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工作计划

时间:2024-09-29 14:08:16 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手足口病工作计划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我们要好好计划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了。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手足口病工作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手足口病工作计划

手足口病工作计划1

  为了宣传和让孩子认识和预防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预防疾病的发生,我们必须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工作,让孩子保持个人的清洁卫生,教育孩子不到人多密集的地方玩,尽量减少疾病的传播,具体如下:

  一、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1、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呢?

  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很疼。还会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病重的会并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时要赶快告诉老师和大人,及时就医。

  2、请幼儿观看手足口病例图片。(加深幼儿对手足口的认识)

  3、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传播的呢?

  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传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触;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过空气传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过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我们在接触都会得病。

  二、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

  1、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早上入园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多喝凉茶等。

  4、不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经常串门;不要和患病儿童接触。

  5、家长外出回家后,立即让家长洗手、换衣服,防止将病菌带给自己。

  6、饭前用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幼儿加强营养,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7、保持活动室或家庭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至少每两小时开窗一次,每次通风半小时以上。垃圾及时清理、消毒。

手足口病工作计划2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特别是近段时间发现多例手足口病的信息。我园教师为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提高认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做好宣传和预防工作。

  一、认真做好晨午检工作

  每天早上幼儿入园时,老师在门口进行晨间检查,家长在门口送幼儿,劝其不能进入园内,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仔细检查每位幼儿的手、口腔等部位,观察每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的.幼儿,劝其在家休息,如发现可疑患儿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劝其到医院就诊,如诊断不是手足口病,必须持医院诊断证明书方可入园。

  二、认真做好消毒工作

  每天由生活老师清理好卫生后,做好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一般常用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小毛巾、水杯每天定时用高温(蒸箱)消毒,每天用稀释的消毒液剂擦拭桌面,再用清水擦拭三遍,小椅子每天擦洗一遍。每天用稀释的消毒液拖擦活动室地面。厕所按时洗刷、喷洒蚊蝇净药。晚放学后对班级内进行84消毒液喷洒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放置于日光下暴晒。

  三、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卫生

  对幼儿进行个人卫生方面的教育,勤洗手、勤剪指甲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指导幼儿饭前、便后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多喝白开水,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每天按时开窗通风,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定时带幼儿进行户外活动。

  五、做好正确宣传和讲解工作

  每天有老师在门口晨检,及时准确地向家长讲解防疫部门的卫生常识,提高家长和幼儿的卫生防疫意识和能力。同时在我班门前张贴了爱心提示,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让家长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及预防措施,做到家园同步。

手足口病工作计划3

  一、提高相识,加强领导

  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手足口病领导小组,要求大家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手足口病防治工作作为当前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

  来抓。全部工作人员必需加强坚守岗位,保持通讯工具畅通,确保遇到紧急状况,人员刚好到位。

  二、进一步加强卫技人员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诊疗技术水平

  我院在3月17日召集了母婴保健员、本单位医务人员和乡村医生进展手足口病防治学问的全员培训,努力提高乡村医生和我院医务人员对手足口病的诊疗技术水平。

  三、标准预检分诊工作

  设立预检分诊台,配备专人,工作不流于形式,完善诊疗记录,建立健全工程齐全的门诊日志,做好有关病史的采集及相关检查,做好排查和分诊工作,防止漏诊和误诊。

  四、谨慎做好会诊和转诊工作

  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接诊医生发觉手足口病疑似病例时,刚好转送市人民医院救治。防止漏诊、误诊,做到早发觉、早治疗。

  五、谨慎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我院防保组工作人员坚持每日统计发热病人数据,并遵照要求进展网络直报。

  六、切实做好院内感染限制工作,幸免发生院内穿插感染

  自手足口病爆发以来,我院始终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并依据实际状况标准手足口病诊疗流程,防止患者间的.传播,各医务人员严格做好自身防护,严格执行我院感染限制和消毒隔离的有关规定,加强对手足口病患者医疗废弃物的管理。

  七、加强传播,提高群众防病学问水平。

手足口病工作计划4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为指导本校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制定以下计划。

  一、领导机构与职责:

  1、机构设置:

  通讯联络组:

  宣传监督组:

  医疗救护组:

  卫生调查组:

  后勤保障组:

  2、领导小组职责:

  统一宣传指挥,并做好学校各项消毒监督,检查手、毛巾、手绢、牙杯、食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医疗器具等。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处理,协调各方力量进行应急救援,控制事态发展。统一组织事故善后处理工作,落实整改措施,尽快恢复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二、日常工作开展:

  1、完善制度。在中心学校及教育局下发有关制度和工作意见的基础上,要求对本校食品卫生安全制度进行全面修订完善。

  2、强化督查。在领导小组的具体指导下,以各项食品卫生制度落实为重点,结合学校其它安全工作开展。

  3、落实职责。校长为学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4、加强教育。加强对广大师生的食品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丰富卫生知识,增强卫生意识,提高自觉性和责任感。

  三、班级及工作人员实施措施

  1、开窗通风班级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加强消毒每日消毒班级空气、毛巾、茶杯、门把手、水龙头、玩具、被褥、厕所等。

  3、正确洗手师生餐前便后都要养成正确洗手的习惯。

  4、班级老师每天中午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进餐时有无口腔疼痛、午睡前检查有无可疑皮疹,一旦发现可疑症状的孩子,立即通知校长。

  5、进行清扫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扫厕所)时,工作人员应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6、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四、事故应急处理

  1、报告制度。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发生后必须及时报告。具体为:师生发现少量(5人以下)轻度症状(如呕吐、腹泻)及时打举报电话向中心学校报告,同时立即启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在事故处理中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定时报告制度。

  2、救援措施。一旦发生较严重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由校长负责救援指挥。校长应当机立断,立即启动学校应急预案,按照预备方案,各就

  各位,组织救援行动。初步摸清症状,排查发病人员,并建立动态性名册,防止遗漏。

  3、医疗救援。学校发生较严重食品卫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向就近医疗机构和卫生防疫部门发出医疗求援,并拨打“120”医疗抢救电话。要及时果断将发病人员送到医院抢救。主动向医疗人员报告情况,做好秩序维护等工作。

  4、联系家长。一旦发现病患,应及时与发病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如实说明发病情况,不盲目猜测。做好学生家长思想安抚,防止过激行为发生。设立家校联络处,及时解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家长做好服务工作。

  5、人员调度。事故应急处理人员由领导小组组长统一调度,办公室具体安排。明确分工,落实职责,听从指挥,确保到位。

  6、信息公开。保障广大师生和家长在事故发生和处理过程中的知情权,及时、准确做好信息公开,并如实向上级部门汇报,不瞒报、谎报。对一些谣传也要及时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五、事故责任追究

  1、对导致事故起因的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追究。

  2、对事故瞒报、谎报和不及时上报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

  3、对事故处理中的玩忽职守、推委扯皮等影响应急方案顺利实施的行为进行严肃追究。

手足口病工作计划5

  为了防止手足口病的发生及流行,特制定本预防措施。请全体教职工认真负责的做好每一项工作,齐心协力与传染病做斗争,确保全园幼儿的健康。

  (一) 班主任必须安排好每天的晨间、午检,对于入园的每一位幼儿必须按规定时间进行检查,不能因任何原因漏过任何一个的检查。发现疑似病人,马上汇报保育主任。加强家长送园时的交流,了解幼儿身体状况。

  晨检时间:7:30-8:30(早接幼儿时间段与家长交流)9:30-9:50(集中检查) 午检时间:14:30-15:00

  晚检时间:由值班行政人员与值班教师共同完成。

  (二) 加强消毒工作:各班对幼儿的物品进行严格消毒。物体表面每天用84湿抹30分钟后用清水抹一次;地板每天用84消毒一次;餐巾餐后洗净后放入高压蒸汽柜消毒;擦手毛巾、口杯每天洗干净后放消毒柜消毒一次;棉被定期晒、被套定期洗;教寝室用紫外线照射,并经常开窗通风(班主任先检查保育员执行落实情况,园办、保育主任每天不定时抽查)。

  (三) 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确保幼儿衣物、头发整洁、干净;幼儿流鼻涕应及时擦拭,卫生纸应丢于垃圾桶内或便池内,确保幼儿面部清洁;勤剪指甲,不吮吸手指,饭前便后要洗手,毛巾、餐具专用,预防病从口入(班主任对工作进行安排、督查,园办、保育主任随时抽检)。

  (四) 食堂严格按照既定的.制定执行到位。

  (五) 保洁用品专物专用,并严格执行消毒制度。垃圾桶按相关的要求及时清理、清洗(班主任需对保育员此项工作进行督查,确保工作执行到位)。

  (六) 日托班需家长配合事项: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家长也需做好幼儿的体检工作,便于问题的及早发现。幼儿在家时服用板蓝根、抗病毒口服液等(可咨询专业医生)。

手足口病工作计划6

  随着季节变化,天气逐渐转暖,手足口病将逐渐进入高发、易发时期。为了积极主动地做好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切实保障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园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做到让家长真正放心。

  一、明确责任,责任到人

  各班级各部门充分认识手足口病引发的危害,在保健室的统一指导下,抓早、抓紧、抓实预防工作,周密部署,统筹安排。园长为防控工作总指挥,各班班长为第一责任人,明确职责和分工,层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一旦发生手足口病突发事件,幼儿园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行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尽早、尽快、及时、有效地处置疫情,防止疫情蔓延和扩散。

  二、向全体职工及家长普及防控知识

  很多年轻家长对手足口病还比较陌生。我们咨询了有关专家,并上网查阅,了解到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溃疡等表现为主。我们通过宣传栏向家长讲解了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园配合做好预防工作。幼儿园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每名职工和每个家长都为疫情信息的第一报告人,及时发现疫情苗头,迅速开展防控工作。

  三、开展卫生整治工作

  (一)大力开展全园卫生安全工作。认真治理环境卫生,每一处不留死角;加强饮用水安全:一定供应无毒的开水;开展卫生集中检查与不定期抽查活动,将检查结果纳入职工年底考核;开展食品安全检查活动:及时向供货商索要健康证、卫

  生许可证、质量检测报告;食品加工不管蒸、煮、炖、炒,一定要保证熟透;在食品分发过程中要避免二次污染。

  (二)做好卫生消毒工作。幼儿园每天由保育老师清理好卫生后,做好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餐具采用高压蒸汽消毒法;玩具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蒸煮消毒;桌面,地面,楼梯扶手,门把手等采用配对好的84消毒液擦拭,对室内空气采用紫外线消毒与定期开窗通风相结合地方法,保证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置于日光下暴晒。

  (三)做好晨间检查工作。幼儿早晨入园期间,分管园长、保健医生和带班教师一起,做好孩子的晨午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发烧症状和疱疹症状的幼儿劝其尽快就医诊治,并在家隔离休息。对晨午间情况及时严格做好登记。

  (四)各班实行班长责任制,由班长负责对每天缺勤的幼儿及时跟踪,弄清幼儿缺勤幼儿,跟踪记录。

  (五)教育孩子注意个人卫生。教育孩子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六)控制集体活动,不到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

  (七)适当锻炼身体,平衡膳食营养,增强抵抗能力。教育幼儿注意休息的同时,鼓励幼儿多饮温开水、多吃蔬菜和瓜果。膳食注意粗细搭配,保证幼儿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手足口病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手足口工作总结03-01

艾滋病工作计划12-01

2023档口转让合同02-11

(经典)档口承包合同05-01

档口承包合同02-27

糖尿病日活动总结04-10

糖尿病日宣传活动总结04-10

世界糖尿病日活动总结04-10

世界艾滋病日活动总结06-08

糖尿病的心得体会11-16