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班教案范文汇编6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两种水果,能准确的说出两种水果的名称。
2、幼儿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说出水果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特征。
活动重点:能准确说出水果的名称。
活动难点:能说出水果的颜色、形状或味道。
活动准备:水果实物、切好的果盘、神秘袋两个、神迷盒两个、牙签若干。
活动过程:
一.组织教学:手指操
二.基本活动
1、出示神秘袋
2、闻一闻
师:老师这儿还有两个漂亮的神秘盒,里边也装了好吃的,这次老师不要你们用手摸,要让你们用小鼻子闻一闻里边装的是什么?(老师请若干幼儿来闻一闻是什么水果。并拿出来验证)
3、尝一尝
师:“宝贝们表现的真棒,想不想吃?那怎么样才可以吃啊?”(苹果洗洗吃、香蕉剥皮吃,在了解水果的吃法过程中,引导幼儿复习水果的名称。)
师:“老师这儿给你们准备了洗干净、切好的水果,我们一起来尝一尝,看看他们是什么味道的。”
(1)、请几个幼儿先来尝一尝,说出你吃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
(2)、请几个幼儿将眼睛蒙起来吃,吃完告诉大家吃的是什么水果,是什么味道?
(3)、幼儿分组吃不同的水果,吃完告诉老师你吃的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味道的。
三、结束活动
师:“宝贝们,苹果和香蕉好不好吃呀?苹果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的啊?什么味道的啊?香蕉是什么样子?什么颜色?什么味道的啊?”(最后总结,复习水果名称,颜色和味道)
师:“今天老师在外面也藏了一些水果宝宝,我们一起去找一找,好吗?”
和幼儿去户外找,结束活动。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眼睛的构造、用途。知道6月6日是世界"爱眼日"。
2、教育幼儿爱护眼睛,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
3、引导幼儿学习缓解眼睛疲劳的保健操。
4、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活动准备:
眼睛的构造图,故事眼镜和鼻梁,幼儿不良行为的情景图(也可以是孩子和老师的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眼睛》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夹颗黑葡萄。
上大门,下大门,关起门来就睡觉。
二、了解眼睛的构造,用途
1、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这是什么?眼睛的上面有什么?眼睫毛有什么用处?中间像黑葡萄的是什么?眼睛的最中间的'小圆点是什么?眼睛是用来干什么的?
2、请幼儿闭上眼睛感受一下看不见东西的感觉。
小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没有眼睛我们什么也看不到。
三、引导幼儿了解保护眼睛的必要性和保护眼睛的办法。
1、欣赏故事《眼镜和鼻梁》
提问:眼镜和鼻梁为什么吵架?最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小结:眼镜带在鼻梁上很不舒服,明明得了近视眼,没有眼镜什么也看不到,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眼睛。
2、欣赏情景表演或看图片
(1)小朋友在用脏手揉眼睛。
提问:这个小朋友做得对不对?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小结:小朋友的脏手上有很多的细菌,如果用脏手揉眼睛会让眼睛生红眼病,我们如果感到眼睛不舒服可以用干净的毛巾、手绢或者卫生纸擦。
(2)小朋友头趴在桌子上画画。
提问:这个小朋友哪个地方做的不对?为什么?应该怎么做?平时还要注意什么事情?
小结:看书,画画时眼睛不能距离纸太近,也不要躺着看书,否则容易得近视眼。我们要在看书画画时抬起头,眼睛离开约1尺的距离。平时还要注意不要看电视的时间太长,看书时间长了要向远处眺望一下。不要玩尖锐的东西,多吃一些对眼睛有好处的胡萝卜、动物肝脏等食物。
四、引导幼儿做简单的锻炼眼睛的保健操。
1、教师示范眼睛保健操--眼睛向上和向下向左向右看,然后向上、左、下、右转动,用手指轻轻按摩眼睛周围的肌肉,按摩眼睛上面的肌肉,按摩下面的肌肉,按摩太阳穴等
2、幼儿在轻音乐的伴随下和老师一起做眼睛保健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复习6以内数数及认数,能手口一致点数,学习按数取物。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能手口一致点数;知道数字代表的实际数量。
2、活动难点:会按数取物。
活动准备:
1、教具:小动物5只;礼物图5份;6以内数字卡;大口袋6只;蛋糕一只。
2、学具:印有数字、点子的篮子每人一只;糖、西瓜、苹果等图片若干;已塑封的蘑菇、桃子、骨头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复习感知
1、出示小猪图片,这是谁呀?今天小猪特别的高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今天是小猪的生日。妈妈给他准备了一只大蛋糕。(出示蛋糕)
2、小猪要过几岁生日了?6支蜡烛,过6岁生日。小动物们给小猪过生日了,送了许多礼物给小猪。
1) “喵喵”是谁来了?小猫。小猫送给小猪的是什么礼物?有几个?可用数字几来表示?小猫送小猪礼物的.时候会说些什么话?祝你生日快乐小猪说“:谢谢”。
2) “汪汪汪”是小狗来了,小狗送了什么礼物呢?数量是多少?找相应数字。请幼儿扮演小狗,给小猪送生日礼物。
3、小猴、小羊、小兔也来了,幼儿观察送了什么礼物?数量是多少?
二、操作探索
1、小动物给小猪送了许多礼物,我们也给小猪送礼物。我们把礼物放在小篮子里,篮子上有数字和点子,请小朋友根据数字和点子放进相同数量的礼物。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提醒幼儿认清数字和点子,能手口一致点数;能力弱的幼儿多给予帮助和指导。
4、请个别幼儿讲解操作情况给小猪送了什么礼物,送了多少。
5、小猪请老师把小朋友送的礼物先收一下,师生整理好篮子。
三、游戏巩固
1、小猪他在想什么呢?让我来问问他,他想请小朋友帮助他招待小动物。他为小动物准备了许多好吃的东西。小动物胸前有个大口袋,口袋上有个数字宝宝,怎么给小动物送食物呢?每次只能拿一份食物,看看是什么,该送给谁吃。如果这个小动物口袋上的数字和食物数量一样,就放进大口袋中。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检查幼儿操作情况。
四、活动延伸
1、小猪谢谢小朋友帮他招待了小动物,他也要送给小朋友每人一张印有漂亮印章的小卡片,你们看看自己的卡片上有几个印章。
2、为小猪庆祝生日,唱生日歌。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进一步了解名片的功能,初步尝试设计并装扮名片。
2、激发幼儿自主交往的愿望。
活动准备:
课件一套,幼儿绘画工具、铅化纸人手一张,家庭住址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初步尝试设计并装扮名片
活动流程:进一步了解名片——制作名片——相互交流
活动过程:
1、进一步了解名片
导入:观看幻灯1、2。
讨论大人使用名片的用途:观看幻灯3。(名片有各种用处,认识新朋友、与朋友保持联系、交到更多的朋友、介绍自己单位的产品等。名片为人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不少方便。)
讨论名片上的内容:观看幻灯4、5。(名片上有单位名称、姓名、职位、标志、地址、电话、手机等)。
想想说说我们的名片上有些什么:观看幻灯6、7。(自己的名称、标志、家庭住址、家庭电话、所在班级等)。
2、制作名片
要求:
鼓励幼儿制作有个性的名片。
名片内容:必须有本人姓名、标志、家庭住址、家庭电话、等。
可以添画花纹等,进行装饰。
3、相互交流
赠送名片和介绍名片。
教学反思:
活动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幼儿在活动中不仅体验到自主动手设计名片的成功喜悦,同时感受到了交往的快乐。名片是人们交际的一种工具,它的出现和使用已被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它和孩子们的距离应该是非常近的`。活动开始,孩子自己交流对名片的认识,如名片的内容、名片的用处。讨论名片的用处时,孩子们知道名片可以与人交往,可以方便朋友。最后,通过自己制作名片来提升、扩展自己的经验。
中班教案 篇5
目的:
1、学唱歌曲,大胆通过肢体动作表现歌曲的情趣。
2、乐意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歌曲的节奏。
准备:
《小乌龟上山坡》CD;蛋壳形节奏操作卡若干;打击乐——串铃,响板;律动音乐〈健康操〉。
重点:
通过不同方式感受节奏型
难点:
能跟着音乐用不同方式准确表现节奏
过程:
一、律动、复习歌曲
跳〈健康操〉进场
练声,复习歌曲〈小黑猪〉
二、新授歌曲《小乌龟上山坡》
(一)欣赏歌曲---说说歌曲里唱了些什么?小乌龟在做什么?
(二)学唱歌曲---小结歌词,引导幼儿边拍手打节奏边念歌词;跟着音乐用好听的声音来唱一唱。
(三)动作表现---学学小乌龟是怎样爬山坡的(要求幼儿有节奏地学小乌龟爬山。)
三、感受、表现歌曲节奏
1、和小鸡做游戏----感受节奏型
2、打击乐分组演奏歌曲。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设计:
《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趣味性、活动性。寓教于生活、游戏之中。活动中我根据幼儿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让幼儿在看、听、说等一系列的自主活动中,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意义,产生了一种想说的欲望,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的最后,我组织孩子们进行儿歌表演,很多孩子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角色,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幼儿也沉浸在角色与情境中,一边表演大声地说,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
活动目的:
1、鼓励幼儿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2、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和老师一起讲述故事。
活动准备:乌龟、蜗牛、请问的木偶各一个,3组图画
活动重点:愿意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和老师一起讲述故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 律动引入,邀请幼儿观看木偶表演。
2. 情景导入:
(1)通过木偶剧的名字“怪脾气的小乌龟”引起幼儿观看的兴趣。
老师有表情的`提出问题:小乌龟为什么是怪脾气?
(2)通过入场须知,让幼儿了解看木偶剧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二、基本部分:
1. 请幼儿观看木偶剧的表演。
2. 问题导入:
(1) 木偶剧的名字叫什么呀?
(2) 小乌龟有个什么样的怪脾气呀?
(3) 小乌龟要干什么去?他碰到了谁?(引导幼儿说出小蜗牛和小青蛙对小乌龟说的话)
(4) 小乌龟发生了什么事情?
(5) 小乌龟的这个怪脾气好不好?为什么?
3.分组:将幼儿分成3组,由班上3位教师带领一起讲述故事。
(1) 出示挂图,请幼儿根据图画内容进行讲述。
(2) 请幼儿尝试自己讲述。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将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怪脾气的小乌龟》反思:
活动体现了“以幼儿为主题,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活动开始的情景表演,激起了幼儿想和小乌龟说话的愿望,小朋友看见可爱的小乌龟纷纷和他说“小乌龟,你吃饭了吗?”“你到哪里玩”“你今年几岁了”等等,当小乌龟总不理睬他们时,知知就说“小乌龟怎么不说话”,我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问“那你们说乌龟有个什么怪脾气?”小朋友说“他不理睬人,他不爱说话”,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问题,接下来我又通过一系列的提问,引导幼儿想办法帮助乌龟改变这个坏脾气,并创设让幼儿相互交流、讨论的机会,通过创编诗歌,激发幼儿与人交往的积极性,幼儿把问题从小乌龟身上迁到自己日常生活中来,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说话的重要性,提高幼儿的说话能力和思维能力。
整个活动幼儿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
正如《纲要》中所提出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是为幼儿提供敢说,想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对的环境,孩子们正是在我创设的宽松的语言环境中发展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乐意与人交往。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经典)08-14
中班教案08-08
(精选)中班教案12-18
(精选)中班教案09-10
中班教案07-20
中班教案[经典]09-13
中班教案[优]11-09
中班教案《蝴蝶》01-06
情绪中班教案12-16
中班教案美术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