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教案

时间:2022-10-28 18:19:1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有关《马说》教案锦集6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马说》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马说》教案锦集6篇

《马说》教案 篇1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795-800)。其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即《杂说一》)。文章以龙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二、关于韩愈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韩愈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思想上尊儒排佛。力反六朝以来的骈偶文风,提倡散体,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旧时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马说》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文章的整体思路。

  2.学习本文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自主探究;多媒体辅助。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并解题

  初中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马说》,《马说》实际上是“说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说老师”,说“从师风尚”的文章,叫《师说》。

  “说”是一种文体,偏重于议论,可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

  二、作家作品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县)人,唐代著名的文字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郎”。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作品收录于《昌黎先生集》。

  韩愈和柳宗元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语言质朴,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优秀散文传统、倡导古文运动,把当时的文体从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础,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敢于反抗流俗,倡言师道,勇气可贵,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四、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看书下注释,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含义,不清楚的地方作出标记。

  2.教师板书需正音的字:

  愚(yú) 句读(dòu) 谀(yú) 经传(zhuàn)

  郯(tán) 苌(cháng)聃(dān) 蟠(pán) 巫(wū)

  3.请学生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并注意断句,声调等。

  五、分析课文第1段

  (一)朗读:齐读;单读。

  (二)学生根据注解自己疏通文意。把第一段分为三层,学生分a、b、c三组,每组一层。然后每组推举代表,向大家翻译课文。

  (三)总结本段的语法文言文知识:

  1.通假字:受-授

  2.古今异义

  学者:古-求学的人;今-在学问上有较高造诣的人。

  无:古-无论;今-没有。

  众人:古-普通人;今-很多人。

  3.一词多义

  之:

  ① 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 人非生而知之者

  ③ 吾从而师之

  ④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⑤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所以: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③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乎:

  ①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②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③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 其皆出于此乎

  也:

  ①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② 吾师道也

《马说》教案 篇3

  目标:

  1.理解《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理解文章作者的写作目的及所表达的情感。

  3.归纳这一类怀才不遇的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做一点初步的文学探究。

  教学重点:

  1.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掌握古今异义词。

  如:“然后有千里马”“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虚词“也”的用法,另有“其、之、而、以”等。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作者的写作目的及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

  指导朗读,领会虚词,品味情感,逐层分析语调变化,尽量做到当堂成诵。(建议:疏通全文请限于疑难词句,学生理解就行,不必搞机械的串讲)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自行设计

  二、解题及作者简介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马说”这个标题,是后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教师补充:“说”是古代一种议论体裁,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说理透彻。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办法,借讲寓言故事、状写事物等来说明事理。讲究文采,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如《爱莲说》、《捕蛇者说》、《师说》等。)

  韩愈(768~824)字退之,南阳(现在河南南阳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韩氏先人原是昌黎(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他多次被贬官降职,很受压抑。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韩愈本人遭遇也是这样,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本文便是他这类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听课文录音后通读课文,疏通全文 :

  本文短小精悍,文意并不深奥。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互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多音。并大胆提出疑难问题,争取小组内探究解决,有困难的作出标记,全班共同交流探究(体现杜郎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师加以指导。)

  总结一字多义、通假字、重要词语的含义 ()1、解释下列一字多义 能①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 )

  ②安求其能千里: ( )

  食①食之而不能尽其材 :( )

  ②食不饱 : ( )

  尽①或尽粟一石 :( )

  ②而不能尽其材 :( )

  其:

  ①不知其能千里(代词,千里马)

  ②其真无马邪(反问词,难道)

  ③其真不知马也(副词,恐怕) 之

  ①只于奴隶人之手(的)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助词,无意义) 策

  ①策之不以其道(动词,驱使)

  ②执策而临之(名词,鞭子) 2、解释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 才美不外见:通“现”表现 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其真无马邪: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吗” 四、师生互动,初步探究本课

  1.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2.思考讨论:

  (1)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人才。

  (2)伯乐指的是什么?

  要点提示:比喻识人才的人。

  (3)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五、课堂作业:教师自定

  六、课后作业:识记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教师自定

  二、再读课文,深入探究

  (一)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概括本段内容并思考讨论问题: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要点提示:

  1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2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

  3.回读一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二自然段。

  2概括本段内容并思考讨论问题 :千里马和常马一样都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要点提示:

  1识马者则千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2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3.回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一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

  2.概括本段内容并思考讨论问题 :

  (1)“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2)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3)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要点提示:

  段意: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1)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2)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马)鸣,而不是鸣(马)。这样用使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3)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3.回读第三自然段。

  三 拓展探究问题(也可在课文讲解过程中提出):

  1.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根本原因是?千里马的悲惨结局是?表现食马者浅薄愚妄的句子?2.首句在文中起何作用?(充当立论依据)3.“伯乐”、“千里马”、“食马者”是有深刻含义的,联系韩愈的生平谈谈他们分别指什么人?

  4.由题3可知,文章用了什么写法?(托物言志或托物寓意)

  5、千里马被埋没了可悲可叹,我们在读时该带着怎样的语气呢? (语速较缓,语意中透出些惋惜之情。) 6、文章通过哪些动作行为和语言来表现食马者的愚妄。 7、对此韩愈表达了他强烈的遣责,是哪一句呢?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8.韩愈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哪句话体现了他的意图可充当主旨句?(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现象,表明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其真不知马也”。)

  五 归纳课文

  1.读了本文请你谈谈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的?

  要点提示:

  1.本文围绕着有千里马还是没有千里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2.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六 课堂作业:教师自定

  七、布置作业

  1.完成本课《语文学习手册》

  2.背诵课文。

  附:板书设计

  马说

  教学后记:

  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理解短文所阐明的道理;基本能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对“怀才不遇”的观念赞同度过高,此点须加强引导,应该很好完成课本

  探究练习一。(师应该指出:机会是靠自己争取来的,而不是靠别人施舍的。)

《马说》教案 篇4

  【教学思路】

  《马说》是一篇寓意深远,寄情深沉,富有启示作用的古代杂文。教读本文时,可引导学生从诵读入手,体会语言承载着的思想情感,并与作者的遭遇感同身受,在受启迪的同时拓宽思维空间,形成与时俱进的人生观、人才观和用人观。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熟读成诵。

  ⑵ 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

  2、过程与方法:

  ⑴ 指导朗读,领会虚词,品味情感,逐层分析语调变化,当堂成诵。

  ⑵ 诱导思辨,激发争论,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探究、创新的语文素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⑵ 客观、正确地把握本文提出的怀才不遇的问题。

  ⑶ 形成与时俱进的人生观、人才观和用人观。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⑴ 掌握古今异义词。

  ⑵ 背诵全文。

  ⑶ 正确理解《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难点:

  讨论有关人生观、人才观、用人观的问题。

  【教学方法】

  点拨法、诵读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收集、整理材料,做好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准备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和内容】

  一、导入

  1、播放《万马奔腾》音乐;展示几幅马图来激活气氛。

  2、请学生说说有关“马”的成语、名句;

  3、请学生讲讲传说中有哪些千里马。

  (以对比故事导入)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衣服覆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伯乐把马献给了楚王,经过精心喂养,马变得精壮神骏。楚王跨马扬鞭,但觉两耳生风,喘息的功夫,已跑出百里之外。后来,千里马为楚王驰骋沙场,立下了不少赫赫战功!

  千里马有了伯乐的发现、启用,经过精心喂养,自然精壮神骏,能驰骋沙场,立功扬名了!但如果没有伯乐的出现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韩愈写的《马说》,一定会让你对千里马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解题和作者、作品、背景简介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本文选自《韩昌黎文集》中的杂说四,作者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本篇取材于古代伯乐相马的寓言,借千里马因无伯乐赏识的不幸遭遇,说明了“欲得士,必须善识士,善养士,善誉士的道理。”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压抑人才,摧残人才现象的控诉,对昏聩愚蒙的达官贵人的谴责,以及沉沦下僚的才智之士的乞求脱颖而出的渴望。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全文。

  2、老师指导诵读的断句、节奏、重读、语气、情感表现等。

  3、播放录音,要求学生注意听好难字的读音,把握好语调、语气。

  4、学生朗读课文,讨论、探究难词难句和关键句,了解全文大意。(扫清文言词语障碍、积累文言词汇)

  四、再读课文,深入探究下列问题

  1、“千里马”有哪些不幸遭遇?(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2、谁该对千里马的不幸遭遇负责?(引发学生强烈的思辨、探究和争论)

  3、“千里马”、“伯乐”和“食马者”各比喻什么?作者对他们的态度怎样?你的感觉又如何?(学生应感同身受,有感而发)

  4、像这样借写它物来寄托情感、阐明道理的写法叫做什么?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托物寓意的写法;领悟本文的思想内容。)

  合作探究争辩:世上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

  五、拓展探究

  1、作者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如果你是千里马,你只会等别人来发现吗?如不然你可怎么做呢?

  2、结合当今社会谈谈如何“多出人才,用好人才,人尽其才”!

  六、学生当堂熟读成诵

  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以《假如我是千里马》为文题,写写自己的想法。

  【板书设计】

  引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惋惜) 策之不以其道(托物)

  表达:怀才不遇 《马说》

  本论: 食之不能尽其材 (愤怒)

  控诉:埋没人才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寓意)

  希望:重用人才

  结论: 其真不知马也。 (讽刺)

  千里马 托物寓意 人才

《马说》教案 篇5

  一、本节课的目标

  1、引导学生积累与“马”有关的成语,谚语及典故。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作为预习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去准备。

  2、在反复朗读诵读中初步感知文意,感悟文章主题。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预习时给学生泛读了课文,并将主题的探究以问题的形式留给学生。

  3、积累并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为落实这一目标,在预习中我特意引导学生回顾了前面古文中学到的实例,并总结了“其”,“而”,“之”的用法,然后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分析本文中这些虚词的用法。这样程度好点的`学生只需在课堂上印证自己的判断。

  二、教学重难点

  1、反复诵读,借助注释及老师的点拨,读懂课文,初步感知文章的寓意,其部分已在预习中完成。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将他们的意义及作用归类。为突破难点,我课前引导学生预习时,回顾了常用虚词“其”,“而”,“之”的作用,这样就降低了难度,也便于学生将本文中的虚词归类。

  三、教学方法

  因为文言文篇幅较短,以读为主,在读中感知自然很重要,但它毕竟与现代文有区别,更何况学生的程度不一,所以在自主探讨基础上,老师的引导必不可少。

  四、教学流程

  1、导课:

  因为韩愈仕途坎坷与本文的主题有关,因此也简介了,不过因为有提前预习,所以将作者简介,“说”文体的简介及“马”文化收集的任务交给学生,老师只作必要补充。

  2、反复朗读,整体感知,只是为了检测预习效果。

  3、疏通文意,初步感知。

  教师在学生结合注释疏通质疑基础上,重点是检查补充本文“虽”“故”等实词及“其”“之”“而”等的意义及作用,从而引导学生积累常用实词、虚词。

  五、主题探讨

  视情况而定,若时间允许可进行,若时间不允许则留作预习作业。

  六、作业布置

  既有对本节课巩固的课堂作业,也有下一课时内容的预习作业。

《马说》教案 篇6

  【教学目的】

  1、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2、掌握短文中的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教学要求】

  1、把诵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的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鼓励学生自读,认真看注释,弄清大意。

  3、疏通文意只限于难词难句,学生理解就行,不搞机械的串讲。

  【教学重点】

  理解短文《马说》所阐明的深刻道理。

  【教学难点】

  1、难句译注

  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世上、世间。

  然后:这以后。

  世上有了伯乐,这以后 (才)有千里马。

  ⑵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是:这、这种。

  也:语气助词,在这里表示语气的舒缓停顿,可译为啊。

  虽:即使。

  能:能力,本领。

  才美:才能美质,指马的能力和长处。

  外见:表现在外面。

  常马:普通的马。

  安:怎么,哪里。

  也:语气助词,用于句末,和安配合使用,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这样的马啊,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却)因为吃不饱,力气就不充足,(因而)出众的本领也就不能显露出来。想要它和普通的马一样(跑)尚且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日行千里呢?

  2、《马说》的论点是怎样的?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分析:首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就是本文的论点。提出论点后即举社会上伯乐不常有以致千里马常遭埋没的客观现实,以证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接着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的无知,从反面论证了论点。第3段又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第二个原因──使用不当。从另一个侧面论证了论点。

  本文写作意图并不在于论证论点,而是在论证过程中突出了食马者的不知马,作者的真意在于谴责食马者的无知,对在位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表示了极大地愤慨。

  【课时安排】

  第1课时:通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明确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

  第2、3课时:翻译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思想。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介绍作者

  韩愈 (768~824)字退之,南阳(现在河南南阳县)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韩氏先人原是昌黎(今属河北)的大族,因而他常常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他的作品集叫做《昌黎先生集》他多次被贬官降职,很受压抑。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也体现了这种精神。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散文家之一。

  韩愈所处的中唐时期,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激烈,许多中下层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都怀才不遇。韩愈本人遭遇也是这样,因此他对埋没人才不但不满,而且加以揭露和抨击。本文便是他这类作品中的名篇之一。

  三、解题

  《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属论说文体。本文是作者《杂说四首》中的第四首,马说这个标题,是后来人加的。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

  四、简介伯乐相马的故事

  相传伯乐是春秋时代人,姓孙名阳。据说,有一匹千里马拉着沉重的盐车翻越太行山。在羊肠小道上,马蹄用力挣扎,膝盖跪屈;尾巴下垂着,皮肤也受了伤;浑身冒汗,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艰难吃力地爬行还是拉不上去,伯乐遇见了,就下了自己的车,挽住千里马而对它淌眼泪,并脱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盖在千里马身上。千里马于是低下头吐气,抬起头来长鸣,嘶叫声直达云霄。这是它感激伯乐了解并且体贴它啊。

  五、通读课文

  1、教师带读全文,要求学生注意难字的读音。

  2、学生读课文,并且讨论了解全文大意。

  3、讨论:

  ⑴ 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明确:比喻人才。

  ⑵ 伯乐指的是什么?明确:比喻识人才的人。

  ⑶ 归纳:本文就是通过千里马和伯乐,隐喻人才和识人才的人的。

  六、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第1段

  ⑴ 朗读课文第1段。

  ⑵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相马 祗 骈死 槽枥

  ⑶ 教师补充讲解词义:

  伯乐善于相马的相字怎么解释?

  明确:

  察看,仔细地看。

  相马就是仔细审视、察验马的.优劣。

  骈,并。骈死,并死,成双成对地死、一个接着一个地死。

  槽,是放饲料的食。槽、枥,是系马、拴马的马棚、马厩,这两个字合起来可以不分开解释,用槽枥借指马食宿的整个环境,即养马的处所。

  介词于,都可作在字讲。

  介词以,可以作因为讲。

  ⑷ 学生逐句读、译。

  ⑸ 教师归纳讲析:

  提问:世上到底是先有马还是先有对马的认识?

  明确:先有马,再有对马的认识。就一般的马来说,应该是这样的情况。然而对千里马来说,情形便有所不同。如果不能把它从普通的马群中识别出来,只有一般对待,发挥不出它的特长来,那就等于它不是千里马,就没有千里马。在这里,识马就成为前提了。所以作者劈头就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连词然后,表示两件事情的联系,后事续前事而起,没有前事就没有后事。

  世上先要有会相马的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第二句从反面承接上文,转入论述。本来千里马是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是经常有的。表明千里马多伯乐少。第三句的奴隶人并非奴隶,指地位低下不识好马的养马人。因为没有人识得好马,即使有了好马,也只是交到他们手中一般地对待。称,著名、著称、出名。句末也字表示陈述语气。全句说:因此即使有了好马,也只能在无识的养马人手里遭受屈辱,直到相继死在马厩里,可见由于没有伯乐,千里马只落得个平庸地默默无闻地死去的不幸遭遇。

  第1段大意:无识马者则名马无名。

  齐读第1段。

  2、学习课文第2段:

  ⑴ 朗读第2段。

  ⑵ 正音、析义 (或辨形):

  外见xiàn(同现。)

  是:此,这。

  且:副词,犹尚且。

  安:疑问副词,怎么。

  ⑶ 逐句读、译。

  ⑷ 教师归纳、讲析:

  第一句:一天能跑千里的马,一顿有时会吃光一石小米。是说才能、本领特殊,食量也特殊。由于没有识马的人,只由喂马的将它一般地喂养,便显示不出它的特殊本领来。而字是连词,表示顺接,联系不知和食 (喂)两个动作。不懂得它能一天跑上千里而一般地喂它。也字表陈述语气,是马也,也字表句中语气的停顿。且欲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千里也应译作:而且想要跟普通马一样尚且不可能达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提问:跟常马一样都达不到,岂不是千里马不如常马了吗?

  明确:通常数量的喂养,常马吃饱了而千里马远没有吃饱;没吃饱的当然比不上吃饱的,本领自然发挥不出来。这正是说明,于千里马喂养不得法,便无法显示它的本领。

  第2段大意:无识马者则干里马无法日行千里。

  ⑸ 齐读第2段。

  3、学习课文第3段:

  ⑴ 朗读第3段。

  ⑵ 学生读、译第3段。

  ⑶ 归纳、讲析:

  提问: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明确: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问:这里的三个之字,用法是否一样?

  明确:前两个之,代词,指千里马,分别作动词策(驱使)、食(喂)的宾语。第三个之却不同:它可以不用,用了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如同我们在第一册中读到的久之的之一样。(见蒲松龄的《狼》)这里鸣是 (马)鸣,而不是鸣(马)。句式整齐而又灵活富于变化。

  执策的策:马鞭子,名词。

  临之:面对着它 (千里马)。

  三个马字,都是指千里马。

  其其:道,那:难道真的是没有千里马吗?那是真正不识得千里马呀!第一个其同岂,第二个其作那讲。末一个也字,表感叹语气。

  全段综述不识马者的表现,活画出不识马者昏庸无知而又妄言天下无马的丑态,归结到要害是不知马。呼应了前文,证明了不是没有千里马,而是没有伯乐。

  第3段大意:妄言无千里马者,恰是不识千里马者。

  ⑷ 齐读第3段。

  4、归纳课文:

  中心思想:本文围绕着有马还是没有马的问题反复论述,慨叹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并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心情。

  读了本文受到什么教育?

  明确:阅读本文的现实教育意义:读了本文能认识到旧社会、封建统治者埋没、扼杀人才的可恶,深感生在今天新社会的幸福。我们应当珍惜今天的幸福,要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已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有用之才。

  5、归纳写作特点:

  本文以物作为比喻,通篇说马,通篇喻人。先从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落笔,鲜明地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接着以名马的不幸遭遇说明有千里马没有伯乐还是等于没有千里马。再以喂马的不得法进一步论证了论点,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最后用排比句有力地概述了不知马者的表现,归结到实质是不识马这个要害上来。不识马才会妄说无马,识马就有马。文章反复论述,层层深入,短小精悍,波澜曲折,耐人寻味。

  6、课堂练习:

  教师领读全文。

  分别指名学生逐段试背课文。

  七、教学小结

  八、布置作业

  【译文】

  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是雄健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会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