不但对朗读指导有水到渠成的作用,更是让学生感受到了文言文的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最后通过画五角星的办法,肯定了学生的进步,树立了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

  二、深入理解:

  1、 教师:

  大家再次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结合课后注释,看看自己能理解哪些句子的意思?

  学生:读文,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2、 交流:

  说说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句子的意思。

  (学生回答时,教师利用课件出示相关的句子和意思。并相机强调个别重点词句的意思。

  (1)辩斗:辩论,争论。

  (2)故:原因,缘故。

  (3)以:以为,认为。

  (4)去:离。

  (5)日中:中午。

  (6)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7)及:到了。

  (8)则:就。

  (9)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0)为:是。

  (11)沧沧凉凉:阴阴冷冷,天气凉爽的样子。

  (12)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

  (13)决:裁决,判断。

  (14)孰:谁,哪个。

  (15)汝:你。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而到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远。”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很清凉,到了中午的时候感觉就像把手放进热水里一样烫,这不是近的热而远的凉吗?”孰为汝多知乎,谁说你富有智慧啊?

  3、 总结方法:你们是怎么理解到这些句子的意思的?

  学生:交流方法。(如结合课后注释,联系生活经验、联系已有知识、多读等。)

  4、 还有不理解的句子吗?谁来帮帮他?(让学生知识资源互补。) (学生回答时,教师课件出示相关句子的意思。)

  5、 教师:出示课件:出示词语、句子,让学生抢答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6、 教师:谁能在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用学生喜欢的讲故事的方式巩固句子意思)

  学生:先同桌互相讲,再抽学生在班上讲。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根据注释和其他一些方法理解句意已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所以教学中重在进行方法总结和指导,并采用说一说,帮一帮,讲一讲等多种形式加以了巩固。

  三、品读课文。

  1、 教师:过渡:刚才这位同学故事讲得很生动。而这么生动的故事。我们的古人用简短精悍的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我们中国的古文是多么的富有魅力。

  2、 教师:在你的印象中,古人是怎样读课文的呢?(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大家也想象古人那样把课文味道读出来吗?谁愿意来读一读。(抽生读)

  3、 评价:教师:他像吗?哪些地方像?哪里还不像,味道还不够?你 认为应该怎样读?(请点评的学生读一读,老师还可以适当点拨)。

  4、 教师:谁还愿意读一读》(抽学生读,观察学生表情,信心足不足。)教师:老师再帮帮你,给你配上音乐。(学生配乐朗读)

  5、 教师:美吗?让我们大家一起像他那样读一读。学生:全班配乐齐读。

  在理解了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模仿古人读书的样子读,并配上音乐。创设这样的情境,仿佛把学生带入了中国几千年的灿烂的文化中,更加激发了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喜爱和对文言文的兴趣。

  四、升华拓展。

  1、教师:在这场两千多年前的辩论中,两个小孩各自的观点是什么?理由呢?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教师相机完成板书)

  2、教师:孔子面对两个小孩的提问,是怎么做的呢?(不能决也)孔子那么知识渊博的人,面对两个小孩的提问,他不知道就说不知道,可见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实事求是)(教师板书)

  3、文中的人物,你最喜欢谁?为什么?(教师相机板书:勇于探索)

  4、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可以是文言文的特点。可以是读书方法,也可以是人物品质给自己的启示等)。

  5、教师:对呀,我们不但要像两个小孩那样在知识的海洋里勇于探索,还要像孔子那样实事求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识是无止境的,两千多年前孔子无法回答两个小孩的问题,可现在科学发达了,我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了。那么两个小孩谁对谁错,为什么?

  下节课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希望大家课后积极收集有关资料。

  五、作业:

  把故事讲给父母听。

  六、下课时,老师向学生揭晓自己的真实年龄。

  次环节一定不能忘记,这既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守信,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文言文教案 篇8

  1、学生试读课文,标出难读或不会读的字,划出不会停顿的句子。

  2、教师范读课文,并重点指导:

  ①正确读写加点词语:

  学奕( ) 鸿鹄( ) 弓缴( ) 弗若( )

  ②正确停顿下列句子:

  思/援弓缴/而射之

  二、自由练读,读通读顺。

  1、根据试读,师生一起归纳朗读文言文的要点:

  ①读准字音;②停顿适当;③语速稍慢。

  2、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3、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4、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之

  ”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

  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这样。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4、同桌互讲故事内容。

  四、再读课文,体会道理。

  1、两个人各是怎样学下棋的?

  “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

  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2、学得结果怎么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3、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到不专心产生的不良结果,增强做事专心致志的意识。)

  六、复述故事,背诵课文。

文言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以虚词,实词翻译为切入口,落实文言文复习,文言文教案。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3.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设想】

  1.依据福建省考纲对文言文的要求着重落实18个虚词和120个实词的意思,4种文言句式的运用,常见的通假字的运用。

  2.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作为高考的第一轮复习,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以课内文段阅读为材料进行复习,通过"积累--迁移--巩固"的复习原则,逐一落实考点内容。

  3.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三字翻译目标和"六字翻译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4.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让学生变换角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教学时数】

  6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高考对文言文的要求及主要题型

  教学重点:

  1、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高考文言文的几种题型

  2、在学习中发现自己在翻译中碰到的困惑和不足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进入高考文言文阅读古文翻译专题的复习。文言文是对学生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考查。近几年来,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分值基本保持不变,共计15分,设两至三题选择题,每题3分;设一道翻译题,每题两到三句,此题为9分。那么针对于这些题型,怎么做好复习呢?

  二、考纲阐释: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能力层次均为B级。分别要求做到"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也为B级。这部分题目学生感觉难度最大。

  三、文言文翻译五步法:

  1.先将古今汉语语义基本一致的地方抄写下来,将比较容易理解的内容对译出来,然后将现代汉语无法翻译或不需要翻译的地方删去。以便将完全不懂的地方突显出来。

  2.将不懂的词语放到原句中去揣测,大致推断出它的意思。

  3.统一整理答案,注意前后协调和语句的畅通,保持原文语气。

  4.按照翻译要求,写出译文。

  5.将译文放到原文中加以检查,并作必要的修改。

  四、范例解析

  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庄宗与梁军夹河对垒。一日,郭崇韬以诸校伴食数多,主者不办,请少罢减。庄宗怒曰:"孤为效命者设食都不自由,其河北三镇,令三军别择一人为帅,孤请归太原以避贤路。"…俄而崇韬入谢,因道之解焉,人始重其胆量。

  天成、长兴中,天下屡稔,朝廷无事。明宗每御延英,留道访以外事,道曰:"陛下以至德承天,天以有年表瑞,更在日慎一日,以答天心。…

  译文:①不久郭崇韬进来(向庄宗)谢罪,通过冯道化解了与庄宗的冲突。

  ②陛下凭借最高道德来承受天命,上天用丰收的'年成来显示吉祥。

  解析:

  第一句:"俄而"应翻译成"不久";"谢"意思是"道歉谢罪",不要翻译成"感谢";"因"是"通过"的意思。"因"一般不作因为讲,而常作因此于是讲,如在《齐桓晋文之事》中有:"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

  第二句:第一个"以"是"凭借"的意思,是介词;后一个以是"才",是连词,教案《文言文教案》。"年"是"(好的)收成",在《齐桓晋文之事》有:"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瑞雪兆丰年"

  五、了解有关文言文翻译的常识

  1、标准

  简言之三个字:信(准确)、达(通顺)、雅(有文采)。高考中的翻译一般只涉及信和达。

  2、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就是严格按原文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一般说来,应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高考文言文翻译也主要考"直译"。

  3、直译的方法--"留"、"换"、"删"、"补"、"调"、"贯"六个字。

  六、文言文翻译标准:

  "信"要求忠实于原文,用现代汉语字字落实、句句落实直译,不可以随意增减内容。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锋利,战术不好,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达"要求译文表意明确、语言通畅、语气一致。

  例:以勇气闻于诸侯。

  凭勇气闻名在诸侯国

  凭着勇气在诸侯中间闻名

  "雅"要求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的表达出来。

  例:曹公,豺虎也。

  曹操是豺狼猛虎。

  曹操是象豺狼猛虎一样(凶狠残暴)的人。

  七、文言语句翻译方法归纳

  1、保留法(留):

  ㈠人名(名、字、号等)、地名、官职名、年号、国号等专门称谓。

  ㈡度量衡单位、数量词、器物名称。

  ㈢古今意义相同的词。

  例题1:

  ①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

  ②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师说》)

  ③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屈原列传》)

  ④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过秦论》)

  ⑤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郡太守。

  2、替换法(换):即用现代汉语词汇替换古代汉语词汇

  ㈠古代的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㈡古今异义、通假字、今已不用的字。

  例题2:

  ①请略陈固陋:请让我大略的陈述自己固执鄙陋的意见。

  ②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名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五人墓碑记》)

  予:我。斯:这。徒:只。记:记载

  明:使…明了。匹夫:百姓。社稷:国家。

  ③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先帝不认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卑鄙"一词古今汉语都常用,但词义已转移,所以译文用"地位低微、见识浅陋"来替换它。"顾"今天不常用,译文用"探望"来替换。

  对古今意义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翻译时要换成现代通俗的词语。如:

  ④齐师伐我。

  这句中的"师",要换成"军队";"伐",要换成"攻打"。

  ⑤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这句中的"吾",要换成"我";"尝",要换成"曾经";"终",要换成"整";"思",要换成"想";"须臾",要换成"一会儿"。

  3、删减法(删):删除没有实在意义、也无须译出的文言词。对象:仅起结构作用,没有具体意义的虚词。

  情况:①句首发语词。②句中停顿或结构作用的词。③句末调节音节的词。④偏义复词中的衬字。

  例题3:指出下面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

  ①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③魏王怒公子之盗其兵符(《信陵君窃符救赵》)

  ④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

  ⑤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⑥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⑦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⑧战于长勺,公将鼓之。(《曹刿论战》)――长勺这个地方与齐军交战,鲁庄公将要击鼓(命令将士前进)。(之,句末语气助词)

  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这句中的"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中独立性,不译

  4、增补法(补):把文言文中省略的而现代汉语不能省略的成分补上。包括主语省略、动词后宾语的省略、介宾省略、介词省略等。

  例题4:在下列句中准确的位置写出省略的成分,并用括号表示出来:

  ①(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渔人)所从来,(渔人)具答之。(《桃花源记》)

  ②竖子,不足与(之)谋(《鸿门宴》)

  ③今以钟磬置(于)水中(《石钟山记》)

  ④尉剑挺,广起,夺(之)而杀尉(《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如何行王道吧。

  5、调整法(调):将古代汉语句子中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整,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对象是文言文中倒装句,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

  例题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语序的变化。

  ①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

  ②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宾语前置)

  ③宋何罪之有?(宾语前置)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介词结构后置)

  ⑤石之铿然有声者(定语后置)

  ⑥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

  这是宾语前置句,译时要调为"动+宾"语序。、

  ⑦大王来何操?

  这句是宾语前

【文言文教案】相关文章:

《文言文》教案08-29

文言文教案8篇01-04

【精选】文言文教案三篇07-11

【精品】文言文教案3篇01-22

【精华】文言文教案四篇05-21

实用的文言文教案三篇07-27

【实用】文言文教案四篇03-20

文言文教案汇编五篇03-21

文言文教案范文10篇05-15

关于文言文教案4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