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美术教案

时间:2024-10-01 11:17:29 教案 我要投稿

中班美术教案模板集锦六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班美术教案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美术教案模板集锦六篇

中班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凡高、米罗、修拉、毕加索、蒙德里安5位画家的不同风格分析画,并大方、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2、提高幼儿美的欣赏能力。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5、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活动准备:

  凡高、米罗、修拉、毕加索、蒙德里安的画各4幅、画家头像各一幅、小红心17个、网架2个

  活动过程:

  (一)以到艺术博物馆参观引入,引导幼儿结伴在作品前自由欣赏。

  1、幼儿自由欣赏、交谈。

  2、幼儿为自己喜欢的画贴上小红心。师引导幼儿凭借自己对画家风格和特点的印象来识别和谈论作品。

  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幅画?这幅画里画的是什么?

  这应该是谁的作品?你为什么知道?

  他的风格都是什么样的?

  (二)幼儿自由选择一幅画讲述画里的.故事。

  1、要求:

  a、根据画家的背景想象故事。

  b、为故事起个好听的名称,内容丰富。

  2、幼儿自由结伴讲述故事。

  3、请1、2位幼儿上台讲述。

  提问:你觉得他那段讲得非常好?你还有什么补充或建议吗?

  4、师小结,提出建议。

  (三)活动延伸:幼儿在区角中继续向伙伴讲述各幅画里的故事。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我首先让幼儿整体感受,自由谈论对作品的第一感觉。然后,引导幼儿细致观察作品,发现作品要素构成与平时作画的不同。活动更多地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角。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去。

中班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欣赏陆抑非的作品,感受中国花鸟画的特点。

  2.通过欣赏、观察,知道作品表现了春意盎然的景象。

  3.体验用毛笔画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陆抑非的'《桃柳春燕图》和电脑图片;作者图片,中国花鸟画PPT欣赏。

  2.电脑录音"燕子的叫声",音乐《小燕子》,轻音乐。

  3.幼儿课前学过用勾线笔画柳条、桃花和燕子。

  4.毛笔和宣纸若干(幼儿数),国画颜料红、绿、黑每组一份,宣纸铺在报纸上。

  活动过程:

  一、播放"燕子的叫声",激发兴趣。

  教师:听,这是谁在叫呀?好听吗?你猜它们在干什么?

  二、欣赏《桃柳春燕图》,感受意境。

  1 。 出示名画图片,初步观察。

  教师:原来是小燕子来了,这是什么季节?我们一起看看图上有什么?请用好听的话完整的说一说。

  2.播放电脑图片,深入观察。

  教师:柳树的叶子有什么不一样?桃花有什么不一样?小燕子有几只,它们又有什么不一样?

  3 。 重点观察图片,猜测模仿。

  教师:你们猜猜小燕子在说什么呢?我们来模仿模仿。

  4 。 感受图片意境,联系歌曲。

  教师: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们记得有一首歌曲《小燕子》吗?我们一起表演吧!

  5 。 介绍作品名称,熟悉作品。

  教师:这幅画你想给它起个什么名字?这幅画作者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作《桃柳春燕图》。他把画中的事物都概括在里面了,有桃花、柳树和春天的燕子,我们一起说一遍。

  三、认识作者及中国花鸟画,感受特点。

  1 。 出示图片,认识作者。

  教师:你们知道这幅《桃柳春燕图》是谁画的吗?就是这位——他叫陆抑非(1908-1997),是杰出的中国花鸟画大师和卓越的美术教育家,他是我们江苏常熟人。

  2 。 简单认识,感受特点。

  教师:你们知道这幅画是用什么来画的吗?原来这幅画是用毛笔、宣纸和国画颜料画的,称之为中国画。在中国画中,凡以花卉、花鸟、鱼虫等为描绘对象的画,称之为花鸟画。

  3 。 欣赏PPT,拓展经验。

  教师:我们一起再欣赏几幅花鸟画作品。

  四、探索毛笔绘画,体验快乐。

  1 。 简单示范讲解。

  教师:好看吗?你们想不想也来用毛笔画一画花鸟?这种画有点难,我们今天自己感受一下。落笔先想好;提笔快一点,换色要洗笔或者换笔哦。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五、教师简单小结,快乐表演。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陆抑非的中国花鸟画《桃柳春燕图》,我们还自己用毛笔画了画,你们喜欢吗?那我们把自己的作品拿到前面来,一起快乐得唱一唱吧。

  活动延伸:

  日常活动:组织孩子多欣赏中国画,感受中国画的魅力。

中班美术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尝试用排序的方法装扮圣诞袜,运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表现;

  体验圣诞节的快乐气氛

  活动内容:

  导入主题 观察比较 引导发现 创作表现 展示交流

  活动准备:

  圣诞袜纸样人手一份、棉花、赤豆、黄豆、橡皮泥(红、黄、绿)、雪花片(各种颜色)、盒子、双面胶、记号笔、银笔、糖果、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1.再过几天是什么节日啊?你们喜欢过圣诞节吗?为什么?

  2.圣诞节的时候,圣诞老爷爷会来给小朋友送圣诞礼物,你们开心吗?

  3.你们猜猜圣诞老爷爷送给我们的礼物是放在哪里的?

  4.看看这样的圣诞袜能放礼物吗?怎么办?

  二.观察比较,引导发现

  1.材料:看看是谁把圣诞袜打扮得这么漂亮啊?

  2.花纹:黑笔宝宝画了什么花纹啊?

  银笔宝宝帮圣诞袜装上了闪闪发亮的'银光灯

  小朋友还能想出什么花纹?

  3.颜色:橡皮泥的颜色是怎么排队的?豆豆的颜色是怎么排队的?

  4.边观察,边演示

  1)撕去袜统上的双面胶,粘上棉花(小块粘)

  2)用黑笔宝宝画上袜统下的花纹、周围的花纹、中心花纹

  3)用银笔宝宝点缀,画上闪闪发亮的银光灯

  4)用颜色排队的方法粘上橡皮泥

  5)用颜色排队的方法在橡皮泥上粘上雪花片和豆豆

  6)撕去袜子后面的双面胶

  7)找到另一半的朋友粘起来

  三.创作表现

  1.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漂亮的圣诞袜?

  2.教师重点指导

  1)粘棉花时,要一小块一小块粘

  2)画花纹时,要画得大些,鼓励幼儿创造想象不同的花纹

  3)先画花纹再装扮

  4)颜色和材料的运用要用排序的方法

  3.你们只有圣诞袜的一面,里面不能放礼物,怎么办?

  四.展示交流

  幼儿带着自己做的一面圣诞袜去找好朋友

  “圣诞老爷爷” 给小朋友送礼物,体验制作圣诞袜的快乐

中班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用图案设计、装饰手套,使幼儿初步了解图案的对称美,知道装饰画的实用价值。

  2、引导幼儿装饰时注意两只手套的图案基本一致,涂色均匀有力,色彩鲜艳。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颜色、各种图案的手套,布置一块“手套专卖店”的版面

  2、范例手套三副(装饰的花纹、方法各异)

  3、画有手套轮廓线的操作材料若干(多于幼儿人数)

  活动过程:

  一、出示“手套专卖店”的版面,引导幼儿观察手套。

  1、请幼儿说说这些手套上有什么图案、是什么颜色的?你觉得哪副手套最漂亮?跟旁边的小朋友讲一讲、说一说。(幼儿自由观察、讲述)

  2、请个别幼儿讲述。

  3、老师小结。

  二、欣赏范例。

  1、老师这里也设计了几副手套,想不想看一看。(出示故意弄乱的手套)呀,这些手套都弄乱了,谁来帮忙整理一下。

  2、请幼儿上来配对,并说说为什么这两只要放在一起。引导幼儿说出它们的图案、颜色一样,是一副。

  3、告诉幼儿图案、颜色一模一样的叫对称。两只手套上的花纹应该是对称的。

  三、引导幼儿进行操作活动。

  1、老师想在我们班也开一个手套专卖店,你们愿不愿意当一回小小设计师,帮我设计出更漂亮的手套?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两只手套的图案、颜色要一致。

  四、展示、评价。

  1、小朋友真能干,设计的手套真漂亮。现在,我们的手套专卖店可以开张啦!我来做营业员阿姨,如果你来买手套,你会选哪一副?为什么?

  2、引导幼儿从手套的图案、颜色是否对称,颜色是否鲜艳来评价。

  点画:梅花(中班美术)

  教学目的:1.学习用手指点画梅花,体验点画的快乐。2.培养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教学准备:梅花,范画,颜料,白纸。教学过程:1.小朋友最喜欢花了,因为每一朵花都是那么漂亮,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美丽的梅花。(出示梅花图)小朋友,看看梅花什么样子的?(红色的',五个花瓣,树枝是弯弯曲曲的,枝上还有没有完全开放的花骨朵。)2.老师想把这美丽的梅花保存下来,可我不想画,那可怎么办呢?老师啊,用手指点画了一幅梅花图。小朋友想不想看?(看点画图,幼儿说一说老师是怎么做的?)小朋友们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儿:“是。”)那我们今天一起做一幅美丽的梅花图!3.看好老师是怎么做的(教师示范做一朵梅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吧!4.幼儿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指导。5.成果展示。

中班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用蜡笔简单勾勒出物体的形象。

  2、尝试在湿画法中用盐进行作画,感受其所产生的奇妙的肌理效果。

  3、体验玩色的乐趣。

  4、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

  排笔、大号水粉笔、水粉颜料、盐、纸、盛水桶、抹布,范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师:夏天到了,许多宝宝都出来做游戏了。猜猜会有谁呢?(启发幼儿自由想象)

  2、师:你想和哪个宝宝玩,就把它画出来吧!

  教师巡回指导,找出画的好的作品作范例。

  (二)讲解示范

  1、师出示范画(已有一个简单的蜡笔画形象):我也找到了一个饮料宝宝做朋友。瞧它玩得多开心呀!

  2、师:宝宝们玩得真开心。可是天气太热了,宝宝们全身都是汗,我们一起帮它们洗个凉水澡吧。——用排笔蘸清水打湿画纸2、师:洗完澡可得赶紧穿上衣服。想一想,你准备给它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动作要快,不然宝宝会着凉的!——上色(请一幼儿和老师一起上色)

  3、师:为了让宝宝更舒服些,我们最后再给它撒点“爽身粉”吧!一一撒盐法

  要求:用三个手指抓少量的盐,均匀地撒在画面上。

  a、“爽身粉”是什么呀?——盐

  b、原来我们平时厨房里用的盐也可以拿来作画。这种用盐作画的方法就叫撒盐法。

  4、师:那撒盐法的效果是怎样的呢?会发生什么事儿呢?画面干了以后就可以看出来了。

  师展示另一幅已完成的撒盐画,引导幼儿观察。“盐撒过的地方有什么变化?象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盐会吸收水分,留下象雪花、蒲公英状的痕迹)

  (三)、幼儿创作,师巡回指导。

  1、正确使用排笔,控制好水分。

  2、上色动作快,注意色彩的衔接。

  3、撒盐要均匀且量少。

  (四)、欣赏交流作品

  把幼儿作品平铺在一块大垫子上展示。请幼儿说说喜欢哪个宝宝?为什么?

  (五)、 结束

  师:让宝宝们睡个觉,休息一下吧。我们也要到教室里去给小手洗个澡了!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活动给我最深的体会就是美术活动要重在引导。以前绘画的形式都是比较枯燥,孩子们的学习也相对呆板。其实,我们美术教育的目的不是重在学会多少技能,更多的是要让幼儿学会欣赏美,感受美,因为有了这样的基础才能真正地懂得创造美。

中班美术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通过变变变等游戏帮助幼儿了解10以内数的对应关系。

  2、 训练幼儿对数量间大小变化的感应速度。

  活动准备:

  1-10卡片人手一套,相应数量的`积木、大数字卡片和对应数量图片

  活动过程:

  一、游戏《变变变》

  1、 教师出示几个数字卡片和对应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找找能发现什么?(数字和数量的对应关系)

  2、 教师蒙上黑板,变动一个数字或数量,请幼儿观察什么变了,并将向对应的数字或数量随即改变

  3、 教师牙签搭出数字,幼儿在自己积木中找出相对应的积木数量,教师改变几根牙签的位置,幼儿随即将对应的数量积木改变

  二、找一找

  幼儿两两结对,一人出数字,一人找出相对应的数量积木,然后将数量改变,另一位幼儿随即找出相应的数字

  三、游戏《大了,小了》

  一名幼儿离开教室,教师出示一个数字,幼儿回来,任意说数字,其他幼儿提示说的数字和教师出示的数字间差别,大了还是小了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探讨。

【中班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美术07-22

中班美术教案06-28

中班美术绘画教案12-21

(优选)中班教案美术07-23

中班美术教案《小灯笼》10-25

中班美术教案精选15篇10-09

中班美术教案14篇02-19

中班美术教案(汇编15篇)09-24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08-26

中班美术教案(通用15篇)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